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佛教科學論-34-第五章 科學家與佛陀智慧的比較-第三節 地球與四洲-索達吉堪布

2017-07-26 11:07:52作者:義工群 藏密網

导语:佛教科學論-34-第五章 科學家與佛陀智慧的比較-第三節 地球與四洲-索達吉堪布

第三節 地球與四洲

佛經中所記載的一個小世界,其中心的須彌山如柱獨立,高八萬四千由旬,日月繞須彌山而行,山外更有七層山、七香水海次第相間圍繞須彌,如七重城牆及其護城河塹次第圍繞。第七山外,更有大咸水海彌漫四方,四方鹹海中各有一大洲,即為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每洲旁各有二中洲等,大鹹海外四周有鐵圍山環繞如外城。如是為一小世界,我們所居住地即南贍部洲。而現代科學家們所發現的地球是圓球形的,有月亮繞著它運轉,並且地球同其他幾大行星又環繞著太陽運轉,這些便組成了一個太陽系。

[@more@]

對此有些人認為很矛盾,但凡是在抉擇問題時,觀點的不同並不等同於觀點的相違。因為在科學內部,科學家們在研究同一問題時也會有許多不同說法。比如在近代,針對黑體輻射以及光電效應等實驗,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說,認為能量分佈是孤立間斷的,但這在當時並不被科學家們所接受。因為這種假說與傳統理論相對衝突,傳統的麥克斯韋理論認為能量必須連續分佈,只是到量子力學的基礎理論建立以後,把能量子、愛因斯坦提出的光子概念以及德布羅意的波粒二相性都成功地加以解釋,這時候科學家們才開始慢慢認為這種新理論是正確的。同樣,佛教內部對宇宙或世界的性質描述方面也有不同的說法,比如《時輪金剛》和《俱舍論》的說法不同,顯宗與密宗、大乘與小乘等也有很多不相同的觀點,有的說須彌山為橢圓形,有說為四面體的,對於南贍部洲,有說為三角形,有說為圓形,又有說為是只有上下各面的等等。在佛經中也可以找到像將來“地輪飛天”(即地球飛動於空中)等與現代說法相同的哲理。

雖然對於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有一些佛教的說法與現代科學的說法不太相同,但它同樣可以解釋諸如日食、月食、地動、潮汐、寒暑、晝夜等等這些現象。同樣關於須彌山四周上下是怎樣一種情形,日月怎樣繞須彌等等,在佛經論典中都有簡略或定量的描述。這些並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在佛經裡如《起世經》、《樓炭經》、《長阿含經》、《起世因本經》、《大寶積經》、《正法念處經》、《華嚴經》、《順正理論》、《阿毗曇論》、《俱舍論》等經書裡都有詳細的解釋說明。現在藏地通行的日曆,就是按《時輪金剛續》排定,《時輪金剛續》不借助任何科學儀器,但令當今掌握先進科技的天文學家大為驚詫的是,在計算日食、月食等天文現象方面時輪曆不差一秒,這即是佛教已包含先進科學因素的一大佐證。

科學對於世界或者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執著為實有,雖然現代科學研究得很深刻,體系更加龐大,理論也越來越抽象飄渺,但它總執著萬事萬物都有一個不可變動的本體實性存在。因此對於我們的生存環境——地球來說,科學同樣希望只有一個實際標準來描述它,若還有其他的說法,科學家就覺得不可理解。但在佛經中,不認為萬事萬物有一個本質性的固定體存在,故允許有各不相同的現象共存。因為眾生的業感不同,故所見到的外境也當然千差萬別,比如對於人們共同看到的一碗水,對於地獄有情來說,由於業感的顯現,所看到的就是滾燙的鐵汁,而對於餓鬼來說則是污穢的膿血,對於天界有情來說則是瓊漿玉液般的甘露。還有對於一件衣服,一人覺得好看,而另一人覺得難看,若衣服上存在著絕對的好或不好,那麼就不應當生有兩種不同識覺等等。根據《俱舍論》的一個大疏講義論述,世界的大小及形狀不必就是固定的,因眾生種種業力不同而可顯現各種各樣的形象和特徵。比如在佛教中《俱舍論》所描述的世界與《時輪金剛》裡描寫的世界情況就不甚相同,屬於《俱舍論》根基的眾生不一定就能看見《時輪金剛》所描寫的世界。同樣,佛經裡面提到的須彌山等有些眾生也不一定能看到,但也有很多高僧大德如無垢光尊者就曾親眼見到過。

對於佛經中所說的佛土世界以及現在科學家們所發現的宇宙世界,也有不少科學家以及佛學家作過一些比較研究。比如佛經中常提到的三千大千世界,實際上包含有10億個小世界(由一千個小世界組成一個小千世界,由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再由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這樣由小千、至中千、再到大千便成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正好含有10億個小世界),也就是相當於10億個太陽系這樣的系統,以此人們自然就會聯想到佛經中所指出的一個佛所化度的國土,實際上就是一條乃至無數個銀河系那樣大的範圍。又有一些人研究認為,我們現在所處的地球就是南贍部洲,也有一些人認為四大部洲都是在我們地球上,有人認為須彌山是地球上某一個地方,也有人認為須彌山是銀河系的中心等等。在這些研究中,人們想從佛經與科學這二者不同背景的語言描述中,找到對宇宙共同相一致的說法和理論,但我認為這二者畢竟是二種不同的文化體系,雖然會有一些共同的發現,但肯定也會有很多不共同的地方。但不管怎樣,無論您是從佛經的角度還是從科學的角度,我認為大家必須要站在一個公正的立場上。現在關於地球這方面的事情,科學家也正在探索,正在尋求,也曾有一些科學家得出了一些結論。同樣在釋迦牟尼佛的佛經中,也有關於我們所依存的器世界方面許多殊勝的見解和描述,其中有些宇宙的奧妙,與科學方面的秘密,我們還在不斷繼續地研究探索,另外在佛教裡比較甚深的方面我們也應該學習。我們現在只有憑自己的智慧繼續研究學習,不能以為我在某方面稍微懂一點,而對於對方的觀點又還沒有真實的瞭解,就很輕率地去破斥對方的觀點。實際上在佛經當中對於器世界宇宙的看法也有各種各樣,比如有勝義諦和世俗諦的,大乘和小乘的,在不同業力的眾生面前也顯現有各種多樣的,而佛陀可以將不同眾生面前所顯現的種種外境形象進行如理如實描述。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6 22:53 , Processed in 0.030800 second(s), 1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