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2400|回復: 0

慢性病與憂鬱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1-20 20: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9836347548701685.jpg


慢性病與憂鬱

心理師 陳信吉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其中以病最常造成你我的痛苦,不過有些疾病是短期的,經過妥善的治療之後大多可以恢復健康,對人的身心影響較小,有些疾病的症狀則會持續存在而需要長期的醫療照護,甚至即便已經藉由醫藥來控制病情,也會有身體上的不適,對身心的影響自然就不小。

這些慢性病,如氣喘、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癌症等,對身體與生活的影響很明顯,大多會被注意到,但反觀對心理的影響,尤其是憂鬱,就不是那麼容易察覺,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心理的問題大多是緩慢發生,另一個原因是這類憂鬱常以身體上的抱怨,如頭痛、疲倦、腸胃不適等來表現。但忽略這些影響的結果,卻經常使得療效不彰、疾病惡化或生活品質變差,且會大幅增加自殺的危險性,所以不論對醫護人員、病人或家屬,都有必要加以了解。

對於慢性病與憂鬱,不論國內外的研究均指出,罹患慢性病是憂鬱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根據統計,大約有1/4的慢性病病患有憂鬱的現象,其中約6%~14%(在某些疾病會高達20%)已達重鬱症的程度,與一般3%~5%的比率相較高出許多。為何慢性病伴隨憂鬱的比例這麼高?調查發現與下列因素有關:

1.疾病本身的症狀:某些疾病,如糖尿病、中風、腦腫瘤與老年癡呆等,會造成腦部內分泌的失調,進而引發憂鬱症。在慢性病會伴隨憂鬱症的比率中,這些疾病是最高的。

2.身體不適與生活不便:許多慢性病,如關節炎、氣喘等等,會造成身體上的不適與生活上的不便,長期下來會讓一個人感到沮喪、挫折,並出現情緒低落的現象。

3.心理上的失落感與絕望感:在罹患慢性病之後,生活起了很大的變化,生涯規劃也勢必受限,夢想無法實現,失落感於是產生,而病情起伏不定、復原的希望渺茫也將使人感到絕望,進而引發憂鬱。

4.心理上的內疚與自責:某些疾病如精神病與愛滋病經常伴隨著道德上的壓力,另外一些疾病如中風、癡呆症等則會影響到病人的功能,長期依賴他人照料將生出自己造成他人負擔的想法,這類內疚與自責的心理亦容易引發憂鬱。

5.某些藥物的副作用:有些慢性病用藥如降血壓藥、類固醇等,或部份化療藥物,在長期使用下也會出現憂鬱的副作用,但此一問題在醫藥界的重視之下已逐漸改善。

那麼,察覺憂鬱與否對慢性病人有什麼重要性?調查發現,有憂鬱傾向的慢性病病人容易出現下列的狀況,對病情造成不良的影響:

1.對醫療的配合度降低:動機的缺乏是憂鬱的症狀之一,將使病人出現服藥不規律、抗拒後續追蹤、排斥接受化療等行為。

2.對身體不適的耐受性降低:憂鬱的病人對各種身體不適如疼痛的耐受性降低,經常抱怨,除了造成人際間的摩擦外,亦容易出現逛醫院(doctor shopping)與過度治療的情況。

3.降低免疫力:憂鬱和減少淋巴球對抗原的增生反應、降低殺手細胞活性和改變白血球的數目有關已獲得證實,這些都將造成免疫力的降低,讓病人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

4.使疾病的預後變差:雖然其中的機制仍不清楚,但憂鬱很顯然地會使得慢性病更難復原甚至更容易惡化,例如越是樂觀的癌症病人活得越久也越少併發症,反之則惡化得很快。

基於以上的原因,我們有必要去預防一個慢性病人陷入憂鬱的情緒之中,以下幾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1.認識疾病,配合醫療:人的恐懼、不安經常來自於未知,當你越清楚某個疾病會有的症狀,以及治療的方法、副作用和預後等,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各種反應就越不會感到擔心。

2.接受事實,積極思考:某些慢性病的預後確實不佳或對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這個時候唯有接受這樣的事實,並進一步思考如何能在這樣的限制之下過得更好,做到自己能力可及的事就是最大的成就。

3.參加團體,尋求支持:他人的支持一直都是一個很大的力量,對於慢性病的病人而言,其他病人的現身說法往往可以起非常大的效用,所以不妨定期參加病友團體,讓自己不覺孤單,也可以向其他「資深」的病友學習因應之道。

4.注意飲食,適量運動:有些慢性病與飲食有關,為了避免疾病惡化飲食就要非常注意,煙酒等刺激性食物是絕對碰不得的,其他的注意事項則可以向醫療人員詢問。另外運動一直是促進身體健康的重要法寶,要與病魔長期對抗也得要有體力才行,所以規律的運動是非常必要的,不過也要考量自身的體力,漸進而為,不要超出負荷。

5.培養嗜好,尋求信仰:嗜好可以轉移一個人對病痛的注意力,並從中獲得樂趣,信仰則提供了關於生命意義的解答,讓人心靈平靜。而且這兩者都可以促進一個人與他人的接觸,有效的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與心情。

當然,上述的方法只是預防的措施,萬一真有長期情緒低落的現象或一些相關的症狀時,還是應該要找醫師檢查,接受藥物或心理方面的治療,才能夠真正地改善憂鬱的心情,避免病情的惡化。

本文已投稿三本健康世界雜誌

http://home.educities.edu.tw:80/ ... on/information7.htm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12 21:04 , Processed in 0.047470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