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2441|回復: 0

時而躁狂時而抑鬱 躁郁症青年多發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10-11 09: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p1677079912.jpg


時而躁狂時而抑鬱      躁郁症青年多發


心之緣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躁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類疾病,發病的時候,患者既有躁狂發作的一面,又有抑鬱發作的一面,患者的心境就在時而情緒高漲、時而悲觀絕望這兩極之間擺動。它的起病年齡,通常在十幾二十來歲的青年時代,所以在學生中常見。 深圳市康寧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醫師周雲飛博士就一個真實個案對此種心理疾病進行了分析。

    1、案例(小時缺母愛,長大對母親既愛又恨)

    何非(化名),21歲,促使他走進心理治療室的原因是:對什麼事情都缺乏興趣,不感到愉快,甚至有悲觀厭世的念頭,可是有時又顯得非常興奮、話很多、而且動作表情或語言都很誇大,這兩種奇怪的現象交替在他身上發作已有3年,每到發作的時候,他的心情就很差,易發脾氣。

    自述:

    在小時候,我對父母就沒有太多的感情。童年時我跟弟弟是和爺爺奶奶在農村生活的,母親偶爾回來幾次,父親幾乎不回家,所以從那時起我就特別渴望父愛母愛,每次母親從外地回來時,我就會異常地興奮:“這就是我的媽媽!我有媽媽!”雖然她偶爾會對我們發脾氣,並限制我們的活動,但我對擁有母親的這種渴望遮蓋了我對母親的不滿。記得有一次,媽媽要去外地了,我和弟弟在床上哭了一個早晨。

    到我上初中時,媽媽回家了,在家照顧我們上學,照理說這是我夢寐以求的事,但3年後,我對母親的感覺由渴望變為厭惡。開始的時候母親還好,漸漸地她開始對我們專制,限制我的活動,即使我很想很著急去做的事情她也不讓,不聽就打我。逼著讓我們做家務,不讓我有自己的活動,不讓我們看喜歡的動畫片。在學習上給我帶來無比困擾,她是個守財奴,不關心我的學習,因為吃飯是在學校吃的,我經常餓肚子學習,從此我發誓:要恨她一輩子,無論她做什麼,我都不會原諒她。

    儘管這樣,我還是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考取了重點高中。高中期間她說要租房子照顧我,但那時我已經討厭她了,我不能忍受她盯著我,我很反感!但這時,父親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他很和藹,話語很多,我有心事都會和他說,我很感激他。

    慢慢地,我在學校出現了心理問題,我很痛苦!我開始要求她給我找心理醫生,但她根本不理解。我的問題比較嚴重了,於是休學了一年。在這期間我並沒有得到良好的恢復,但是我更加厭煩她了。她沒有一點像其他慈祥的母親一樣去關心我,當我提出一些要求,她會很厭煩我,我心裏很受傷。我們經常吵架,我甚至說她不配為人母,她也是針鋒相對。但事後我就有些內疚,主動向她道歉,我以為道歉就會換來她的理解與關心,沒想到她不知悔改,我難受極了。複學時,她對我的態度好了一些,我在心理醫生的治療下繼續學業。

    但去年,我徹底崩潰了,我退學了。我無依無助,一次次打擊讓我的心徹底死了,我看不到任何希望和信心,無比的痛苦、無盡的折磨,這是我最大的感受。我痛不欲生,沒有一個人理解我和支持我,我熱愛生命,我有自己的堅持和理解。父親也和我反目成仇,甚至動手打我,我恨之入骨。我那麼無助、那麼無奈,我有多少次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我真的熱愛生命,真的,但一個沒有尊嚴和快樂的生命又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呢。

    無知、無能和愚蠢,就是我現在最大的感受。

    2、分析

    無意識地採用替代方法,將攻擊轉移到自己身上

    “這是一個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心聲,看起來像控訴書。儘管比較主觀,也不盡符合事實,但這卻是他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深圳市康寧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醫師周雲飛博士說。

    為什麼何非會有這些感受?周博士作了如下分析: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或者說幸福是什麼?這是哲學家思考的經典命題。心理學認為,人生的目的和幸福就是尋求快樂(獲得強烈的快樂感受)和避免痛苦(消滅痛苦和不舒服)。

    人類的痛苦,產生於內心需要得不到滿足,越是長期、且嚴重缺乏和未滿足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人的痛苦感就越深刻。與之相對,人類的快樂,則產生於缺乏的需要得到了滿足,越是長期嚴重壓抑和未滿足的需要得到滿足,人的快樂感就越深刻。

    對於何非來說,因為童年期父母要外出打工,小何對父母精神上的關愛需要強烈卻又缺乏,所以他“就特別渴望父愛母愛,每次母親從外地回來時,就會異常地興奮,‘這就是我的媽媽!我有媽媽!’”

    而上初中後母親回家照顧他時,由於母親深感之前對小何的照顧不夠而過度補償,給了小何更多的照顧與管束。何非一方面因母親的管束而感到不自由、強烈需要自己的心理空間,另一方面,仍感覺自己所要的關愛母親並沒有滿足他,故而非常痛苦。所以,他對父母之愛和自由的需要以及與現實本身的限制,給他帶來了深層次的痛苦。

    但是,要知道,不能滿足而壓抑的需要有多少,人就有多痛苦;而一旦獲得滿足後,之前有多痛苦,就能體驗到有多幸福和快樂!體驗情緒的這兩個極端,這是雙相情感障礙的心理學基礎。沒有壓抑的痛苦,也就沒有滿足後的幸福感,所以在理論上,沒有單純的躁狂發作。

    人類有攻擊和破壞的原始本能,如果有人阻撓了他對快樂和需要的滿足,出於原始本能,他就會對那個阻撓者發起攻擊。何非對父母親密感的需要、對自由的需要都受到了挫折,他認為這是母親的阻撓造成的,所以他對母親有著強烈的憤怒與攻擊情緒,“從此我發誓:要恨她一輩子,無論她做什麼,我都不會原諒她!”

    但,子女對父母有著天生的愛,他對母親也是如此,所以,他的恨又讓他產生罪惡感,也因此讓他痛苦,“我甚至說她不配為人母,但事後我就有些內疚,主動向她道歉。”他對母親的攻擊欲望受到來自他自己的阻礙,此時,他無意識地採用替代的方法,把對母親的攻擊轉移到自己身上來,故而他出現了“我有多少次都想結束自己的生命”的想法。這想法是典型的抑鬱發作時的消極觀念,憤怒則是導致他出現雙相情感障礙的重要的心理學原因之一。

    3、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都不可少

    “小何患的是典型的雙相情感障礙,目前為中度抑鬱。主要表現為:有時心境高漲、精力和活動增加(即躁狂或輕躁狂的一面),有時表現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動減少(即抑鬱的一面)。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心境,就在這兩極之間來回波動。”周雲飛總結。

    他指出,由於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有重要的生理素質因素,如五羥色胺功能低下,容易使情感向兩極化變化波動,故而需要配合一些藥物進行系統的治療。

    同時,仍然需要心理治療。“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讓小何放下仇恨,學會控制和緩慢釋放情緒。同時要讓他的母親在關愛孩子的同時,給予孩子所需要的心理空間,讓小何獨立和成長。”

    心理醫生對小何進行的心理治療,採用了很多具體的專業方法,其中重要的一個,是心理劇團體治療。 周雲飛介紹,這一治療方法是由奧地利精神科醫生雅各・列維・莫雷諾所創立的。心理劇治療是在一個團體中進行,團體中的成員通過在他們過去、現在或將來出現的生活場景中,演出他們的思想、感受、人際關係或者夢想。另外,患者也可以在心理劇場的安全氛圍中(畢竟不是真實的現實),在舊環境(過去生活場景的劇中再現)中產生(與過去不同的)新的情緒或言行反應,或是在新情境(過去未出現但未來可能出現的生活場景)中出現適當的反應,並減少不當的行為渴望。

    對小何的心理劇治療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在角色扮演階段:讓他開啟被塵封的痛苦回憶,釋放痛苦,並鋪設出一條新的可能性之路。如,讓小何和“母親”(心理劇團體中其他團員)演出母親責備他沒有洗好衣服等場景,幫助小何宣洩被壓抑的情緒,也讓他扮演母親這一角色,讓他從中體會到其實母親是愛自己的、也是很痛苦的(對他來說)這一全新感受。其他的階段中,讓小何認知到他內心憤怒的原因與童年創傷的關係,並讓他在面對舊情景時,能脫離過去經驗的窠臼,創造出一種新的方式,來面對當前的情形。

http://psy0575.com/Mind/2014-03-24/21.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12 00:52 , Processed in 0.024926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