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佛說四十二章經─施飯轉勝】

2017-07-26 11:07:52作者:義工群 藏密網

导语:【佛說四十二章經─施飯轉勝】

佛言:
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
飯善人千,不如飯持五戒者一人;
飯持五戒者萬人,不如飯一須陀洹;
飯須陀洹百萬,不如飯一斯陀含;
飯斯陀含千萬,不如飯一阿那含;
飯阿那含一億,不如飯一阿羅漢;
飯阿羅漢十億,不如飯辟支佛一人;
飯辟支佛百億,不如以三尊之教度其一世二親;
教親千億,不如飯一佛——學願求佛,欲濟眾生也。
飯善人福最深重,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

[@more@]

【經文出處──四十二章經】http://www.cbeta.org/result/T17/T17n0784.htm
【經文出處─註四十二章經】http://www.cbeta.org/result/T39/T39n1794.htm

---------------------------------------------------------------

【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宣化上人主講】

---------------------------------------------------------------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持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這一段文是本經的第十一章,比較一下福田的勝劣,令人知道供養的勝劣。

「佛言」:所以佛說,「飯惡人百」:你想行布施,前邊雖然是說布施,但是對於布施,你也要知道怎麼樣布施才是重要的。種福田,你若不會種,也不合法,不懂得種福的法,那麼你種了也沒有福。所以說,飯惡人百,你布施飯給一百個惡人,「不如飯一善人」:你還不如布施飯給一個善人那個福田多。為什麼呢?你給一百個惡人飯吃,他們吃飽了飯,也只知道去做惡事,變成他們所做的惡事,都是你幫助的,你是一個幫兇了,你幫助他們做惡,幫助他們做壞事。而你若給一個善人飯吃,布施飯給他吃呢,他吃飽了,他去做好事,他所做的好事,可以說都是你成就他做的好事。所以不如飯一善人。

「飯善人千」:你布施飲食、財寶,這個飯也就包括一切布施的緣在裏頭了。甚至於你布施頭目腦髓,幫助人做善事,你把生命都布施出來了,那麼他做的善事都是你成就他的。你若幫助惡人,你布施生命,那反而造罪了。所以你飯一千個善人,這善人就是不做惡事的善人。「不如飯一持五戒者」:你不如布施給一個持五戒的人這個功德大。

「飯持五戒者萬」:你布施飯給持五戒的這個人,持五戒就是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修十善的這個人。你布施一萬個受五戒的這種人,「不如飯一須陀洹」:你不如供養飯給一個證初果須陀洹的聖人那個功德大。

「飯百萬須陀洹」:你供養百萬個初果須陀洹的聖人。「不如飯一斯陀含」:你不如供養飯給一個二果斯陀含的聖人。因為初果不知道二果的境界,初果是破見惑,二果是破欲界六品的思惑,這前面都已經講過了。所以你供養飯給二果斯陀含,比給那初果須陀洹的功德更大的。

「飯千萬斯陀含」:你供養飯給千萬個斷了欲界六品思惑的二果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不如供養飯給一個三果阿那含的聖人。三果阿那含,也就是把欲界九品的思惑全都斷了,才證三果。

「飯一億阿那含」:你供養飯給這一億證三果阿那含的聖人,「不如飯一阿羅漢」:不如供養飯給一個阿羅漢的功德大。

「飯十億阿羅漢」:你供養飯給十億這麼多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又不如供養飯給一位辟支佛。辟支佛叫緣覺,阿羅漢叫聲聞。聲聞是聞佛的聲音而悟道。緣覺是在有佛出世時,修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在無佛出世時,觀一切萬物幻化無常的這種境界而悟道的,這叫獨覺。所以你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位辟支佛。

「飯百億辟支佛」:供養百億那麼多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不如供養一位佛。三世諸佛,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無論哪一位佛,你都供養他。

「飯千億三世諸佛」:供養飯給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也不如你供養飯給一個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的聖者。無念,念而無念;無住,住而無住;無修,修而無修;無證,證而無證,這個就都到圓教初地的果位上了,這些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的聖者,也就是法身大士,他們都能八相成道,百界作佛,都能有這種能力了。

所以我們供養,應該要知道供養的理,知道供養哪一類人有什麼好處,因此我們要親近善知識。你若親近惡知識,就學得邪知邪見;你若親近善知識,就會學得正知正見。你若供養那惡人,就造罪了;你供養善人,就有功德了,所以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錄─太虛大師講述】

---------------------------------------------------------------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第十一章)

布施供養,福田有三:一、悲田,以悲憫眾生故﹔二、恩田,以報恩故﹔三、敬田,以恭敬有德故。此依敬田,則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但此善,乃常俗云義,雖在行善內中或有邪見,故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凡持五戒者均已以佛法僧為師,而持不殺等戒故。

五戒通於在家出家,須陀洹則已修戒行而更證聖果故勝。斯陀含斷少分修所斷煩惱故較勝。阿那含斷多分煩惱故更勝。阿羅漢煩惱已斷盡故尤勝。辟支佛了三界生死同阿羅漢,但羅漢聞法能覺,而此則自亦能覺,故其智慧又較阿羅漢勝。但辟支佛僅能獨覺不能覺他,三世諸佛乃真能以平等大悲心普度眾生者,故諸佛更勝。

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較諸佛勝者,以在眾生界應化中謂之三世諸佛,而法身真佛即無為真如性﹔無為真實法性者為諸佛之本,一切諸佛均以無分別智證平等無為法。無為法身,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無漏無分別智亦復無生無滅無遷無變,此真身佛自他平等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供養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者,即無分別智親證真如性究竟成佛﹔如是供養,始曰究竟。由是可知佛法無論何法,均可達到究竟。

---------------------------------------------------------------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此第十一章,較量福田勝劣不等,令人知所歸向也。一善勝百惡人,顯易可知。一持五戒人勝千善人者:以世間善人所奉十善,僅屬舊醫之法,不以三歸為體,不成出世津梁;若能受三自歸,奉持五戒,為佛弟子,便知四諦四念處門,於一生中堪證三果,故得千倍勝於常流也。一須陀洹勝萬五戒者:須陀洹已斷見惑,已預聖流,故得遠勝內外凡也。一斯陀含勝百萬須陀洹者:斯陀含已斷欲界六品思惑,煩惱漸薄,正使百萬住果須陀洹,未修勝進行時,終不能知二果境界,何況能到耶!一阿那含勝千萬斯陀含者:阿那含已斷欲界思惑,九品皆盡,正使千萬斯陀含,終不能知三果境界,況能到耶!一阿羅漢勝一億阿那含者:萬萬曰億。阿羅漢斷盡見思,超出三界,尤非住三果人能知能到故也。辟支佛有二種:一者出有佛世,稟十二因緣教,悟道侵習,名為緣覺。二者出無佛世,觀物幻化,自悟無生,斷結侵習,名為獨覺。以阿羅漢但斷正使,辟支佛兼侵餘習,故一辟支,能勝十億阿羅漢也。

「三世諸佛」,約藏頭佛果言之。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六度,正習皆悉斷盡,利益無量眾生,故一佛能勝百億辟支佛也。「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指圓教初住已上,亦可兼攝別教初地、通教佛地。蓋通教體色入空,知一切法無性,故念即無念、住即無住、修即無修、證即無證。至成佛時,能於色究竟天示現最高大身,統王三千世界。別歡喜地,圓發心住,皆已分證法身,皆能示現百界作佛、八相成道,所以供此一人,勝於千億三世諸佛也。復次,前之八番,皆是約田;此第九番,即是約心。蓋未達一切諸法念本無念、住本無住、修本無修、證本無證,故於平等法中分勝分劣;若了達無念無住無修無證妙理,則下自惡人、上至諸佛,罔非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所以人上佛飯,佛施餓狗,功德無異;維摩以一分奉難勝如來,一分施一最下乞人,福亦平等。若不知福勝劣差別,則無以顯修德之足貴;若不達生佛本自平等,則無以悟性德之淵源。是謂常同常別,常別常同,法界法爾,微妙法門。

---------------------------------------------------------------

【佛說四十二章經─相關講錄】http://book.bfnn.org/article_47.htm

---------------------------------------------------------------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4 23:48 , Processed in 0.044394 second(s), 1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