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1225|回復: 0

菩提心是最圓滿的修行(耶喜喇嘛)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2-21 15: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40219082008_uz3a.jpg


菩提心是最圓滿的修行

本文系遍智尊者(耶喜喇嘛)過世前三個月所作的最後開示。

佛法裏最圓滿、最實在的修行,無疑是修習“菩提心”。而慈愛眾生是菩提心的精髓,是菩薩心行,是最快捷的修行之道。任何哲學、科學或心理學的理論都不能不同意,懷著“菩提心”,就沒有東西方的衝突。這條修行的道路最輕鬆、最圓滿、最簡單,絕不會誤導人們走向極端。沒有菩提心,什麼事情都無法成就,尤其是禪修不但不會得力,而且根本無法證悟。

為什麼必須具備菩提心禪修才能有所成就呢?因為我們都有自私的貪著。如果沒有菩提心,禪修較好的時候,體驗到一點點樂受,就會貪著:“我要更多、更多!”這麼一來,好的體驗便會消失無蹤。執著是禪修時最大的干擾。有了執著,我們便會一味尋求自己的快樂:“我很淒慘,我要快樂,所以我要禪修。”好的禪修以及它所帶來的平靜、滿足和喜樂,是無法依靠這樣的心態引發的。

再者,沒有菩提心很難積累功德。造下的功德,馬上就被破壞掉。早上的功德,到了下午就不見了,就像是清理乾淨的房間,一小時後,又把它弄髒了。腦筋才弄清楚,馬上又糊塗了,這實在不划算。必須有菩提心,才能夠成辦積累功德的事業。菩提心使你成為這世界上最完美的,有如鑽石般珍貴,任何事物都比不上你。

如果一個有錢人說他要行善,捐給全世界每一個人一百塊錢,從西方物質文明的觀點來說,這非常了不起。不過,即使這個人非常誠心地佈施,所得到的功德,與為了利益眾生,而實證菩提心、力行六度的願心相比,卻有天壤之別。這就是為什麼我常說,實證菩提心是最圓滿的修行。

曾經有一位噶當派格西看見有人繞行佛塔,他問:“你在做什麼?”那人回答“繞塔”。格西說:“修習佛法不是更好嗎?”第二次格西看到這個人時,他在做禮拜,格西問他在做什麼,那人回答:“做十萬遍禮拜。”格西又道:“修習佛法不是更好嗎?”

這表明形式上的宗教行為,例如繞塔或禮拜,並不一定是修行。我們應該做的事,是轉化貪著和自我愛惜的心態。如果不改變我們的內心,其他任何修行都不會有用,都只是浪費時間和精力而已。除非內心已經改變了,否則禪修是不會成功的。只有心態完全改變了,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才能真正地修習佛法。菩提心不是助長我執、貪著、輪回的東西,它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轉化,一條最舒適、最實在的修行道路。修習菩提心是指真正轉化自己的心念及行為,進而轉化整個生命。

大家在人際關係上,原本都是息息相關的。為什麼有時我們說“我愛你”,有時說“我恨你”呢?這種起伏不定的心念從何而來?它源於我們自我愛惜的心態,源于我們完全不具備菩提心。我們說“我恨你”,是因為你傷害了我,因為你沒有帶給我快樂。“我恨你”,是因為從你身上得不到滿足。所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都是由於我們的貪著、由於我們沒有菩提心而產生的。

可見,光禪修還是不夠的。如果那位噶當派格西看到你禪坐,可能也會說:“你在做什麼?為什麼不去修習佛法呢?”繞塔不是究竟的佛法,禪坐不是究竟的佛法,到底什麼才是佛法呢?我們簡直想不出還有什麼別的事可做。其實,最圓滿、最實在的修行,就是修習菩提心。

可以用科學來證明菩提心是最好的修行方法。自我愛惜使我們過得艱辛、悲慘。要對治自我愛惜心,藥方就是完全與自我愛惜相反的心態——菩提心。自我愛惜的人只關心自己——一個並不真實存在的我。具有菩提心的人則捨己為人。

菩提心創造了內心的空間。就是最要好的朋友忘了送你生日禮物,你也不會介意:“算了,他今年沒有送我禮物,沒有關係。”你的人際關係不是建立在禮物上,也不是建立在物質的快樂上,更深厚的關係來自大家在一起共同工作,共同修習。

如果你想得到真正的快樂,靠虛浮的禪修是不夠的。有的人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獨自禪修,結果更糟,回到社會之後無法適應生活,無法再和人交往。因為刻意創造出的平靜環境,是人為的假相,是缺乏實在基礎的相對現象。有了菩提心,不論在哪里,你決不會無所適從。愈與人群接觸,就愈會得到更多的快樂。人們是你快樂的源泉,你為人們而活。即使有一些人仍然想要占你的便宜,可是你知道:“過去我也曾多次占他們的便宜。”也就不會感到困擾。

好好地探索內心深處,你便會明白,不滿足感主要是因為自己沒有盡全力幫助別人。明白了這點,就會自勉:“我必須改進自己,必須成長,才能圓滿地幫助別人。”這麼一來,便具有更大的力量去清淨持戒,去禪修並做其他善事。“因為我要幫助別人”,所以你會活力充沛。這就是為什麼宗喀巴大師說菩提心是證悟的基礎。

菩提心的能量猶如煉金術,把你日常身口意的所有行為,乃至你的整個生命,轉向積極向上、利益他人,就像把礦石煉成黃金。以不同人來說,有些人不論忍受了多少苦難,臉上總是儘量顯得愉快,讓別人看到積極的一面。而有些人卻永遠露出痛苦及憤怒煩的表情。這是由於這兩種人的內心世界不同,給人的感受也不同。後者內心淒慘,就表現在臉上,使碰到他的人都感覺不舒服;而前者即使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卻因為體諒別人的感受,而總是露出坦然的神色。

散發痛苦的磁波有什麼用呢?只是因為自己覺得痛苦,就要別人也不快樂,那是於事無補的。應該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例如說話心平氣和等。有些人在受苦的時候,會把自己孤立起來,但你仍可接受他們痛苦的磁波。連短暫的快樂都不能帶給別人,當然談不上引導他人成佛。只有快樂、和平的磁波才能真正幫助周圍的人,這種做法相當實際、有效。有時候我們講了太多諸如證悟成佛的事。想達到那種境界,要走的路還很長。暫且放下成佛的事,不管我成佛不成佛,實事求是就對了。如果自己幫不了別人,至少做到不要傷害別人。

我想說的是,菩提心就像核能,可以轉化你的心念。這絕對不是盲目的宗教信仰,而是科學的真理。現在大家都擔心核戰爭,其實只要人人都有菩提心,大家不就都安全了嗎?理當如此!用菩提心可以約束所有想打敗或殺害別人的欲望。正如宗喀巴大師說的,一旦有了菩提心,就如磁鐵般吸引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像雨一般降到你身上。現在,因為我們有的只是自我愛惜的思想,所以招來的都是苦厄。

正如我們大海般的上師說的,如果你要自私,至少要擴大規模,大的私心總比狹隘的私心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是指就某方面來看,菩提心好比龐大的私心。因為當你本著慈愛,把自己奉獻給別人時,所得到的快樂,遠遠超過其他的心態。以我們目前慣常的自私心態,所體驗到的快樂微不足道,很容易失去。本著“大私心”,你一面幫助別人,同時也在幫助自己。

記不記得阿底峽尊者有150多位上師?他對所有上師都很尊敬,可是當他聽到其中一位達瑪拉西達的名字,馬上就會汗毛豎立肅然起敬。他解釋說:“我從很多上師那裏接受了許多教導,但達瑪拉西達上師傳授菩薩戒,並開示菩提心的方便與智慧,以及六度,對我一生幫助最大。”這是很真實的。本尊禪修有時非常困難,但修習菩提心卻很簡易、奧妙而真實。這就是為什麼阿底峽尊者。一聽到教導他菩提心的主要上師的名字,就會感動得顫抖。

修習佛法的重點在於制服內心自我愛惜思想的狂象。聽聞的佛法,即使僅僅幫助你減輕一點點自我愛惜,就值得了。但是,假如接受的教法對自己的自我愛惜心絲毫都沒有影響,那麼從大乘佛法的觀點來看,即使你能夠把整個菩提道次第的道理說得頭頭是道,也沒有多大用處。

還記得寂天菩薩的故事嗎?人們慣常稱呼他“杜謝損巴”,意思是只會吃飯、睡覺、大小便這三件事的人。這樣稱呼普通人都非常惡劣,何況是對一位出家人。而這些只是人們所看到他做的事情而已。其實他具有菩提心,無論做什麼事,即使是很平常的事,都能為眾生帶來最大的利益。當他平靜地躺著時,他會對眾生的安樂滿懷關切地去禪思,往往由於悲心而為他們哭泣。

西方人需要這種修行。基本上大家都有惰性。也許這還不是懶惰,只是下了班通常累了,沒有多少餘力。那麼,下班回家後,你不妨舒服地躺下來,修習菩提心,這是最值得做的事了,遠比匆匆忙忙丟下咖啡、撲向禪座墊子嘗試禪修好得多。因為我們的神經系統需要時間來調節,人們無法前一分鐘還在交通中衝刺,後一分鐘就安靜地坐著禪思。還不如靜靜地、開心地喝杯咖啡。

還有,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不要因為太累沒有禪修而責備自己:“我應該禪修才對,我是壞蛋。”這樣會傷害自己。要明智些,帶著慈愛、同情心,慈祥地對待自己和自己的心。唯有對自己溫柔的人,才會對別人溫柔。不要勉強,我沒有辦法勉強自己,所以常常告訴別人,不要勉強自己。我們打交道的物件是心,不是石頭或水泥,心是有生機的。

用菩提心征服反對者,比用武力或刀槍要好得多。受到攻擊的時候,正是發揮慈心的機會。西藏的寺院裏,常有一些可怕的僧人,對他們可以這麼做。不要以為西藏到處充滿聖人,我們有一些野蠻得難以置信的出家人,權威的當局,無人能夠制服他們!如果想強行控制,他們會變得更有攻擊性。但是那些完全奉獻給眾生的菩薩聖僧,會以慈愛對待他們,使那些野蠻的出家人完全冷靜下來。他們覺得,“這個人愛我,很有同情心。他為眾生放棄一切,而一無所有。”像這樣,那些有攻擊性的人不是靠權威,而必須用菩提心才制服得了。類似這樣的故事很多,現在不再多談了。你可能覺得這些故事很可笑,不過這千真萬確。你可以用慈愛及菩提心降服內在和外在的敵人,這樣做最有意義,而且不會引起任何衝突。菩提心是獲得解脫及成佛最圓滿的道路。

在上師供養的法本內,班禪喇嘛說:“自我愛惜,是一切苦厄與不滿足的起因,而珍愛有情勝於自己,是所有教量與證量的基礎。請加持我,把自我愛惜轉變為關愛其他有情。”這不是什麼深奧哲理,而是很簡單的告白。不需要任何西藏法本說明,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就可以印證自我愛惜是所有困惑與挫折的起因。這種現象不僅在藏族文化中找得到,而且在任何一種文明社會的歷史上都有。

上師供養還說,我們應該看看佛陀怎麼做。他放棄了自我貪執而達到無上正覺。然而,看看我們自己——沉迷在“我,我,我”中,以致除了無止盡的苦厄之外,什麼證悟也沒有成就。這不是很清楚嗎?所以,你應該非常清楚其中的道理了。放下自我愛惜的妄念,就能免除一切苦厄與不滿足;關愛所有眾生的幸福,願他們都能達到最高的證悟,你會找到一切快樂與滿足。

年輕、聰明的你們,並不滿意自己國家所擁有的東西,所以才到遙遠的地方來尋找。現在,你們已經找到這最有價值的珍寶——菩提心。這是件不容易的事,容易的事很快就會讓你感到無趣。修習菩提心相當艱巨,你絕對不可能因此而感到無趣。最聰明的人才有能力實踐菩提心。有些人無法接受菩提心,“忘掉自己,關心一下別人?”他們會質疑:“這不是我們的文化吧!”把自我愛惜轉成愛惜他人——這是你需要經歷的最艱巨的任務。不過卻最值得你付諸實踐,會給你帶來最大的滿足。

禪修諸如無常及死亡的一些課題,一個月之後,你可能會說,我對那個課題感到厭煩了。可是你絕不會對禪修菩提心感到厭煩,它是那麼深邃,如同太空一般的深廣。大家聽過很多本尊修法,可以用來禪修,可以接受許多本尊的灌頂——如觀音和其他本尊。這一切本尊的作用是什麼?讓我告訴你們——是為了獲得菩提心。事實上,所有密乘的禪修都是為了培養強烈的菩提心,我們自己化身成具有千手者的用意也在於此。你可以伸出一千雙手幫助一千個苦難的眾生。如果不喜歡這種化身,可以把禪修聯繫到自己的文化,化身為其他的聖者菩薩。觀音和其他的聖者菩薩是一樣的,他們都完全無私,完全獻身,服務眾生。

記得觀音第一次受菩薩戒時發生的事嗎?他發願要引導所有眾生成佛,“在帶領所有如母有情都成佛之前,我不想成佛。”他年復一年地努力,帶領成千上萬的眾生成佛。但是一經調查,他發現仍然有無數眾生未成佛,所以再接再厲地又努力了很多很多年,結果發現還是剩下很多眾生。這個迴圈一直重複著,最後他想:“多少劫以來,我一直努力帶領眾生成佛,卻仍然剩下那麼多眾生,我想我的願是不可能圓滿了。”由於情緒激動,他的頭裂成十一片,過後,阿彌陀佛給予他協助,並加持他能夠成功。

我相信你們之中有些人,可能會像觀音一樣。關鍵在於強烈的發心,即使僅僅一次強烈的發心,也非常有力,也十分難能可貴!

耶喜喇嘛開示
摘錄自1983年12月柯磐寺的禪修課程

http://www.zhibeifw.com/fjgc/ptsx_list.php?id=12505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1 07:00 , Processed in 0.025903 second(s), 21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