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4108|回復: 2

《永嘉禪宗集》達照法師講解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12-24 21: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小菩提 於 2012-12-24 21:59 編輯

17914031422010-09-18200514.jpg


《永嘉禪宗集》達照法師講解

前  言

《永嘉禪宗集》是永嘉大師開悟後所寫的第一部著作。大師早年學習的是天臺教法,對於天臺的止觀法門深有契入,並且心行完全與《維摩經》相應,從而證悟了諸佛法要,所以《禪宗集》有非常濃厚的天臺止觀思想。天臺止觀分為世間禪法和出世間禪法兩部分,都屬於永嘉禪修初級班需要掌握的內容,其中世間禪法部分已經在《止觀入門》介紹過了,出世間禪法部分就是《永嘉禪宗集》。我希望通過對出世間禪法部分的學習,大家要在發心和修行的方法上都能得到一個飛躍和提升。

永嘉大師的生平,在《止觀入門》裏介紹過了。大師是唐朝人,西元665年誕生於永嘉(即現在的溫州市區),圓寂於西元713年,世壽49歲。永嘉大師開悟後就將證悟的心境和修行的方法寫出來,給弟子們傳授,但當時並沒有編集成冊,直到永嘉大師圓寂後,慶州刺史魏靖把它編輯起來,名為《禪宗永嘉集》,流通於世,指導學人的修行,現在收在《大正藏》裏。到明朝的南藏和北藏裏又被稱為《永嘉集》,還有很多流通的版本,被稱作《玄覺集》、《玄覺永嘉集》等等。後來明朝的幽溪傳燈大師重新對其進行了整理排序,並更名為《永嘉禪宗集》。

這本著作為歷代修行人所推崇,對現在的佛法學人也非常重要。我們知道,任何一門技術、知識的學習,都是理論加實踐的過程,那麼學習佛法也不例外,也有“宗門”和“教下”兩個不可分割的重要體系。宗門是指內心的實證實悟,直接從內心去觀照生命的真相。教下是指教理,佛的語言、佛經,也包括祖師大德和過來人的著作,也就是聖人走過的路線,後人修行的路標。比如永嘉大師的《禪宗集》和《證道歌》,大師給我們作榜樣,通過修行證悟了佛法後,再把經驗和境界介紹給後人,在哪個地方有什麼境界,有什麼麻煩,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態、如何去對治等等,這就是“教下”。所以宗門和教下這兩樣都非常重要,不能偏頗,古人講“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通教不通宗,昧卻主人公”。就是這個道理。佛法如果想要興旺的話,“宗門”和“教下”就必須齊頭並進,既不能以道廢言,也不能因言廢道。

道理雖然是直的,路卻常常是彎的,所以在佛法實際的修行過程中,有人常常會走偏。比如有些人不喜歡學教理,喜歡一開始就實修,這樣的人不懂得修行的道路,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沒有善知識在旁邊隨時指導和印證,自己修的是解脫法還是世間法,出現的境界到底是真是假,根本無法辨別,非常容易走上錯路,修成邪魔外道的機率極高,所以不可不慎。另外一些人卻又偏向另一邊了,只喜歡學教理,把佛經、祖師大德的言論、公案、咒語背得滾瓜爛熟,對語言文字很執著,能說善道,卻從不落實到自己的身心行為當中,這樣的結果就是“入海數沙”、“畫餅充饑”,徒勞無益。

所以天臺宗的祖師智者大師就特別強調要“教觀並重”,教就是教理、理論,觀就是觀行、實修。也就是說修行一定要有正確的理論指導,在理論基礎下,再去實踐禪法宗門,就會非常可靠了。這個“教觀並重”的觀點對於時值末法的修行者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末法時期魚目混珠,群魔亂舞,通常不知道別人的修行境界究竟如何,就很難分辨誰是真正的善知識,如果再不學習教理,不掌握修行的正確路線,那修起來就很危險了,這也是我們現在弘揚永嘉禪法的原因之一。

永嘉大師的修行境界是非常透徹、真實的,而且修行路線也很明確,因此極其穩妥。在唐朝時,《永嘉禪宗集》就流傳到了高麗和日本,高麗的一位出家人還編輯並注釋過它。我國自宋代以後就有很多人對它進行學習和注釋,現在也有很多譯本在全世界流通,對修行人都有很實際的指導意義,讓修行者有理路可循、有實證可依,所以我相信永嘉禪法必將重放異彩。

《禪宗集》語言雖然非常精練,內容卻很豐富。考慮到現代的社會大家都很忙,如果深入細緻地講解下去,可能會讓初學的人望而卻步,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就失去了進入佛法妙境的機會;如果直接翻譯原文呢,味道又會很淡很澀,不適合現代人的口味,甚至會讓我們產生錯覺,以為《永嘉禪宗集》不過如此嘛,也沒有什麼意思,這也會障礙大家的修學之路。所以我考慮再三,決定還是按照原文的實質內容來講,只把大家最應該掌握的部分深入一下。想深入瞭解其他部分的人可以繼續去看原文,或者留待以後我們再進一步交流。這樣就可以既講解了永嘉禪法的主要內涵,又能讓大家在生活和修行當中有個下手處,能用學來的這些知識對照自己,起到觀心、安心的作用,這個才是最關鍵的。

在不瞭解佛法以前,人們基本上都是按照錯誤的認識去生活的,這是與生俱來的顛倒,誰也沒有辦法避免。因為身心行為與真心佛性相違背,所以活得很不踏實,心永遠不會安,無論窮困潦倒還是榮華富貴,總會感到浮躁和迷茫,這都是不瞭解人生真相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現在終於有機會學大乘佛法了,可以瞭解人生的真相了,本來是千載難逢的解脫機會,但是如果只是學而不去實踐,佛法就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是紙上談兵就沒有什麼意思,除了白白浪費時間和口舌之外,沒有任何積極的意義。所以佛法是非常重視實踐,即重視實修和實證的,甚至可以說,離開修證就不是真正的佛法。

《永嘉禪宗集》所說的法是非常有實踐意義的禪法,這些內容都是永嘉大師針對學人普遍存在的修行問題所作的開示,還有永嘉大師自己實修證悟的境界,當時也沒有分章節,只是很零散地記錄下來而已,所以其中還包括給玄朗大師的一封回信。

後來魏靖居士把這些內容都編輯在一起,分為十個章節,並按照自己的理解排列了順序。當時永嘉大師已經圓寂,這個排列順序應該沒有得到過大師的認可,似乎存在一個小問題,就是把“皈依發願”這個內容放到最後一章去了。

我想這可能是魏靖居士對佛法的整個修行體系並沒有完全掌握的緣故。他是站在居士的角度來編輯的,所以他的順序是:第一篇為慕道志儀,就是羡慕修道;第二是戒驕奢,就是既然羡慕修行人,就要戒驕戒躁,開始培養德行;接著是集資淨障、奢摩他、毗婆舍那,就是消除業障後直接修止觀、修平等舍;然後才是三乘次第、理事不二等等;這個順序完全符合一個信行居士的心態。

佛陀曾開示過修行人有法行和信行兩種:像現在很多藏傳佛教的信徒都是信行的,漢地法行的較多。法行就是先要把道理學懂了才會如法地去做,所謂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按照這個次第去修行的就叫法行。信行就是對善知識很有信心,就按善知識所說的去做,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就像把牽牛的繩子交到牧牛人的手裏一樣,這就叫信行。

魏靖就是按照信行的次第編輯的,比如居士開始學佛就是首先很羡慕出家人,覺得出家人修行條件好,感歎自己現在福德不夠、業障多,出不了家,策勵自己好好向出家師父學習,淨修三業、集資淨障;修完了這個,居士就覺得要去找個師父,學個法門後就開始修行,修行有問題了再去找師父或找經書來解決,所以他把止觀放在前面,把理和事放在後面,這樣的次第也是很合理的。但是他把皈依三寶這個非常重要的修行前提忘記掉了,其實對於整個學習佛法的體系來講,無論是在家出家、信行法行,皈依三寶都是要擺在前面的,因為這是修學佛法的基礎之一。

所以到了明朝,幽溪傳燈大師感覺這個問題比較嚴重,就發心重新編輯了《永嘉禪宗集》,把“皈敬三寶”調整到了第一篇,後面依次是“發宏誓願”、“親近善友”、“衣食警誡”、“淨修三業”……這個順序就是按照實際修行的規律排列的了。修行首先要皈依三寶,然後要集資淨障,就是積聚資糧把業障消除掉,我們才能安心辦道,再後來才是具體的修行入門方法,也就是三乘次第、理事不二等等。

學佛有三個必備的基礎——皈依、發心、持戒,其中皈依三寶最為重要。如果我們不能皈依三寶,人生就沒有真正的方向感,或者說真正的人生目標就沒有樹立起來;皈依了三寶以後,我們的內心就有了佛法做依靠,以後無論心情好壞、境界優劣,我們都會想到自己是按照佛陀的正法在生活和修行,即使有些風浪也是暫時的,有些快樂也是過眼雲煙,都是正常現象,都不會妨礙學佛的目標和方向。如果我們沒有皈依三寶,只是羡慕修道人這種外在威儀,那就很容易被表相所迷惑。比如看到一個修行人的衣食很簡單,或者走路很威儀,就覺得他是真善知識,甚至以為這就是修行了,這就忽略了學佛的實質,也就是內心貪嗔癡的滅除,以及智慧和慈悲的開發,修行就只停留在外表上,深入不到內心裏去,就不能與正法相應了。而皈依了三寶後,無論遇到什麼表相,都會一心依靠在三寶上,行的就永遠是正法。

第二個基礎就是發心。發心也就是發四宏誓願,以及更多無邊廣大的願心,這是我們整個修行的動力,稱作“願力”。如果沒有願力的話,我們也會很危險。俗話說“順則凡,逆則仙”,修行要有逆流而上的本事才能有所成就。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我們都是凡夫俗子,七情六欲俱全,如果沒有願力的支持,很容易就被世間的五欲洪流給沖回來,繼續以財色名食睡為人生享受的凡夫生活,生命就無法得到提升,所以發心對修行非常重要。發心其實就是我們對生命的一種承諾,也就是我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實現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價值,正確的發心會給予我們克服困難的力量,保證修行不會間斷和退轉。

第三個基礎就是持戒。皈依和發心以後,我們就成為一個修行人了,所以就要具有修行人的行為規範,也就是持戒。其實持戒就是對自己和身邊的人要有一個認真負責的態度,對我們的發心要有責任感,這就是一個修行人最基本的心態了。按照持戒的心態去修行,我們就不會遇到任何危險。

以上三條都是任何一個修行人首先要具備的基礎,是修學佛法的基石。所以我還是贊成幽溪傳燈大師重編後的順序,也就是先要做好一個三寶弟子,然後要修福修德,在有德行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佛法的修行次第和內容,把理和事都弄明白以後再踏踏實實地去用功。這個次第安排也基本符合我們現在人的修行需要。

現代人去佛已遠,而且越是末法時代,信心就越難生,跟古人的修行基礎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就不能光按信行的次第來修學佛法。法行就比較契機,因為資訊的傳播和流通在現代社會非常方便,電視、電腦、書籍等等讓我們很容易就能接觸到佛法,如果大家有了正確的理解,就必然會對某個法門,或者某部經典產生信心,然後再依法修行,證悟佛法的妙旨,這樣的過程就非常踏實、穩妥,能夠得到佛法的受益了。所以我們按照幽溪傳燈大師的編輯順序來講解《永嘉禪宗集》。

第一章  皈依三寶

有些人去寺廟的時候,出家師父看你對佛學比較感興趣,常常就會問:“你皈依了嗎?”你常常會回答:“我已經皈依某某師父了。”或者“皈依某某寺廟了”,“領了皈依證了”等等,你覺得皈依了,佛就能保佑你,不皈依佛就不會保佑你。其實這些回答都表明你還沒有真正的皈依,不懂得皈依和三寶的含義。

皈依三寶是整個佛學的基礎,我們要非常清楚它的內涵和外延,生起真正的信仰,才能保證我們一直會按照佛法僧的指引去修行,中間不會出現叉路和歧路。那什麼是真正的皈依三寶呢?我們看永嘉大師的原文:

稽首圓滿遍知覺,寂靜平等本真源,

相好嚴特非有無,慧明普照微塵剎。

稽首湛然真妙覺,甚深十二修多羅,

非文非字非言詮,一音隨類皆明瞭。

稽首清淨諸賢聖,十方和合應真僧,

執持禁戒無有違,振錫攜瓶利含識。

這就是皈依三寶的偈頌,三寶就是佛、法、僧,是整個佛法的代表。前四句是皈依佛寶,中間四句是皈依法寶,後四句是皈依僧寶。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是十方三世一切法,僧是十方三世一切僧,因此皈依並不是形式,也不是皈依某個人、某個寺廟,更不是有了皈依證、念念皈依文就算皈依了。皈依首先要有至誠恭敬信仰的心,要稽首。首就是頭,稽首的原意是“引頭至地”,也就是磕頭的意思。稽首也叫“頭面接足禮”、“頂禮”,就是用人最高的頭去頂對方最低的腳,這是古時對待最尊貴客人的禮節,我們皈依三寶就要生起這種無比恭敬的心才可以。

“圓滿遍知覺”是佛,“湛然真妙覺”是法,“清淨諸賢聖”是僧,對三者都要稽首,表示佛陀的境界是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所走過的道路是我要頂戴受持的,所有經典所闡釋的道理都是最高深、最了不起的,都是我要如法修學的;所有僧人都是三寶的住世代表,都是我修學的榜樣。佛法僧是我生命中最寶貴、最尊貴的依靠,皈依三寶是最有價值的事情。有這樣的心態和認識才叫“稽首”,修行的時候我們才會專心致志、一絲不苟。如果我們一邊念經、禮佛、聽開示,一邊覺得沒什麼意思,還不如去玩或者去工作,那就沒有做到“稽首”。

稽首還表示我所至誠恭敬的三寶都是可以企及的、可以達到的,並不是空中樓閣,這就是“接足”的含義,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所不共的地方。比如有些宗教,只有一個上帝,其他的人永遠不可能成為新的上帝,這就不是“頭面接足”,和佛教就完全不同了。佛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堪作佛”。三寶是佛,我們也是佛,但我們是未來佛,所以我們需要稽首皈依三寶,而頂禮三寶其實就是頂禮我們自己。

古人是很講究禮節和氣節的,古人講“男兒膝下有黃金”,“上跪天地,中跪朝廷、下跪父母”等等。對那些自己不尊敬、不愛戴的人是不會行“稽首”這麼隆重的禮節的。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很快,“稽首”、“叩頭”這種禮節基本已經廢止了,我們現在見面都握手,這體現了互相之間的尊重和平等,很簡單,也是社會發展的必要,但“稽首”依然保持在佛教的禮儀中,並沒有改變。

“稽首”可以讓我們認識到彼此之間高低的區別,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會把三寶和世俗的很多思想觀念無序地、雜亂地疊放在一起。比如我們會覺得財色名利和佛法一樣重要,甚至為了世間的利益和享受會放棄修行。什麼都得不到了、萬念俱灰時,才會想到來學學佛,想從佛教的角度來得到些心理安慰、得到些好處;覺得皈依了佛就會保佑我,不皈依佛就不保佑了。這些都是極其錯誤的迷信觀點,根本就不是皈依,也不是學佛。

佛法講述的是生命的真相,我們學佛是學習智慧,並不是求神問卜的迷信。有了智慧以後,我們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以及人世間的森羅萬象都會瞭解得很清楚,心裏會非常清淨、安定、明瞭,不會再有任何煩惱,也不會再有雜亂的行為,周圍的環境就漸漸好轉起來,層次也會拉開了。

佛法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諸惡莫作,就是世間有煩惱的這一層是比較低的。第二層是眾善奉行,善永遠比惡要高,但善惡還都是世間法。第三層是自淨其意,也就是要超越善惡,善惡俱泯、解脫輪回,這就是出世間法了。這三個層次就是整個佛教的內容,因此佛陀教導我們的是人生的真相,讓我們不再顛倒妄想、造業受報,不但能自救成佛,還能去救其他的親人,讓天下所有的眾生都遠離生死痛苦。對於這樣的佛、對於這樣的法、對於這樣的諸佛使者,除了稽首皈依,我們還能用什麼來表達自己對的感恩和尊重呢?

一、皈依佛寶

圓滿遍知覺是佛寶,圓滿和遍是一個意思,遍是普遍,真理都是普遍的,覺悟到普遍的真理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是圓滿的,這就佛。我們現在只感覺肚子餓了有飯吃就好,有房子住就好,累了能休息就好,思想或者知覺性只是停留在眼前的生活當中,最多也就能遍及到生後死前的這短暫幾十年的人生中,甚至覺得能把世間法全部搞明白的人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我們生前從哪里來,死後又到哪里去?無法遍及到這裏,就不是圓滿遍知覺。唯有佛才是圓滿遍知覺的。佛不但內在自覺了,而且也覺悟了宇宙人生、乃至九法界一切眾生的真相,這才叫遍知覺,普遍地知道、瞭解,而且非常圓滿,沒有絲毫缺陷。

知和覺是有一點區別的,知是一種客觀的,對外在事物的瞭解、了知,覺是內在的覺性,就是每一個眾生都本來具備的、不用去修證的,也叫佛性。因此覺都是正覺,沒有邪覺;而知屬於後得智,卻有正知和邪知,知的範圍也有大有小。那麼我們所要稽首的,所要頂禮和遵循的,是最圓滿、最普遍的真理,而覺悟了最圓滿、最普遍真理的人,就是佛。圓滿遍知覺總攝了佛的含義,也就是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圓滿。萬德具足,這才能稱為佛。

這個偈頌的後面三句,是佛的三種形態,也就是法、報、化三身。很多寺廟的大雄寶殿裏都供奉著三尊佛像,釋迦佛的三身,中間一尊是法身佛,右邊的是報身佛,左邊的是化身佛。一般中間的佛像要高大一些,因為法身是諸佛和眾生所共的,毫無差別,也叫真佛,而報身和化身則隨因緣和願力的不同而不同了。

寂靜平等本真源,這是指法身佛。佛講的“一切眾生皆俱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站在法身的角度上講的。法身是無相的,遍一切處,也叫真心、佛性,是一切眾生本俱的,並非修得。我們大家跟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乃至十方法界的一切眾生的法身佛是完全一致的,沒有任何區別,所以講眾生平等就是指法身的平等。

既然是平等的,我們為什麼還要頂禮呢?還要皈依呢?可見佛和我們還是有區別的。區別就在覺與不覺,佛陀是覺者,他證得了法身;我們雖然也有法身,但我們不覺,迷失了,不知道法身在哪里,所以得不到法身的利益,雖然有,卻和沒有一樣。佛經裏有個比喻,人人都有個變化無窮的如意寶珠,但都被縫在口袋裏了,我們找不到就只好去要飯;佛陀覺悟了寶珠的下落,所以就能自在無礙了。我們皈依就是要聽佛陀的話,把自己的如意寶珠找回來,不再去作乞丐。你說這個皈依值不值呢?我們要不要頂禮呢?

有人說,佛陀找到了自己的法身,那我的法身在哪里佛也知道嗎?當然知道,佛是圓滿遍覺知嘛。凡夫都執著你的、我的,分得很清楚,所以明白不了這個法身,其實法身是我們與諸佛所共的。佛知道了自己的法身在哪里,當然也就知道我們的法身在哪里了,將來我們開悟了,也自然知道別的眾生的佛性在哪里。

法身是無相的、遍一切處的,那還會有動亂嗎?會有區別嗎?有你我他之分嗎?當然沒有。法身是寂靜、平等、本真的,寂是寂滅,靜是沒有吵鬧、沒有動搖,寂靜是不動搖、不散亂;平等就是無差別,猶如虛空;本真是本來具足的、唯一真實的;源就是萬法之源,也就是法身佛是我們一切眾生的本相,本相其實就是無相,是一切生命之源,是清淨、無相、遍滿一切處的真佛。

所以一切眾生都生活在法身裏面,佛菩薩的萬德莊嚴是法身的作用,我們的貪嗔癡、殺盜淫妄也離不開法身的作用。比如我們都能思考,思考都是意識的作用,我們看得到意識嗎?看不到。但意識是確實存在的,能指導我們的行為。意識人人本具,就如同我們的“法身”,但想好、想壞就不一定了,好的想法就表現出好的行為,壞的想法就表現出壞的行為。行為都是可見的、有差別的,意識卻是看不到的,因此是沒有差別的,但一切行為和思考都離不開意識的作用。

再打個比方,生命就像一條河流,河流裏的生物非常豐富,代表我們無盡的輪回當中積累的各種善業和惡業,法身就是河流的源頭,佛菩薩和我們是共有一個源頭的,從源頭流出來的水一樣,江河湖海卻不完全一樣。佛菩薩的生命之流是被清理了的,所以非常清淨、平靜,能像鏡子一樣把沿途的風景都清晰地反應出來,能圓滿遍知覺;我們的生命之流是被污染了的,非常骯髒,還有驚濤駭浪,各種煩惱翻滾個不停,所以什麼風景也看不明白,這叫“無明”。

源頭雖然都一樣,我們卻沒有佛的受用、莊嚴和德行,所以就要通過修行來清理我們的生命之流,把內心產生的煩惱慢慢地消除掉,把過去的習氣修改過來。就像治理污染,讓河流恢復本有的清澈一樣,河流只要一乾淨,功德馬上就顯示出來了。比如二三十年前,很多的河水都很乾淨,可以用它洗衣服、洗菜、洗澡……幹什麼都行。現在呢?基本都污染掉了,不但不能用了,還會污染空氣和其他河流。所以並不是說沒有污染的水裏要有什麼金銀珠寶才算好,沒有污染本身就是好的,我們的法身就是被煩惱污染了,只要能覺悟,通過修行把污染去除掉,並不要再來添加什麼東西,清淨的生命本身就能顯現出圓滿莊嚴的世界,這就是相好嚴特非有無。

相好嚴特非有無,是指佛的圓滿報身。這就像大家都不注意環境保護的時候,我們就會生活在一個垃圾堆積起來的城市裏面,果報就很差;大家都注意衛生的時候,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清淨莊嚴的世界裏了。

其實心靈世界經過清理,恢復了生命最初的真相,也就是完全清淨平等、沒有任何雜染的本來面目的時候,就不止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是無量百千萬億的相好,做什麼都是最好的。比如河水清澈了以後,拿它作什麼都好,洗衣服能洗乾淨,煮飯也行,游泳也行,做什麼都能做好;可是一旦被污染了就做什麼都不行。

無量的相好,就是指做什麼都能做得最好,非常莊嚴,誰都喜歡,佛菩薩就有這種萬德莊嚴。嚴特是指非常特殊的、殊勝的莊嚴,也就是清淨、智慧和慈悲,和我們沒有修行的人完全不一樣。

凡夫有時也會打扮得很莊嚴,但卻很執著、迷惑,所以就不會有這樣的相好嚴特。佛證得的是人無我、法無我的這種究竟圓滿的境界,所以能具備無量無邊的功德。什麼是功德?“功”是內在的,誰也看不見,我們盤腿坐著一動不動,不見得是在用功,而那些天天幹活、忙得沒有時間坐下來的,功用得可能更好。所以用不用功不能拿表面的現象判斷,但只要我們真的用上功了,外在的行為上、德行上就會顯示出來,顯示出來就叫“德”。

孔子說:“察其言,觀其行。”看這個人有沒有德行,不能只聽他如何說,還要看他如何做。如果一個嘴巴上很講用功,卻表現得非常自私,凡事只為自己、不為別人考慮的人,他就不是真用功,或者說剛開始用功,還沒有力量,還顯示不出德行來。只要真正用功了,那隨時隨地都能顯示出德行來。

佛就能做到萬德莊嚴,無論是被別人侵害時,或者普利眾生時,佛都能顯示出非常圓滿的德行,也就是智慧和慈悲。這是凡夫所不具備的、不可思議的,稱為嚴特,非常特別,與眾不同,也很難形容。非有無,這三個字是告訴我們,這個相好嚴特的圓滿報身和一切相一樣,都是“非有非無”。有不是增加起來的有,無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而是我們原本如此,現在雖然顯示不出來,但只要通過修行改正了自己的缺點,就會有了。所以有無都不用去執著,當下即是,這叫非有無。

我們常常會覺得現在是修因,將來才能證果。比如佛經裏的方便法說,拿花去供佛,來生就很漂亮,因為花很莊嚴,所以感得的身體就會很莊嚴;我們去拜藥師琉璃光佛的時候,來生皮膚就會很光滑、潤澤,臉上也不會有痣,別人看到都會生歡喜心……因果上是確實如此的,但並不是說我們佈施了以後,就像做買賣一樣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好的果報出來,佛法的利益不是這樣來計算的。

其實我們之所以很難看,是因為有一顆吝嗇的貪心,把自己的心情揪擠在一起放不開的緣故;當我們願意去佈施時,就有了一份愛心,原來揪擠得很緊的心就放鬆了,甚至消失了,那我們的心情就舒坦了,臉上就自然漂亮起來。

所以漂亮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從來也沒有失去,只是因為貪心讓它顯示不出來了而已,那你說這個漂亮到底是有還是無呢?所以是非有無,說它有吧,還顯示不出來,說它無呢,它本來就有,從來也沒有失去過。佛的圓滿報身就是如此。

慧明普照微塵剎是指佛的千百億化身,也就是佛的智慧光明。刹就是國土、世界,微塵是極多的意思,智慧的光明能夠普遍地照耀無量無邊的世界,為無邊的眾生點燃生命的光明。這就是佛的無數化身,一直在隨緣地救度無邊的眾生,就像陽光一樣,並不會選擇好惡,而是普遍地令所有國土都充滿光明。

其實我們大家也有“法身”、“化身”和“報身”,但都是染汙的、不清淨、不圓滿的。比如我們的“法身”就是思想、認識,思想是無相的,所以境界高低誰也看不見,但都跳不出善惡的範圍,不是善的,就是惡的。比如人生觀、世界觀等等各種觀念、認識、看法,不但確實存在,而且還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和感受。身體和感受就是我們的“報身”。

思想如果是惡的,比如殺心非常嚴重,身體肯定就短命、多病,常常會感到莫名的恐懼,醒著的時候不害怕,可是夢裏就會出現恐怖的夢境;如果思想很善,比如很慈愛的人,很珍惜其他眾生的生命,那自己的身體也會很健康安穩,不會生畏懼;善惡不太分明的思想,比如貪吃的人,腸胃就容易生病,貪色的人往往會傷身,有節制的人身體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了。所以身體的受用跟思想有直接的關係,這在哲學上就叫做“意識的主觀能動性”。

佛教史上有位著名的蘇曼殊,是民國年間佛教界的一個才子,據說才華可以和弘一大師相比。他年輕時就從印度留學回來了,可以講梵文、日文,而且音樂、詩詞、書法、繪畫樣樣精通,非常厲害,可是三十多歲就去世了,後來有人分析就是思想過分壓抑所導致的。

因為蘇曼殊的母親是日本人,從小就沒有見過父親,在過去那個社會裏,這是非常受人歧視的,所以他常常感覺很苦悶,也無處發洩,就染上了一個不良嗜好——暴食。有一次,他乘輪船到日本去,隨身帶了三麻袋吃的東西,別人還以為他是做生意的,結果他坐在麻袋上面就一直不停地吃,船還沒到日本三麻袋東西就全吃完了。有這樣的心理和習慣,身體當然就不可能好了,胃痛得厲害不說,最後還短命而亡。

所以身體的疾病和思想是很有關係的,我們如果不注意心理、思想的健康,身體就會受影響。比如有的人喜歡打遊戲,一天到晚都在打,停下來手就癢癢。這樣下去用不了多少時間,身體就會有反應,頸椎骨、腰椎、眼睛、頭腦,全都會出問題,會感覺噁心、腰酸背痛、頭暈眼花的,難受了就去吃藥、治療,邊治還邊玩,那怎麼可能治好呢?

思想是“法身”,身體是“報身”,身體根據思想的要求,去完成各種社會和家庭角色、生起的各種作用就是“化身”。比如我們學習時就是學生,回家了可能就是父親或者母親,在單位裏就是員工……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展現,但是無論你怎麼展現,都離不開思想和身體,所以法身和報身圓滿了,化身才會圓滿。

凡夫雖然都是佛,但都是在無明大夢裏沉睡的佛,天真佛性都被無明覆蓋住了,法身就變成了我執,思想意識變得很自私、狹隘。有這樣一個不圓滿的“法身”,報得的身體也不可能圓滿,因此整個生命現象都是顛倒、錯亂的。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會非常完美,這都是思想不完美造成的,就不能和佛一樣展現出圓滿、智慧、自在的行為。所以我們只有皈依佛寶,擺脫掉我執,才有從迷夢中清醒的可能。

全文請見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5113


 樓主| 發表於 2012-12-24 21:50 | 顯示全部樓層
達照法師

達照法師,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文成縣,俗姓林,筆名天臺子,2001年在中國佛學院獲佛學碩士學位。,現任普陀山佛學院講師及研究生導師、蘇州戒幢佛學研究所研究員、湖南省常德市禪學會名譽會長、溫州市佛教學會副會長、溫州佛教永嘉禪學會會長、溫州市妙果寺住持、第七屆文成縣政協常委、文成縣佛教協會會長、文成縣七甲寺住持、安福寺修建委員會主任。

修學歷程

  達照法師,俗姓林,筆名天臺子,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文成縣,1989年於七甲寺依了識長老出家,屬於嫡傳天臺教觀第46代。1991年春于福州鼓山佛學班就學,1991年秋考入南京棲霞山佛學院,1992年禮寶華山茗山大和尚受具足戒,1993年畢業於棲霞山佛學院,1993年至1994年入溫州大羅山專修密法,1994年秋考入中國佛學院,1998年本科畢業後進入中國佛學院研究生院,師從方廣錩教授專攻佛教文獻學,1999年獲得密宗大圓滿無相密乘心中心法代師灌頂資格。2001年6月通過中國佛學院研究生論文答 辯,獲佛學碩士學位。現任浙江普陀山佛學院講師及研究生導師、浙江溫州市妙果寺住持、浙江文成縣佛教協會會長、文成縣七甲寺住持、文成安福禪寺修建委員會主任。從事天臺、淨土、禪宗(特別是“永嘉禪”)、密法的修學和研究。發表專著《金剛經贊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飭終——佛教臨終關懷》(浙江大學出版社),論文《梵我一如及其演繹》、《金剛經相關的懺法初探》、《天臺禪修方法及其沿革》等三十餘篇,散文十餘篇、詩作五百多首。

達照法師
http://www.shidazhao.com/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5 09:14 , Processed in 0.027160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