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3-15.問答彙編

2017-07-26 11:07:52作者:義工群 藏密網

导语: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3-15.問答彙編

擷自「佛教與基督教」
時間/1987年
地點/德國科隆

請問不同宗教間如何和平共處?尤其是對伊斯蘭教而言。

伊斯蘭教是一個特例,它似乎不與任何宗教來往。直到現在,他們不參加會議,也不與其他宗教對話。所以我們只能靜觀其變。

[@more@]

基督教也是一種信仰嗎?

僅管大家都這麼認為,但我以為信仰並非基督教的根本。

毫不猶豫的伸出援手,和經過思考後才幫助別人,其間的差別是什麼?是不是有區分的界限?

你必須分清楚短暫的幫忙和真正的幫助。在佛教中,真正的助人是指引他人可靠的方法以解除痛苦。只要你能減輕消除他人的困惑,就是最大的助益了。

在斯里蘭卡的佛教徒該遵循什麼原則?

如果你認為宗教和文化是一體的,那宗教就沒有什麼助益。我認為宗教和文化是不同的,如果我們能區分它,那麼宗教就很有助益。宗教可以浸染在文化習俗中,但文化和習慣卻不一定會融入宗教裏。

贖罪在基督教中非常重要。佛教教導因果關係,是否佛教也提到贖罪和墮落。

要將這些觀念翻譯成西藏語很難。佛教教義中提到我們可以避免惡行,但並沒有提到人生來即具有原罪。我們知道惡業會累積在心中,逐漸在行為中顯現出來。(佛法的)修行者應該清淨自心,最終能夠完全斷除惡念,不再受惡果的束縛,達到解脫的境界。它沒有教導人生來即具有罪,相反的,佛陀說眾生皆有「佛性」,皆能修得佛果。佛性是超越存在和不存在的,它是難以言說的。但基本上,它就像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生命本身和它對外境的覺受都來自意識、來自心。因為心的作用的緣故,我們出生且活著。心不是任何人能夠形容的具體實物。佛教教導我們探討心,最後瞭解它是空性的本質。當我們無法找到心在何處時,就會發現它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會察覺外在的現象,就是心念相續出現的證明。如果不瞭解心非固定而單獨存在的話,便會誤以為心就是「自我」。不瞭解心的相續性,就會誤以為我們覺受到的事物是「外在」的。二元性於是形成──真實的「自我」,和非真的「外在」。執著和嗔恨於此產生,構成複雜的情緒。

情緒導致貪、嗔、癡等等各種行為,於是我們依照自己的情緒惑迷地活在世上。如果分立「自我」和「外在」的根本無明能夠消除,我們就能自二元對立中解脫,如同修行者所體悟的圓融性一般,能自污染中解脫,不需要從不滿的環境中逃離。

女人在佛教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眾生皆具佛性,沒有人是例外。所以,男人、女人並沒有不同,其差別僅在於每個人的看法不同。

在佛教中要守什麼教條?

佛教認為強迫別人信仰什麼並無有益之處。佛教是理性的,不是信仰,而是教導我們去瞭解宇宙真實之義。我們研究生命的本質時,會發現所有的現象(萬法)是非有非空的,應該取其中道。這樣的觀點並不是一種迷信。

您信仰的是什麼?有神存在嗎?在基督教中,我們是信仰上帝的。

佛陀指導我們如何探討和思考生命的真實義。事實上,現象(法)是一種超越存在和不存在的觀念。而究竟上來說,外在的世界也是超越存與不存的觀念,所以我們不能有迷信的想法。相對真理(世俗諦)與究竟真理(勝義諦)同時並存,彼此並不互相抵觸。外在的現象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如果你相信神,神就存在;相對真理是立基於法不孤起,萬法因緣生的道理。佛陀沒有要我們必須信仰神(外在的客體),也沒有說信仰神是不對的,或是神並不存在的等等。你如果好好探究一番,便能漸漸瞭解相對真理的意義,也自然會生起信心。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創造世界,我們到這個世界是來行善的,事實也是如此。如果你不相信上帝,那麼世界是誰創造的,它又如何存在?

沒有人創造世界。因為它存在,所以沒有人創造它。如果有人創造世界,那這造物主就是永恆的。但所有的事物都是無常、因緣和合的。佛教談過兩種真理,其一是相對真理,也就是我們所體驗到、覺受到的世界是相依而生的,每件事都是無常的。

但確實有東西存在啊!

的確,事物是相依而存的。我從沒說相對的外在世界不存在。問題是我們總是起分別心──分開「自我」和「外在」的世界。我們應該學習使它合而為一。我們知道所有的事物是因緣和合而成的,舉「房子」為例,如果仔細分析,你就會發覺除了自己的觀念想法外,它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房子存在。我們所謂的「房子」是由許多物質所組合而成的;「房子」一詞只不過是許多組合物的定義。相對真理就是如此,房子是相對存在,因為它是組合而成的。但究竟上來說,房子本身並不真理存在,它不是固定本來存在的,而且沒有事物是永遠存在的。我們必須瞭解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是一體不可分的,它們之間並不矛盾。這是佛教的基本概念。當你認為有一個造物主創造世界時,你是在觀想這個造物主,你瞭解嗎?

所有第一世、第二世、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的撰著與開示部份均摘擷自"寶鬘叢書"在此謹向寶鬘印經會致以最大謝意。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8 23:34 , Processed in 0.032314 second(s), 1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