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493|回復: 0

「舉步常看蟲蟻」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7-11 14: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6c8f15a309fe577255da14721ea7eeb.jpg


「舉步常看蟲蟻」


作者congency (洪名虔稱)

[發明]牛羊犬馬,世俗猶或憐之,若言愛惜蟲蟻,無不笑其愚矣。獨不思形有大小,性無
大小。若謂大者殺之有罪,小者殺之無罪,則人身雖大,終遜於牛,與其殺牛,不如殺人。
而天下之至尊且貴者,無如摩竭大魚矣(摩竭大魚,鱗甲內癢,以身揩玻璃山,海水皆赤)
。帝君此語,欲人泯乎大小之見,一舉足而不敢忘戒殺也。世人舉足動步,無不是罪。即以
行路而言,一生誤傷物命,不知幾千萬萬矣!曾見沙彌律中,有行步不傷蟲蟻咒,甚為簡易
,宜於每日清晨,未下床時,先默念佛號數聲,祝曰:「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回護
,若於足下誤傷時,願汝即時生淨土。」隨持咒七遍,咒曰:「唵地利日(音支)利娑婆訶
。」持過七遍,然後投足於地,則無誤傷之患。按此咒,不問智愚,人人可誦,子弟六七歲
時,即宜教之,習慣,則仁慈之念,自幼培植。未始非雞鳴而起,孳孳為善之助也! 下附
徵事(一條)


忍渴護蟲(《法句喻經》)

佛在祇園說法,有新學二比丘,從羅閱祇國來。道路遼遠,又值亢旱,渴乏欲死。偶見地穴
中,有升余水,中多細蟲,不可取飲。一人曰:「且當飲之,救得我身,然後見佛。」一人
曰:「既破佛戒,即見何益?」遂忍渴而死,其神即生忉利天,自識宿命,手持香花,來供
養佛。其飲水者,經日乃至,泣告其苦。佛言:「我久知之。」因指天人示之曰:「此即與
汝同來者,今先至矣。不奉我戒,雖云見我,我不見汝也!」

[按]佛制空缸甏(*罈子)之類,宜覆不宜仰,何以故?誠恐仰之而積水生蟲,且因用之
而棄水殺蟲也。蓋夏秋之間,地上苟有積雨,過一兩日,未有不出蟲者,所出之蟲,無有不
乾死者。故開通陰溝,使家中不積水。不以溝內泥水,灌溉花木。新受雨水,必先投熾炭於
內。不以魚肉之骨,及腥膻之物,狼藉在地,以致引誘群蟻,被人踐踏。皆所以預杜殺機也


來源: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蒙特利爾淨宗學會提供)
http://www.amtb-mtl.org/pages/yinyuan/anshi/anshi.html



第一段白話譯解:

舉步常看蟲蟻

牛羊狗馬等動物,世俗人還或許會珍惜他們的生命,若說要愛惜小蟲螞蟻的生命,眾人卻
會嘲笑這人實在愚不可及。但是這些人為何不思維這個道理:眾生身形有大小之分,佛性
卻沒有大小之別。如果認為身形大的殺了有罪,身形小的殺了無罪,這麼說來人身再大終
究比牛的身形小,與其殺牛那還不如殺人好了,而身軀最龐大的鯨魚應該算是全天下最高
貴的生命了!文昌帝君說這句話,是希望人們泯除身形大小的見解,就算舉足走路也不敢
或忘戒殺這件事啊!世界上的人每次舉足動步,無不是在造罪。單就走路而言,我們一生
中所誤傷生命的數量,千千萬萬,不知凡幾!我曾在沙彌戒律中見到行步不傷蟲蟻咒,非
常容易實行,應該在每天清晨還沒下床的時候,先默念幾聲佛號,並祈禱:「從朝寅旦直
至暮,一切眾生自回護,若於足下誤傷時,願汝即時生淨土。」隨即持咒七遍:「唵地利
日(音支)利娑婆訶。」咒語持過七遍之後才下床走路,藉此方能免除誤傷蟲蟻的過失。
持這條咒的好處是,不論聰明愚笨,每個人都可以持誦,當孩子六七歲時就應該教導他,
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於是從小就能培養他的慈悲善念。這樣未嘗不是符合孟子所說「
雞鳴而起,孳孳為善」的道理啊!下附事證一則。

譯按:摩竭大魚在此解為鯨魚。原文Makara則是印度神話中半陸生半水生之巨大生物,有
種種傳說。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370771114.A.629.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0 18:57 , Processed in 0.025308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