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848|回復: 0

慈誠羅珠堪布: 法王如意寶上師瑜伽修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3-5-12 17: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慈誠羅珠堪布: 法王如意寶上師瑜伽修法

一、修持上師瑜伽的意義

上師瑜伽雖然是五加行中最後的修法,但上師瑜伽卻是證悟大圓滿最殊勝的途徑。平時我們修任何一個法,都離不開上師瑜伽的修法。

證悟大圓滿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廣泛聞思,繼而修出離心、菩提心、曼茶羅,行菩薩道積累大量資糧。當資糧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能證悟空性;另外一種,是依靠具德上師的加持。

得到具德上師加持的前提,是一顆虔誠的心。虔誠的心越強烈,就越能得到加持。如果沒有誠心與信心,哪怕佛菩薩、上師們再慈悲,對我們也無能為力。

我想,禪宗雖然沒有強調上師的加持,但禪宗的證悟方式也應該需要上師的加持。

《普賢上師言教》中,引用無垢光尊者的《大圓滿心性休息》以及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等論典中的教證,宣講了很多密宗金剛上師的功德、標準與條件。在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裏面,也講了上師的標準。但佛經中也講過,若能找到一位具備所有功德的夠格上師,那是再好不過。實在找不到,最起碼也應具備其中的世俗菩提心,這是大乘上師的最低標準。因為戒定慧的所有功德,都必須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

雖然上師既有佛的化身,也有菩薩的化身,乃至普通凡夫,也可以擔當上師的職責,所以不一定都是佛。但上師能給予我們佛一樣的功德,所以在找到具德上師之後,就應像佛一樣恭敬對待。

為什麼呢?打個比方,如果我們真的有福報見到釋迦牟尼佛,佛會不會示現神通讓我們直接往生淨土,或採用什麼特殊方法讓我們直接證悟呢?不會。

雖然佛陀住世期間,每傳一次法,就有成千上萬的人或非人發菩提心、成就阿羅漢的果位或者成佛,但有些人一輩子都在佛的身邊,卻連基本的禪定都沒有修出來。佛幫助我們的唯一方法,就是給我們指一條解脫之路,然後讓我們自己去修。正如佛經雲:“我為汝說解脫法,解脫依己當精進!”解不解脫,還是要靠自己。

同樣,雖然我們沒有辦法見到佛,但我們的上師卻正在做著佛的工作——無自私、無條件地給我們指一條修行解脫之路。雖然上師傳法的時候,沒有佛陀傳法的時候成就的人數多,但這都是因為聽聞佛陀講法的眾生在過去的多生累劫當中累積了資糧,根基成熟了,所以能在佛轉法輪的時候當下證悟,那都是他們自己的功勞。我們因為福報淺薄、資糧鮮少、孽障深重,所以不能證悟,這能怪上師嗎?當然不能!只能怪我們自己。既然上師做了佛的工作,所以我們應該把上師視為佛。

佛經上也有記載:在末法時代,佛不會以佛的形象出現,而會以善知識或其他眾生的身份來度化眾生。在上師或其他人當中,很可能有佛菩薩的化身。

但如果上師既沒有給我們傳過法,也沒有任何佛法方面的恩德,那就不好說了,除非是有其他的加持讓我們開悟、解脫,否則就不能說上師是佛。這樣的上師,也不一定有佛一般的恩德。能用神通或其他方法轉化、挽救弟子心裏的惡念,這種上師才是真正的上師。

有些顯宗與其他教派的法師,對藏傳佛教十分強調對上師的絕對信仰與恭敬十分不以為然,認為太過極端。其實,視師如佛的觀點不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在顯宗的《般若攝頌》裏面,也有相似說法。如雲:“賢善弟子敬上師,恒依諸位智者師。因智功德源於彼,隨說般若波羅蜜,佛諸法依善知識,具勝功德如來語。”只是密宗比較強調而已。
就像學生不聽老師的話,不恭敬老師,也不會學到老師身上的優點一樣。對上師沒有信心,就得不到證悟。

當然,不具備法相的所謂上師,則不是真正的上師,而是偽上師。我們不必把這種人當成佛來看待。即使自己號稱是上師、成就者、高僧大德,我們也要再三觀察。盲目依止、崇拜人格低劣的人,是非常危險的,這也叫做迷信。

說實話,按照藏傳佛教的標準,像我這樣的凡夫根本就不配稱為上師,頂多可以算作佛學老師,離上師的距離還非常遠。

以前有一個法王如意寶的弟子,也是我們的上師。我們平時相處較多、時常聊天,所以比較瞭解,的確是非常好的修行人,現在他已經圓寂了。

有一次我在成都放生的時候,想做一件與佛法沒有太大關係的事情。但不久在拿書時,看到床頭櫃上放的這位上師的照片,立即打消了想這個事情的念頭。雖然照片不會說話,但因為這位上師經常給我們灌輸出離心的理念,我們聊天的時候,也是聊出離心、菩提心、無常等等,所以他的照片也有這樣的能量或氣場。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事情,一位普通的上師照片都能起到這樣的作用,法王如意寶對我們的攝受力就更不用說了。具有如此功德力的人,才能稱之為上師。

我們平時看到上師的時候,嗔恨心、貪心等各種世間的念頭都出來了,一方面因為自己的信心不夠,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上師本身的加持、功德不夠強。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即使看到釋迦牟尼佛也生不起信心,而且還會誹謗釋迦牟尼佛,想讓這種人生信心,也是很難的。

本來上師度化眾生不需要靠神通,但有些時候還是有這樣的顯現。《米拉日巴傳》裏面就講過一段公案:米拉日巴有個弟子想回老家,米拉日巴不同意,但他卻違背教言,不顧師父的反對回家了。

回家後有一天,弟子想幹一件不如法的事情。米拉日巴以神通讓弟子的頭遭到猛烈撞擊,在疼痛難忍的當下,想幹這件事的念頭也消失了。

在我們的傳承上師裏面,有非常了不起的上師,把他們這樣的人當作佛,當做我們的精神支柱,一切都依靠他們,就沒有錯,一定會得到加持的。

因為我們自己的福報不夠,既沒有看到釋迦牟尼佛,也沒有看到龍樹菩薩、無著菩薩等了不起的上師,但有些人見過法王如意寶。法王如意寶是真正的佛,雖然每個弟子都會說他的上師是佛,但法王如意寶卻是當之無愧的佛。這不是因為我是他的弟子才這樣說,包括蓮花生大士的授記、釋迦牟尼佛的授記等很多經論中,都有關於法王如意寶是佛的化身的證據。

雖說要親近、恭敬上師,但不一定要在外在身體上與上師保持親近。只要心中有信心與恭敬心,與上師的距離不是問題。當年米拉日巴就是這樣,他在上師那裏得法以後,上師也沒有讓他待在自己身邊,而是讓他自己去修行,所以米拉日巴後來再也沒有見到上師。但因為他的信心非常強烈,所以也能即生成佛。倘若沒有虔誠的信心,即使一天到晚待在上師身邊,也得不到加持或開悟。

二、具體修法

這個上師瑜伽修法很簡單,卻包含了上師瑜伽的所有內容:一,觀想;二,供養、祈禱;三,接受灌頂。即使是很廣的上師瑜伽儀軌,也是這些步驟。

(一) 觀想


輪涅諸法本淨覺性中,自性不滅智慧五光界。
本體具德文殊金剛尊,行相唯一怙主如意寶。

“阿”,很多儀軌的前面,都有這個“阿”字,代表空性、法界。無論觀想上師還是本尊,都離不開空性。《生起次第的修法》(見《慧燈之光》)裏面講的三種禪定中的第一種,也是這個意思。萬法都離不開空性,都在空性當中誕生,在空性當中存在,並在空性當中消失。

“輪涅諸法本淨覺性中”,“輪”也即輪回,我們看到的三界六道等一切不清淨現象,就叫做輪回。輪回不僅指一個生命從死亡再到轉世投生的一個生命個體的輪回,而是指包括外界的山河大地在內的所有世俗諦的不清淨現象。“涅”也即涅槃,也就是指如來藏。

輪涅諸法本來清淨,前面的“阿”字,也代表一切輪回和涅槃之法的本體為平等、清淨。從空性的角度來說,就像六祖慧能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本來就沒有任何清淨與不清淨,在勝義諦當中,一切都是清淨的。

前面剛講了清淨和不清淨都不存在,後面又說一切都是清淨的,這話不是矛盾嗎?不矛盾。世俗人所想像的清淨和不清淨,是相對的,不成立的。而用我們的語言來表述最終剩下的法界、如來藏,就只有用“清淨”一詞,因為我們的語言準確性不高、精確度不夠,所以只好如此。本來如來藏沒有任何污垢,沒有任何不清淨的現象,所以這樣表述也沒錯。

當有一天我們感悟到真正的清淨時,就能像禪宗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能切身體悟到其中的含義。

本來清淨的佛智,也即“覺性”。從第三轉法輪的術語來講,是如來藏;從密宗的術語來講,叫做自然本智;從竅訣派的語言來講很簡單,就是心的本性。遠離所有煩惱以後,如果沒有任何東西,則是龍樹菩薩的《中論》裏面講的單空,而不是覺性。

就像衣服穿髒以後,可以洗得很乾淨,因為污垢不是衣服的本質,而是突然沾染到衣服上的。如果污垢是衣服的本質,則是沒辦法洗掉的。同樣,我們的所有煩惱,都不是我們心的本性,所以可以清淨、可以斷除。如果煩惱是心的本性,那就無法改變了。

六祖慧能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還是有一點點偏於空性,真正在“本來無一物”之後,就是光明的覺性。

在顯宗經典中,釋迦牟尼佛給弟子宣講如來藏的時候,因為如來藏不屬於凡夫的境界,所以無法證明給弟子看,只有伸出舌頭,露出廣長舌、法輪標記(均為佛陀特有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好之一)等不同于常人的相好,然後諄諄告誡弟子:因為我多世累劫當中沒有撒過謊,才會有如此相好莊嚴,你們要相信我的話。之後,才開始宣講如來藏。

在密宗的經典裏,沒有這麼麻煩。當弟子把五加行修完以後,不但可以讓弟子聽聞佛的語言,而且還有很多直指心性的竅訣,讓弟子自己去體會本淨覺性——本來清淨,遠離一切戲論、執著,空性和光明雙運的自然本智。

“自性不滅智慧五光界”,“自性”,即如來藏、自然本智。

“不滅”,《華嚴經》裏講得很清楚:縱使不可思議之宇宙被火燒毀,然虛空不可摧毀。自然本智,亦複如是。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即使在我們心裏有痛苦、快樂等情緒,貪嗔癡等煩惱,以及信心、慈悲心等善念的任何時候,如來藏或自然本智卻如如不動、堅不可摧。既然《華嚴經》都這樣說,密宗就更不用說了,故而說“自性不滅”。

可惜的是,即使心的本性中有光明如來藏,但如果不修行,對上師、對法沒有信心,那我們永遠也體會不到自然本智。

“智慧五光”,五光象徵佛的五種智慧。實際上,在我們心裏,本身就具備佛的五種智慧。

之後觀想法王如意寶的時候,首先應從自己的本性清淨當中觀想。

其實,不僅修法王如意寶的上師瑜伽時應該這樣,無論觀想任何本尊、任何佛菩薩都應該這樣——把自己心的本性如來藏觀想為佛,實際上也是這樣的。佛本來就是光明如來藏的顯像。光明如來藏好比大海,佛菩薩及壇城有如大海的波浪。

“ 本體具德文殊金剛尊,行相唯一怙主如意寶”,觀想本尊形象為我們唯一的怙主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其本體,為具德文殊金剛尊,也即文殊菩薩。法王如意寶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可以說也是一切佛菩薩的化身。

在修上師瑜伽的時候,有兩種觀想方法: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裏的上師瑜伽,是本體觀想為自己的根本上師,相貌觀想為本尊蓮花生大師。但在這個修法中,則是本體觀想為文殊菩薩,形象為法王如意寶。上師長什麼樣子就觀想什麼樣子。

對上師非常有信心的人,比較適合第二種觀想;如果對自己上師的信心不太強烈,就適合第一種觀想方式。當然,如果對自己的根本上師根本沒有信心,那就沒有必要修上師瑜伽了,修了也沒有用。

修此上師瑜伽的時候,無需觀想其他人,就觀想法王如意寶。如果對其他上師有信心,無論十個、二十個一百個,都可以觀想與法王如意寶為一體。這樣觀想的原理,佛經裏面是有記載的。因為此處修的,是傳承上師,所以即使沒有見過法王如意寶,也一樣能得到加持。

白明美顏班智達之飾,說法手印持執寶劍函,
二足跏趺照射無邊光,一切自現觀為淨明然。

“白明美顏班智達之飾,說法手印持執寶劍函”觀想上師的面容為潔白、鮮明、美好的莊嚴之相,身著班智達的衣飾,手結善知識說法時結的說法手印,並執持寶劍與經函。
(現有的法王如意寶唐卡中法王穿的衣服,是藏傳佛教的衣服,與班智達的衣服稍有不同,班智達的衣服應該是一件藍色的短袖,其他的袈裟等等是一樣的,但如果實在想不出來,依照唐卡的樣子觀想也可以。)

右邊的寶劍,代表慈悲心,它不是針對任何眾生,而是針對煩惱,針對無明。象徵以慈悲的寶劍斷除眾生的無明;左邊的蓮花上面,是代表智慧的一本般若經函。寶劍與經函的結合,象徵智慧和方便雙運。

“二足跏趺照射無邊光”,兩腿雙盤結金剛跏趺座,並發出無邊無量的光芒。

“一切自現觀為淨明然”,“自現”是指自己所感知的現相,包括看到的物體、聽到的聲音等等。本來自己所感知的世界,就是自己的世界,自現也就是自己的現象。在修此法的時候,要將自己的現象觀為清淨、光明的法王如意寶。

(二)祈禱

前面是觀想部分,之後就開始祈禱。祈禱的時候,要念誦法王如意寶的祈禱文:

自大勝境五臺山,文殊加持入心者,
祈禱晉美彭措足,證悟意傳求加持。

“自大勝境五臺山,文殊加持入心者 ”法王如意寶當年朝拜五臺山時,在五臺山的善財洞中閉關二十一天,在禪定境界中見到文殊菩薩,並示現文殊菩薩的加持入於心間。
本來法王如意寶與文殊菩薩無二無別,他本身就是文殊菩薩,並不需要文殊菩薩的加持。他這樣示現,就是告訴我們:如果真心真意地修任何本尊法,是可以得到加持的。
“祈禱晉美彭措足,證悟意傳求加持”,祈禱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之蓮足,讓我們通過意傳加持,得到法王如意寶的證悟境界。

意傳加持是可以得到的,但得到加持的方式,不像電腦拷貝那樣輕而易舉,而要通過自己的修行,並結合對上師的信心,就可以證悟到與法王無二無別的境界,這叫做意傳。
觀想、祈禱的同時,要對上師發起強烈的信心,最好能激動到眼淚直流、汗毛豎立的程度。如果實在對上師生不起信心,就要去瞭解上師的功德,看上師的傳記,並從中獲知法王如意寶弘法利生的事業等等,這樣就能生起強烈的信心。

之後,就念誦上師祈禱文,念誦的數量沒有規定,當然越多越好,但也要考慮自己的時間。念得差不多的時候,就進入第三個階段。

(三)受灌頂

灌頂有三種:基灌頂、道灌頂、果灌頂。

今生前所未有的第一次灌頂,叫做基灌頂。基灌頂一定要找一位具德上師賜予;

以後的灌頂,叫做道灌頂。道灌頂不一定需要上師賜授,自己也可以觀想灌頂,如果能清楚地觀想,效果完全一樣。比如說,如果犯了密乘戒,就先需要懺悔,懺悔之後還需要重新受戒。在這個時候,通過觀想的方法也一樣能得到密乘戒,這叫做道灌頂。

在十地末尾最後得到佛果時,十方諸佛會賜予灌頂,就叫做果灌頂。

此處的灌頂,屬於道灌頂。

後師已成五光之明點,由從自頂滲入於心間,
當思諸佛智慧總集師,獲得與彼同份之加持。

觀想上師化為五種顏色(代表佛的五種智慧)的光或明點,從自己頭頂發旋處進入身體,經過中脈融入心間,之後觀想自己的心,與諸佛智慧之總集——法王如意寶的智慧成為無二無別,獲得與上師如意寶一樣的加持與功德,並安住在此境界當中。

如果已經證悟大圓滿或證悟了禪宗的開悟境界,就在此時進入大圓滿或開悟的境界中安住;如果根本沒有開悟,就觀想自己的心融入上師的智慧之後,什麼也不想,只是安住即可。不思維任何事情,既不迎接未來、追究過去,也不觀察當下。靜下來,在這個狀態當中,一切都像虛空一樣是平等、清淨的。這樣安住的結果,就有可能證悟——找到勝義諦的上師。

本來上師的心,就是光明如來藏,我們的心融入上師的心,也即我們的所有念頭都消失于法界光明如來藏當中,最後只剩下光明如來藏,這實際上也是佛菩薩證悟的境界,第一次證悟大圓滿的時候,也是類似的狀態。

其實,如果把上師和自己看做兩個人,則兩個人的心永遠不可能變成一體,但上師的心實際上就是我們自己的本心。我們的心的本性不僅是上師的智慧,而且也是諸佛菩薩的壇城,包括寂靜本尊與忿怒本尊的壇城。

此處要注意的是,當心靜下來以後,很多人比較容易找到一種很舒服、很透明、很清靜、沒有任何雜念的感覺。我們千萬不能認為這就是證悟空性,這是阿賴耶識,與解脫沒有什麼關係。但在此基礎上,可以找到證悟的境界,心的本性光明如來藏,也叫做勝義諦的上師。

給我們傳法灌頂的根本上師,是世俗諦的上師;勝義諦的上師,就在我們心中。勝義諦的上師,是我們最終的、真正的上師。他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一直都跟我們在一起的,但我們卻看不見。通過世俗諦上師教言的引導,就能看見勝義諦的上師。我們平時見到的所有上師,都是世俗諦的上師,實際上不是真正的上師。同樣,當年很多人看到的示現出家形象的釋迦牟尼佛,也不是真正的佛,而是佛的一種形象。真正的佛,是光明如來藏,也即佛的法身與報身。

佛在《金剛經》裏講得很清楚:“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有些人認為,看到釋迦牟尼佛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莊嚴色身,就是見到了佛;有些人認為,佛是具有聲、香、味、觸,或受、想、行、識等等的,但佛告訴我們,如果以為色相、聲音是我,就是在行持邪道,永遠見不到佛。

但世俗諦當中的佛菩薩、善知識還是需要的,因為只有這些世俗諦的顯現,才能度化我們這些凡夫眾生。譬如,要度化畜生,就要示現畜生的形象,才能與它們溝通、對話,並引導它們修行,走解脫道。如果示現為言語不通的人類,就只能給它們念佛號了。雖然佛菩薩已經超越了世俗諦,不再有血肉的身體,但為了度化我們,還是會示現一個有血有肉的身體。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沒有辦法度我們,清淨現象當中的普賢王如來,佛的報身、法身雖然殊勝,但也沒有辦法度我們,因為我們之間無法溝通,所以世俗諦的上師是非常重要的。

世俗諦的上師,我們已經有了,但勝義諦的上師我們究竟找到沒有,就只有問自己了。勝義諦的上師不需要到別的地方去找,就往自己的心裏去找。如果沒有找到勝義諦的上師,就沒有達到世俗諦的上師的目標,所以我們還需努力。

如是離意法身中入定。

就這樣在遠離所有雜念的法身境界中入定。這樣的修行,也可以叫修大圓滿、大手印、大中觀或禪宗的禪定。

如果這樣認認真真地修了,還是沒有證悟,那就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對上師的信心不足;二是業障深重。排除這兩個問題的方法,第一要增長對上師的信心,第二是修金剛薩埵修法。這樣就沒有理由不證悟。

當安住幾秒鐘或者一兩分鐘以後,又可能會生起雜念。這時候就設法重新安住。

彼中起座時,觀諸現有即師本性,而行平常威儀也。

之後是回向、出定。

從定中起座的時候,觀修“現”器世界,“有”有情世界,也可以說萬事萬物皆為上師之本性。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坐車、上班、忙碌、清閒等任何時候,都應把所有現象觀想為清淨的上師本性之顯現。

萬物怎麼可能是上師呢?

山河大地在顯現上雖然不是上師,我們的上師不可能是一條河或一座山,但山河大地的本體是佛的清淨壇城。心的本性是勝義諦的根本上師,所有一切現象均為上師的本性。
很多還沒有正式聽到大圓滿的人,會對大圓滿很嚮往、很羡慕、很期盼,但假如有一天我們真正有機會聽到大圓滿,大圓滿的具體修法就是寥寥的一兩句話,就像《六祖壇經》所講的核心文字也只有幾句話而已。

這麼簡單的語言怎麼能讓我們證悟呢?最重要的助緣,就是修加行,讓我們的根基成熟,然後再加上上師的加持,就萬事俱備,只欠證悟了。

上師瑜伽非常重要,以後修任何法,首先都應該修一遍上師瑜伽,然後在與上師無二無別之境界中安住,生起雜念以後,再去修日常的修法,之後回向。這樣一定能找到勝義諦的上師。

上師瑜伽速賜加持
(藏音)                     (漢意)
皈依、發心
桑吉丘當措傑巧南拉        諸佛正法賢勝三寶尊
向卻瓦德達呢嘉森且        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達給因所吉波所南吉        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
卓拉潘協桑吉哲巴效        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三遍)
啊                         啊
克迪秋更嘎達如波昂        輪涅諸法本淨覺性中
讓當瑪格義西喔尼龍        自性不滅智慧五光界
喔吾華單加畢多吉拉        本體具德文殊金剛尊
南巴加吉義新洛布尼        行相唯一怙主如意寶
嘎薩則爭班智達義其        白明美顏班智達之飾
秋恰夏吉日阿支拿瓦南木      說法手印持執寶劍函
夏尼吉中喔熱莫美卓        二足跏趺照射無邊光
讓朗達畢堅得拉美薩        一切自現觀為淨明然
祈禱者:
涅慶日喔賽內香更思          自大勝境五臺山   
嘉華頭吉新拉義拉門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晉美彭措夏拉所瓦代布         祈禱晉美彭措足   
共機多巴破瓦新吉羅         證悟意傳求加持
隨力念誦後:

塔尼喇嘛喔內頭耐吉        後師已成五光之明點
讓格協喔涅修釀為騰        由從自頂滲入於心間
嘉更義西玖地喇嘛當        當思諸佛智慧總集師
嘎瓦娘波新拉托巴薩        獲得與彼同份之加持

如是離意法身中入定,彼中起座時觀諸現有即師本性,而行平常威儀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75a20101li3f.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3-29 08:57 , Processed in 0.026405 second(s), 16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