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2948|回復: 1

不能將修學密法當作功課來對待(普巴紮西仁波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11-9 14: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49b5473f44b81aaeb0f9e&690.jpg


不能將修學密法當作功課來對待(普巴紮西仁波切)

有時候我們站在順緣的立場之上,也常常讚歎所有修學密宗的弟子都很了不起。當然,我們的確是需要一些讚歎,但只有讚歎的話,對我們的修行而言,恐怕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為細緻觀待,我們的內心乃至我們的修行,還有很多不圓滿的地方,這時僅僅依靠讚歎還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在為弟子們講法時,我還是要直接指出修行者的一些缺點,這本身也是講法的殊勝之處。

如今有很多修學上師瑜伽導修的信眾有這樣的疑惑:他的修行時間也不短了,但為什麼他的見解增長得並不是很快呢?我想見解不能迅速增長,主要來源於兩個過失:一是把上師瑜伽導修僅僅當作一門功課來完成;第二點是按自己的意願修學,而沒有依教奉行。

我們先大致講一下第一個過失,即把上師瑜伽導修僅僅作為一門功課來對待。

有時候我跟弟子們開玩笑說,往昔你依顯宗而修學的時候,每天都要念誦《阿彌陀經》、《地藏經》、《楞嚴經》、楞嚴咒等等,這些念誦就是修學顯宗時的功課,而如今你也把上師瑜伽導修當作一門功課來對待。因此對你而言,現前修學上師瑜伽只不過是把以前的功課轉變成另一個功課而已,除此之外,這兩者對你來說有什麼差異呢?

例如,你在念誦《阿彌陀經》的時候,你所依止的本尊是阿彌陀佛。而如今修學的是上師瑜伽導修,此時所依止的本尊是上師。那麼這兩者對你而言,差異在於何處呢?

阿彌陀佛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上師即為阿彌陀佛。如今你在修上師瑜伽的時候,上師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的總集,因此他即為阿彌陀佛。也就是說,你只是把這種口裏念誦的詞句和自己思維當中的觀想做稍許改變之外,較之以前的念誦,有什麼區別嗎?沒有區別,對你而言,實際上就是一致的。那這就是顯密之差異嗎?當然不是的。

因此,修法見解不能迅速增長的第一大過失,就是當今很多人把修學密宗,當作一門功課去完成。這樣行持下去,相信你的見解是很難迅速增上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fc4cb0102e4s0.html

 樓主| 發表於 2012-11-10 22:22 | 顯示全部樓層

修學密宗首先要知道密宗的殊勝之處(普巴紮西仁波切)

昨天我們說過,現前很多修行者將每天修學上師瑜伽僅僅作為一種功課來對待,如是行持的話,見解是很難迅速增上的。那麼反問一下自己,我們平常的修法是否具有這方面的缺點。若具有的話,現前就應該要有所改變。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前我們不僅已經認識到,密法是一切乘法之頂點,諸法之精要;從時間上而言,最長一生即可成辦解脫,而且也已認識到了輪回的過患,因此即生成辦解脫,就是我們最大的追求和願望,也是我們修學密法的目的。而想要早日圓滿即生成辦解脫的目標,我們的修法就必須要體現出密宗的殊勝性。因此光把密宗當作一門功課來對待,當作一個任務來完成的話,與顯宗就無差異可言了。

當然,我們在講解密宗殊勝的時候,並不是在貶低顯宗。要記住,顯宗教法有不可思議之殊勝,我們絕不能去誹謗。但是我們現前修學的是密宗,那就要清楚顯宗和密宗的相比,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何處,否則我們的修法如何也體現不出密宗的殊勝性。

有些其他堪布開玩笑說:普紮活佛平常講法的時候,都要講解一些顯密之差異。我說:是啊,這也是當前必做的一件事啊。因為如今漢傳佛教傳承中,無論是教法和證法都是具有的。例如現前有很多出家人和居士以前都曾學習過天臺宗,漢地也有很多寺院在講解天臺宗。天臺宗在做講解的時候,不也是按照自宗的教法而作傳講並且指導修行的嗎?同樣,若要是我們不講解一下自宗與他宗之間的區別,我們又如何能在修法上體現出自宗的殊勝性呢?因此我們現前修學密法,首先就要知道密宗的殊勝性在於何處。

我們雖然將密宗稱之為果法密咒,而下乘派稱之為因法相乘,但要記住的是,了知兩者之間的差異,並不是要排斥其他教法,認為其他教法沒有用。不,當然不是的。任何一法都非常殊勝,但想即生成辦解脫乃至現前已經具備諸多條件,我們也已開始修學密法,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在修法上體現出密宗的殊勝。

若要是不懂得這些理趣的話,修法就會產生這樣一個過失:把上師瑜伽導修,成熟口訣法乃至修學密宗當作一門功課來完成,只要一天走完這個過程,就認為一天的任務完成了。

現前有一些弟子,內心認為自己是修密宗的,因此聽到上師相應法的時候,就覺得非常親切,但是當一聽到如何修學上師相應法的時候,就覺得非常糟糕。這就是因為他沒有真正理解密宗的殊勝性,而只是把修法當作一種功課來理解的緣故。

因此我們以後可不能這樣,我們每天都在修學上師瑜伽導修,那麼首先就要知道修行之理趣,否則就非常容易產生這個過失。這是我們修行一段時間以後,見解無法迅速增上的第一個原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fc4cb0102e4sw.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7 04:15 , Processed in 0.021492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