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949|回復: 1

依怙主 貝諾法王開示: 如何修學淨相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2-9 17: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0yearsp.png

1031750567_o.jpg
依怙主 貝諾法王開示: 如何修學淨相

傳法內容:龍欽寧體普賢上師言教

傳法地點 : 寧瑪巴新店白玉祥丘達吉林佛法中心

日期:1996年9月6日


我們要學的就是要修學淨相,怎麼樣來學淨相呢?我們所在的地方

要視為蓮師的蓮花邦淨土,傳法的上師就是蓮花生大士,在這邊聽

法的所有一切眷屬就是蓮師的二十五個弟子等等。


所講的法就是大圓滿的教法,而時間是長時不變動的,這樣子來修

學淨相,如果自己在修本尊法的時候,就是以這本尊為主修學淨相

!譬如說這個本尊的淨土是在甚麼樣的淨土,我們就看這個處所在

甚麼樣的淨土,本尊是那一尊,在平時可以想這就是蓮師的淨土或

是阿彌陀佛的淨土。


譬如說:在接受灌頂的時候一開始,首先要迎請智慧尊降臨賜予加

持,一直到在接受供品當中,都要一直觀想著這本尊,譬如說我們

在修持八大黑嚕嘎,我們必須明觀八大黑嚕嘎的越量宮殿,並且要

深具信心和虔誠恭敬之心、這種觀想必須從開始到最後,都不要被

妄念所左右。


密宗所講的就是一切本來是清淨的,所以要知道這一切本來清淨,

在平常的時候都要這樣子想,我們平常不這樣子很努力地很精進地

做這種想,我們的信心及虔誠恭敬之心又是非常薄弱,持咒當然可

以得到些許的加持,但是修行的力量卻無法非常地快速,所以我們

無論在任何時刻信念都要有這種的欲想。


要有這樣的想法並且要具有信心,信心有四種,就是淨信、欲信、

勝解信、不退轉信。在這四種信心當中尤其特別以勝解信和不退轉

信最為重要,以上所講的就是廣大意樂菩提心的動機,以及廣大方

便密咒真言的動機。


講到修行,修行的方法要比修行還要來的重要,在修行的方法當中

,特別是以動機的善或不善為最主要,這個就決定了我們善的力量

的大小,在聽法的時候要避免的行為就是三種過失、六垢、五不取

,這些都是應該要捨棄的!


在前幾天已經講過了,關於我們所要具有的行為就是依止四想,具

足六度,依止其餘威儀三個部分,這是昨天所講的,關於我們所要

具有的行為,就應該按照著去做,所不應該有的過失就應該將它捨

棄。


《待續》
http://blog.xuite.net/palyul/blo ... 8%E6%B7%A8%E7%9B%B8

寧瑪巴 貝諾法王台中白玉中心
➩台中市北屯區文心路4段329號7樓

❈每週五晚上7點半➞9點 綠度母共修
http://blog.xuite.net/palyul/blog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樓主| 發表於 2015-2-9 18:00 | 顯示全部樓層
淨相法

淨相法有兩類:共同淨相法和以淨相法形式發掘的意伏藏。

目錄

1 共同淨相法
2 以淨相法形式發掘的意伏藏
3 兩類淨相法的區別
4 參考資料

共同淨相法

共同淨相法類很特別、具力,這類法門由具高度證悟的上師在淨相、覺受或夢境中直接從諸佛、菩薩、本尊和聖哲處得到。以下節錄自欽哲旺波寫的灌頂法本《無死歡慶》,是關於第五世達賴喇嘛以淨相經函方式發掘的長壽佛儀軌《其美當瑪楚准》的:“淨相法(之發掘)有三類:直接(從諸佛、聖哲和本尊)得到、在覺受中得到以及在夢境中得到。”

在欽哲旺波的傳記中,貢珠(蔣貢康楚)描述了欽哲是如何得到淨相法的:“十五歲,當他正在嚴格閉關修誦長壽法時,在木馬陽(1834)年嘉月(藏曆十二月)初十黎明,他聽到了虛空中的手鼓聲。到處彌漫著芬芳,他看到一束紅光降落到儀軌物上,從中現出了長壽佛母無死曼達惹哇,身相是旃陀離天女。她給他傳了有關男本尊長壽佛的開示、竅訣和灌頂--《單啥法類》以及有關長壽佛母旃陀離天女的法門。最後,當旃陀離天女念誦吉祥祈禱文時,他看到了天雨紅花。”

以淨相法形式發掘的意伏藏

通過心意付囑傳承伏藏于弟子明智界中、後來由淨相喚醒的法門被稱為以淨相法形式發掘的意伏藏。以淨相法方式發掘意德瑪,則可以拉尊南喀晉美(1597-1650?)發掘《仁增索珠》為例。在這個經函的歷史中提及,拉尊在淨相中受金剛亥母的加持時,發掘出這個法藏,並將其譽寫為淨相法。但實際上,這是經由表示經函和在淨相中親見智慧空行母從而喚醒的蓮師意德瑪。具力之淨相是喚醒在他心中的傳承的方便,但並非是這個法藏的真實來源。

兩類淨相法的區別

在淨相中從本尊和上師領受的正法就不是甯瑪伏藏;而那些通過心意付囑傳承伏藏于弟子心性本體中、後來由淨相喚醒的法門則是伏藏。《奇妙海》雲:“如果沒有表示經函伏藏於心中並事先加以封印,就不是德瑪,也沒有掘藏。因此如果當時只有第一方面(即明智界),但卻沒有第二方面(事先的伏藏),那所發掘的法門屬於淨相法類。”

參考資料

《德瑪:功用、伏藏與掘藏》/珠古東珠仁波切著

http://www.lqwiki.net//index.php ... 0%E7%9B%B8%E6%B3%95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3-28 19:25 , Processed in 0.065462 second(s), 21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