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之一

2017-07-26 11:07:52作者:義工群 藏密網

导语:《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之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more@]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菩薩眾俱。時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離諸苦厄。即時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雲何修行。如是問已,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弗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應觀五蘊性空。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如是舍利弗。諸菩薩摩訶薩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說已。即時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是行。如是行時一切如來皆悉隨喜。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弗大喜充遍。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亦大歡喜。時彼眾會天人阿修羅幹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之一
 
一、綜述

(一)版本的差別

般若波羅蜜多,是整個佛法的精華,而《心經》又是所有般若波羅蜜多的精華,因而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日常念誦、放生等很多時候,都在念《心經》,如果在念《心經》的時候,卻不明白它的意思,就只有念誦的功德,而沒有其他的價值,這樣就多少有些遺憾;倘若能在念誦的同時,也懂得它的內在含義,就會具有更大的意義。另外,《心經》也有專門的修法,雖然具體程式和其他的空性修法差不多,但也有稍許不同,所以,我們這次也會捎帶講一講《心經》的簡單修法。

如果要廣講《心經》,則其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可以延伸出極其深廣的內涵,但我這次只簡單地講解一下其中的主要內容。

《心經》的藏文版,與漢地流傳較廣的唐玄奘譯本稍有不同,二者相比,藏文版的前後多出來了一些內容,其餘的中間部分則是完全一樣的,這可能是因為兩種版本所翻譯的梵文藍本的差別所致。而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等翻譯的譯本,卻與藏文版極其吻合,所以,我們這次準備按照該譯本並結合藏文版進行講解,也即加上唐玄奘譯本前後缺漏的內容,中間與其一致的部分,就依照漢文字句作解釋。

(二)般若波羅蜜多的詞義

什麼是般若波羅蜜多呢?梵文的“般若波羅蜜多” 翻譯成中文,就是“慧度”的意思。其中的“般若”,也就是“慧”;而“波羅蜜多”,則是指“度”。整個大乘佛法可以歸納為六度,六度的其中之一,也就是“慧度”。

(三)般若的分類

般若波羅蜜多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作為內證的智慧般若波羅蜜多,也稱為實相般若;第二種,則是文字般若波羅蜜多。實相般若的本質,是修持顯宗、密宗最後所證悟的境界與智慧;文字般若,則是我們天天念誦的,用文字所表述的經典。

雖然我們最後所需要的是實相般若,但只有通過文字般若才可以證悟實相般若,如果不借助於文字般若,就無法證悟實相般若。

釋迦牟尼佛出世轉法輪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儘管在如此漫長的時間當中,整個世界已經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巨大變遷,但佛法的內容卻仍然能保留得完好如初,這不能不歸功於文字般若。因為有了文字般若,才能讓後來的修行人、證悟者依靠它而證悟,並將其一代代地傳下來,直至今天,都始終沒有間斷。

文字般若是證悟實相般若的方法與工具,就像渡河的船舶,雖然在過河之後就不再需要它,也不可能將其帶走,而只有棄舟前行,但在到達彼岸之前,過河的人卻必須依賴於船舶。同樣,文字般若的作用,是讓我們如實了知實相般若,在瞭解、證悟實相般若之後,文字般若就可以拋棄,而不再需要了,因為那時我們已經吸收了文字般若當中的真正含義。

什麼時候可以不依止文字般若呢?就是在證悟菩薩一地的時候。在那個時候,我們已經親身現證了佛的智慧、空性的見解,所以再也不需要依靠文字,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在證悟一地以後,就不再需要聞思。

佛在很多經典當中也講過,三地菩薩的特點,就是為了求法,可以捨棄自己的身體。既然三地菩薩為了聞思,都要下那麼大的功夫,僅僅證悟一地,又怎能不聞思呢?只是在證悟一地之時,就不需要再去看描述證悟境界的經論,因為此刻已經現量見到了這一切。就像在某人親眼看到一朵花以後,就無需再給他講關於這朵花的顏色、形狀之類的內容一樣。

沒有證悟一地之前的資糧道、加行道,就必須依靠文字般若波羅蜜多。在吸收了文字般若當中的精華以後,才能實際去修持。

當修到心裏稍稍有一些空性體會的時候,就稱為加行道;當我們只是對空性有一些字面上的瞭解,雖然發了菩提心,也在精進地修持五加行——積累功德、懺悔罪業,但還沒有稍許的空性感受,還沒有切身體會到空性的意義,還沒有什麼修行的證悟,這個階段,就稱為資糧道。

通過聞思文字般若,而對般若波羅蜜多超越了字面的瞭解,有了一定的體會和感受的時候,從見解的角度來說,就算是進入了加行道的狀態。在資糧道和加行道這兩個階段,都離不開文字般若的引導。佛陀之所以留下了那麼多的經典,就是為了度化像我們這樣的眾生。

今天我要講解的,就是文字般若波羅蜜多。因為實相般若波羅蜜多已經超越了任何語言與思維的範疇,所以我們無法如實地、直接地形容、表達實相般若波羅蜜多,但文字般若卻可以把我們推到離實相般若很近很近的地方。在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不要文字,僅僅依靠自己的修行,最後就能到達實相般若的境界,因而,首先我們需要學習文字般若。

(四)般若波羅蜜多的重要性

釋迦牟尼佛圓寂的時候,將大、小乘的八萬四千法門交付于阿難尊者,並鄭重其事地告訴他:“如果你把除了般若波羅蜜多之外的所有八萬四千法門全部忘掉、全部損壞了,我也不怪罪你;但如果你把般若波羅蜜多當中一個偈頌的內容(也即四句法)忘記了、丟失了,我就要拿你示問,並責罰於你!”

這就說明,般若波羅蜜多之外的整個法門,都不及般若波羅蜜多當中一個偈頌的內容。為什麼呢?因為,雖然人類有史以來的各種宗教、哲學等等,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但唯有佛陀,才宣說過般若波羅蜜多空性法門。除了佛陀以外,任何宗教、學派,都說不出空性這麼深奧的道理,這是佛教唯一的特點。除此之外,像十善、十不善、前世後世、一般的因果取捨等等,在外道的經典當中也講過。再譬如說,諸如守戒、修四禪八定等等,也不只是佛法的特點。包括外道也有他們的戒律,甚至外道的某些戒律比佛教的還嚴格。此外,外道也有氣脈明點的修法,也有火供之類的修法,也有四禪八定等等的修法。

在阿底峽尊者進藏之前的很長時間,到印度去迎請他的西藏譯師一直亦步亦趨地跟隨著尊者。有一天,他跟著尊者來到了恒河邊,正好看見一個年老的婆羅門背著一個小孩的屍體,到了河邊以後,便放下屍體,在河水中洗得乾乾淨淨,並放在一邊,然後就開始打坐。過了一會兒,只見小孩兒復活過來,而老婆羅門卻斷氣身亡了。之後,小孩兒把老頭的屍體扔到恒河裏,便大搖大擺地揚長而去。西藏譯師見此情景,便詢問阿底峽尊者個中事由。阿底峽尊者告訴譯師,這是外道的一種借屍還魂的修法。

這些事實證明,外道修法也能有令人咋舌的高強法力——可以將活生生的一個人的意識,遷移到另一個死人的身上,就像從這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或者像搬家一樣稀鬆平常,這就是修行的力量。

不止這一點,外道還有很多其他類似的神奇修法,但他們所欠缺的,就是空性的修法,不但沒有空性修法,也沒有一個徹徹底底的空性概念。外道書籍裏雖然也有空性的說法,但這種空性的範圍是很狹窄的,既不夠廣,也不夠深,更不能使人解脫。之所以佛陀會認為,般若空性之外的其他八萬四千法門,都不如般若波羅蜜多空性的一個偈頌,就是因為不但般若空性是佛教所特有的,而且最終的解脫也必須依賴於空性法門。

雖然在此之前,也需要出離心、菩提心等等一系列的修法,但最終的出路,卻是勝義菩提心,也即實相般若波羅蜜多。如果缺少了證悟空性的智慧,即使積累資糧、清淨罪業等其他方面做得再完整、再圓滿,也無濟於事,既沒有辦法成佛,更沒有辦法幫助他眾解脫,所以,空性是所有佛經精華的精華,是所有佛經的骨髓,這就是佛陀圓寂時對阿難說那段話的原因。

(五)證悟般若波羅蜜多的方法

顯宗或者中觀抉擇空性的方法,都是用理論、邏輯來進行推理;而密宗卻有好幾種方法,比較普通的,是氣脈明點的修法,這種方法不需要邏輯、理論,直接通過修法,就可以證悟空性;另外還有大圓滿、大手印的修法,這些修法都不需要氣脈明點的修法,像禪宗的修法一樣,直接證悟心的本性。

雖然今天我所講的《心經》,是屬於顯宗自空中觀的經典,不過,在藏傳佛教解釋《心經》的論著當中,卻有很多與眾不同的特殊見解:有解釋為自空中觀的;有解釋為他空中觀的;有解釋為密宗的;甚至還有解釋為大圓滿的,但我們今天不談密宗,而只涉及到顯宗的部分見解。

(六)般若波羅蜜多等佛經的分類

佛經有三種:第一種,是佛陀自己親口說的佛經,《般若攝頌》就屬於此類佛經;第二種,是佛陀加被的佛經,也就是經佛陀加持以後由別人說出來的佛經。《心經》就屬於加被教的範疇;第三種,是佛陀開許的佛經。所謂開許的佛經,是指在有些佛經的前面,會出現緣起的內容,中間會出現一些像“世尊白言”、“阿難啟白”等等之類的連接文,最後還有聽眾隨喜讚歎的文句。這些詞句都不是佛說的,而是後人加上去的,但這些都是佛陀允許的。佛陀曾告訴弟子們,以後你們在結集佛法的時候,前面要加上緣起,中間要加連接文,最後要有交待,這樣世人才能看得明白。換言之,穿插於前、中、後的這些部分,被稱為“開許佛經”,它既不是佛陀親口所說的,也不是因佛陀加被的力量而說出的,但卻是佛陀所開許的內容,所以被稱為“開許佛經”。

其中佛陀加被的佛經又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佛身的加被教。比如說,釋迦牟尼佛將手伸出放在一個人的頭上,那個人立即就證悟了很多境界,並說出很多空前的佛教理論,這就屬於身體的加被經教;第二種,是佛語的加被教,也即佛陀告訴周圍的某人,你要去說什麼什麼法,雖然那個人以前沒有太大的能力,但依靠佛陀的語言,立即當下證悟,同時又說出很多前所未證的佛法理論;第三種,是佛意的加被教,《心經》就屬於意加被的佛教。如何加被呢?釋迦牟尼佛入定以後,身旁的舍利子就詢問觀自在菩薩,修般若波羅蜜多的人應當如何去修。舍利子發問的動機,來自於釋迦牟尼佛禪定的力量,是禪定當中的釋迦牟尼佛促使他去詢問的,所以被稱為“意加被經”。這三種佛法的來源,都是佛的加持,所以都屬於佛經。

在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一次,一個時常與佛陀作對的魔王前來作障,文殊菩薩以禪定之力加持魔王,令其坐在獅子寶座上說法。令人驚歎不已的是,從魔王的口中,居然說出了“消滅魔王”、“除掉魔王”、“降伏魔王”的法,這也是佛菩薩所加持的佛經,後人也將其列入了佛經。如今,在藏、漢文的《大藏經》中,都有這段佛經的內容。雖然這段佛經既不是佛說的,也不是菩薩或者阿羅漢說的,而是魔王說的,但魔王是因為被加持才說出這段內容的,所以也叫做佛經。

無論加被的也好,開許的也罷,所有的佛經,都是依靠佛陀的力量才產生的,如果沒有佛的加被,誰也不能自己說出這些深廣妙法。無論產生的因緣如何,所有的佛法都具有同等的加持。

藏文版的《心經》包含了三種佛經的內容,其中的主要內容,是加被佛經;而唐玄奘譯本的《心經》,卻缺少了前後的一些內容,只剩下加被佛經,佛陀親口說的教法與開許教的部分已經沒有了。今天我所講的內容,主要是“意加被教”。

二、正論

(一)緣起

如是我聞,一時,

在“如是我聞,一時”當中,包含了很多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在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三大怙主等聖者,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內的整個大乘佛法結集形成文字的時候,就用“如是我聞,一時”來表示“有一次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我是這樣聽到的”的意思。

“如是”,表示這樣、如此的意思。這就是說,當初釋迦牟尼佛在場的時候我怎麼聽到的,現在也怎麼如實轉告,我沒有擅自改動佛的一言半句。

“我聞,一時”,表示有一次我聽到的意思。在這當中,也包含了佛法難聞的意思,因為既然是“一時”,就不會是天天聞,而只有一次由我聽到。

出有壞釋迦世尊(佛)

“出有壞”,是指釋迦牟尼佛的功德。“出”,表示既不墮有邊,也不墮無邊;既不滯輪回,也不住涅槃,所以叫做“出”;“有”,表示具備了所有的功德;“壞”,表示斷除了所有的煩惱。

“釋迦世尊”,說法者是誰呢?該法是由釋迦牟尼佛加持所說。

在王舍城靈鷲山(耆闍崛山中),

《心經》是在什麼地方說的呢?在“王舍城靈鷲山”。

釋迦佛住世之時,王舍城是當時印度的六大城市之一,人口眾多、十分繁華。於此城附近,有很多出家人聚集的精舍,釋迦牟尼佛也在這裏住了很長時間。王舍城的東邊,是靈鷲山。靈鷲山是佛陀第二次轉法輪的地方。

與大比丘眾及菩薩(摩訶薩)眾俱。

當時說法的時候,眷屬聽眾是誰呢?分別有多少呢?有作為小乘僧眾的“大比丘眾”,與作為大乘僧眾的“菩薩摩訶薩”。

由上可知,《心經》是由釋迦牟尼佛加持,在王舍城靈鷲山,為大、小乘的僧眾所說的。

在很多佛經前面,都是這樣的程式,這就像會議記錄一樣,時間、地點、主持人、發言者、與會者都必須交待得一清二楚,佛經也是如此,誰說的,什麼時候說的,在什麼地點,聽眾有那些,都記載得一絲不苟,有些經中還提到了聽眾的數目各有多少。這些內容,就叫做緣起。

時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

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

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是怎樣加被,而讓觀世音菩薩說出《心經》內容的呢?

“時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在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進入了一種證悟甚深空性境界的禪定之中。所謂“廣大甚深”,也即空性境界。

“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當時,觀自在菩薩也在諸眷眾當中。

唐玄奘譯本中,就少了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為大、小乘僧眾說法等等這些屬於緣起的內容。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在那個時候,觀世音菩薩,也同時進入了很深的般若波羅蜜多,也即慧度、智慧空性的禪定。所謂“行”,也即修持、行持之意。

這就是說,當時觀世音菩薩也在靈鷲山,也在釋迦牟尼佛的聽眾眷屬當中。當釋迦佛進入甚深禪定的時候,觀世音菩薩也進入了甚深的禪定。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離諸苦厄。)

觀世音菩薩是怎樣修持,其所修持的境界是如何的呢?

“照見五蘊皆空”,一切有為法,都可以歸納為五蘊。所謂“蘊”的意思,就是很多事物堆積在一起的綜合體。五蘊當中的第一個,就是色蘊,然後依次是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這句話的意思表明,觀自在菩薩已經現量地看見一切有為法五蘊都是空性的。

“度一切苦厄(離諸苦厄)”這句話,在藏文版中沒有明顯的字句,但是,印度古代的梵文,是一種很奇特的文字。其中的一個字、一句話,都可以有很多層含義,透過表面的文字,可以從中挖掘出很多潛在的內容。

西藏前譯派甯瑪巴的譯師們,都是佛菩薩的化身,他們所翻譯的經論,與後來的翻譯家們所翻譯的東西是有點不同的。雖然在後來的翻譯家當中,肯定也有佛菩薩的化身,但很多人卻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來翻譯的,自己學好某種語言以後,就開始搞翻譯了。正因為前後譯師的境界高低,所以翻譯的內容也有一些差距。

差距的來源,第一可能是因為印度梵文本身的原因。譯師們為了強調其中的某個意義,就可以省略掉其他的內容,哪些必須翻譯,哪些無需翻譯,每個譯師所掌握的尺度是不一樣的;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因為梵文版本的不同所致,不管怎樣,在藏文版的《心經》當中,就少了“度一切苦厄”的字眼。

即時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欲)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雲何修行?如是問已,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弗言。

舍利子當時也在場,承蒙佛陀禪定威神之力的加持,而準備向觀自在菩薩詢問:“如果有希望修持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善男子、善女人,應當怎樣修持般若波羅蜜多呢?”。

當舍利子這樣發問以後,大菩薩觀自在菩薩向舍利子回答道。

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當如是修持)。

這段話是觀世音菩薩對舍利子的回答。

觀世音菩薩回答說:“舍利子,任何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想修持般若波羅蜜多,就應當這樣修持。”

其實,這些內容都屬於佛陀所開許的連接文,而主要的意思,在唐玄奘譯本中並沒有缺少。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0 17:27 , Processed in 0.030967 second(s), 1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