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二 諦-開啟中觀門扉之鑰匙-四、世俗諦為何如幻如夢-4-慈誠羅珠堪布

2017-07-26 11:07:52作者:義工群 藏密網

导语:二 諦-開啟中觀門扉之鑰匙-四、世俗諦為何如幻如夢-4-慈誠羅珠堪布

四、世俗諦為何如幻如夢

在世俗諦中,目前我們最主要的任務是什麼呢?我們現在不是要去瞭解佛的境界,也不是要去證悟菩薩的境界,這些與我們還有一定的距離。現在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推翻自己眼、耳、鼻、舌的觀點。我們能推翻嗎?能。因為我們每一個執著的基礎,都是沒有任何理由的、不穩固的,所以很容易推翻。而推翻的方法也有很多,今天只講其中的幾種。

[@more@]

雖然《俱舍論》中講了人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但一般人平常只能感覺到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所以,在這裡不講複雜的內容,只就這兩方面進行觀察。

(一)抉擇外在的物質世界如幻如夢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物質世界是一種客觀實在,怎麼能說它不存在呢?這裡首先就要問一問,誰知道物質世界是實實在在的呢?這種觀點是自學來的?或是他人教的?或只是自己的感覺?物質世界的實在性主要不是來自父母、老師等其他人的灌輸,而是來自於我們自己的感覺。我們從何時開始有這種感覺的呢?譬如說,有些人先不信佛,在看到一些佛經上的理論後,覺得很有道理,才開始信仰佛教。我們對物質實在性的感受是否也是如此,開始沒有,在接觸了一些理論後才產生的呢?不是。在我們剛剛出生時,就有這種先天性的感覺,那時就執著我的存在,繼而就有了我所的存在。我們從未想過我及我所的存在有無證據,而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了這種觀點。所以說,是我們自己認為物質世界是實在的。

1、尋找“物質存在”的證據

比如這面白色的牆,因為眼睛看得見,我們就認為這面牆肯定是白色的。但是,正如前面所講的,我們之所以相信它是白色,除了睜開眼時眼前看得到一個這樣的東西以外,還有沒有其它理由呢?沒有。所謂的理由,僅僅是眼睛的感覺,而沒有其它證據。那麼我們的眼睛是否靠得住呢?是否在任何一個問題上,都是它說了算呢?當然不是。不要說勝義諦,即使世俗諦中的微觀世界,我們的眼睛也無法看見,那麼比微觀世界更細微的世界,眼睛就更無法掌握了。在這樣仔細觀察分析後,我們沒有辦法證實牆是白色的觀點,誰都拿不出證據來。

譬如,可以用很多儀器來測量物體的溫度、速度等,這能否證明它是實在的呢?測量溫度、速度的儀器是須用眼睛來觀察的,如果沒有眼、耳、鼻、舌、身等,誰知道儀器可以測量到這些資料呢?由此可知,最終還是眼、耳、鼻、舌、身在做主。於是,我們再也找不到牆實實在在是白色的證據了。

這個結論,不是佛要求我們接受的,也不是龍樹菩薩要求我們接受的,而是當我們反復思維後,根本拿不出“它實實在在是一堵白色牆”的證據,才從而得出的。

2、尋找“當下不是夢境”的證據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區分現實與夢境。如果現在要求你們在十分鐘之內,拿出目前聽課的情景不是夢境的證據,我想你們誰都拿不出來。為什麼拿不出證據呢?因為夢境和現實這兩個世界沒有本質的差別,都是虛幻的。有人也許會堅持:這肯定是現實,不是夢境,因為我在趕來聽法前,並沒有睡覺,沒有睡覺怎麼能做夢呢?如果是做夢,則一定要先睡覺才行。但是,我們也可以在夢中見到與現在一模一樣的情形。所以,這些都不是證據。

生命的前前和後後,對一般人而言,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本來,我們自以為對生命的中間一段已瞭若指掌,但是依上面的分析,我們現在到底在做什麼也似乎說不清了。

今天我們沒有講中觀的很多邏輯,只是從簡單易懂的角度來闡明道理。經過以上分析,第一、我們找不到牆是白色的證據;第二、我們找不到當下不是夢境的確切證據。

由此可見,凡夫的所做所為、所見所聞從來都是沒有確鑿根據的。但是,在現代社會裡,大多數的凡夫不管這是現實還是夢境,只管拼命掙錢,再無其它目的。實際上,如果肯認真思維,就無法找到物質實在性的任何證據。

這個理論的結果是什麼呢?它至少讓我們內心升起這樣的疑問:我到底是什麼?是不是正在做一場大夢呢?這是我們在沒有細緻觀察時從來不曾想到的。(晚上睡覺時做的是小夢,白天的日常生活是大夢,大夢裡有小夢。)

3、尋找物質的“本體”

用中觀的分析方法來抉擇,很快就能明白物質世界是虛幻的。比如,龍樹菩薩或月稱菩薩是通過五相或七相木車因(邏輯)來抉擇此理的,但我們不講那麼多,只講一種簡單的中觀邏輯。

比如說,拆下一輛汽車的所有配件,就成了一大堆零件,而不是汽車;再繼續分解,會成為一塊塊鐵,而不是零件;再往下細分,就是一大堆粒子,而不是人們眼裡的鐵;再分下去,最終,所有的物質便會在我們眼前消失,都不存在了。

從物質世界的角度去分析,就是這種結果。大而言之,地球是浩瀚無垠的銀河系中一顆很小的粒子,將地球再繼續分解,粒子中又包含更小的粒子,一直分到最後。雖然,世間的哲學、科學等各種學說都尚未認清分至最後是何種情形,但是,佛早在二千多年前已將它解釋得清清楚楚:最後,“最小”的粒子不可能無窮無盡地分解下去,也不可能是不可再分的。所謂的最小粒子是可以再分的,而且最終是可以分完的。以前曾以一元錢做過比喻:將一元錢換成十角錢,再將這十角錢分給十個人,於是,這一元錢便沒有了。物質的分解與此類似,它最終是會消失的。

如果“最小”粒子可以分解成虛空的觀點不易理解,也可從一輛車、一幢房屋、一塊布的構成來觀察物質的虛幻性。比如,用一塊布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大家都認為布是真實存在的。若將布分解,則只見線不見布;再將線分解,則只見羊毛不見線(假設線是由羊毛紡成的);再將羊毛分解,則只見微塵(或稱粒子)不見羊毛。那麼請問:剛才的布去哪裡了?線又去哪裡了?羊毛又去哪裡了呢?它們都一一消失了。

其實,每一種物質都可以這樣分解,而且分到極點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總之,一切物質都是在空性中產生,在空性中毀滅,現在也離不開空性。

至此,我們首先明白了外在的物質世界全是幻相。但是,因為凡夫喜歡執著,最後便只有寄希望於心(精神)的存在了。然而,心的本性也不存在。

(二)抉擇內在的精神世界無實有

現在再反過來觀察我們自己。佛經中講人是由五蘊組成的。我們都知道,人的肉體是由肌肉、骨骼、皮膚等構成,這些都是可以分解的。除此之外,便是精神。所謂的精神,是指意識、神識(或心)。如果毀壞了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相應的五識就無法存在,這時意識能否存在呢?它也不可能單獨存在。這怎麼可能呢?我們以前一直認為,心在思維,心在接受,心在排斥,而肉體則像意識的傭人一樣,意識怎麼安排,它就怎麼去做。比如說,意識命令肉體去接觸火,雖然火會將肉體燒毀,但是如果心願意,肉體就必須聽從它的指揮。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意識(或心)的本性究竟是什麼呢?

各種各樣的儀器能否直接測量意識呢?不能。當心中產生喜怒哀樂時,人的大腦等器官就會受到這種情緒的影響,而儀器只能通過測量人體的生理變化,來間接推測心的狀態。然而,這種方法根本無法找出心的本性。

其實,心的能力是不可思議的,所以這個問題最好還是問它自己。怎麼問呢?就是當心平靜下來以後,再去觀察心到底是什麼,也就是用大圓滿的方法來尋求答案,這樣就能發現其中的真理。雖然除此以外還有其它的方法,如中觀的邏輯推理等,然而它們都不是十分有力,故爾最佳的選擇就是反問自心。

但是,在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之前,我們不用問,即便問,它也不肯回答;而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之後,只要一問,它就願意立即顯露出自己的本來面目。具體的修法今天不講。因為,在出離心和菩提心尚未成熟之時,即使講了也起不了作用,等於沒講。

精神世界比物質世界還要複雜、細微,有不易度測而逐步深入的層面,以及難以想像的超級功能。所以,自人類有史以來,除了佛陀以外,沒有一個人能真正瞭解到精神的內幕,所有的智者都被弄糊塗了。可惜,精神世界中絕大多數非常奇妙的東西,都封鎖在修行人的境界和一些特別的書籍之中,普通人雖然從無始以來就沒有離開過精神世界,但對它的真正面目和神奇力量卻一無所知。真理告訴我們:浩瀚無垠的宇宙是僅僅依靠一種細微神奇的內在力量而生存的,當這種力量完全消失的時候,所有異彩紛呈的現象,便會在一瞬間灰飛煙滅。這一切,真是不可思議啊!

有些人在打坐中,剛剛略微接觸到空性時,一看到我不存在,就立即害怕了。也許你們中的某些人也有這樣的經歷。因為我們以前一直認為我是存在的,而現在突然發現,“我”的確不存在了,所以就開始害怕了:若我都不存在了,那現在坐在這兒的到底是什麼呢?那該怎麼辦呢?其實不用害怕,對鈍根者而言,這是正常現象,是已經開始有一點點接近空性境界的表現。譬如,手很接近火時,會感覺到它的溫度;如果離火很遠,即使火燃得再旺,也沒有感覺。同樣,雖然佛經上講了那麼多的空性,但是如果不學不修,它對我們自身的影響就是微乎其微的;而在打坐中比較接近空性時,我們就開始有了一些反應,害怕便是其中一個反應。這只是一種臨時的恐懼,很快我們會超越它。若能繼續修學就會明白,我的本性本來就是這樣,不是現在才沒有我,而是無始以來始終如此,但我還是活下來了,“我”是顯空無別的,所以也不用害怕。

現在我們可以知道,不但物質世界不存在,包括精神世界也不存在。而世俗諦僅僅是由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組成的,一切都包含在這兩種世界中,它們都不存在了,還能存在什麼呢?這就說明,沒有一物是存在的。就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目前,我們雖然知道這兩種世界是不存在的,但這只是意識的膚淺感覺而已,不是真正地體會空性。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30 21:16 , Processed in 0.038350 second(s), 1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