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2979|回復: 0

距離法則:與人交往要注意掌握尺度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12-27 19: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101-animal_friend-26.jpg


距離法則:與人交往要注意掌握尺度


“距離法則”又稱“刺蝟法則”,它主要強調的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它來自於冬天刺蝟相互靠近取暖的實驗:刺蝟取暖的時候,靠得太近,會互相紮刺;離得太遠了,又不暖和。只有保持適中的距離,才能取暖。

“距離法則”運用在人際關係中,便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能距離太遠,太遠了關係會顯得生疏,從影響力的角度考慮,便無法施加影響;但也不能距離太近,太近了關係太過親密,勢必會出現摩擦、厭煩,同樣也不能更好地實施影響。



保持“適度距離”的秘密

冰天雪地的山上,如果積雪太少,積雪會漸漸地融化;如果積雪堆積太久、太多,又會發生雪崩。河裏面的河水,如果河水太少、不流動,便會乾涸;如果漲得太快、太高,又會氾濫。一句經典的話語,如果人人都不知道,也不說,那麼它就不會被稱做經典;如果被人們用得太多、太頻繁,又會成為一句俗語。熱戀中的戀人,如果平時總是不見面,那麼關係會逐漸生疏,感情會變淡,不利於進一步相處;如果每天生活在一起,又會產生矛盾、爭執,使關係出現裂痕。關係很好的兩個人,如果不經常來往,會漸漸地淡忘對方;如果走得太近、太親密,又會出現隔膜……世間萬物如此,人與人之間也如此,諸多現象向人們反映出這樣的道理:人與人之間要學會保持“適度距離”,這樣才能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也更易向他人施加影響。

雖然人們一直提倡“距離產生美”,但這裏的距離產生美,指在一定情形下,是與時間距離和空間距離相照應的。時間能夠沖淡一切,空間能夠腐蝕一切,這時所謂的美還會存在嗎?

舉例來說:

范可心長得非常漂亮,工作上也很有能力,剛到公司時深受同事、領導的重視。但她的性格卻非常的冷,在辦公室中從不輕易和其他同事說話,上班、下班的時候,即使是碰到同事也不會主動打招呼,當同事和她打招呼時,有時她只是笑笑,也不作答,每次大家組織集體活動的時候,她總是能夠找出不去的理由。漸漸的,她與同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一天,她正在工作,忽然接到家裏的電話,由於當時經理不在,無法請假,她走的時候對正在工作的同事們說:“哎!你們幫我和經理說一聲。”沒等大家作答,她就走了。結果第二天她剛上班就被經理叫到辦公室,詢問她昨天為什麼不請假就擅自離崗。

同事沒有給范可心請假,是他們太過無情呢,還是他們不懂得同事關係?都不是。事實上是范可心自己沒有掌握好與同事間的距離,即距離太遠。從影響力的角度而言,她與同事們的距離保持得太遠,所以無法更好地實施影響。

生活中,人們也時常提倡“與人相處要走近點,這樣才能搞好關係”。但是距離的走近,並不等於心靈的走近,距離越近,彼此越容易出現摩擦,

微微和小桃是很好的朋友,兩個人形影不離,有時微微約會的時候都會帶上小桃。但不知道為什麼微微越來越不喜歡小桃,總覺得她身上有很多缺點,並且不知道誰對她好。小桃也越來越煩微微,總覺得她太自私。後來,小桃和男朋友分手,想出去旅遊散散心,但是又沒有找到合適的伴兒,便打電話給微微說:“你陪我去旅遊好不好?”微微以週末加班為由拒絕了小桃。掛了電話,微微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不想和小桃一起去旅遊。

人與人之間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就必須注意人與人之間的適度距離,太近不好,太遠也不可,二者傾向于任何一方都會產生極端的結果。

所以,與人相處的時候,要把握好距離的尺度,要保持適當的、微妙的距離,既要保持相互瞭解,又要做到相敬如賓。那麼與人相處最適當的距離是什麼狀態呢?心理學上認為,最合適的距離,應該是不遠不近、不親不疏、不分不離,讓各自都有自己的空間和秘密,同樣也讓彼此都能夠體會到關心與愛護。這樣當你求助對方或者接觸對方的時候,對方也會接受你的請求,也更易向對方施加影響。

http://www.buddhistweb.org/2014/12/44096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8 21:54 , Processed in 0.028855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