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735|回復: 1

當父母需要學習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10-6 16: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小菩提 於 2013-10-6 16:09 編輯

9005f544gw1e94kvok8x7j209q0f4dgp.jpg


當父母需要學習嗎?

何維恭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一、前言

許多人是當了父母才開始學習如何做父母的,平常看得見的,一般人就不會覺得稀奇,覺得重要。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相信的是「親情天賦」,認為作父母是不需要學習的(余漢儀,1995:108)。但是在現今社會中,「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養育子女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這樣的說法已經逐漸被「父母也是需要被訓練、也是要學習的」這樣的觀念改變(高淑貴,1986;黃迺毓,1988;紀李美瑛、紀文祥,1995;張麗珍、張海林,1989;林家興,1997)。可見親職教育在現代社會逐漸被重視,是需要學習的。國內關於親職教育的相關研究也指出親職教育使父母習得養育孩童的正確態度及能力,對促進孩童發展、改善親子關係與促進父母自身成長方面皆有助益(張子正,1998;陳曉慧,1996;鄭玉英,1983;張愛華,1985;魏清蓮, 1987;許月雲,1990)。Marjoribanks(1997)認為青少年感受到父母對其學習的支持度會直接地影響到日後他們社會地位的取得,也會間接影響到其抱負。Trusty(1998)指出,父母對學生課業的參與多少可取代學生家庭教育資源的缺乏,因此,父母的參與對低社經地位的青年學生來說,尤其更顯得重要。

綜合上述,父母習得養育孩童的正確態度及能力,不但對促進孩童發展、改善親子關係有幫助,而且對促進父母自身成長方面也有助益,所以要扮演好父母這個角色,就更應該認真來學習親職的知識才對;對低社經地位的青年學子而言,父母的參與學習,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尤其重要。反之,父母親錯誤的教養方式與態度,不僅會扼殺孩子的潛能、更可能成為使其人格扭曲的殺手,因此擔任父母親職角色怎能不用心學習,讓自己成為一位有效能的父母?



二、親職能力的自我檢視?

(一)你瞭解你的孩子嗎?

在家庭生命週期的各階段的轉變並非彼此無關聯或以跳躍的方式進行,各階段間有前因後果的關係存在(Klein & White,1996),每一階段有其特有的需求與任務,要完成每一階段的發展任務,才能順利進入下一階段。

六至十二歲的小學階段兒童,係處於Piaget(1969)所謂的「具體運思期」,須藉由具體的操作經驗來解決所遭遇的難題,而逐漸發展出抽象概念和邏輯思考的能力。Erikson指出六至十二歲在心理社會發展上是勤奮進取與自卑自貶的階段,探索周遭的環境並學習一些基本技巧與成就,與友伴之間做社會比較,也在努力後體會成功的滋味,然而如果屢次受挫會沮喪自卑。Erikson(1963)主張,此時期的兒童主要發展任務是「勤奮感」;不過,倘若在其努力表現的過程中一再遭致失敗挫折,就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是兒童期心理發展的一大危機。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孩子在各個階段的發展是否順利。譬如,兒童期心理發展及青少年期的發展任務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要能針對孩子的發展階段,來瞭解孩子內在的需要,與孩子做有效的溝通,就不會時生扞格。Havighurst(1972)則更具體的列舉出兒童期的發展任務:1.學習一般遊戲所需要的身體技能。2.對自己的成長發展抱持正向態度。3.學習和同儕團體相處。4學習適當男性/ 女性的性別角色。5.發展聽、說、讀、寫、算等基本學習能力。6.發展日常生活所需的概念。7.發展道德、良知、及價值標準。8.發展獨立性。9.發展對社會團體的正向態度(引自吳芝儀,2003)。

十二至十八歲左右的青少年,在認知發展上係處於Piaget(1969)所謂的「形式運思期」,已能運用假設—演繹的思考能力,處理抽象的問題,且有能力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提出許多可能的解答。Erikson(1963)主張,青少年期的心理發展任務主要是「自我認定」,透過在不同環境中的多樣經驗,尋找自己在環境中具有一致性的自我定位;如未能找到自己在環境中明確的定位,則會形成「角色混淆」,而導致負性的自我認定,甚至出現社會所無法接受的行為,形成青少年心理發展上的危機。Havighurst(1972)亦列舉出青少年期的發展任務,包括下列各項:1.建立與兩性和同儕間的成熟關係。2.發展男性/女性的社會角色。3. 接受自己的身體,並良好地運用自己的身體。4.達成與父母或重要他人分離時的情感獨立。5.為婚姻與家庭生活做準備。6. 為經濟和生涯發展做準備。7.建立明確的道德和價值體系,作為行為之準則。8.表現合於社會責任的行為(引自吳芝儀 ,2003)。

兒童之發展,不管是生理或心理,都有他每一階段發展的特徵及任務。因此,父母或師長對於孩童之管教也要對其各階段的發展有深入的了解,對孩童的管教與輔導,才能顧慮到其真正的需要而事半功倍。



(二)你的教養信念與教養態度來自哪裡?

英國精神醫師John Bowlby(1907-1990)所發展出來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認為母親在照顧嬰孩時若是情緒是可獲得的,而且對孩子的需求有能力持續敏察回應,則嬰孩的信任與安全感會逐漸形成,嬰孩日後向外探索世界時也會視母親為安全堡壘,作為自己向外探索的支持後盾。也就是說,嬰孩從小開始經由與母親互動,發展出對自我、重要他人、及世界整體的觀點之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Bretherton,1985)。像這樣的內在運作模式長期穩定統合於人格架構中,成為個體對外界環境認知與適應的依據,可見孩子從小受父母的影響深遠。

依附關係不僅影響到個體在家庭裡面與外面的人際適應與親密關係之發展,而且影響到個體與子女的互動,甚至會一代傳遞至下一代(Bretherton, Ridgeway & Cassidy,1990 ; Steele & Steele, 1994)。因此,子女大多習以為常的習得了父母親的許多習慣、態度、行為模式及信念而不自知。因此,有些不合時宜的教養信念及管教態度也就一代傳遞至下一代。像筆者所做的質性研究中的受訪者白媽媽,對孩子也是很用心照顧,但每碰到孩子吵鬧又講不聽,很習慣的從上一代習得的管教方式很自然的就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白媽媽:我會很生氣,生氣然後講給她們聽,如果有聽就好;如果不聽,我就動手了。(苦笑)(B2-1-87)

白媽媽:現在的小孩歹教,偶爾也要用體罰一下。(B2-2-2)

白媽媽:孩子講不聽,我會揍人的,孩子會怕,久久啊也要打一次,現在的小孩歹教ㄋㄟ!(B2-2-1)



但也深深體會時代環境背景的變遷,過時的權威教養方式要運用在管教現代的子女身上,真的有些不合時宜。



白媽媽:現在孩子也沒有辦法讓妳壓得那麼緊,不像我以前,父母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現在沒辦法了,現在小孩子哪有這樣子。(B2-1-86)  



這樣的內在運作模式具有穩定與在潛意識運轉的特性,並且統合於人格架構中,成為個人對新環境的認知、期望與適應的依據(龔美娟,1994;Main et al.,1985)。

兒童透過早期和照顧者的互動經驗中,會將依附經驗內化形成一個內在運作模式,此內在運作模式會對外在刺激進行預測,並依此預測做反應 ( Bowlby,  1969)。就客體關係理論來說,我們現在與他人所發展出來的人際關係型態,其中有相當多的成分是我們早期和重要他人互動時的內在客體關係的重現。依附理論和客體理論都認為個體早期與照顧者間的關係,會內化為認知-情感的基模、此認知-情感的基模的內容和結構會影響個體的期待、感覺及人際關係的行為模式(Levy,Blatt & Shaver,1998)。蘇建文(民82)研究發現與母親依附關係較佳之幼兒,其社會能力較好,較受同儕歡迎。換句話說,母親與子女有良好的依附關係則對自我與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是正向的,有助於子女在家庭裡面與外面的人際適應與親密關係之發展。當個體與父母互動過程產生的內在運作模式會影響其依附行為與安全感,在日後當其成為父母時受到內在運作模式影響所表現出來與子女互動的行為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子女感受到父母是否是可獲得的與有回應的程度,而子女也同樣會將自己感受到的親子互動的關係納入自我的內在運作模式中,因此,依附關係不僅影響到個體在家庭裡面與外面的人際適應與親密關係之發展,而且影響到個體與子女的互動,甚至會一代傳遞至下一代(Bretherton, Ridgeway & Cassidy,1990 ; Steele & Steele, 1994)。依附關係建立時期主要在人生早期的嬰兒期與孩童期,但是依附關係卻不是靜止的,它是一種動力的過程,長達人生的全部歷程(Bowlby, 1988)。

綜合上述,與父母親從小依附關係的建立,不但影響到自我的內在運作模式,也影響到到與重要他人及整體世界的內在運作模式,亦即會影響到個體在家庭裡面與外面的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的發展,甚至會傳至下一代,讓我們對親子關係的互動經驗不得不用心來經營。

(三)你們的親子關係如何呢?

親子關係就是父母與子女間在行為、情感及思想上所有相互作用和交互影響的情況。親子關係是個體一生中最早接觸到的,是影響孩童未來同儕關係發展的重要來源之一(林月琴,民80;Cohn, 1990)。在家庭之中,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即是透過親子關係,家庭是兒童接受社會化最早也最久的場所,透過家庭中親子關係的發展,讓正在成長的孩子有機會和經驗獲得基本技能、行為、價值觀及知識,以使他們能成功地發展社會關係(Maccoby,1992)。

親子關係既然那麼重要,那麼又如何來增強親子彼此間的關係呢?親子之間增進瞭解的最好方式即是透過溝通,當父母與子女間有爭論或意見不一致時,如果沒有即時解決,將會引起親子衝突(Rueter & Conger,1995)。林良姿(1991)認為,親子溝通是父母與子女之間交流思想、意見、分享情感的過程,透過這種訊息交換的過程,使親子之間更加瞭解並能增進親子關係的和諧品質。而親子溝通的過程包含了父母與子女溝通的頻率、內容、及親子互動的結構(Palan,1998)。

1.在親子溝通的型態方面:

Alexander(1973)認為家庭係種中常應用防衛性溝通和支持性溝通:(1) 防衛性溝通(defensive communication): 此種溝通行為包含了語言或非語言行為對他人的懲罰,且相互招惹而產生防衛性行為,例如:評價、控制、使用策略、漠不關心、優越感、支配及對他人壓抑的意味,此種溝通型態下甚難解決問題。(2)支持性溝通(supportive communication):此種溝通形式具建設性,能夠真誠的給予及尋求訊息,自動的解決、處理問題,以同理心瞭解他人,因此能減低焦慮並使溝通更為明確,進而產生更好的親子互動。Moschis(1985)將親子溝通分為兩種型態:(1)社會取向的溝通型態(socio-oriented communication):此種溝通型態,孩子被鼓勵要敏於各種社會訊息、維持和諧的人際關係、避免爭論、要能同意父母意見,且要對長輩謙恭,相當壓抑自己內心的真正感受與情感。(2)概念取向的溝通型態(concept-oriented communication):此種溝通型態,孩子被鼓勵要從情境機能去思索問題,發展自己的想法,且在做決定之前能夠仔細考慮所有的選擇,孩子能在父母面前從容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2、哪些是不良的溝通型態?

曾瑞真(1993)提及在家庭中有幾種常見的不良溝通,這些溝通方式皆有礙於家人之間情感的和諧,進而心理受到傷害:(1)溝通陷於是非對錯之爭:溝通的目的在於訊息的交換以解決問題,增進瞭解或促進關係,但是家庭成員溝通時,常將注意力集中於爭執孰是孰非,因而變成意氣之爭,如此則容易彼此傷害,導致家人之間的相互拒絕。(2)錯誤的傳達方式:溝通者常只聚焦於自己,忽略了所傳送出去的有形及無形之訊息。在家庭裡,父母對子女說話的態度、聲調、表情,隱含著親子關係的親疏,因此,親子溝通時,如果忽略了其中隱含的有形及無形之訊息,則親子間的感情將受到傷害。(3)雙重訊息:溝通時的口語和非口語訊息,兩者如果不一致時,即出現雙重訊息的現象。在家庭裡,如果出現太多雙重訊息的親子溝通,將會損及親子關係的和諧。(4)虛偽的溝通:溝通只有表面語意的交換,不涉及內在的真正想法與感受,易形成內隱的衝突性,如此一來,對家人關係的阻礙更危險。因此,表面式的親子溝通無法使親子從溝通中解決問題、增進了解與促進感情。(5)雙重束縛式的溝通:此種溝通是指發出的訊息同時含有兩個互相矛盾的指令,使得接收訊息者無所適從。因此,若親子的一方發出此種訊息,另一方如果順從訊息,則本身可能成為犧牲者;如果不順從,則可能為加害者或另一種犧牲。(6)間接溝通:家人間為了怕直接衝突,常由第三者做中間橋樑。此種方式,雖可讓衝突表面化,但內在的衝突仍然懸而未解,甚至加深原本已經存在的鴻溝。還有另一種間接溝通就是不願直接表達意思,而以曖昧、影射、暗示或保留的方式來發送訊息,並且認為對方應該懂他的意思。

Rodick, Henggeler 和Hansen(1986)等人指出,親子間正向及支持性的溝通,能使孩子的防衛性縮小、促進問題解決能力、同理他人的問題及感受,及對人有信任感。因此,親子間是否能以平等、尊重的方式互通訊息,是影響子女對父母歸屬與否的重要關鍵,因為命令、控制、脅迫等權威的溝通型態,都易造成子女忐忑不安、不被尊重,相對的會使親子之間的感情更疏離,甚至衝突不斷。

   綜合上述,家庭的親子關係非常重要,但為何親子的衝突卻也一直在發生著,影響到親子關係的和諧?如何了解衝突的原因,並且做好有效的親子溝通,滿足雙方的需求,讓衝突化解於無形,讓親子關係更加和諧、親密。

(四)如何做一個有效能的父母?

由於社會走向民主、開放,傳統父(母)親的角色模式已受到嚴峻的挑戰,當今社會的矛盾處,在於社會一方面要求子女獨立,一方面父(母)親又下了層層桎梏,即使孩子的想法是對的,也無法表達,因為「反對父母」為倫理所不容(廖永靜,2003)。因此,如何做一個有效能的父母,扮演好自己的親職角色,在現代社會就愈顯得重要。下面研究者就從「親子溝通」、「親子關係」、「參與子女的學習」三方面來討論。

1.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常因父母親囿於傳統文化或代間傳遞的教養觀念,因此親子關係常因彼此溝通不良,造成緊張的親子關係,難怪許多的父母親會感嘆現代父母難為。時代的變遷,文化背景及教養觀念也是今非昔比,父母親如何跳脫過時的教養觀,吸收新知,參與子女的學習,讓親子的關係可以是甜甜蜜蜜。

2、親子溝通

孩子成長階段不一樣,心理需求就不同,父母要能學會傾聽、同理的溝通技巧,則親子的關係會更融洽,否則彼此誤解愈深,關係緊張,會導致親子關係一觸即發之衝突的場面發生。親子溝通良好,則親子關係融洽又甜蜜,因此安排適當的情境,讓親子之間可以放開心胸,彼此對話,暢所欲言,或運用紙筆書寫、網路聯繫、手機留簡訊等溝通管道,則對親子彼此之間的瞭解會更加深入與深刻

3、參與子女的學習

近年來,「父母信念」的研究也受到各界關注,認為父母對於孩子發展與學習的信念(如父母對孩子發展目標的信念、父母認為孩子如何學習與發展、應該如何教導、以及認為自己在孩子學習及發展時所應扮演角色的想法)會間接經由信念–行為路徑影響孩子的學習,甚至直接影響孩子本身對學習的信念與態度(Sigel & McGillicuddy-De Lisi, 2002)。父母參與子女的學習可以幫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需要和才能,並且在參與的過程中敏銳覺察孩子在當下和將來發展的興趣,同時也因父母參與而增加孩子對環境的安全感及自我價值感。



三、結語:

做一個有效能的父母,多投入一些時間,則成果相當豐碩,反觀當父母親花費那麼多時間、精神在事業上,而疏忽了家庭的經營,結果是親子關係不和諧,甚至子女行為偏差,則得不償失,孰輕孰重應該可以拿捏到較適合的平衡點。不要輕忽了家庭的經營及親職的角色,本末倒置結果,難免會讓人在重要的家庭成員彼此的關係上有了缺憾。



參考書目

余漢儀(1995)。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台北:巨流。

吳芝儀(2003)。《生涯輔導與諮商》。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p.212。

林家興(1997)。《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月琴(1991)。繼親親子家庭關係與子女生活。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良姿(1991)。親子溝通型態對兒童焦慮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紀李美瑛、紀文祥 譯(1995)。父母自我訓練手冊。台北:遠流。

高淑貴(1986)。當前家庭親職功能的轉變與問題。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學社。

許月雲(1990)。反映式溝通親職教育方案之效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瑞真(1993)。家庭溝通與關係(下)。諮商與輔導,93,32。

張麗珍、張海林(1989)。父母效能訓練。台北:新雨。

張愛華(1985)。父母效能系統訓練對母親教養態度與教養行為之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子正(1998)。統整式親職訓練團體方案效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陳曉慧(1999)。國小學童父親性別角色態度、親職角色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鄭玉英(1983)。操作性制約論導向親職訓練方案之效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建文(民82)。幼兒與母親間依附關係與青少年的內在運作模式及個人適應之研究。幼兒教育學報。2.  263-292。

魏清蓮(1987)。整合式親職訓練方案之效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美娟 (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與其教養方式及子女安全依附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Bretherton,I.(1985).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Jason Aronson.

Bretherton, I.,Ridgeway,D.,& Cassidy,J.(1990) . Assessing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In M. Greenberg, D. Cicchetti, & E.M. B iehler, R.F. Psychology applied to teaching.(2nd ed.)Boston: Houghton Mifflin,

Bowlby,J.(1988).Development psychology comes of a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45,1-10.1974.

Bowlby,J.(1969).Attachment and Loss. New  York:Baxic Books.

Cohn, D. A.(1990).Child-mother attachment of six-year-olds and social competence

Erikson,E.H.(1963).Childhood and Society(2nd ed.). New York:Norton. East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 TN.

Levym,K.N.,Blatt, S.J.,&Shaver,P.R.(1998).Attachment style and parental represent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2):407-419.

Main,M., Cassidy, J., & Kaplan, N.(1985). Security in infancy,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a move to the level of representation. In I. Bretherton & E. Waters(Eds), Monograph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0(1-2),66-109.

Maccoby,E.E.(1992).The role of parents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An historical over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8,1006-1010.

Moschis,G.P.(1985).The role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in consumer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Journal of Consumer Reasearch,11,898-913.

Marjoribanks,K.(1997)。Social Status Attainment of 〝Common Man〞Young Adults: Kahl’s Study Extended, in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58(1)。

Piaget,J.(1969).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Patterson, NJ: Littlefield.

Palan,(1998).R 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y communication and consumer activities of adolesc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Mardeting Science 26(4),338-349.

P., Henggeler, S. W.,&Hansen, G.(1986). An evaluation of 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s(FACES)and the circumplex

   model.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4, 77-87.

Rueter,M. & Conger,R.D.(1995). Antecedent of parent-adolescent disagree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57(2),435-448.

Sigel, I. E. & McGillicuddy-De Lisi, A. V. (2002). Paernt beliefs are cognitions: The dynamic belief systems model. In M. H. Bornstein (Ed.), Handbook of Parenting vol. IV (pp. 485-508.). Mahwah, NJ: Lawrence.

Steele , H., & Steele, M.( 1994). Intergenerational patterns of attachment. In K. Bartholomew & D. Perlman(Eds.),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adulthood.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London and Bristol, Pennsylvania.

Trusty J.(1998)。Family Influences on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of late Adolescents,in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91(5)  http://www.nwrel.org/scpd/sirs/3/cu6.html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7/57-68.htm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htm


   

 樓主| 發表於 2013-10-6 16:18 | 顯示全部樓層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htm
 發刊詞  
自102年4/15止停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8 16:05 , Processed in 0.025379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