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二 諦-開啟中觀門扉之鑰匙-一、概述-1-慈誠羅珠堪布

2017-07-26 11:07:52作者:義工群 藏密網

导语:二 諦-開啟中觀門扉之鑰匙-一、概述-1-慈誠羅珠堪布

一、概述

(一)中觀的分別

在藏傳佛教裡,有中觀和大中觀之分。何為中觀?何為大中觀呢?

龍樹菩薩的《中觀六論》、寂天菩薩《入行論》的智慧品、以及月稱菩薩的《入中論》等論典所提出的理論,就是中觀,而不是大中觀。原因何在呢?因為,它們只解釋了第二轉法輪的思想,還未直接涉及到第三轉法輪所講的遠離一切執著的光明。根機較好的人,在修出離心或菩提心的同時,也有可能證悟空性。譬如,當我們反復思維到心非常疲憊時,便不再觀想,心安住下來,這時,一切雜念會自然離去,如果積資、懺罪的條件也已經具備,則在所有雜念離開的那一刹那間,也有可能證悟空性。但是,在此之前,必須要有中觀的概念才行。

[@more@]

而大中觀是指他空中觀或如來藏中觀。在印度佛教裡沒有“自空”和“他空”的名詞,這是西藏人造的,但是,在印度佛教裡存在“自空”和“他空”的涵義。大中觀就是講如來藏,因為它多了“光明”的含義,所以叫大中觀;而《龍樹六論》中還沒有提到“光明”的一面,缺了最究竟的內容,故只能稱為中觀。

(二)分開二諦的必要性

上述的兩種中觀都需要分二諦,否則在理解上就會產生錯亂。

今天主要是講中觀,不是講大中觀,而且是從二諦,即勝義諦和世俗諦兩方面來講。因為二諦涵蓋了所有中觀的含義,而且分開二諦也是至關重要的。

很多不瞭解中觀的人,在看到《金剛經》、《心經》等般若波羅密多經論裡講五蘊皆空、四大皆空、諸法空性等等時,因為不懂得將世俗諦與勝義諦分開,總是感到其中矛盾重重:到底有沒有成佛之說呢?既然佛是空性,為什麼要學佛呢?怎麼能成佛呢?有沒有因果輪回?既然因果、輪回、學佛、成佛以及度化眾生都是存在的,又怎麼會是空性呢?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分開二諦。

月稱菩薩在《入中論》講解空性的開篇就提出一個爭論。什麼爭論呢?月稱菩薩在講因果關係不存在的時候,有人便反駁道:我們的眼耳鼻舌等五識明明能接觸到因果,若因果不存在,則眼識為何能看到?耳識為何能聽到呢?

對此爭論,月稱菩薩是如何制止的呢?他將勝義諦和世俗諦分開,疑問便迎刃而解。

我們在這裡分開二諦的原因,不是為了制止他人的爭論,也不是為了推翻其他教派或者其他人的觀點,就是要推翻自己原有的錯誤觀點。釋迦牟尼佛宣講般若波羅密多和龍樹菩薩造《六論》,也不僅僅是為了制止他人的爭論,也同樣是為了推翻凡夫的錯誤觀點。雖然我們不需要跟別人辯論,但需要跟自己辯論。所以,學習中觀二諦的理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學習二諦的重要性

中觀的內容很廣,但今天只講一部分,也就是既簡單又關鍵的一些問題。這既是理論又是修法,我們必須瞭解。

聽聞空性,千載難逢,可以在每個人的心田裡播下空性的種子,這個種子不但永遠不會毀壞,而且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成熟。《中觀四百論》中說:“薄福於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誰略生疑,亦能壞三有。”

許多眾生福德淺薄,沒有機會聽聞緣起性空的妙法,即使聽聞,大部分眾生也因根器福德低劣,以及教育成長環境的惡劣熏習,從而導致對空性正理不但不生信心,而且也不能生起合理的疑惑。假使誰人能夠略略生起合理的疑情,比如,略微想一想:“諸法可能是無自性的吧?”他也能依此而壞滅三有輪回。

另外,不瞭解空性,就沒有“無緣”的概念,就很難做到三殊勝中修法的“無緣殊勝”。從這方面講,聞思中觀是很有意義的。

當出離心和菩提心修起來後,下一步就要修空性。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所講的三個主要內容,前兩個便是出離心和菩提心,第三個不是別的,就是空性。出離心和菩提心,我們總有一天會修好,這是肯定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此後,凡是想解脫的人,必須證悟空性,否則,即使出離心、菩提心發得再好,也無法解脫。

作為一個大乘修行人必須過三關:出離心、菩提心和最後一關——證悟空性。所以,證悟空性非常重要。雖然目前對我們很多人而言,修習空性還為時尚早,但是能提前瞭解也有好處。

目前有人講,只要實修,不要理論。實修當然很好,但是,如果沒有理論,又如何實修呢?雖然六祖慧能大師和米拉日巴尊者沒有經過太多的聞思,僅僅通過一段時間的苦行,在得到上師的殊勝加持之後,便證悟了無上的境界。但他們是上等根機者,難道我們每個人都是上等根機?實際上,絕大多數人不可能是這樣的。

我們必須通過聞思來給修行開綠燈。沒有聞思,對理論和修法都一無所知,修什麼呢?只是靜下心來,不起任何雜念,這就是修行嗎?這不是修行。眾所周知,很多動物都會冬眠,而且時間長達幾個月甚至更長,但這是不是修行呢?它能否由此而證悟獲得解脫呢?不可能的。所以,只是心裡沒有雜念,也不算什麼。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正知正見,而正知正見來源於聞思,所以,聞思是必須的。

聞思什麼呢?要徹底斷除生老病死的根本,就必須要有空性的見解;如果沒有空性見解,僅靠修出離心、修菩提心、修忍辱等,都無法徹底解決問題。你們也許有這種感覺:有些時候說出離心很好,聽起來好象什麼都不如出離心;有些時候又說菩提心很好,只要有菩提心就足夠了;有些時候又說空性很好,只要證悟空性就可解決一切問題。其實,這三個都需要,只是要有先後的順序,最後都必須具備。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各有各的優點,各有各的作用,三者結合,才能讓人走上真正的解脫道,缺少一個都不行。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4 20:41 , Processed in 0.036100 second(s), 1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