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五)-1-三、四法印的修法-慈誠羅珠堪布

2017-07-26 11:07:52作者:義工群 藏密網

导语: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五)-1-三、四法印的修法-慈誠羅珠堪布

三、四法印的修法

前面已經講完了四法印的見解,下面介紹四法印的修法。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具體的修法是相當重要的,要達到了脫生死的目標,就必須實實在在地修行。通過念佛,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通過修出離心、菩提心與空性等等,則可以逐步斷除煩惱,並最終獲得解脫。

[@more@]

念佛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但在念佛的同時,也應當修學相應的見解與修法,要作好兩手準備。也就是說,在兼顧念佛的情況下,同時還要選擇修密宗,或者是修顯宗的中觀修法等等,這樣才能做到有備無患。如果能證悟空性,則自不待言;退一步說,即使沒有證悟空性,如果念佛念得好,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二者要同步進行,這也是法王如意寶的教言。同時,聞思對修行與念佛都有一定的幫助,所以,聞思與修行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係,這樣的修行方式才是保險的。

如果沒有修行,則不會有了脫生死的把握。比如說,在我們活著的幾十年當中,只要肯付出勞動,一般不會出現太大的生存問題,生活都會有保障。但死亡這個不速之客,卻通常是在我們毫無預料的前提下來臨的。在生死更替的關鍵時刻,如何去面對死亡,如何將死亡轉為道用,我們卻沒有什麼準備,死亡的到來總是讓我們感到措手不及,所以,生老病死是比生存更重要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比生存的問題更可怕;如果能解決好這個問題,就比解決了生存的問題更有意義,所以,修行是十分關鍵的。

在修行之前,應該有相應的見解。如果沒有正知正見,又如何修行呢?連方向都搞不清楚,修行就更談不上了。現在的很多人就會說一句“要實修,不要聞思”,雖然實修是最終的工作,但前面的聞思也是必不可少的。當聞思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可以進一步實修。

所謂 “達到一定程度”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意思是指,如果想聽完八萬四千法門的所有內容,是不現實的,但最低的限度,是要知道自己所修的修法,自己為什麼要這樣修,以及這樣修的最終結果等等。要瞭解這些內容,就需要適當的聞思。

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凡夫的價值取向都是顛倒的。大家都認為掙錢、過好日子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是究竟的生存目標,對生死問題反而顯得不夠重視。事實上,雖然生存的問題很重要,但修行卻更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修行,包括我自己,也同樣需要修行,因為我和你們一樣,都沒有斷除煩惱,都同樣是在輪回中流轉不息的凡夫,既然這一世我們獲得了寶貴的人身,就要倍加珍惜,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恐怕就是錯過了多世累劫當中唯一的機會。

當然,我不能說以後完全沒有機會,但究竟什麼時候還有這樣的機會,就很難說了,也許是一世,也許是一百世,還有可能是一千世、一萬世,那就是很遙遠的事情了。不僅如此,在那個時候,我們能不能清醒過來,想方設法抓住機會呢?這也說不清楚,也許還是像今世一樣,在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之間,便不知輕重地耗費了難得的人身,再次把大好的時機錯過了,這樣等於是沒有機會。

現在有的人十分可憐,不僅眼光狹窄,思維也很簡單,總是滿足於現狀,認為自己該有的都有了,沒有必要修行,去操不必要的心。

這是一種愚蠢的想法,因為這種人只看到了眼前短短的一段時間,沒有放眼于更長遠的前景。要知道,雖然他們現在該有的都有了——身體健康、事業順利、家庭美滿,但誰能保證自己會永遠這樣呢?不要說下一世,僅僅在今生,也不會有人敢給予肯定的回答,所以,即使是有權有勢、家財萬貫的人,也沒有資格說自己不必修行。

反之,有些家境貧寒的人又認為,我現在連溫飽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哪兒有什麼精力和功夫去修行、去學佛呢?等到衣食無憂的時候再說吧!

這種觀念也是不對的,即使沒有吃的,可以想辦法,哪怕借貸或乞討,也可以討碗飯吃,無論如何,總是有辦法解決的.但在生老病死的大問題上面,我們卻無法去借貸或者乞討,如果自己沒有修行,就根本沒有辦法解決,所以,貧窮的人也不能說自己不需要修行。

總而言之,儘管是否修行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但無論什麼樣的人,都同樣需要修行。

上次講課的時候我都讓每個人寫一張紙條,彙報一下自己這兩年的修行情況。多數人都寫了,我也看了,其中有些人還是很精進的,修行時間、修行內容都安排得非常好;有些人雖然也在修行,但卻是以念經、磕頭等善法為主,實修方面還差一些。

雖然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但那些都是過去的事了,我們以後的重點,就是修行,而不是燒香、磕頭、念經等等。因為,如果早上念《金剛經》,晚上念《地藏經》,這還算不上是修行,只是念經而已。念經雖然在善業方面有很大功德,對修行會有一些幫助,卻不是真正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是什麼呢?就是思維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等等。這次我們講的,是麥彭仁波切傳授給我們的四法印修法,但從總的方面來說,就是修出離心、菩提心,或者通過修持中觀、大圓滿等空性修法,從而證悟無我之智。

我們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力爭修出這三點。如果在離開人世之際,我們既沒有出離心,也沒有菩提心,更沒有證悟空性之智,下一世又沒有去往三善趣等什麼好的地方,那麼,在投生惡趣之後,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大家都知道,旁生道都是三惡趣中最好的地方了,但最關鍵的是,旁生道的眾生都非常愚蠢,他們根本不可能修行。不但不修行,連基本的行善斷惡都無法取捨,貪嗔癡等煩惱依然存在,不善法也屢犯不止。這樣一來,投生於旁生道只會造作更多的惡業,其下場,就是永遠不能再回到人道,永世不能重獲人身。

綜上所述,修行是十分重要的,我們一定要努力修行。在今生今世,至少要把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打牢。有了出離心和菩提心作為基礎,就能很快證悟空性,即使沒有證悟空性,如果能有一個不造作的菩提心,下一世就只會越來越好,修行解脫方面只會越來越有把握,離解脫也會越來越近。否則,雖然我們現在處於輪回中比較好的地方,但我們能在這裡呆多久呢?誰也說不清楚,有可能是幾年、十幾年或者幾十年,當前世積攢的福報用完之後,就會往下墮落,這既不是造物主的安排,也不是無因無緣的,而是因緣所生的自然規律,在這些自然規律面前,誰也束手無策,但通過自己的努力,卻能使規律的方向發生改變。

這就像種地一樣,在一般情況下,種子播下去以後,田裡應該會長出莊稼,但究竟能否長出莊稼,能長出什麼樣的莊稼,就要取決於其他的因緣了。如果其他因緣不具備,或者出現一些違緣,就不一定會有收成。雖然有因就應該有果,但當因緣發生巨大改變的時候,即使有因也不一定有果,因為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因緣也是可以發生改變的。

我們現在要改變的,是輪回的規律。如何改變呢?通過修法來改變。修什麼樣的法才能改變呢?就是修出離心、菩提心以及證悟空性的修法。

如果修了這三種法,我們就可以說:雖然我在今生造作了很多惡業,但因為我修了這些殊勝的法,所以我沒有白白得到這個人身,沒有白白來到這個人間,我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反之,如果這三種法一個都沒有修,而只得到了世俗人認為很了不起的名利等等,這樣的人身就算是白白獲得了。因為在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這些東西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而在活著的時候,這些東西也可有可無;死亡之後,這些東西更不能跟著我們前往來世。真正有用的,能夠跟隨我們一起走的,只有我們自己的修行。惟有修行的結果,才是靠得住的,它永遠也不會欺騙我們。

我們不能說,因為我要上班,要發展我的事業,所以不能修行。雖然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要求所有的修行人都要出家,但在兼顧工作的同時,也必須挪出一定的時間來修行。如何平衡工作與修行的關係,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安排。

如果今天以沒有時間為由而不修行,明天也以沒有時間為由而不修行,我們就永遠沒有時間修行。本來在家人就很難徹徹底底地脫離生活、脫離家庭,假如一再推遲修行計畫,等到七老八十的時候,即便是有了這樣的空閒,但那時人的精力與體力都即將枯竭了,縱然想修行,也會感到力不從心;哪怕修了,也不一定會修出什麼結果,所以,我們不能往後拖延,不能等到那個時候,而是現在就要修。

為什麼很多人沒有將修行放在第一位呢?就是因為他們缺乏聞思的緣故。聞思是相當重要的。雖然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虔誠念佛,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但其中的虔誠從何而來呢?虔誠既不會從天而降,也不會由地而生,只有通過聞思而來。在聞思之後,才會有這些想法:我一定要一心不亂地念佛。只有這樣,才會有虔誠念佛的動力和信心。如果沒有聞思,則所有的動力和信心都會缺乏來源。

作為你們這樣的在家居士,首先必須把自己所修的法瞭解得清清楚楚,在此基礎上,如果還有更多的精力、興趣與機緣,也可以學一些其他的法門,如果沒有時間和精力,那也沒有問題。比如說,在修出離心的時候,我們只需瞭解與出離心相關的內容,其他的內容懂也可以,不懂也可以。

藏傳佛教的一位善知識曾經講過一個比喻:如果一個人自己已經走到了山頂上,他回過頭來告訴山下的人:“你們快點上來吧!上面的風光美極了!”下麵的人就會相信;如果他自己都沒有上山,卻去鼓動其他人說:“你們去吧!山頂上美極了!”別人就不一定會相信。

此處要聲明一點,我所宣傳的,不是我自己發明的觀點,而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教法,這些教法從釋迦牟尼佛開始一直傳到我的上師那裡,我的上師又把它傳授給我,我只是照本宣科、鸚鵡學舌,把我所聽到的內容轉告給你們而已,你們作不作是你們自己的自由。

修行的重要性已經講完了,下面介紹具體的修法。

四法印修法的第一個,是空性的修法;第二個,是無常的修法;第三個,是輪回痛苦的修法;第四個,是人無我的修法。下面依次進行講解。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3-28 18:07 , Processed in 0.044887 second(s), 1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