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從菩提心要談大乘道的修行-下-堪布卡塔仁波切

2017-07-26 11:07:52作者:義工群 藏密網

导语:從菩提心要談大乘道的修行-下-堪布卡塔仁波切

修大手印即是「修觀」,而修觀必需要有「止」作為基礎。「止」在藏文中叫做「息內」。現引用第三世大寶法王──朗瓊多傑在「了義大手印」祈請文中的三句話來說明「息內」的含義。第一句:「願粗細妄念波浪自寂靜」,這是「息」的意思,即以修止的種種方法,如記數法、觀佛像等方法,讓心平穩下來。第二句:「願無亂心之河流自然住」,這是「內」的含意,即安住。念頭止息以後,心就非常自然地安住,這就是「止」的意思。第三句:「願得堅固不動禪定海」。在我們修證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兩種障礙──昏沉及掉舉。「昏沉」是指心裏面很不明晰,昏昏欲睡,粗重的昏沉是在禪定中睡著了。「掉舉」是指心裏面雖然非常清楚,但尚亢奮,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念頭,想到過去、現在、未來的種種的事情,有時甚至發起怒來。因此,要努力克服這兩種障礙,使心處在一個非常清晰、非常寧靜的狀態之中,這即是第三句「願止的大海能夠穩固不動」的意思。

[@more@]

止是修觀的基礎,那麼止修到什麼程度才可開始修觀了呢?有二句話可以說明:第一句「當你把心送到那裏去,心就會到那裏去」;第二句「當心被送到那裏去,心就在那裏安住下來」。這時的心不受任何干擾,沒有任何動搖,要想安住多久就能安住多久,動靜自如,隨心自在。這時禪定的力量足以控制住我們的心。止修到這種程度,才可開始修觀。

在修止的初期,行者會覺得念頭越來越多,比以前不修時還多。有人會以為是修行方法上出了問題等等。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表示我們已經能夠了知從來完全迷惑不知的念頭的存在,因此才會覺得念頭突然增多。另外,我們不要期望在一開始就能得到上面所說出的那種成就,這就像希望一個剛上學的孩子,在上學的第一天,就能把字母全部都學會了一樣,這是不可能的,修止也是如此,要經過一段時間慢慢來修。如果能夠依照這樣繼續修下去,最終就能夠完全掌握自己的心,此時才能開始修觀。在此階段,會出現未曾有過的體驗,也會有神通產生的。有的行者會誤以為這是證悟,而實際上這仍屬於世間上的層次;煩惱、妄念只是暫時被壓住,還沒有達到完全清靜,猶如一個生病的人,吃了些治表的藥,疾病的症狀只是暫時得到緩解,還沒有治本。

現引用《了義大手印》祈請文中的幾句話來解釋觀,「觀察於境見心不見境,觀察於心心之體性空。觀察二者二執自解脫」。這即是說,當我們看任何東西時,所顯示出的特徵,如好壞愉快不愉快等,都是我們這個心的感受。我們的六根對上六塵: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法。而這六根都不離於心的。這六根對六塵是心識與外界一一對應的。因此,我們去看,去認識任何物體,任何萬象都是用我們的心來認識、來標示,把它分立出來。當我們進一步觀察我們的心時,發現心的本性也是空的。以上所說是通過推理來認識心與境的關係。而推理與真正在修觀上所得到的證悟是相差很大的。最後一句:「願證得心本性之光明」,這心本性的光明即是佛性,也可稱為勝義菩提心。當我們證入心的光明,也就是佛性時,在大手印的道次第上是屬於證入離戲瑜珈,顯教的次第是證入初地菩薩,進入了見道位。這樣的證悟遠遠超過了任何凡夫所思,所以我們稱證了心的體性的人為「聖者」,所證悟的境界稱為「聖者的境界」。那麼這種境界是怎樣證得的,是不是具德上師所給的?是否需要一位上師來印證得到了初地菩薩的位階等等?實際上,證入初地菩薩階位之後,心裏是明明白白的,沒有任何的疑惑,就好像日出晴空一般,也不需要問別人,也不需要問什麼事情,自己非常的清楚。以上的開示只是概略地說明。

問 答:

1.問:修六度與止觀是否是兩個次第,它們的關係如何?要怎樣結合?

答:平時禪坐的時候是修止觀,在座下的四威儀中,是修六度。

2.問:菩提心戒是否有具體戒文或是教法?

答:菩提心戒是有它的儀規,有它特別的儀式的,不論金剛乘或是顯教,都有它的儀規。平時,如果我們要重新再受菩提心戒,可以自己在佛像前,先以七支祈請文開始,然後重新受菩提心戒。

3.問:神通境界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那麼是否所有的神通都是一種妄念?

答:由修止得到的神通是屬於有漏神通,是不純淨的,還是有念頭。而由修觀得到的神通是無漏的神通,是無限的,是無念的。

4.問:一切現象只是心的顯現而已,如果我們看到一件不好的事情或不好的人,我們盡力幫助。但如果沒有辦法改進他的行為,那麼要怎樣調適我們的心?

答:雖然一切萬象都是由心所現,除非你已經證悟到了這一境界,否則不免要落於生搬硬套。所以,像孩子或學生若是需要管教還是要管教,在世俗裏面做事,不免要與我們所知有點相違背。因為,我們知道菩提心就應該以慈愛來待人,但有時你不免要管教他一下。

5.問:在修行過程中,由於各種心境的因素,造成煩惱,使我們的心無法平靜下來,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種心境的煩惱?

答:首先,還是像剛才所說,多憶念菩提心,要瞭解他人與自己一樣,都希望離苦得樂,要以平等捨來待人,如果能常常這樣地思維,就會對減輕煩惱有很大幫助。同時,在憶念菩提心的時候,以禪定為基礎,因為修止修到很好的程度時,就能把煩惱暫時調伏住。這時,再修觀,由修觀所得的成就就能完全把煩惱去除。除了這些方法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所謂速成的方法能夠很快去除煩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無始以來就具有了這些煩惱,所以不能一下子去掉,這不像髒衣服那樣,很快就洗乾淨了。我們無始以來的煩惱習氣,像吸毒上了癮,其實比這還更糟。唯有依靠佛陀教示的方法去修行,才有辦法把煩惱去除。佛陀本來也是像我們一樣的凡夫,經過修行之後才成佛的。因此,如果我們能遵照佛所說教法去修,一定能夠把煩惱去除。

6.問:做事情時,不能有所求,因為有所求,就與我們的修行不一樣了,要以無分別心做貢獻;而其目的究竟還是要證佛道,還是有個目的,這個有目的的所作所為,是不是也是一種為求目的而去做的。

答:要證得佛果必須利益他人;不利益他人,無法證得佛果。以利益他人而集聚福德,作為將來證得佛的化身的一個基礎。佛的化身是用來利益眾生的,是為利益眾生而化現的。化身與報身是佛的色身,而佛自己所經驗的佛果是屬於佛的法身。因此,佛陀純粹是利益他人的,一個證得佛果的人,沒有一點自私之心。

或許有人會說以這一生的生命來利益眾生,豈不比這一生中關起門來自己學佛、成佛不是更好嗎?以為現在就出去利益他人效果會更好。但實際上,你如果現在就出去做一些利益眾生的事情,所能給別人帶來的好處是短暫的,所能達到的程度也是比較低淺的。如果你成了佛,你所利益眾生的程度無論是深度或廣度都遠大得多,能利益的時間也更多。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要改革教育制度,自己本身必須先要受教育。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能夠利益更多的眾生,自己一定要先成就佛果。

願 善妙增廣!

本文由 美國【福德海雙月刊】提供。
【福德海雙月刊相冊】
http://www.flickr.com/photos/kagyu1188/sets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13 21:27 , Processed in 0.051745 second(s), 1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