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3-9-6.戒定慧與四無量-問答錄

2017-07-26 11:07:52作者:義工群 藏密網

导语: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3-9-6.戒定慧與四無量-問答錄

仁波切,可否請您再詳加解釋有關空性和因緣法之間的相異處?這兩樣東西是否在某一點上是相通的?

龍樹大師曾開示有關因緣法和空性之間的關係。他說若無空性的話,便不構成因緣和合的條件。因為每一樣存在的東西都是由無數小分子所形成的聚合體。聚合本身就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我們沒有所謂最小分子的說法。舉一束站立的筷子為例。由於它們乃是捆在一起相互依靠著,所以看起來便只有一束。但倘若我們從中拿掉一些的話,整束筷子便會倒下去。一束筷子正可以說明因緣聚合的概念。我再舉一個例子說明,世上並沒有這些我們所為它按上假名而存在的東西。譬如,我們有「左」,便會有定義為「右」的東西存在;「左」並非在其自己本身的左邊。我們因為有「上」,所以才有「下」;有「高」,所以才有「矮」。所以比某個長東西為之短的東西,其「短」的意義在此並不具真實性(註/此意為若與一個較它為短的東西相比,則顯然它又是屬於長的了)。所以「短」只是我們腦海中的一個概念,它只存在於相互依存的情況下。一切事物都由空性中生起,因此,也唯有空性,因緣才能由其中聚合而生。

[@more@]

若僅透過知性上的分析和了解,我們有可能達到證果嗎?

若僅透過知性上的分析和了解,我們是無法獲得證悟的。正如我在前面所曾開示過的,若想要在法道上正確而修,我們需要具備正確的知見(慧學)、正確的禪定(定學),以及清淨的戒律(戒學),並把它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要在生活中實踐,我們便要透過聞、思、修的過程。這三種要合修才行。倘若我們不具經典教義等知性上的了解,而只一味打坐禪修的話,是不可能得到成就的。因為我們必須了解如何修,以及修什麼等。事實上,有一位大師曾說過:「不明而修也可能讓我們變得更加愚癡。」法道依於知見,而見、道、果是一體的。知見可告訴我們究竟實相,並消除我們的邪見和偏見。而道則依於見,三者必須結合在一起,這是我們所無法由書中得到的。我們無法僅靠書本便能得到成就。

仁波切,不知您是否能就相對於空性之明性,依我們平常的體驗描述它像什麼?空性與光明是否為合一的兩個東西?

事實上,空性的了悟指的便是明、空不二的實證。只證入其中一項並非圓滿的空性了悟,因為空性也涵括了光明的層面。光明指的就是一切事物的表象顯現。好比由於心的本質為空,所以我們才能生起慈悲,這是一種空性的力量。空性並不是指心完全處於一片空白的狀態,因為光明仍屬空性的一個層面,所以兩者合一無分。

那麼明性事實上像什麼?似乎就某方面來說,當我們在禪修時,比較容易體悟到空性,例如,捨棄概念等等。

明性的實證就是自知自明。當我們想找心時,卻找不到;我們發現它並不存在。但同時心卻又有能力知道一切、了解一切,此稱為「自知」。這是心的明性在起用。慈悲的生起亦是來自於明性的起用。

如此聽起來好像「止」修較易證入空性,而「觀」修則較易體悟光明。它是否為如此呢?

我們不能這樣講。普通我們多藉由觀心來修空性,但「觀」修很多時候也著重在修行明性上面。所以這完全要看情形而定,我們無法把這兩樣東西真正分開來講。

仁波切,您是否可以說說下面這個觀點是好,還是壞?似乎做為人,我們常在追求快樂,而對於不合意的事情,便想把它推開。從某個觀點來看,似乎這兩者都各有同等的利益。但不知道正確的觀點應如何才是?

相對上來講,我們有好、有壞。從相對的觀點來看,這個好,那個不好。但真正的好並沒有所謂好或壞的概念,它總是好的。但我們所謂的「好」,常是從二元對立的概念中去找的,這種「好」隨時都會改變。所以究竟上來說,沒有一物是不好的,真正的快樂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但在相對上來說,不論我們獲得多少快樂,永遠也不會滿足,因為過渡性的快樂無法長久。

因此,那不是真實的快樂,只是暫時性的?謝謝您。我們要如何轉煩惱成智慧?

你的問題非常深。若想要將煩惱轉為智慧的話,首先我們必須證悟空性,否則任何轉化都非真實。轉識成智並非如我們所想像的那樣。我們不要以為當我們在生氣時,那就是智慧。轉化必須離於任何執著,無執本身即可轉化我們的煩惱業障。因此,若想達此目的,首先在煩惱生起時,便要能控制它。這代表我們先要認知它,才能掌控它。在此情況下,我們才有可能將它轉化。

請問大圓鏡智的本質是什麼?
鏡子可以照映出任何有形之物。但縱使任何影像顯現在鏡子裏面,鏡中亦無真正的實體存在。鏡子只具反射影像的能力。雖然影像明顯而清楚的反映在鏡中,但顯然鏡中並沒有一個具體而真實的東西存在。大圓鏡智正代表了明空不二,即空性與光明的合一無別。

仁波切,我想承續前面有關控制煩惱的問題。您說,我們要先認知五毒的生起,以便掌控它,然後再將它加以轉化。我想知道如何掌控它;我們是要趕走它,或什麼都不做,看著它走掉就行?

是的。雖然這不是一個最好的方式,但有時我們也可以趕它走。只是若我們趕它走的話,它會再來就是了。

沒錯。

所以最好不要用強迫的方式。

「普賢上師言教」中說,我們有三種層次的行者。第一種是修善捨惡者,第二種是視一切為夢境者,第三種則是什麼都不做者。如果最高層次的行者什麼都不做的話,那麼為何我又看到許多大上師忙於建塔蓋廟等,做種種事情?這似乎有點矛盾。您同意將行者分成這三種層次的說法嗎?

是的,我同意。而且我還可以告訴你,第三種層次的行者甚至連覺也不睡。「什麼都不做」自有其特殊的意義存在,我們不能只看其表面的意思。我相信諸位一定聽過很多次了,佛曾說,他從未傳過一法。由於佛已證悟遍知,所以已無需一一傳法,也無傳與不傳之說可言。由學子的觀點來看,佛曾傳下無數法門,但佛則是任運無作而行。

當我們修空觀時,會碰到一個什麼都消失不見的時候。上師不見了,虔誠心還在。但一陣子後,連虔誠心也消失了。然後我們會想:「不行,我必須要有虔誠心才能修行。」我們對虔誠心變得執著起來。我現在想問的問題是,我們要把上師放在哪裏?他也是空性的嗎?

這問題很有趣。你如何觀空?

問得好!我想大概就是有些黑暗吧!有一種疑惑的感覺。

你說上師也消失了,對不對?你指的是他的肉身嗎?

不,不是他的肉身。另外還有一個問題,當上師死掉時,他是真的死了嗎?

究竟的上師並沒有一個形體存在;形體只是一種讓我們藉之以為溝通的工具。上師的本質是法身,法身是無形的,離於生死等。真正的上師與我們的心是無二分別的,但初學者很難體會這種想法,因此需要一位有形的上師,以藉之溝通。但縱使我們在修空觀時,法身也不會消失。

我這個問題可能問得有點愚蠢,但我對培養悲無量心有一點感到不解,那就是當我們想到眾生的痛苦,而覺得痛苦是來自於他們自身的無明愚癡時,我常對這點感到不解。這就好像行者把自己置身於度外,然後在一旁看輕別人,認為別人很愚笨。慈悲有點變成一種同情或憐憫,好像是在說:「可憐的眾生!」不知您的看法如何?

事實上,這完全相反。悲無量心意為我們了解眾生平等,皆具佛性。但由於惑迷而無法認知自己真實的心性,以致遭受到許多不必要的痛苦。了知眾生皆具佛性,我們才會生起真正的悲心。我們不會看輕他們,我們只會更加了解他們困難的處境。

在法道上,是否有任何法則告訴我們在某個修行的時段中,我們應該專修什麼?我們是要專心在四無量心,或空性,或自他相換的觀修上?在某個修行的時間內要修習空性或慈悲,是否依於個人的性向而定?

最好的方法是依循自己上師的指導而修。上師會知道你的修行層次,他會告訴你,那一方面的法門較適合你。上師應該對你加以指導,而你也應該遵循他的教法。但倘若你沒有任何人可以問的話,那麼我會建議你一天修空觀,其他的時間則修其他的法。而在開始時,我想你應該培養慈悲心、菩提心,這點較重要。

仁波切,之前您曾提到智慧和善巧。有智慧而無善巧,我們會生起「常」見,我不記得是不是這樣,而反之亦然。我們怎會只有善巧而無智慧。您是否可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以生起次第禪修的善巧方便來說,倘若我們認為本尊具有一個真實的形體,那麼這就代表我們缺乏智慧。雖然我們領受了生起次第禪修的方便法門,但我們卻因缺乏智慧,而將本尊觀為實有。本尊生起次第觀修的目的,乃為將不淨轉為清淨,打破我們根深蒂固執為實有的概念。因此,若我們將觀想之物認為具有一個實體的話,便代表我們缺乏智慧。認為本尊真實存在是一種執著,也屬於一種不淨。而缺乏善巧則代表我們認為一切都是空的。一旦我們學到了空性後,便錯誤的認為功德的累積是無意義的,因果業力也是無用的。但空性的真實意義乃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它離於空有二邊。

許多開示給我的一個印象是……,讓我來做一個比喻。好像在開示中,我所得到的印象是,倘若我們要到一條路的終點,聽起來似乎是我們得要先到終點,才能開始走。好比假如我們要由溫哥華到德里的話,我們得要先已經在德里了才行。而且我也不知道要去那裏買票上飛機。

(英譯邱久先生:你來,我給你一張機票!)

倘若我們已經證悟的話,便無需再修行,但我要講的不是這個。你說從溫哥華到德里,倘若不知道有一個德里的話,你就不會有欲望想去,對不對?你一定要對德里有一點了解才行。倘若你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去德里,甚至連名字都沒聽過就要去的話,那麼肯定你是個神智不正常的人。你一定要先認識德里,知道它是印度的首都,而且你還需要一個想去的動機。但此並非意謂著你非去不可。當然,我們無法拿德里與證悟成佛相比,邱久也絕對無法開給你一張成佛的機票。

我想說的是,談到證悟的究竟境界,我們有許多方法來解釋它、說明它。不同的宗教對於其證果也有不同的看法。佛教談的是佛法、是解脫。每一種宗教都相信解脫,但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了解依佛教觀點所闈釋的解脫,其定義是什麼。否則,我們便會對解脫有一種不符佛法的相異觀點。因此,這一點我們一定要了解,否則就不會有想要修行的心。

我對平等的慈悲感到很難理解。要對某些人生起慈悲很容易,只是我不知道如何生起平等的慈悲。

你指的是慈悲的對象?

有些人讓我們很容易就對他們產生同情,讓我們會主動去關心他,而有些人則讓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出一點點慈悲心。這就是「無量」與「有限」的分別。我建議你修自他相換。

仁波切,我整天幫人做精神治療。我感覺若我能撐得住的話,便會對別人有所幫助,但似乎我的身體已不勝負荷。我知道我確實是壓力重重,簡直快崩潰。我不知道怎麼辦?

我覺得妳應該休息一陣子。當我們的身體極度疲乏時,最好休息一下。妳是個學佛的人,可以進去閉關。它會增強妳的心力,同時讓妳的身體好起來。在我們還有生命時,身心是相連的。我們的心雖然非常的強,但若身體很弱的話,它也無法起什麼大用。妳可以試著打坐看看,這對妳有好處。

英文的「Control」是一個非常二元化的字眼,它意為一個人控制旁邊另外一樣東西。在講到「煩惱控制我」時,它似乎用得還算恰當。但在另一方面,當我們講到明覺說我們控制自心時,我不知道藏文怎麼說?它的意義又是什麼?「Control」是一個非常英文化、非常對立化的字眼。

你對二元觀念的了解很深,值得稱許。藏文是「汪堵覺瓦」,意思是自由自在。我還沒找到其他的字眼,不過這個字也包涵了「控制」的意思。

如果我沒聽錯的話,您曾說我們的習氣存儲於根本意識中,然後帶著它,從此生延續到來世。我以為貫穿中陰的只有我們的清淨光明而已。這是否意為我們的阿賴耶識會從此生延續到來生?或它比較像是我們一種業力的延續?是否真有一個神識維持著這些習氣?

可否請你再重覆一下你的問題?

您曾說過我們的習氣存儲在阿賴耶識中,並且從一世延續到下一世,因此,我們才保有來自前世的習氣。這是否意為阿賴耶識在中陰時會從一世遷移到下一世?我原本以為是我們赤裸無飾的明覺在中陰中,從前世延續到來世的。

只要我們有二元對立的執著,第八意識便會持續存在。在中陰階段,我們可以有機會悟到光明自性,但那是一個我們是否能認知它的問題。只要我們仍有執著,便有業力產生。所以除非我們已沒有任何執著,否則業力永遠存在。我們可以把業力分成幾種,有些在今世成熟,有些則在幾世後才成熟。但也有些業力是不一定會成熟的。只要我們還有分別對待的心,業力便會隨時現起。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悟到光明,也就是我們的自心本性。但如果我們未能及時認出它的話,那麼在下一秒鐘,它就變成了我們的神識和妄想了。

因此,業力一直追隨著我們?

喔,當然!這就是為何我們很難消除業力的道理所在了。

你認為人在死亡時,業力會消失嗎?我想阿賴耶識代表一堆習氣的組成。

沒錯。

它似乎是由一堆無明惑迷所組成的。

也是習氣和業力所組成的,但它並非是一種我們可由今生帶到來世的實體東西。習氣之所以附著在我們自身,從今生到來世,乃因為當我們的習氣形成後,便存儲在阿賴耶識中,而這也是它之所以稱之為「阿賴耶──藏識」的原因。但當一切習氣淨除後,阿賴耶識便轉成阿賴耶智了。

我了解您對於習氣,以及習氣之形成的開示。我是一個精神治療師,從事幫助別人回憶過去種種不愉快經驗的工作。我和我的同仁專對孩童時候受到性侵害的婦女施予引導,讓她們說出心裏的夢魘,然後加以治療。但我有點緊張,深怕腦子繼續塞進這些不好的事情。我需要您的建議,因為我花很多時間傾聽她們內心的話,那像是一種覺醒的呼聲。但您認為這會造成精神治療師的業障嗎?

在「佛教與心理學」的會議當中,我看到了各種不同的方法。我想問妳一個問題,在妳把這些情緒帶出來後,妳怎麼處理它?

我們使用例如像紙張、圖畫或玩耍等的方式,讓她們的感情宣洩在這些東西上面。

倘若這些方法可以真正有助於消除一個人的痛苦,那很好,但我們還要看它最後是如何處理的。在佛教中,整個修行的目的乃是要平息我們的煩惱和情緒。倘若我們還未平息煩惱,而又碰到會造成我們煩惱的情況時,便唯有走上修行一途,靠著它轉化自己的心念。不過病患若能把痛苦轉移到無生命的物體上,基本上,這是件好事。

我們也會碰到這種情況,但一般人不會把我們當成治療師,而以上師看待。不過通常這要看個人的情況而定。有些人若需要傾吐的話,我們便會讓他們盡情的講。他們確實有此需要。

我不知這是否回答了妳的問題?

據我從會議上的了解,有些治療師在聽完之後,會怪罪於下魔手的父母。我們不會這樣做。我們聽,然後將她們帶出自己痛苦的經驗,不過這完全要看情況而決定如何做。我不知道妳們是否有那種方法?因為當我們責怪別人時,只會增強一個人的恨意而已。縱使她有千萬個理由,也無補於已受到傷害的事實,所以我們處理的方式比較不同。

仁波切,當我們培養善行時,也會形成一種習氣。這是否為一種執著?是否有害?或者我們就一味努力行做善行即可,不用去在意執著這事?

可否請你再重覆一次問題?

好的。如果執著或貪著是一種問題的話,那麼當我們執著於行善時,難道這不也是一種問題?雖然行善對我們有助益,但就另外一方面來看,它似乎也是一種執著,給我們的心帶來問題,對不對?

我想這就是我一再強調的,在我們以身、口、意做利生的工作時,必須結合智慧與善巧的道理所在。如此一來,任何我們的所做所為就不會再形成另外一種執著之因了。

我懂了。所以假設我們的舉動是出自於智慧而行的話,那麼它本身就不會造成一種執著了。

沒錯!所以在做任何事之前,我們都要先檢視一下自己的發心和動機,這一點很重要。

仁波切,對於我們這些整天都在為精神遭到極大打擊的病患做治療的人,我喜歡閉關這個建議。此外,我也想知道您有什麼日修的法可以推薦我們修,讓我們可以持續幫助別人?

「自他相換」的修心法門是最好的修行方法。

「自他相換」?它讓我感到害怕。

所以這是妳非修不可的原因。

我害怕去承受別人的痛苦。

妳會害怕生病嗎?

不,因為前者比較像是把別人的痛苦和壓力裝到自己身上,然後一陣子後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對於這些,我的心裏總感到很矛盾。

所以若想要承受別人的痛苦,我們首先必須要有一些空性的體悟。當我們還存有二元對立的概念時,是不可能真正去分擔別人痛苦的,所以妳的憂慮是多餘的。妳不可能去替別人生病。老實說,要能真正承受別人的痛苦,同時讓他們擁有妳的快樂,並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只靠觀想是不可能的事,我們也不可能只靠觀想便能開悟成佛。但這是一個法門,可以慢慢訓練增強我們的心力。等到有一天力量足夠時,這些才有可能真正實現。倒是如果妳感到害怕或恐懼的話,那麼妳便有可能因為害怕或恐懼而真正的生病。

所有第一世、第二世、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的撰著與開示部份均摘擷自"寶鬘叢書"在此謹向寶鬘印經會致以最大謝意。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9 08:43 , Processed in 0.037202 second(s), 1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