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淺談「如來藏」-1-一、推翻六識的見解-慈誠羅珠堪布

2017-07-26 11:07:52作者:義工群 藏密網

导语:淺談「如來藏」-1-一、推翻六識的見解-慈誠羅珠堪布

“如來藏”的內容,在以前的開示中一直沒有涉及,其它的內容如“無我”、“空性”、“因果”都講了一些,但從來沒有講過“如來藏”的內容。今天簡單地講一講“如來藏”。

[@more@]

“如來藏”的見解很重要。因為它是顯宗最頂峰的見解,即顯宗沒有比它更高的見解了。麥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認為:宣講“如來藏”的《寶性論》是顯密結合的一種經典,也就是說,“如來藏”既可以歸於密宗的範疇,也可以歸於顯宗的範疇。因此,“如來藏”的見解很重要。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曾公開地三轉法輪。第一次轉法輪時,佛宣講了“人無我”,以及“因果”的存在,為我們闡述了雖然“我”是不存在的,但因果相續的迴圈卻無欺存在的理論等等內容;第二次轉法輪時,佛宣講了空性的見解,即不論是有情世間,還是外境的山河大地,都是不生不滅的空性;第三次轉法輪時,佛宣講了“如來藏”的內容,即一切法雖然不生不滅,但不是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而是存在一種用語言無法表達的東西,這就是“如來藏”。

一、推翻六識的見解

建立“如來藏”見解首先要推翻六識的見解,我們的器官,如眼、耳、鼻、舌等的功能是有限的。這些功能局限於某種範圍,一旦超出這個範圍,這些器官就無能為力了。而我們的第六意識雖然有觀察的功能,但觀察的依據也來自於眼耳鼻舌。譬如當人在回憶往事的時候,他對往事的記憶仍來源於眼耳鼻舌。這樣就可以得出結論:思維的依據來自於眼耳鼻舌。但眼耳鼻舌等器官本身,不但不能看見或了知“大光明”、“如來藏”、“空性”等,而且,就連我們平時自認為看得一清二楚的東西,其實都沒有真正分辨清楚,看個究竟。

比如我們以肉眼觀察某個事物,認為它處於靜止狀態。但佛告訴我們,它們不是靜止的,是一刹那一刹那運動變化的事物。從科學的角度也證明了這一點。另外,我們以肉眼看桌子,就會認為它是完整的木板,看不出它中間有縫有孔。但《俱舍論》中卻認為:一切物質由微塵構成,微塵之間是有間隙的。眾所周知的科學理論也告訴我們,桌子是由無數微塵組成,微塵之間並非相互連接,而是存在間隙的。這就像我們遠看銀河,認為是一片光明,但如果借助於天文望遠鏡,或者從近距離觀察,就會發現銀河並非一片光明,而是由很多星星構成的。

同理,平時我們看到的極其堅固的金剛石,也不是沒有縫,也是由很多微塵組成的。實際情況就是如此。而且,對於眼睛而言,事物若太遠太近太大太小,眼睛都會看不見,所以眼睛的能力是很微弱的,必須與所觀察的事物配合好後,才能看得見。所以說,眼睛所見非常有限。我們的肉眼連這些都看不清楚,又如何能看清“空性”呢?所以,相信眼耳鼻舌,是十分荒唐可笑的事情。

佛經中曾講過:一名具有有漏神通的外道修行人,在一個車輪般大的圓圈中,所能看到的眾生數量,可以和我們普通人在三千大千世界裡所能看到的眾生數量相比。阿羅漢或初地以上菩薩在一個車輪般大的圓圈中,也能夠看到外道修行人在三千大千世界裡所能看到的所有東西。然後隨著修道層次依次往上類推,修行層次越高,所能觀察的程度也越深。可是,我們的眼睛根本就看不見那麼多的眾生。

可以舉顯微鏡的例子來稍稍說明一下。若以肉眼看手掌,看不到其中的生命,而顯微鏡卻可以,這個情況你們比我還清楚。但是,顯微鏡也只能暫時並且有限地彌補一些眼睛的能力,從根本上講卻於事無補。與有些修行人的眼睛相比,顯微鏡也不算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修行人所見的境界,可以遠遠超越顯微鏡為人類所提供的視覺範圍。而且,這些所見的境界並非幻覺,而是確鑿不移、顛撲不破的事實,但我們凡夫卻看不出來。

所以,企圖用我們的肉眼去觀察宇宙、人生、真理等等的真相,簡直是癡人說夢,即使加上顯微鏡鏡片的幫助,其能力也是有限的。平時我們眼耳鼻舌之所見、所聞、所感都是幻覺,這些器官看不到什麼東西。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6 06:25 , Processed in 0.044173 second(s), 1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