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17981|回復: 36

弟子規(索達吉堪布)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7-2 18: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20521103401.jpg


弟子規(索達吉堪布)

弟子規(索達吉堪布) 第一課

思考題

1、學習《弟子規》有何時代意義?作為成年人、作為出家人,是否有必要學?為什麼?

2、有些人說:“學好《弟子規》就掌握了一切真理。”對此觀點,你如何看待?請說明理由。

3、本論分為哪幾部分內容?請大致敍述一下。

4、古人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認為“有餘力,則學文”,這對你有哪些啟示?今後有何打算?

5、父母呼喚你,或吩咐你做事,你應該怎麼做?佛教中有這些孝順的理念嗎?請具體分析。

6、對於父母的教育和責備,子女應如何對待?假如父母沒有文化,而子女學歷特別高,那又該如何?你平常是怎麼做的?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從今天(2009年3月17日)開始,給大家講一下《弟子規》。

《弟子規》是我自學的,沒有傳承,但感覺內容非常好,就自己學了一遍,也給部分孩子傳了一遍。它講的雖然不是佛教道理,但與佛教並不相違,而且,即使是學佛的人,也可依此來完善人格,所以瞭解這部論典很有必要。尤其是漢地許多孩子,從小沒有受這方面教育,甚至老師對此也非常陌生,所以希望通過這次的共同學習,很多學校也能開這門課,讓大家瞭解古德先賢的做人道理。

在傳講的過程中,我會借用佛教故事或其他教言在字面上作簡單解釋,以便於“文殊小學”為主的出家、在家的小道友們學習;同時,也會引用順便想到的佛教公案、教證,來印證《弟子規》的內容。

你們應該清楚,古人特別重視《弟子規》,漢族子弟的啟蒙教育多開始於這本書。但在六七十年代,傳統文化被“革”了“命”,以致後來成長起來的一代,都沒有接受這種理念。我曾問過許多年輕的校長、老師,但回答全部是“沒有學過”,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孔孟思想中雖沒有佛教的因果正理,更沒有大乘菩提心、空性及光明如來藏的甚深教言,但在為人處世、接人待物方面,許多地方很值得借鑒。現在的社會,怎麼樣孝順父母、怎麼樣誠實守信……不要說孩子,就連為人師表的老師也不太懂。所以我們有必要提醒世人:這麼好的傳統文化,理應值得接受,而不要拋棄。這次學完《弟子規》後,希望你們有能力、能發心的,今後結合佛教教理盡力引導世人,讓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可能有人會想:“《弟子規》是小孩子學的,我現在都是大人了,沒有必要學這個。”這種想法不正確。雖然你不是小孩子,但古代小孩所受的教育、所具有的德行,我們這些成年人,乃至出家人都不見得有。如果沒有的話,那就應該學,誠如《戒律花鬘論》所言:“不知理,六十歲也孩童。”儘管你在年齡上已經成人了,但如果德育上一片空白,那就是“孩童”,就該接受這種教育。尤其現在很多學校只重視分數,德育方面卻沒有引起重視,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即使擁有高超的智慧,但沒有德行的話,那他的智慧依靠什麼而成長?這是個大問題。

還有些人想:“我們作為出家人,學《弟子規》根本沒用,因為它是世間人的童蒙教育,而我已經看破世間了,再學這個豈不是多此一舉?”這種觀念也不對。出家人若不懂得基本的做人規範,那在僧眾群體中也好,發心利他的過程中也罷,連人都做不好的話,還想要成佛利益眾生,恐怕更是遙不可及。

所以,從各方面考慮之後,我覺得即使在成年人中、居士團體中,乃至出家僧團中,學習《弟子規》都有必要,一個人學和不學肯定有很大差別。

當然,我們也不能把《弟子規》看作所有教育的頂巔,有了它一切具足、沒有它一切不成,這是不對的。雖然它在教導人生哲理、規範世俗行為上是一部好論典,但與佛教勝義、世俗的真理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這方面務必要一分為二地分析。否則,特別喜好孔孟思想的個別人覺得:“《弟子規》是一切學問之最,只要懂得孔子的思想就可以,學佛沒有什麼。”把孔子與釋迦牟尼佛相提並論,我覺得這是一大錯誤!

我看過不少儒家先賢的書,如《三字經》、《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裏面對今生的做人講得很好,可卻沒有涉及業因果、前後世的甚深道理,更未觸及佛教所揭示的一切萬法真理。因此,如果有人說孔子與釋迦牟尼佛一樣,我們可以跟他辯論:不說特別深奧的道理,單單是前後世或六道輪回的存在,儒教傳統思想中有沒有提到?大家不妨觀察一下。我詳詳細細地翻過很多書,覺得儒家注重的是今世,來世幾乎很少提及,更不要說揭示心性本體,讓人明心見性了。因此,對它太重視了恐怕也不行,只能說:在世俗方面,它是很好的教言。

關於漢地三教,總體而言,儒教是入世的,引導人做慈善、重孝道;道教是出世的,思想偏重於遠離紅塵、與世隔絕;而佛教是以出世的心態做入世的事情,遠離一切塵染的同時獲得解脫。因此,佛教的思想包含道教和儒教,通達了佛經論典之後,看道教會一目了然,看儒教也同樣如此。現在有些學者也認為:“儒教治世,道教修身,佛教治心。”可見,真正能對治內心煩惱的,唯一在佛教中有。當然,這樣的認識,出家人一般都具足,而有些在家人的分寸稍需調整。

接下來講《弟子規》:
作者:李毓秀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作。他祖籍山西,是清初著名的學者、教育家。這部論典最初叫《訓蒙文》,後經賈有仁先生修訂,改名為《弟子規》,一直流傳至今,對人類文明起了很大作用。

我在自學的過程中,覺得作者相當了不起。他用的語言很簡練,但所講述的道理很甚深,除了字面的內容以外,背後還隱藏著深奧的教言,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

釋題:弟子規

所謂“弟子”,狹義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師的學生。廣義來講,所有的人均可稱為弟子,我們佛教徒是三寶弟子、上師的弟子,非佛教徒則是老師的弟子,人人都應活到老、學到老,所以永遠是“弟子”。而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規範,就叫做“規”。因此,不管大人還是小孩,要想做一個合格的弟子,就應當學習這部論典。

總 敘

“總敘”,相當於佛教論典中的立誓句。在下面兩偈中,可以涵攝整部論典的內容。

學《弟子規》其實很簡單,它只有九十個頌詞,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特別順口,所以我要求智悲學校的學生早上讀誦。對小孩子而言,可能有些內容懂,有些不一定懂,但只要慢慢記在心中,長大後這些道理就會隨口而出,很容易運用於日常生活中。不管佛教理論還是世間格言,只要用得上,對自己心行起到斷惡修善的作用,就是善法。心善則善、心惡則惡,所以,本論也是諸佛菩薩的一種加持。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弟子規,聖人訓”:《弟子規》這部論典是聖人的教誨。所謂“聖人”,狹義上指儒教的創始者——孔老夫子;廣義上,所有的古德聖賢、高僧大德皆可包括其中。

在漢地,孔子的思想雖一度被當作批鬥物件,但隨著歷史長河的流淌,現在很多仁人志士都想恢復這一傳統文化。在國外,很多人也對孔子思想給予了高度重視。早在1988年,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發表了聯合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英國湯恩比博士也說:“要解決21世紀的社會問題,一定要借助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教。”

由此可見,現代人類非常需要聖者的語言,此外,凡夫的語言表面上再吸引人,也不適合去看、去學。記得《弟子規》的後面說:“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意思是,不是聖者的教言,千萬不要看,看了只會遮蔽了你的聰明,教壞你的心志。的確,雜書看多了,流行歌曲聽多了,思想就會被染汙,從此之後,對“聖人訓”根本不感興趣。因此,我們該學的,就是聖人的教言。而這部《弟子規》,其體系是出自《論語•學而篇》的一段話:“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故而是聖人訓。

這部論典總共有七個問題來闡述,下麵雖對此分別有廣說,但這裏先略作解釋:

第一是“孝”。在古代,尤其是漢族人,對孝的重視程度很高。所謂“百善孝為先”、“忠臣出自孝子之門”,一個孩子孝順與否,決定了他將來的命運。

我很小的時候,常愛去一些親戚家,當時兩個親戚比較典型:一家的孩子可能有十幾個,他們天天打架,父母也使勁打,每次一進他家帳篷,總是鬧哄哄的,孩子們哭聲一片,大的恨小的,小的罵大的……現在這些孩子到了我這樣的年齡,沒有一個有出息的,連維持基本生活都相當困難。還有一個親戚,他家有六個孩子,每次我去他家,父母也慈悲,給孩子講很多道理,而且從未看到孩子打架或對父母不孝。後來這家出的都是人才,不僅自己的生活沒有問題,還為社會做了許多貢獻,出家的,在出家方面有所建樹;在家的,經常喜歡助人為樂。可見,家教十分重要。當然作為出家人,也沒必要去考慮這些,但回顧你自己的成長,應該捫心自問:我在孩童時期有沒有孝敬父母?甚至,有沒有這種概念?

第二講“悌”,就是友愛兄弟姊妹。孝字,上是“老”、下是“子”,意為子女理應頂戴父母;而悌字,是“心”旁邊加“弟”,是說哥哥心中要有弟弟,這是象形字的一種表示。所以,悌就是要關愛兄弟姐妹。

第三講“謹”,指所作所為小心翼翼、認真對待,這也是佛教講的用正知正念守護根門。所以,做任何事不要任意妄為、敷衍了事,而應該認真謹慎。

第四是“信”,就是誠實、守信用,做什麼事、說什麼話乃至起心動念都不虛偽狡詐,老老實實地去行持。

第五是“泛愛眾”,這是一種廣泛的愛,對凡是生活在天底下的人類,皆以慈悲心一視同仁。類似於佛教中的以慈悲心關愛一切眾生。

第六是“親仁”。親,是親近、依止;仁,是仁人志士,或高僧大德、善知識。也就是要親近善知識、親近好老師。

第七是“有餘力,則學文”。除了上述六層內容以外,若有多餘的時間、精力,還可以學習其他有利於身心的知識。

可見,古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有了這個基礎後,才要求學習文化知識。所謂“德才兼備”,而不是“才德兼備”,即先有了六種“德”以後,再去具備“才”。然而,現在的教育有點顛倒,每個學校的老師都只重視分數,只看學生能不能背、能不能學,至於他的行為規範、人格操守,根本提也不提。好多孩子因為沒受過這種教育,長大後雖有一點學問,可是做人很差勁。包括有些出家人,學歷儘管很高,也讀過一些名牌大學,但與人的溝通能力不行,沒接觸兩天就出一些問題。所以,古人的教育方法,我們還是應該沿用:先培養德育,有餘力再學其他知識。

“有餘力”其實也不難。東漢時有個人叫董遇,因生活貧窮,靠打柴為生。他特別好學,每次去打柴總帶著書,一有空閒,就拿出來讀。他哥哥常譏笑他,但他還是照樣讀他的書。天長日久,他的學問大長,寫了兩本好書,在當地引起轟動。附近的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只是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書讀一百遍,意思自然會顯現出來。)請教的人說:“您講得有道理,但我們苦於沒有時間。”董遇說:“應當用‘三餘’的空閒時間:冬天,沒有多少農活,是一年之餘;夜晚,不便下地勞動,是一天之餘;雨天,不好出門幹活,為平日之餘。”現在有些人總找藉口說:“我白天那麼忙,工作壓力那麼大,生活節奏那麼緊,哪有時間學習?”其實,只要你自己肯學,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像董遇,就是從那些“空餘”裏得到了利益。

如果有了空餘時間,就可以學習其他學問。什麼是其他學問呢?《周禮》中講了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禮”是禮節;“樂”是音樂;“射”是射箭(當然出家人不能學);“禦”是駕車;“書”是書法;“數”是計算。佛教中也有相似的觀點,如《經莊嚴論》、《薩迦格言》中言:如果你有充裕的時間,應精通五明或十明的一切學問,如醫學明、聲明、詩學等;即使你沒有多餘的精力,孝、悌、謹、信等也不得不學,因為作為一個人,明白這些必不可少。

我經常想:《弟子規》的內容,應該用佛教觀點來解釋,這樣剛好有一些補充。否則,單單只考慮眼前幾十年,卻從來不提前後世、業因果,不去關注更為長遠的生命,就太有限了。若能與佛教理念配合起來,進行灌輸,孩子們一生中的印象會比較深。想想我們小時候,如果在學校讀過這些,可能就不會給父母、給別人帶來那麼多痛苦了,反而應該還有很大饒益。以上講了總敘,下面正式講七個問題中的第一個: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在家中,父母呼喚你,一聽到就該立刻答應,不要慢慢吞吞。無論父母叫你做什麼事,不要拖拖拉拉,要立即去做。

“父母呼,應勿緩”:表面上這好像很簡單:父母喊你,馬上答應就可以;父母讓你做事,馬上做就可以,但它有甚深的道理。我們兒時都做過孩子,那時,是不是父母一叫就答應呢?恐怕很多人不是。尤其現在獨生子女居多,父母當寶貝一樣疼愛,這讓孩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像很多大學生,不會洗衣服,別人叫也不吭聲;再大一些,不懂人與人之間怎樣交往,這都與兒時教育有相當大的關係。

小時候父母嬌慣你,喊多久都不應一句,即使回答,也是惡狠狠地說:“幹嘛!什麼事?”沒有一點恭敬和孝心,長大以後自然對誰都不理不睬。因為父母是最親的,他的呼喚你都不應,那到了單位或面對親友時,更不會恭敬對待了。所以,兒時的教育很重要,它導致了每個人在修養上的差別。

學習這部論典,很多道友可能會有一種懊悔:“小時候父母說什麼,我應該好好地聽。但現在父母已經死了,想孝順也沒辦法了。”但不要緊。若懂了這個道理,有機會可以教親戚朋友的孩子,同時自己也知道該怎麼跟人相處。譬如,不是父母,而是其他人叫你,你的態度怎麼樣?是不是像有些世間人那樣,領導上司喊了立即答應,而普通同事喊,就用另一種態度?如果這樣,那就是傲慢無禮的表現。

表面看這只是一般的道理,但在實際行動中卻難以做好。所以,現代人和古人相比,確實特別差,而且是點點滴滴都差!

此處講的並不是中觀空性,也不是氣脈明點,只是做事做人的世間道理。我們這些凡夫人既然還沒離開世間,就應該遵守這些規矩。畢竟內心的證悟,誰也看不到,但外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別人喊你,你在那兒一副特別傲慢的樣子,別人會有怎樣的反感,你清楚嗎?所以,古人的行為規範,現代人的確需要。否則,每天接受的都是眼花繚亂的事物,那麼真正有價值的思想文化,就只能被拋棄,讓它斷滅了。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有命令,要趕快行動,不應該拖拉,這也是孝敬父母的舉動。從小若有這樣的理念,那麼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也會去孝養。春秋時期的郯子 ,生性至孝,父母年老都患有眼疾,他特別傷心,到處求醫。聽說鹿乳能治好雙親的眼疾,他便披著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中。獵人誤認其為鹿,正要舉箭射他,他趕緊大叫,並將實情相告。獵人聽後非常感動,想辦法給他弄來鹿乳,並護送他出山。古代有這樣孝子,而現在有沒有呢?很罕見。2004年有個人把腎捐給了母親,這在當時轟動一時,感動了很多人。但古代並不是這樣,那時人人對父母都特別孝敬。

或許有人問:“儒家思想提倡孝道,後世有《二十四孝》等許多故事。可這孝順之舉,佛教有嗎?”

佛教不但有,而且遠遠超勝,更不可思議。如虛雲老和尚,他為報答亡母深恩,吃盡了千辛萬苦:首先三步一拜,一心發願朝拜五臺山,以此功德,回向母親早脫輪回。在這個過程中,他兩次凍僵在冰雪中,感得文殊菩薩化身救他脫險,三年後才到五臺山。後來又念未見母親現身,不知是否離苦得樂,他又在阿育王寺拜佛陀舍利、燃指供佛,一心求見母親一面。結果一天在夢中見母現身,得知母親已轉生淨土。

以這種偉大的行持報父母之恩,在儒教中很難見到。孔子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父母活著,應以禮承事;死後,要以禮埋葬,並於逢年過節時,以禮祭奠。所以,他們對父母的報恩僅限於此。然佛教可謂更上一層,蓮池大師雲:“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只有讓父母徹底離苦得樂,才成就了真實的孝道。

在佛教中,一個人要想往生極樂世界,首要條件就是:“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可見,“孝養父母”是最基本的善法。要瞭解孝,就應深入佛經,像《父母恩重經》、《盂蘭盆經》、《地藏菩薩本願經》,都可以稱為“佛門孝經”,經中詳細描述了父母恩重難酬,做兒女的應如何報答父母深恩。佛陀還親口說:“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因此,人想學道,孝順非常重要。

而孝順方式,佛教的與世間的有很大不同。佛經雲:“飲食及寶,未足報父母之恩。唯導父母向于正法,便為報二親也。”意思是說,以金銀財寶、飲食衣物供奉,不能圓滿報答父母的恩德,唯有引導他們行持正法,才是真正報答了雙親之恩。有些道友以前常讓父母不高興,也做了讓他們傷心的事,現在懂佛教的道理後,就應該行持善法,並把善根回向給他們——這是我們的報恩之舉,是最圓滿的!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教導的道理,必須恭恭敬敬諦聽。父母若有智慧,教得頭頭是道,子女自然會聽,但有些不一定有學問,可他畢竟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做子女的也要洗耳恭聽。

現在有些孩子,有了一點學問就傲氣沖天。父母是小學文化,自己是大學畢業,父母給他講道理,他就擺出不屑一顧的姿態:“你連書都沒讀過,還敢教我?我可是了不起的高才生!”其實這樣不合理。一般來講,父母的人生閱歷比你豐富,而且,他在教導子女時心很善良,以慈愛心所引發的語言,肯定有價值。所以,年輕人要好好聽父母教導。如果抱怨:“嘮嘮叨叨,在講什麼呀?別講了,你吃你的就可以,囉唆什麼!”這不但會傷了雙親的心,自己的修養也成問題。真正有學問的人,父母再沒文化、再怎麼樣,對他們所說的教言,還是會聚精會神地傾聽。但這一點,如今很多人都做不到。

“父母責,須順承”:父母因為你做錯了、行為不如法而譴責你,你必須虛心恭順地聽從,勇於承認自己錯誤。對父母有恭敬心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即使父母說的是一般語言,甚至是責備,也會認真聽取。因為“愛之深,責之切”,父母的訓斥是出於愛心,做子女的應該接受。若能如此,對自己也有很大利益。

不僅世間人要順承父母,佛教中不管小乘、大乘,都認為父母是嚴厲對境,即使他們是凡夫,也值得恭敬。尤其是作為出家人,信眾供養自己的錢財,可以給他們使用。以前佛陀時代就有位阿羅漢,父母非常貧窮,他想以衣食供養,但又不敢,於是請示佛陀。佛陀便召集僧眾,並作開許:“假令出家,于父母處,應須供給。”所以,出家人可以對父母進行供養。

一個從小要恭敬父母,父母說什麼都要聽,即使是批評也要認真對待,若能如此,久而久之便會明白,父母的教導很有價值。眾所周知,孟子小時候厭倦學習,有一天不願讀書,就逃回了家。孟母正好在織布,見他翹課回來,一句話沒講,就把織布的梭子給弄斷了(這意味著馬上將要織成的一匹布全毀了)。孟子非常孝順,忙跪下來問:“您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告訴他:“讀書求學不是一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線開始,然後一寸一寸地才能織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織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恆,像你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輒止,以後怎麼能成才呢?”若是現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反省自己,一句話就扔給母親:“這是你自己的事。”但孟子的根基畢竟不同一般,他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從此一心向學,再也不隨便曠課,後來繼孔子而成為“亞聖”。所以,對父母長輩的責備,理應樂於聽受。

我們作為出家人,即便中觀應成派的觀點學得比父母好,但對父母的批評,也要視為一種教誨;縱然學佛多年、廣聞博學,但父母的那種世間教言,對自己的身心仍有幫助。所以,每個人應把“敬聽”、“順承”的道理,用於實際行動中。但很多道友恐怕沒有做到,有的可能在後悔:“如果父母還在,我一定要聽話,可是——下一世再來吧,只有等下輩子了。”會不會這樣?

真的,現在很多人做得不如法。包括一些出家人,可能空性觀得太好了,把父母也“觀空了”,覺得沒什麼,但從世間道德而言,對父母的孝順奉養不能缺少。以前漢地有個懶殘和尚,因為母親就生了他一個獨子,所以他責無旁貸地要負起孝養母親的責任。有時他窮得一文錢也沒有,為了不讓年老的母親挨餓,只有把自己袈裟典當了,買米回來養親。從這些大德的歷史來看,他們對父母是有執著,但這種執著並未影響他們成道。而有些人出了家以後,對父母一點悲心也沒有,這是不應理的。

現在的社會,人們的行為確實不如古代,但這暫時不講了。總而言之,在孝順父母方面,大家應該有一些新變化、新行為!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弟子規》網路課程:
http://www.zhibeifw.com/study7.htm


 樓主| 發表於 2012-7-2 18:12 | 顯示全部樓層
弟子規 第二課 (索達吉堪布)
思考題

7、一個人立足於社會,關鍵起作用的是什麼?你對此有哪些體會?為了教育下一代,你今後準備怎麼做?

8、看了古代子女對父母的承侍,然後再對比現在的狀況,你有什麼感觸?

9、對“居有常,業無變”這句話,請從世間、出世間的角度分別作解釋。你自己做得到嗎?

10、有些孩子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偷偷藏起來拿走,你如果見到這種現象,會如何教育他?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這次宣講《弟子規》的目的,就是想挽救下一代的孩子。

大家都清楚,人生非常短暫,而這一生,卻很難學到有用的知識。尤其是現在,多數人並不重視傳統文化,只是一味地追求錢財、地位、名聲,致使倫理道德受到了極大損害。所以,作為大乘修行人,每個人都有責任將有緣眾生安置于佛教的光明大道中,即使與佛教沒有因緣的,也要讓他行持善法、斷除惡行。

在古代,不管老師所教的,還是學生所學的,其目的都是讓人具足善良品德。我們看“教育”一詞:所謂“教”,《禮記》中雲:“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就是讓孩子增長善法,挽救他的過失。而“育”,《說文解字》中雲:“育,養子使作善也。”意即讓孩子一心向善,形成善良的人格。所以,教書育人的內涵,不僅僅是傳授一些知識,更主要的是教孩子怎麼樣做人。

昨天也講了,在“德”和“才”之間,古人把“德”放在第一。本論雲:“首孝悌,次謹信……有餘力,則學文。”《三字經》也說:“首孝悌,次見聞。”要先以孝悌為基礎,再擴大見聞——“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逐漸廣學所有的知識和技能。所以,現在的教育次第確實顛倒了。你們也可以看看,任何一所學校的老師,誰把德育放在第一了?老師教書時只看分數,得滿分、成績好的才得獎,但此舉最多只培養了智慧。所以,去年我在智悲學校裏就要求:成績優異者可以得獎,但更重要的,應該鼓勵德育,德行也要分上、中、下三等,分別發給相應的獎品。這樣做,孩子從小會覺得“做好人是有必要的”,讓他腦海裏有這樣一種觀念,才是教育的根本。

我們辦學校、教學生,一定要重視德育。否則,孩子們學了再多知識,也只是增長傲慢而已。有些西方學者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一個人在任何社會團體裏生存,真正起作用的,思想和行為的態度占了85%,智慧只占15%。然而,現在人全力以赴希求的是什麼?就是智慧、文憑,但這些能用於生活中的卻很少。就算你讀了大學、研究生,所學的知識能否全部派上用場呢?恐怕也不行。所以,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一個人的人格、品行和善心,才是最為關鍵的。

出家僧團中也一樣,有些人雖然學問不高,但人格相當好的話,即使剛開始不被人接受,時間長了以後,人們還是會對他刮目相看,越來越喜歡他。相反,有些人儘管文憑不錯,可交往能力差且傲慢無禮,這樣的人呆在哪里,也不會有長久的緣分。這個道理,出家人弘法利生時應該瞭解。上師如意寶生前為什麼特別強調人格?原因也在於此。雖然出家人已遠離紅塵,這些好像可有可無,但要想在寺院長期過這種清淨生活,人格不好的,寺院也不會要,而去社會上弘法利生時,不要說度別人,自己都呆不下去。

我們學這部論典,必須先瞭解它所講的基本道理。《弟子規》中最開始是講孝順父母,作為學佛的人,對父母一定要有感恩之情。如果對父母置之不理,無所謂的態度,那又如何對所有眾生發菩提心呢?要知道,修菩提心最主要的就是知母、念恩、報恩,倘若對自己的母親都沒感覺,那能否悲憫其他可憐眾生呢?絕不可能!

現在有些人提到父母,就跟其他眾生差不多,這樣的人能不能修大乘佛法?尤其是菩提心能不能在他相續中生起呢?非常困難。只有對現世父母有報恩心,進而了知天下眾生皆為父母,如佛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菩提心才能真正生起。

所謂的父母,狹義上講,就是今世雙親;廣義上講,在多生累劫中,每個眾生都當過自己父母,凡是眾生,沒有一個未曾當過父母的。因此,修行人要先孝順父母,進而才能對一切有情生起悲憫之心。

最近,我要求各地的孩子都學《弟子規》。如果從小沒受過慈悲的教育,以完善人格,長大後再去扭轉,恐怕非常困難。只有小時候把這種教育一點一滴滲入心田,長大以後,知識與德行才會用於生活當中,對家庭、團體、國家乃至全世界和平,起到重大的作用。所以,本論講的雖然只是今世的法,但學大乘佛法的人也有必要去行持,以此願一切眾生暫時離苦得樂,究竟獲得圓滿的斷證之果。

大家應該相信發願的力量。早上起來就要願眾生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益,晚上睡覺前也要如是回向。不說大的世界和平、國家安寧,我們可以從每個家庭開始,願他們不要整天吵吵鬧鬧。現在的許多家庭,大人天天鬥,小孩子互相鬥,小孩跟父母之間也在鬥……家成了激烈的“戰場”,不平靜、不安寧,這樣的生活也是種痛苦。所以,大乘佛教徒應該默默發願:願大大小小的爭鬥與戰亂,全部得以平息。這也肯定能起到作用。所以,我們應通過各種方式來弘揚佛法。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冬則溫,夏則凊”:子女對父母應無微不至地照顧,根據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給予不同的關心。冬天寒冷,要想盡辦法給父母取暖;夏天炎熱,要讓父母過得涼爽。當然,這裏的“冬”、“夏”,並不意味著只管冬夏,不管春秋。而是要根據天氣的不同,時時看父母有沒有生活上的困難,並給予關心。

藏地經常有這種情況:有些人條件不好,父母冬天沒有厚衣服,還是穿夏天的,特別冷;夏天本應過得涼快點,可還穿著笨重的破衣。從這些父母身上,也能看出子女的不孝。因此,孝順的子女平常要關心父母。

古代有個叫黃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歲時母親去世,從此他更細心地照顧父親,一人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親著涼,就先鑽到冰冷的被窩裏,用身體溫熱被子後,再扶父親上床睡下。(不像現在,可以開電熱毯、開暖氣,那時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到了夏天,為了使父親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涼席扇涼,再請父親去睡。黃香小小的年紀,就有這樣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學上有所成就,後來他當上了以孝聞名的好官,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被列為“二十四孝”之一。像這樣去關心父母,我們在兒時或長大後有沒有做過?每個人不妨想一想。

現在社會好像是相反的:父母給孩子吃好、穿好,什麼都安排好。孩子從小習慣了,長大後也就認為:“我是家裏最可愛的人,所有人為我服務是應該的!”因為生下來就如此,過慣了“小公主”、“小皇帝”的生活,所以從來不會為父母長輩著想。而古代不是這樣,古人的兒時教育,讓孩子長大後就有生活能力,不管到哪里去,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

所以,我們的教育需要改進,要由家庭和老師做些溝通:孩子在學校時,老師應該教他怎麼樣孝順,早上、晚上如何對待父母,多講“孝”的知識;而在家裏,父母則應灌輸“敬”的道理,告訴他怎麼樣尊敬師長,怎麼樣聽老師的話,怎麼樣團結同學……諸如此類。否則,老師只重視分數,父母也是除了管他吃飯,此外什麼都不過問,一晃幾年,教育的大好時機就錯過了。

大家也可以回顧自己的人生:從小到現在,你是在什麼環境、什麼教育氣氛中成長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你對父母是否始終有感恩之情?現在的教育缺少恩義、道義、情義的理念,這方面甚至是一片空白。既然如此,要一下子彌補起來也辦不到,但我們首先要明白:有些地方需要改革。否則,如果一代一代只追求錢,心中不再有理想,永遠這樣下去的話,珍貴的傳統文化就中斷了,如此前景令人堪憂。

“晨則省”:省,是問候。做子女的早上起來以後,應先到父母那裏問安:“您昨晚睡得好不好?有沒有生病?今天早上覺得如何?要我做些什麼?”

“昏則定”:定,是安慰。黃昏時也要到父母那裏探望,看有沒有什麼事需要做的。比如,父母身體不適的話,要為他準備好藥和開水。

真正孝順的孩子會這樣,早上、晚上都關心父母,可現在的人根本做不到。即使有人認為自己很孝順,也只是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每個月寄一點錢,其實這不是孝。以前有人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現在許多人認為孝就是能養父母,讓父母吃飽。其實你養狗、養馬也要讓它們吃飽,如果只是給飯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養狗、養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子女在物質上孝養父母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給予安慰。作為父母,晚年往往會感到孤獨、寂寞,始終覺得自己遭人嫌棄、沒人理睬,因此,子女平時要多加安慰,讓他們開心、高興。其實這也合情合理,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時,不會吃飯、不會穿衣、不會走路,甚至不淨糞也染在父母衣服上,而父母犧牲一切,無微不至照顧我們長大,之後又一直關心我們讀書、成家……到了現在,他們的身體已經蒼老、體力已經衰退,這時候,如果對他們一點都不關心,那真是沒有良心的表現。

當然,出家人離開父母也是沒辦法,如果一直隨順他們,他們不一定讓你出家。所以你是大孝,現在只有閉著眼睛發菩提心、回向了——我看很多出家人臉色有點不對,所以安慰一下啊!

不管怎麼樣,關心父母確實重要。倘若你是在家人,平時一定要經常問候父母。周文王就是典型的例子,有關歷史說:他是聖者,母親懷他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語”,即眼睛不看不如法之色,耳朵不聽不如法之聲,口中不說傲慢之語。後來他成了太子,每天三次去禮拜父王:早上起來,他穿著禮服在門外向父親問安,中午、晚上也是如此。這在歷史上非常出名。

但現在的在家人,不要說一天三次,三個月一次有沒有啊?有些人對父母關心很不夠,好像從降生以來父母從未關心過自己一樣。當然,這也與父母的教育有關,倘若從小就培養孩子孝順,那他對長輩會有恭敬心。其實,恭敬心非常重要,前段時間我去學校時說:“你們做老師的,有一個道理沒有教好,那就是恭敬心。”古人的禮節,往往代表很深的意義。我看過一位教授的演講,他在每次演講之前,都先給台下的人深深鞠個躬。他說:“如果我心裏有傲慢,腰肯定彎不下來。”我覺得他講得非常對,一個人很傲慢的話,根本不會給人鞠躬,甚至連頭也不願點一下。所以,人如果從小懂禮節,對他一生會起到很大作用。

漢地非常講究團圓,一家人共同吃飯時,因為對孩子的寵愛,菜往往先夾在他碗裏:“你是寶貝,最可愛的。”所有長輩都給孩子夾菜。其實不應該這樣,吃飯時,應讓孩子先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有種恭敬的表示,就像我們對三寶供養獻新一樣。這樣點點滴滴教,漸漸地,他就會對長輩有尊重之心。否則,現在很多孩子智慧不錯,會打電腦、會上網、會開車……有種種技能,可內在的德行很缺乏。所以有些教育需要調整,不然的話,孩子對父母連基本的感恩心都沒有,更不要說去學佛修菩提心、大空性了。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出必告”:作為子女,出門時一定要向父母告辭,不能不告而別,隨隨便便想走就走,否則會讓父母擔心。尤其現在社會非常複雜,治安也不好,孩子到底是出去了?還是……父母不清楚就會擔心。父母的心跟孩子的心完全不同,俗話說:“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孩子的心像石頭一樣堅硬,對父母總是無所謂,而父母的心卻像水一樣柔軟,始終惦記著孩子。就算孩子已經二三十歲了,按理說不需要擔心,可父母還是放心不下。所以,出去時跟父母打招呼非常有必要。

“反必面”:一旦從外面回來,也要去看看父母,讓他們心安。不這樣做,父母會始終想著:“孩子回來了沒有啊?”

然而,如今很多子女,出門時從不辭行、想去就去,回來時也不打招呼。這就是現在年輕人的行為。

“居有常”:做子女的,居住的地方要固定,不要變來變去,今天在北京、明天在上海;今天在寺院,明天在鬧市……住處若經常變換,父母就會擔心孩子在外面居無定所、到處漂泊。

其實,居所固定很重要。不僅在家人要做到,出家人也應如此,在一個道場的時間越長越好,呆的時間長,說明你在這裏有一分功夫,有一分成就。否則,今天在這裏,明天去那裏,東南西北跑來跑去,恐怕有點問題。有時候我接觸一些想來出家的人,問他到過什麼地方,有的說:“我先在一個寺院呆了三個月;又到東北的寺院呆了五個月;然後去南方的寺院住了兩年;某某佛學院讀了一年半;後來在郵電局呆了三年;老師當了一年;醫生做了兩年……”弄得我眼花繚亂,心想:“這個人到底是幹什麼的?在這裏恐怕也是一年半載,能不能呆一個月也不好說。”所以,居所不定有較大的過失。

“業無變”:一個人的學業、事業、道業,最好不要改來改去,一門深入才會有所成就。如果你想學佛,那就好好學顯宗或密宗;在社會上做一項工作,那也好好去做,不要換得太勤了,否則心很難成長起來。所以,人一定要穩重,不穩重的話,幹什麼都容易出違緣。這些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平時用它來觀察,既可以衡量他人的境界,也可以看出自己的不足。

當然,作為出家人,出去回來都跟父母稟報,恐怕不一定適合。尤其是父母若不信佛教,你這樣做,可能永遠沒機會行持善法了。對這種情況,佛教經論中開許說:可以自己決定。誠如華智仁波切在《前行》所言:既不向父親詢問,也不與母親商量,自己決定一切,遠離世間而前往寂靜地,什麼也不掛在心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以此來印證自己修行。到了那時,“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什麼也不必在乎,在這樣的境界中,就不用天天到父母那裏去了。如果你都出了家,就應該放下一切,沒必要總惦記著家,否則修行容易出障礙。暫時看來這好像是不孝,實際上是大孝,這方面也有許多教證。

不過,世間的做法與佛教的大不相同,尤其在古代,由於交通不方便,父母在世的時候,子女不能住得太遠。以前有個“聶政養母”的故事:聶政是戰國時期的一位俠士,很孝順自己的母親。母親在世時,有人請他出門行俠仗義、打抱不平,他總是刻意回避;當母親去世以後,他才離開家為朋友報仇去了。所以孔子講:“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當父母健在時,最好不要遠遊他方,如果你有事需要出去,不論遠近、時間長短,一定要向父母說明,以便父母與你聯繫。但現在不說也可以,因為每個人都有手機,不過有些人總欺騙父母,本來自己在南方,卻偏偏說在東北……

其實父母是很可憐的,天天記掛著子女:行為不如法的孩子,害怕他在外面打架、做各種非法行;品德好的孩子,那些雖不必擔憂,但還是掛念他會不會生病,正所謂“父母唯其疾之憂”。尤其是出家人,有父母的,父母會一直惦記著:“孩子沒給我打電話三年多了,他現在活著還是死了?如果活著,身體好不好啊?”可能你當時出家他不同意,但實際上——你們不要哭哇,這多不好!

去年我弟弟天天給母親打電話,這方面他還可以,比我強。他為居士林進貨,每次出去都習慣性地“我現在到馬爾康了”、“我到米亞羅了”、“我到汶川了”……後來我跟他說:“你這樣講,母親也不懂汶川是哪里、米亞羅是哪里,不如到成都說一聲就可以了。”但他已經習慣了,回來一路上也是不停地彙報。我說:“如果你非要說,說色爾壩、霍西就可以,不要一直汶川、安德……”這方面我確實不擅長,可能是一種習慣吧。有些出家人經常問我:“我要不要給父母打個電話?”我說:“《劄嘎山法》裏講了,父母當你死了最好。你以前在家時本應孝順,但當時因耽著事業,沒有好好地盡孝,而現在你出了家,也不一定能做什麼。”有些出家人會不會覺得自己不孝,現在想重新尋找父母?

言歸正傳,這裏講的“居有常,業無變”很重要。作為修行人,行為不要多變,身體也要穩重,住於一處好好修學,最終才會學有所成。否則,今天在一位上師那裏學個儀軌,念幾遍就捨棄了,又尋找另一位上師……自己的課程、儀軌、行為,經常換來換去,這樣恐怕意義不大。其實,能在一位上師面前、在一個寺院裏長期發心,這是一種成就。人生本來不長,所以要選擇最有意義的發心,發心時間也不能太短,這是我自己多年的經驗。尤其在為眾生、為佛教發心時,不要今天在這個部門,明天換一個,過段時間又換一個,這樣心態不穩就不好。

不管出家人還是居士,做人還是要穩重,這方面的功德,《二規教言論》中講得非常清楚。我看現在很多道友不穩重,這是你們最大的毛病。昨天我翻了八年前的電話簿,感覺有些學佛的人變了,包括心態、修行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很可惜!你選擇好一個法門之後,一生中沒必要變來變去,十年前是學這個,二十年後還是學這個,一門深入很重要。所謂一門深入,也並不是只看一部經典、只學一個法,而是你所著重的法不要輕易改變。我有時候覺得自己還可以,二十多年前的課誦,現在仍然天天念。以這種方式,自己所學的知識會用得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雖然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不要不經父母同意就自作主張、肆意妄為。如果隨隨便便去做,將有損於子女的本分。

做孩子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應問過父母,如果自認為有學問了不起,就擅自做主、隨心所欲,這是不合理的。有些人覺得:“我現在是知識份子,父母又沒讀過書,問他幹嘛?這個老糊塗懂什麼?”其實不是這樣。父母的社會經驗豐富,尤其有道德修養的,我們去問他,他會有好的建議。佛教的《善生經》中也說:“凡有所為,先白父母。”凡是你要做的事情,先應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如果接受了父母的建議,後果肯定非常好,否則不經父母同意就去做,很容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俗話說:“老人走過的橋,比我們走的路多。”“老人吃過的鹽,比我們吃的飯多。”別看有些老人沒有文化,但他吃的苦很多,社會閱歷相當豐富,你若去問他一些事情,就會知道這非常有必要。

所以,子女不要擅自做一些事,尤其是造罪業,假如覺得“這只是小罪,造了也沒什麼”,那問題就很嚴重了。《賢愚經》雲:“莫想諸罪微,無害而輕視。”三國的劉備在離世前,也給兒子留下教言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不要因為罪業小就隨便去做,也不要因為善業小而不去做,只有具賢明、有道德,才能讓人信服、于人有利。

因此,我們平時在生活中,處理各種問題時,應經常請教一些有智慧的老人、有智慧的上師。他們的教導與指點,肯定會對自己有用。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雖然是非常小的物品,也不要因為它小,就背著父母私自藏起來。如果偷偷地占為己有,會讓父母感到傷心、難過,也會有損你的道德。

這一點,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有些人可能是習慣了,對別人的東西隨便拿、隨便用,這不太好。尤其是一些小孩,隨便用別人的筆、拿別人的本子,雖然這事很小,但習慣了以後,對一些大的財物也會不在乎。當今社會,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很多人對公款公物,私自佔用也覺得沒什麼、無所謂,順手牽羊也就拿走了。

有些人甚至對僧眾的財產也這樣:“這是常住的、寺院的,沒事,可以隨便拿。”但這是不是你的?如果不是,就不能裝進自己的口袋,否則,來世的因果非常可怕!佛經中的很多公案,大家也應該清楚,有些人只用了僧眾一點財物,就無數劫在惡趣受苦,至今仍然不能解脫。

然而,有些人是習慣了、不好改,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偷偷地塞進自己包裏。我一個親戚即是如此,每次到別人家,見到自己想要的,連個招呼也不打,藏著就拿走了。所以他一來,我就比較害怕,雖對那些東西不執著,但心裏不舒服。說他偷吧,也不算,有時是公開拿,但有時我也不知道。因為是親戚,又不好說,很麻煩的。這就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有些道友可能也是如此,這樣很不好。如果你要借別人東西,就應該說:“這個我借一下,可不可以?”如果你想要,那就說:“這個給我可不可以?”當面說清楚好一點,否則也是人格出了問題。

所以,大家做人要有禮貌、懂節制,甚至對不合理、不如法的,看也不能看,聽也不能聽,做也不能做。古人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可現在人恰恰相反,對於不合禮教的,又要聽、又要看、又要說,更要去做。這個社會確實已經亂了,想一下子改變過來,非常困難,因為人們都習慣了。北宋時期有個人叫張乖崖,他發現一個小官從庫房裏拿小錢,就狠狠地責備他。小官不以為然:“才一文錢而已,不足道也。”張乖崖說:“一日偷一錢,千日偷千錢,時間長了,繩子能鋸斷木頭,水能滴穿石頭。”由此可以推知,小的惡習漸漸擴大,最後也能毀壞整個世界。

因此,我們每個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自己的不良行為,應當儘量改正。而身邊的孩子,也要讓他接受這種教育,以令其逐漸成為一個有用之才。在此,呼籲大家儘量挽救下一代,否則,他們有智慧卻無德行,今後在社會上將寸步難行。倘若這種無德的智慧付諸於行動,對社會不但無益,反而有極大的損害。我們不願意看到那樣一個社會,所以希望每個人能自覺遵守道德規範,慢慢散發出慈悲和愛的光芒,到那時,大乘佛法也就能在世界上弘揚開來了!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樓主| 發表於 2012-7-2 18:13 | 顯示全部樓層
弟子規 第三課 (索達吉堪布)
思考題

11、孝養父母有哪五種方法?請詳細解釋。你做到了幾點?

12、現在許多年輕人崇洋媚外,對自己的民族傳統不屑一顧,認為外國的月亮也比中國的圓,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13、如果父母從小就討厭你,對你百般折磨,你長大後還要孝順他們嗎?為什麼?請引用公案進行說明。

14、父母的言行若有不對之處,身為子女的應該怎麼辦?你能做到嗎?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現在正在講“入則孝”。前面講了要如何孝順父母,下面接著講: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凡是父母所喜愛的,子女應盡心盡力去成辦;凡是父母不喜歡的,子女應小心謹慎加以排除,不要去行持。

由此可見,古人對父母的尊重非同一般。相比之下,現在的孩子想什麼就做什麼,不隨順父母的心意,根本不考慮父母樂不樂意。你們也想一想:從小到現在,自己是否維護過父母的心?可能我們所做的,多數是父母不喜歡的事,而父母喜歡的,恐怕成辦得很少。雖然有些是無能為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但有些是可以去做的,只因從小沒有這種概念,不覺得父母是至高無上的對境,也就沒有去盡力而為。

在古代,孝順的孩子絕不會這樣,只要是父母喜歡的,他們會想方設法滿足父母。三國時期有個人叫陸績,他特別孝順父母。6歲那年,一次他到袁術家裏做客,袁術命人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沒吃,而是悄悄藏在懷裏。後來他向袁術行禮告辭,叩頭的時候,懷裏滾出三個蜜橘來。袁術大笑道:“你吃了不夠,還要拿呀?”他回答說:“我沒見過這麼好的蜜橘,捨不得吃,想拿給母親嘗嘗。”袁術聽了大為驚訝,心想一個6歲孩兒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長輩,實在難能可貴。他感歎道:“小陸郎有這樣的品德,來日必成為報效國家的棟樑!”的確,據有關歷史記載,陸績長大後對國家的貢獻相當大。

其實父母如果有德行、有修養,子女按他們的想法去做,肯定不會錯。有些年輕人覺得:“父母都老糊塗了,又沒有文化,問他絕不會有好主意。”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昨天講了,老年人是有遠見的,而且對子女很關心,以善心出的主意必定有價值。所以,我們做事應該先看父母的心意,父母所討厭的,儘量不要做,這樣對你方方面面也有好處。

晉朝有位將軍叫陶侃,他小時候死了父親,母親把他含辛茹苦養大。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有什麼過錯,從不輕易放過。他二十幾歲時,在縣裏當小官,專門監管漁場。一次,他派人將一壇醃魚送給母親品嘗。母親推知是公家的東西,不但沒享用,還令差役把它帶回去,並附了一封信說:“你做官,隨便拿公家的東西給我,不但沒有叫我高興,反而叫我替你擔憂。”陶侃見信後,羞愧萬分,從此終生不忘母親的教誨,再也沒有貪污過,成了晉朝著名的清官。可現在的社會,父母即使不讓孩子貪污,甚至再三地規勸,恐怕孩子也不理睬。這樣一來,孩子將來勢必要感受痛苦。

所以,古代做人的道理,我們非常值得學習。尤其是在家人,不管處於哪個社會階層中,對自己行為都要有約束,做什麼之前,應常聽取長輩的意見,其實這就是孝順。我們盡孝于父母,不僅要在物質上孝養,還要聽從他的教誨,這一點很重要。

通常來講,孝養父母的方法有很多,歸納而言則有: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智。

一、養父母之身:想盡辦法照顧父母身體。父母生病了,要為他看病;冬天也好,夏天也好,應該多關心他的健康。

二、養父母之心:平時要隨順父母,經常給予安慰,多跟他說說話,去了遠方時,偶爾打個電話回去……就算是出家人,也不能因為出了家就不理父母。既然你能給施主常打電話,為什麼不能跟父母聯繫?父母時時刻刻掛念著你,那種關心和擔憂,任何人也無法與之相比。所以,要養父母之心,就應儘量隨順他的想法。

三、養父母之志:子女的行為,不要讓父母失望,如果自己道業增上、行為如法,父母也會覺得面上有光。如《孝經》雲:“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有些道友剛出家時,父母覺得極沒面子,在親友面前抬不起頭來,後來孩子成了法師,錢多多有了,眾人也非常恭敬,每天生活在掌聲和鮮花中,父母就慢慢站出來了:“他是我的兒子!”“她是我的女兒!”自己也跟在後面,不像開始那樣天天反對了。相反,假如孩子不爭氣,父母在眾人面前就會羞愧難當。

四、養父母之智:不但要在以上各方面關心父母,還要長養父母的智慧。父母如果智慧低劣,老了就會覺得活著沒意思,此時,我們應給他講一些佛法的道理,讓他有正確的追求目標;即使他不願學佛,也應從精神上給予安慰。

人老了以後,常常會患得患失。孔子曾說:“少者戒之在色,壯者戒之在鬥,老者戒之在得。”這是少年、壯年、老年時期的三大禍患:少年時血氣未定,要戒除對美色的迷戀(一旦沉迷於此,整個前途就毀了,求學的最好時光也荒廢了);人到了壯年,血氣方剛、好勇鬥狠,要戒除與人爭鬥;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退,要戒除貪得無厭。有些老人總覺得:“我有錢多好啊,有個好房子多好啊……”始終落在“得”的欲望中,所以要勸他們放下來,有吃有穿就可以了,不要對世間太執著。尤其是學佛的人,應一心只念阿彌陀佛,過一種無憂無慮、輕鬆自在的生活。其實,人老了,子女對他的正確引導很重要,若能如此,父母的身體雖已衰敗,但心仍會處在快樂之中。

從前,孔子帶弟子去游泰山,路上看見一位衣衫襤褸、年近百歲的老人,快樂地坐在路邊自彈自唱。弟子看著這個老人,有點不解地問:“你為什麼這麼高興?”老人說:“許多事讓我高興啊!天地萬物中,人最為尊貴,而我有幸生為人;人的壽命有長短,有些人一生下來就死了,而我現在活到了九十歲……”孔子聽後,說:“他確實是明智之人。”

與之相比,現在很多老人一直等死:“早點離開多好!孩子不管我,親友討厭我,誰都嫌棄我,什麼時候死啊!”其實這不明智。尤其是學佛的人,你多活一天,就能多行持一天善法,故當珍惜現在的時光。《別解脫經》雲:“多聞于林間,居至老安樂。”意思是,廣聞博學的修行人晚年去往林中,無有任何牽掛,該享受的也都享受了,因此他越老越安樂,如《月燈三昧經》中所形容的:“遊行世間猶犀牛,如風行空無障礙。”真正修行好的人就是這樣,晚年時自由自在、瀟灑快樂。可是現在的老人,由於沒有以佛法調心,也沒有兒女的關愛,生活特別孤獨,相當痛苦。

所以,你們如果關心父母,最好以佛法來引導他們。藏地的很多老人,臨終時一直念觀音心咒、念阿彌陀佛,從表情上也看得出來,他們是極其的快樂。而一個人如果不學佛,老年時會很可憐、很無助。

當然,有些道友也不要覺得:“我以前勸過父母一兩次,但他們剛強難化,實在沒辦法,以後我再也不管了。”不應該這樣。對於父母,第一次勸不成功,要第二次;第二次不成功,要第三次……慢慢地,他們不但會學佛,還有可能會出家。不過,有些老人出家的話,威儀不一定如法,畢竟一輩子穿在家衣服,到了迷迷糊糊的時候,才穿上出家僧衣,所以可能不太整齊。但即便如此,他們看起來也很慈悲。

因此,對父母關心很有必要。聽說有些人不但不關心父母,還惡狠狠地罵父母,要他們跪在面前,甚至拿繩子捆起來,用腳踢。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真是這樣,你肯定沒辦法修菩提心,更不用說密法了!菩提心要求將一切眾生當做母親,而你現在把母親捆在面前,那對一切眾生怎麼發菩提心?再怎麼修,阿底峽尊者的七種教言也沒辦法生起!

這是天生的嗎?不,是教育的問題。自從傳統文化被“革”了“命”,長久以來,雖有一部分有志之士想將其恢復過來,可因涉及面太廣,誰也無法力挽狂瀾。因此,現在與我同齡的人,大多數對傳統文化一無所知,自己所學的都是西方科學文化。但西方的有些東西,對很多民族來講,危害性還是比較大。

像我們藏族,本有非常好的大乘佛教理念,但很多年輕的藏人卻把它拋棄,去學漢族現在的行為。而漢族人也可憐,在民族傳統中,雖不像藏地這樣,大乘佛教的慈悲已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但儒教思想所強調的為人處世還是很好,可如今也被完全拋棄,去向西方學習。那西方怎麼樣呢?不過是數百年的歷史。所以我們從西方學來的東西,說實在,許多並不是很有價值。

現在一些學者將東西方的文化對比之後,認為:西方以自我價值為中心,因為過於自我,進而導致競爭、鬥爭、戰爭、世界末日。從年齡上看,西方的童年是天堂;中年是戰場(西方競爭激烈,確實很像戰場,成家立業之後非常辛苦);老年是墳墓(由於人們彼此沒有仁愛、關懷,人老了就被送進養老院,雖有物質上的照顧,但精神上非常空虛,跟進了墳墓沒有差別)。而在中國古代,童年是積福;中年是造福;老年是享福。漢地本來有這樣的傳統文化,可如今卻被統統捨棄,反而認為西方的文明很先進,自己的文化消極落後,是封建糟粕、教條主義,進而加以踐踏。結果到了後來,他們自己也非常迷茫,雖然物質發展跟得上時代,但精神上已完全失去了自我,這就是全盤西化的弊端。

其實,看到藏地的大乘理念被拋棄,藏人紛紛效仿漢人的生活習慣,種種現象慘不忍睹,我們很悲傷、很難過,但也沒辦法。你們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平時除了吃飯穿衣,也應該看看當今的世界,看看身邊親友的行為,看看古德先賢的教言……只有看了、對比了,才會發現:佛法是全世界唯一的如意寶,它所揭示的真理,任何宗教都無法同日而語。現在我們也正在學儒教思想,從中也看得出來,這裏面有時雖有利他,但範圍很小,不管從時間還是空間,都要由大乘佛法來補充才完善。這並不是自贊毀他,事實就擺在眼前,誰都可以看得到。

你今生就算沒有因緣學佛,也應當掌握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在儒教思想中講得很清楚。然而遺憾的是,即使是這些,現在人也一再踐踏,更不要說落實到生活中去了。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當我們身體受到傷害,最擔心的莫過於父母,他們會憂心忡忡、牽腸掛肚。《大圓滿前行》裏講過:孩子生了重病,父母寧願以死相代。而父母最大的期望,無非是孩子將來有一番成就。如果我們非但做不到,反而還有品德上的瑕疵,一定會讓父母蒙羞受辱,甚至活不下去。

“身有傷,貽親憂”:孩子的身體是父母給的,父母把孩子的身體執著為自己的身體,所以為了父母,我們也應該保重自己。《孝經》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意思是,我們的身體、頭髮、皮膚,皆為父母所賜,必須要珍惜它、愛護它,不能輕易毀傷,這是孝的開始。

有些人喜歡跟別人打架,但你不考慮自己,也應該考慮父母,一旦你損傷了身體,甚至離開了人世,父母肯定特別傷心。世間上常有人說:“我為了你而活著,一旦你有個三長兩短,那我怎麼辦?如果你掉了一個指頭,那我怎麼辦?”——那你就吃下去嘛!(眾笑)這些語言表面上關心你,但能不能做到也不好說。可是父母的話,不管孩子怎麼樣,都特別特別地執著。

所以,我們為了父母,或按大乘教義來講,為了天下一切老母有情,也應該愛惜自己的身體。誠如《中觀四百論》所言,身體雖是不淨的臭皮囊,但為了利益眾生、為了個人修行,還是要保養它,應該好好地吃飯、睡覺,生活上要有規律,平時也要活動活動。所謂活動,是想“活”就要“動”一動,不動就活不了。有些道友始終不願意動,這樣不行。最近我們要求每天磕一百個頭,從佛教角度而言,此舉功德不可思議;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樣活動對身體也有好處。這一點,很多道友應該深有體會。

同時,平時吃飯、睡覺要有規律,除了特殊情況外,包括發心人員也不要熬夜,否則,為了工作熬一次夜,三四天都補不回來。因此,有智慧的人,吃飯、睡覺都會有規律。尤其是睡覺,從醫學角度來講,童年要睡八九個小時,因為身體、內臟正在成長,睡久一點很有幫助;中年睡六七個小時就夠了,這也是國內外醫學機構所證明的;老年人一般睡也睡不著,五六個小時就可以,應早起念佛,不要一直睡懶覺。所以,在小的時候睡得最多,然後越來越少……到一百歲可能就不用睡覺了。

每個人睡眠習氣不同,有些人特別愛睡懶覺,有些可能有另外的原因,但不管怎麼樣,不應一味貪著睡眠。有些人把事業、修行等有意義的事情全部放下,每天就是吃飯、睡覺:早上醒了,爬起來吃頓飯,吃完後再睡一下;睡到中午吃點飯,之後又躺一會兒;到了晚上,吃了飯就更不用說了。薩迦班智達曾說,人的一半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但極個別的懶惰者恐怕還不止。

總而言之,為了父母、為了天下眾生,我們要保重身體,不能讓它有缺損。否則,一旦你真的病了,剛開始還有人關心,看望的人也多,但若病個一年半載,看的人會越來越少,兩三年後誰也不管你了。所以,為了自己也要愛惜身體,平時的保養很重要。當然,我自己就是病人,給你們講這些道理,可能很多人偷偷譏笑:“您若真有這種常識,為什麼不用?”其實我身體也不算很差,還可以,我對它還是充滿信心!

“德有傷,貽親羞”:不但身體有損令父母擔憂,我們的道德若有缺失,父母尊長也會特別難過。就像一個道友的行為不如法,這個班的法師會非常不好意思;一個學生做得不好,老師也會覺得很沒面子,甚至有些從此不敢見人。2000年,美國有個士兵奸殺了一11歲小女孩。這則新聞在全世界曝光後,他的家人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父母不得不更換了家中的電話號碼,甚至暫時離開家到外躲避,以免聽到鄰居的議論和調查人員打來的問詢電話。對他的惡劣行為,家人感到非常難以理解,他的哥哥說:“我們沒想到他會做出這種事情!”

反過來說,一個孩子如果很有出息,父母也會感到非常欣慰。有些子女,也許是教育的原因,也許生來如此,對父母特別孝順。以前我去爐霍宗美鄉的一所學校,那裏有位老師,他為了照顧母親,至今沒有成家。他母親從1990年開始生病,一病就病了18年,16年中像塊肉團一樣臥床不起。但他對母親十分愛護,一天也不離開母親身邊,上午、下午到學校教書,其餘時間就回去照顧她。不知他母親是什麼業力,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成,尤其是到了晚上,一直痛得大聲慘叫,他只能緊緊抱著她……就這樣,16年中對母親不離不棄、關懷備至,我們學大乘佛法的人恐怕也很難做到。我去他家時,給他母親念了點經。當時我看了很難受,也很感動,覺得這個人的行為應該得獎。現在有些“感動中國”的得獎者我都不感動,因為他們的行為很小,只不過通過其他方式擴大了;而他真的讓人感動,只是沒有被發現而已。

所以,子女對父母關心很重要。在我們學院,有些道友的父母也在這裏,我想你們肯定會關心他,這是責無旁貸的。不過也不好說,畢竟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當然,父母也不要覺得:“我非常偉大,你一定要孝順我!”其實你自己想一想:你以前孝順過你父母沒有?如果沒有,那你的行為可能已傳給下一代了,因為父母怎麼教,孩子就會怎麼學。

這次學了《弟子規》,希望很多人對父母的關心有所提升,從現在開始,這方面要下功夫。假如你聽了這麼多法,行為上一點改變都沒有,那意義不是很大。

總之,孩子行為不如法,則是父母的羞恥;孩子若有所成就,父母會覺得自豪。黃檗禪師也說:“一子出家,九族生天。”我們藏地就是如此,家裏有一個人出家,大家都覺得光榮,父母也到處宣揚:“我兒子出家啦,在寺院裏面!”“我女兒當覺姆啦!”可漢地有些父母不敢說,明明子女在寺院裏求學,卻跟別人撒謊:“我兒子在中國有限公司上班……”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愛我,孝何難”:父母特別關心我、呵護我、疼愛我,好吃的讓我吃,好穿的讓我穿,好玩的給我玩……那如果父母老了,滿面皺紋、白髮蒼蒼,體力、心力大不如前,我孝敬他們是天經地義的。

“親憎我,孝方賢”:父母如果憎恨我、討厭我,經常打我、罵我,甚至折磨我,那是不是要報復他,拿繩子把他捆起來呢?也不能。父母對你再怎麼不好,還是要以孝道為先,畢竟父母對你有生育之恩、養育之德,這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詩經》中雲:“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意思是,我可憐的父母啊,生我、養我多麼不容易,而想要報答他們的恩德,這種恩德就像天一樣浩瀚無際、廣大無邊。所以,無論父母對你如何不好,一想到他們的生養之恩,還是要盡子女的孝道。

從前,舜的母親死得早,父親和繼母討厭他,多次想殺他。但舜很聰明,每次父親讓他做事,他馬上趕到;而準備殺他時,就逃走了。一次他往糧倉裏裝糧食,父親覺得有機可乘,便取下梯子,在下面點火想燒死他。幸好他有兩個斗笠,就把它當翅膀,飛了下來。(這在小孩子的圖畫書裏有,畫得很好看。)後來父親讓他挖地洞,他知道是要殺他,就提前備了一個暗道。當挖到中間時,父親和另一個兒子開始填土,想把他活埋,結果他從暗道出來了。這種事雖遭遇過多次,但舜並沒有認為:“你天天想殺我,所以我要報仇。”他始終逆來順受,以真誠孝心對待父母。後來堯知道了,認為舜有繼承王位的德行,就把王位傳給了他。

所以,不能因父母對自己不好,有機會就想伺機報復。以前有兩個比較厲害的人,在“文革”之前,一個人天天打另一個;而“文革”期間,受欺負的人就開始算賬:以那個人的方式、說過的話,一筆一筆地跟他清算。我們對父母不能這樣。即使父母以前天天用棍棒打你,但當他老、弱、病、殘了,也不能在他身上討回來。

其實,堯舜禹的仁愛之舉,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孟子曾引用顏回的話說:“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意思是,舜是什麼人?禹是什麼人?和我一樣都是人,他們能做到的我也能。同樣,我們佛教徒也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薩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佛也是人,菩薩也是人,他們以頑強的毅力超出俗類,獲得不可思議的智慧,我們同樣也可以,我們和他們不同的,只不過是習氣罷了。所以,每個人要有這樣的勇氣。

這些講完以後,希望大家還是要有改變。以前對父母不好的,現在一定要轉過來。若還轉不過來,那聽法就沒有用了,真正是“剛強難化”!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親有過,諫使更”:假如父母的言行舉止有過失,比如天天打麻將、喝酒、吵架,從盡孝的角度而言,子女應好言勸他終止不良行為,但不能語言犀利、態度蠻橫。那天我聽一個年輕人說:“今天我父親做的事很不對,我就把他狠狠痛斥了一頓。”好像自己很英雄、很了得,其實這是不合理的。父母畢竟是父母,要以柔和的語言來規勸,即使因看法各異,父母不一定接受你的觀點,也應該婉轉地給他講道理。

講的時候要“怡吾色”,表情上和顏悅色,而不要怒目相視,用仇恨的目光盯著他。本來老年人就可憐,心很脆弱,膽子也小,稍微說重一點就無法接受,跟年輕人完全不同,所以勸諫父母時,要注意自己的態度。

還要“柔吾聲”,聲音上柔聲細語,不能以粗暴的語氣責駡他,應該用含蓄、委婉的語言,慢慢地讓他接受。

《入菩薩行論》雲:“出言當稱意,義明語相關,悅意離貪嗔,柔和調適中。”我們說話時,要契合對方心意,意義當清晰明瞭,言語要前後連貫,內容要令人喜悅,遠離貪愛嗔恨,音調快慢適中。所以,我們平常跟父母說話時,縱然表達的意思很尖銳,態度上、語氣上也要柔和。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孫元覺,從小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可他父親對祖父卻極不孝順。一天,他父親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裝在筐裏,要把他送到深山裏扔掉。孫元覺拉著父親,跪著哭求不要這樣,但父親不理。他猛然間靈機一動,說:“既然父親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沒辦法,但我有個要求。”父親問什麼要求,他說:“我要把那個筐帶回來。”父親不解道:“你要這個幹什麼?”“因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親一聽,大吃一驚:“你怎麼說出這種話!”孫元覺回答:“父親怎樣教育兒子,兒子就會怎樣做。”父親想想,就沒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趕緊把老人接回家贍養。

所以,即使父母做得不對,性格難以溝通,子女還是應以婉轉的語氣勸說,沒有必要吵架。有些家庭一吵架,簡直是“烽煙四起”,誰都不想呆。我小時候就見過這麼一家人,一進他們家,就有種難以忍受的氣氛。因此,帕單巴尊者說:家人就像集市的過客一樣,切莫惡語相向。你們看看從小到現在,家裏多少人已經去世了?將來又要離開多少?所以,人和人只是暫時的集聚,不應該互相爭吵。(發心部門的道友也是如此,能聚在一起是種緣分,何必為了一點小事而吵吵鬧鬧?)

在暫時的集聚中,父母跟子女的關係非常特殊,這個若搞不好,還想度天下無邊的眾生,就根本別提了。試想,你對親生父母都是如此態度,那其他眾生跟你毫不相關,又怎麼把他們觀成母親?所以,修菩提心的話,首先要念父母之恩,知道了他們的恩德,才清楚該怎樣對待眾生。這是非常關鍵的問題!因此,大家一定要尊重父母,假如他們已不在了,就應該好好地懺悔:“父母啊,您還在世該多好啊!我一定重新做人,我給您磕三個頭……”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樓主| 發表於 2012-7-2 18:13 | 顯示全部樓層
弟子規 第四課 (索達吉堪布)
思考題

15、按照蓮池大師的觀點,孝分為哪三種?出家人的孝,與世間人的孝有何不同?

16、父母生病的時候,你能不能做到“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17、在古代,父母去世後,子女應以什麼方式表達哀悼?為什麼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守孝三年的傳統?這是不是一種教條主義?

18、從辦理父母喪事的方法上,可以看出儒教有哪些局限性?殺生祭祀是否對亡人有利?作為佛教徒,你會怎樣用佛法幫助亡人?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弟子規》的內容,主要分六個部分宣講,現在正在講“入則孝”。

孝順父母,對在家人、出家人都非常重要。如果不孝父母,不但不具備世間的人格,也生不起出世間的大乘菩提心。佛教中不管哪一派,在修菩提心時,皆會提到眾生都當過自己父母,當父母時是如何疼愛自己,以此讓修行人生起感恩之心。所以,古人的這種傳統思想,我們一定要重視。只有重視了,許多美德自然而然會積聚,護法、非人、天神也會護佑你,這在《二規教言論》中已經講過。

現在有很多人,對這些傳統美德不屑一顧,甚至肆意踐踏,這看似個人的行為,但卻是整個人類的悲哀。我們很想改變這種現狀,但自己的能力畢竟有限,因而,希望更多的人能來關注這些。

當然,這一點也要從自身做起。古人提倡一日三省,現代人卻少有這樣的觀念,所以今人和古人在很多方面差別比較大。儘管當前科技突飛猛進,交通發達、通訊便利,生活遠遠超過古人,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人的基本道德日益淪喪,眼花繚亂的事物讓人玩物喪志,好多東西全是欺惑我們的,若真正去瞭解、去觀察,人們特別希求的對境,有價值的十分罕見。因此,現代人不應盲目地一味往前奔,在展望未來的同時,也要回顧一下古人的足跡,瞭解一下人類所走過的漫長旅程。

鑒於此,學習傳統文化很有必要。尤其是我們結合佛教的教義加以傳講,這兩種不同的宗教文化可以進行對比。有些人覺得儒教跟佛教完全一樣,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對此我們只能說:你還需要再三地、更細緻地去瞭解。

諫不入 悅複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諫不入,悅複諫”:諫,是規勸。子女若看到父母的行為做得過分、極端,與世間道德、佛教教理不相合,則應用溫和的語言勸他改正,不能粗言粗語、大發雷霆地跟父母吵架。

在勸的過程中,父母如果固執己見,不肯接受勸諫,那是否勸一兩次就放下呢?不能這樣,應以悅意的態度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復請求。若能再三規勸,明智的父母還是會接受的。比如我們這裏有些道友,自己學了佛以後,把所學的知識跟父母不斷地交流,最後父母也能理解。

即使父母實在不聽,那也不能跟他爭吵,甚至把父母捆起來:“你聽不聽?承不承認?不承認,我把你憋死!”不能這樣。應該跪在父母面前“號泣隨”——號是大聲哭,泣是小聲哭,要哭著勸請。

以前,李世民在年輕時,天下很亂,他常陪同父親李淵一起打仗。一次,李淵決定連夜拔營,攻打另外一個地方。李世民從各方面分析後,認為可能有埋伏,肯定沒辦法成功,就再三勸阻父親。父親不採納他的建議,眼見整個軍隊就要拔營了,李世民在軍帳外面嚎啕大哭。李淵見兒子哭得那麼傷心,所分析的道理又比較中肯,於是及時停止了進攻行動。之後李淵與兒子李世民,平定了各地的賊寇,奠定了唐朝的基業。

所以,如果為了父母,子女再三地勸諫,甚至傷心地大哭,父母很可能為之動容。退一步說,即使父母不肯聽,反而還狠狠地打你、罵你,自己也要“撻無怨”,不能有任何怨言。可現在的年輕人不是這樣,父母還沒有打到身上,只是眼神稍微有點不對,他就會恨得咬牙切齒,獠牙畢露,像魔王一樣,最後父母都不敢看他了。這樣的人,在敵人面前低眉順目,在父母面前卻囂張跋扈,真的特別可悲!

在古代,父母再怎麼責打,子女都會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地接受。如孔子的弟子曾子,非常孝順父母。一天父親把他打得非常厲害,但他就跪在地上受罰,也不逃避,可身體承受不住,便暈倒在地,過了很久才蘇醒過來。他一醒過來,就到父親面前問:“剛才孩兒犯了大錯,讓您費了很大的力氣來教訓我,不知您身體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路人見後,覺得他非常了不起,回去就告訴了孔子。

孔子聽後很不高興,對弟子說:“曾子犯了一個大錯誤。他父親用那麼大的棍棒打他,他卻不知愛惜自己身體,輕棄生命直接去承受父親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他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親于不義嗎?哪有比這更不孝的呢?”

可見,“撻無怨”也要用智慧來觀察,該避開的要避開,所謂“小杖則受,大杖則逃”。孔子又說:“你們知不知道舜的故事?父親要他做事,他就及時地侍奉在側;但要殺他的時候,卻沒有一次能找到他。父親用小的棍棒打他,他能承受的就等著受罰;可如果是大的棍棒,他就先遠遠避開。這樣,他父親沒有犯下為父不慈的罪過,既保全了父親的名聲,舜也極盡自己孝子的本分。”

然而,現在的年輕人,父母如果拿一根木棒,他可能拿一根鐵棒,等著跟父母較量:“你打我一棒,我就打你兩棒,看誰的忍耐力強。”所以,大家一定要學古人的教言,對父母始終保持恭敬之心。孔子雲:“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侍奉父母的過程中,見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如果父母不採納你的意見,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不能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相比之下,現在的人對父母就像對待平常人,父母若對自己不好,長大以後還要報復,這是非常不孝的!

所以,每個人應該要瞭解:到底該以什麼方式對待父母?現在很多人,從小沒有受過孝的教育,很容易把父母當作一般人。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子女,可能犯過無數錯誤,沒有做到的也很多,等到想報答父母恩德時,父母可能已離開了人間,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其實源於一個典故:當時孔子帶弟子出遊,忽然聽到有哭聲非常悲切。孔子說:“快走,前面有賢人。”到後一看是皋魚,穿著粗布衣服,擁著鐮鎬在道旁哭。孔子問:“你又沒什麼喪事,為何哭得這麼悲傷?”皋魚說:“我有三個過失啊!我少時好學,曾遊學各國,而把父母放在次位元,這是第一個錯誤;為了我的理想,再加上侍奉君主,沒有很好地侍奉雙親,這是第二個錯誤;與朋友交情深厚,稍微疏遠了親人,這是第三個錯誤。如今我想報答父母之恩,可父母卻不在了,所以內心悔恨不已,才失聲痛哭起來。”孔子聽後,對弟子說:“你們要以此為戒啊!”聽了孔子的話,十分之三的弟子都告別孔子,回家贍養父母去了——我講完《弟子規》後,會不會很多出家人也想回去?有些人的父母已經去世,有些人的父母雖還健在,但不知道你們怎麼孝敬。

實際上,要想孝敬父母,以佛法來利益他是最好的。蓮池大師說過,孝有三種:孝、大孝、大孝之大孝。

一、“人子于父母,服勞奉養以安之,孝也。”意思是說,做子女的為父母做事情,奉養飲食、衣物等各種資具,這是一般的孝順。

二、“立身行道以顯之,大孝也。”規範自己的道德行為,不違背世出世間的種種規則,好好做人,使父母獲得快樂,這是大孝。我們出家行道,雖不能對父母承歡膝下,但也不像一些不肖之子,天天打架鬧事,令父母擔心。即使自己十年不回去,父母也會認為:“他肯定在寂靜地方精進修行,只要他沒有死、沒有病,不管在哪里,我都非常放心。”所以,出家人雖不能天天守著父母,但我們立身行道、不讓父母擔憂,這就是大孝。

三、“勸以念佛法門,俾得生淨土,大孝之大孝也。”勸導父母一心念佛,若能往生淨土,則是大孝中的大孝。所以,出家人不必擔心無法對父母盡孝。

我們每個人身邊有很多親友,尤其是對他們的小孩,應當灌輸“孝”的教育,使其長大以後懂得恭敬父母。或許有人認為:“孝順的人,總會恭敬父母;不孝順的,再怎麼講也沒有用。”當然,可能會有這麼一部分。但大多數人還是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對於他們,就一定要教育。如果沒有教育,這些人也許會變得忤逆不孝,而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們會慢慢變得孝順。所以,為了挽救這部分人,我們應經常強調“孝”的重要性。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親有疾,藥先嘗”:當父母生病的時候,子女應侍奉湯藥。在古代,藥一般都是中藥煎湯。如果端藥給父母喝,孝順的子女會先嘗一嘗,看藥的溫度是否合適,會不會太燙、太涼,或者有沒有毒性反應。各方面詳細觀察之後,再給父母服用。當然,現在的藥大多是西藥,但這個道理也是一樣,要先看看父母的病情,瞭解所服之藥的藥效後,才放心地給父母吃。

“晝夜侍,不離床”:子女還應白天、晚上地伺候,不離床邊。可現在很多人特別不孝順,尤其在醫院,我每年都去那兒“靜修”一段時間,所以對那裏的狀況比較瞭解。一次我在成都住院半個月,當時有位老太太,她說自己有兩個女兒,但住院期間從沒有來看過她。老太太只能到處借錢,自己想辦法治病。

其實父母生病時,孝順的子女應陪著他輸液、打針、拿藥。但現在人不是這樣,對父母好像沒有感恩之心,就算偶爾陪父母看病,也是為了自己的面子,並不是擔憂他們的病情。甚至有時候父母病了,子女像對屍體一樣,根本不理。還有些有錢人,父母生病就雇人看護,自己什麼也不管,整天說“我工作特別忙”、“現在家裏離不開”……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從世俗角度而言,比父母更重要的事情,是沒有的。想想你以前生病時,父母是怎麼照顧的?他們心急如焚,半夜把你背到醫院,一直衣不解帶地看護你,而現在,你能做到嗎?

古人對父母不像現在這樣,那時即便貴為皇帝,對父母也會細心服侍。如漢文帝劉恒,他就以孝聞名。母親生病了,他一邊要處理裏裏外外的國家大事,一邊還要陪著母親。吃藥的時候,他總是自己先嘗,然後再端給母親;母親病了三年,他就三年中沒有離開,一直在母親身邊照顧。然而現在的人,可能比皇帝還忙,官位比皇帝還高,父母病了也沒時間陪,即使偶爾打個電話、去看一看,也是呆一個小時就走,父母死了也沒人管。有時連親友都看不過去,但也沒辦法,因為他內在沒有孝心,別人再怎麼說也沒用,就算偶爾為了顧及面子,去看一下父母,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因此,古人的傳統美德,我們有責任傳給現在人,尤其應該讓小孩子學習。北京有個10歲的小學生,母親生病了,他一直照顧著,最麻煩的一些護理,也是他親自去做。很多人問他:“為什麼你能這樣?”他回答說:“學校裏老師講《弟子規》時,說‘晝夜侍,不離床’,所以母親生病時,我應盡心盡力地照顧。”像這樣從小就有孝心的孩子,長大之後,毋庸置疑肯定會孝順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應該多想想,以前自己生病時,父母是怎麼關心自己的。就我而言,在很小的時候,一次半夜生了重病,母親抱著我連夜翻過很多山,跑到縣城治療。如果是平時,她晚上根本不敢過森林,但為了救我的小命,她一個人就這麼挺了過來。­對每個人而言,母親肯定為自己付出過很多很多。想到母親的恩德,我時而感到很慚愧,覺得沒為母親做很多事情;時而覺得還可以,母親來學院出家十五年了,我們從來沒有吵過架,我對有些事情看不慣,也是以委婉的語氣跟她說,她聽懂了也就儘量改,改了,我也放心了。

母親很聰明,只可惜是文盲,如果她識字,智慧應該超過我,這一點我經常跟她講。雖然她一個字不認識,但能背誦《極樂願文》、《普賢行願品》、《度母贊》等,我小的時候,她就教給了我。所以我始終覺得:一個不識字的人,光憑記憶就能記下這些,是不容易的。母親平時如果生病,或者需要做些事情,我因為實在很忙,確實也做不了什麼,只能上課前去看一下她,有時雖然只有短短一分鐘,但她也覺得是種安慰。

如今,無論是佛教徒還是世間人,對父母的孝順確實不夠,尤其在大城市,很多人不但不關心父母,還以冷漠的態度讓他們傷心。比如父母因為擔心,叫你不要做什麼,你不能以溫和的語言對他解釋,隨便一兩句就應付了。所以,我們需要一種愛的教育,而這種愛,要在每個人心中生起來。若沒有如此,漸漸地,人心會變得越來越可怕。

所以,我們平時對父母照顧很重要。當他們生病了,需要安慰時,哪怕是一句體貼的話,也會讓他們很窩心。老年人的心跟年輕人的完全不同,他們非常脆弱,偶爾說重了一點,他受的刺激相當大,而稍微說一句安慰話,就會讓他很開心。因此,作為一個人,尤其是一個修行人,對孝順父母理應值得重視!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三年,常悲咽”:父母一旦去世了,子女必須守喪三年。在此期間,應當處於追思父母的哀痛之中,不能開開心心、唱歌跳舞,好像母親死了特別高興,父親死了猶如怨敵離開一樣,這種態度絕對不行。

那麼,要以何種方式表達你的哀悼呢?

首先要“居處變”:父母死後,自己的住處要儘量簡樸,不能奢靡豪華。在古代,子女一般還應為父母守喪。晉朝有個叫王裒的人,他母親生前很怕打雷。母親過世以後,他就在墓旁修一個茅棚居住。每逢雷雨交加的天氣,他都會跑到墓前,安慰母親:“不要怕啊,兒子就在這裏,一直陪著您!”這是歷史上有名的“王裒泣墓”。

其次要“酒肉絕”:以前喜歡喝酒、抽煙、吃肉的,三年中必須戒酒、戒煙、斷肉,還要斷除歌舞等喜慶活動,行持善法以紀念父母。

“守喪三年”這一傳統,藏地跟漢地大致相同。在我們藏地,父母去世之後,子女如果比較孝順,上等者是三年不過年、不辦喜事,也不打扮等;中等者是兩年;下等者也要一年。倘若父母剛去世,你就載歌載舞地過年,那大家都會笑你:“看,還有這樣的人!父母死了還做這些。”

在藏地,人剛死時,需要念四十九天的經,第二年、第三年為紀念他,也必須念三天的經,即三年中要為亡人念經,這是歷來的傳統。念經的時間,應在祭日之前,不能在祭日之後。比如,我父親在今年3月8號去世,那明年3月8號之前,我要為他念經三天;如果條件不允許,念一天也可以。但不管怎樣,三年中一定要給他念經。如果第一年念了,第二年卻沒念,大家就會說:“這家人多不孝順,連父母的祭祀法會都停了。”

不僅對父母要守喪三年,對上師也應這樣。大家都知道,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辭世之後,我們學院幾千個人,三年中沒有過年,也沒開夏天的娛樂法會,這些活動全部取消。而且,在上師如意寶的法體火化之前,學院所有法師都發願:三年中不離開學院,一直講經說法,三年後再決定何去何從。這些是非常有意義的行為。

不但我們藏地如此,印度也有類似的傳統。我翻譯的《密宗大成就者奇傳》中,就有一個護喜的故事:護喜是梅志巴尊者的弟子,從小精通各種學處,後來皈依佛門,依止梅志巴尊者十二年。上師涅槃後,他守護在上師的塔前,寸步不離,每日涕泣,哀哭了整整三年。三年裏,萬念俱灰的他沒對人說過一句話,一心一意地修行。因為他的誠心祈禱,一天上師的加持頓然融入心間,他親證了覺空無二的境界。三年過後,他前往印度南方利益眾生,後來不舍肉身前往地下,進入吉祥之門。直到現在,他還住在非人之處饒益他們。這是多羅那他親口所述。

因此,不管在漢地,還是藏地、印度,都強調以三年追思父母尊長。這是什麼原因呢?以前孔子的弟子也問:父母逝世要守喪三年,時間會不會太長了?孔子答言:“子生三年,然後免于父母之懷。”父母對子女不但有生育之恩,而且子女生下來之後,差不多三年的時間內,都是在父母懷抱中長大。父母盡心盡力地照顧你,為你的吃飯、穿衣特別操勞,辛辛苦苦把你養大,為了紀念這一點,父母死後守喪三年並不為過。《孟子》亦雲:“三年之喪,齊疏之服。”意即守喪要守三年,喪事期間要穿素服。這是中國的古代傳統。

但現代人不是這樣,父母今天死了,過幾天他仍會過年,也許喪事還沒處理完,他就到酒吧去唱歌跳舞了。我知道有一個人,她丈夫剛死時,她痛不欲生,說要如何如何,但四十九天的經還沒念完,她遇到另一個人,就跟著他跑了。許多人聽說後都笑她,但也沒辦法,人沒有道德約束,就會想什麼做什麼,已經不同于古人了。

究其原因,也是在“文革”期間,因為政治上的需要,號召“批林批孔”、“推翻三座大山”,結果把傳統文化看作封建主義大山推倒了。很多人都覺得:“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這是封建迷信,是陳舊落後的行為,現在的新社會、新時代中,這些教條主義沒有必要。”於是他們紛紛效仿西方,但學到的多是糟粕,不適合自己的知識,一個個粉墨登場、為我所用,而那些值得借鑒的慈善觀念,很多人都學不到。因此,現在這一代人,全是那個時代的受害者,在他們的思想裏,傳統已經斷了,這樣一來,人就沒有規矩,沒有規矩則不成方圓。

故而,要依靠傳統以外的方法來約束自己,對我們並無益處。在古代,即使是很出名的人,也都堅守傳統。像蘇東坡,他父母死了以後,他不顧自己的前程,堅持守喪三年,可現在人絕不會這樣。原因是什麼呢?我們要值得觀察。沒有這些傳統,漢人將面臨什麼樣的未來?對此也應該考慮。漢地雖不像藏地一樣全民信教,但自己也有優良的傳統文化,若把這些全部都拋棄,那年輕人該怎麼辦呢?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喪盡禮,祭盡誠”:給父母辦理喪事時,一定要依照《禮記》等中的要求,盡到禮節,不可以隨便。但盡禮節不是鋪張浪費,而是莊嚴肅穆、誠心誠意。現在某些地方,辦喪事特別奢侈,這沒有實在意義。形式上的喪禮,不是真正盡到禮節,發自內心才是真正的禮節。此外,父母如果信仰宗教,最好是按照他生前的願望去做。比如,他是佛教徒的話,就給他念經超度;他若信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也應按照各自的傳統來辦喪事。這一點很重要!

“事死者,如事生”:祭拜的時候,亡人雖已遠離我們,但仍應像他還在我們身旁一樣對待。比如,父母健在時,子女在他面前不敢造次,做事也認認真真、如理如法,那麼現在哀悼他的時候,也要像他就在跟前一樣謹慎。

從這個偈頌也看得出來,在儒教思想中,人死之後,只是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地處理完屍體即可,至於他的靈魂來世感受痛苦還是快樂,因為智慧所限,就不再判斷了。如同佛教的聲聞乘,他們的觀點雖然好,但與中觀應成派相比,對萬法無法通達無礙,故不能與之相提並論。同樣,儒家雖在“孝”方面有它的特點,但卻不能像佛教那樣,人死後還要為亡人超度或行持善法,以利益他的生生世世。所以在究不究竟方面,大家一定要觀察。

而且,儒教的極個別傳統,也有一些不好的負面影響。尤其在南方一帶,每逢清明就宰乳豬、殺雞鴨,以此祭祀亡人,這種做法非常可怕!佛經中記載:一次佛陀與阿難在河邊行走時,看見五百個餓鬼非常歡喜,一邊走路一邊唱歌。阿難問佛陀,佛陀說:“這些餓鬼的子孫,正在替它們修福,它們快要解脫苦海了,所以唱歌跳舞表示高興。”後來又遇到好幾百個餓鬼很傷心地走過。阿難又問佛陀,佛陀告訴阿難:“那些餓鬼的子孫正在為它們殺生祭祀,而不肯作福,所以餓鬼身後有火逼迫,故它們在啼哭。”《地藏經》也告訴我們:辦喪事不可殺生造業,否則,只會增加亡者的負擔和痛苦。所以,後人在祭拜亡人時,對某些傳統要以智慧作取捨。

從前有個姓金的人,他吃齋戒殺,非常虔誠,死後魂識附在一小孩身上說:“我因為善業不深,沒有往生淨土,但在陰間已經很快樂了,來去都很自由。”一天他突然呵斥妻子說:“為什麼在我墓前殺雞祭祀?今天已有人監視我,不像以前那麼自由了!”由此可見,人死之後,千萬不能以造惡業來祭祀,不然就會給亡人增加痛苦。

現在很多地方流行給亡人燒紙錢,更有甚者,亡人生前喜歡車的,就紮紙車燒給他;喜歡別墅的,就做紙別墅燒給他……此舉按佛教的觀點來講,可能無利無害,你給他燒了多少錢,他也不一定能得到。我看過有些地方的紙錢,樣子跟一百元人民幣相仿,只是把毛澤東的頭像換成了閻羅王。但不管怎麼樣,中陰身會不會真得到這些錢呢?不好說。不過假如你在燒紙錢、燒紙車時,念一些觀音心咒“嗡瑪尼巴美吽”,那亡人肯定得到利益;如果你什麼都不念,光是燒了很多紙,能不能有利也不一定。

在我們藏地,利益亡人有很多方法,如按照儀軌來燒煙煙,進行施食;或者,把亡人的骨頭、骨灰帶到拉薩等聖地去(以前我們去印度時,法王說把骨灰、頭發放在清涼屍陀林很好,當時我們就把活人的東西也放在那裏了)。過去有一個時期,藏地很多人死了就埋了,後來宗教稍微開放時,人們又把骨頭重新挖出來,做各種超度儀式。

這一點,在漢傳佛教的《高僧傳》中也有。以前有個道丕和尚,他7歲出家,19歲時長安發生戰事,他帶著母親到華山避難,住在山洞裏。那時米價很貴,他沒錢買米,只得餓著肚子乞食供母。母親問他:“你吃飯了嗎?”他雖饑腸轆轆,但為了避免母親傷心,總回答:“我已經吃飽了。”他父親是一位軍人,作戰時不幸陣亡,母親很傷心,想把他的屍骨拿回來安葬,就要求道丕去找。道丕到了戰場上,只見東一堆西一堆的累累白骨,無法知道哪一具是父親的。他就日夜誦經,向空中祈禱:“願依三寶的加持力,讓我父親的遺骨轉動。”過了幾天,忽然有一具骷髏從骨堆中跳出,搖動了很久。他知道這是父親的遺骨,便把它抱在懷裏,帶回家去見母親。就在這天夜裏,母親也夢見丈夫歸家,第二天早晨,果然看到道丕背著屍骨回來了。他們隨即將遺骨安葬,並按佛教儀式做了超度。

所以,作為子女,父母去世後一定要處理好後事。假如你是出家人,則應為他們做些佛事,把亡人的名字寫好,方便時交一些錢,請僧眾念經超度,這樣對他們利益很大。藏地民間有種說法是:“對亡人來講,念一句觀音心咒的價值,遠遠超過一匹好馬。”確實,給亡人一匹馬、一輛轎車、一幢別墅,他又用不上,而給他念些咒語或《金剛經》,可令其生生世世遠離痛苦,獲得快樂。

因此,佛教徒應該這樣孝順父母,這遠遠超過金錢供養。《三字經》雲:“人遺子,金滿籝,我教子,惟一經。”意思是,別人給孩子留下的是滿箱金子,而我給孩子留的,只有一本經書——《三字經》。這部《三字經》,對人的利益會更大。否則,天天都講錢的話,人心會越來越下劣。美國66歲的投資大師羅傑斯,曾以遺憾的口吻說:“現在的中國人,肆無忌憚、不計後果地追求金錢,想用錢來改變家庭、愛情和命運。”其實,把一切寄託在錢上肯定不行,沒有孝、沒有敬,人類就難以真正立足。所以,錢再多也無法帶來快樂,更無法成辦今生來世的永恆大樂。故一定要在道德的基礎上,學習有益的經論,幫助一切有緣眾生,這才是快樂之源!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樓主| 發表於 2012-7-2 18:14 | 顯示全部樓層
弟子規 第五課 (索達吉堪布)
思考題

19、我們應當如何與兄弟姐妹相處?現在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那該如何落實這一精神?

20、與兄弟姐妹共處時,為何在錢財和語言方面尤為值得注意?你以前為此發生過衝突嗎?

21、儒教要求日常行為中做到長幼有序,佛教中有這些要求嗎?此頌對你有何提醒?

22、請引用教證說明,儒教對殺生怎麼看待?這與佛教有何不同?請談談你自己的理解。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弟子規》第一段內容“入則孝”,已經講完了。現在開始講第二段“出則弟”,也就是出門以後,如何與兄弟姊妹及外人和睦相處。

對兄弟姊妹應該關心愛護,這種教育要從小抓起,否則,一旦長大後,再扭轉會比較困難。所以,這樣的國學教育很重要,你們有機會、有因緣時,不管到哪里去,都應把這些內容傳遞給他人。自己有能力辦學校的,更應當強調這些。

現在人這方面的觀念非常缺乏,由於過去的迫害比較嚴重,一下子撿起來難如登天。但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有種責任感,對這些內容除了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外,還要在不同地方、不同人群中儘量傳授。

這次學習《弟子規》,我們是要求大人先學,先瞭解傳統道德的重要性,之後再傳播給子孫。這樣做了,有智慧的人應該會思考這些道理,如此一來,也許會對這個時代起一點作用。

出則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兄道友”:兄,是兄長,泛指年齡大的哥哥姐姐,應友愛年齡小的弟弟妹妹,不能欺負、打罵他們,甚至搶奪他們玩具以上的東西。

“弟道恭”:弟弟妹妹則要恭敬哥哥姐姐,對他們要有禮貌,不能經常吵架、打架。長幼之間要互相友愛、和睦相處。

我們若回憶自己的孩提時代,由於父母沒灌輸過這種教育,故這方面的觀念比較薄弱。如今雖然過了那種年紀,但對兄弟姊妹仍應愛護,而且,這種理念也可用于金剛道友的團結和合上。按照佛教的觀點,所謂的兄弟,包括總道友、遠道友、近道友、密道友。總道友指所有的眾生,遠道友、近道友、密道友則是趨入佛教的道友。因此,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兄弟,正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過去我總以為,儒教的“四海之內”,指四海之內的一切眾生,包括陸地、水裏的動物。這樣一來,儒教的思想境界就比較高了,因為是兄弟的話,就不能互相啖食,所以人不能吃動物。但實際上不是這樣解釋。他們認為,只有天底下的“人類”,才是兄弟,“人類”之間才該互相友好,不要發生爭鬥——當然,如果這樣去做,也能消除一些爭論和戰爭。

“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若能和合、沒有爭執,就不會讓父母操心,整個家庭其樂融融,所以,子女和睦也是對父母的孝順。但我們這個時代,獨生子女居多,下無弟弟妹妹,上無哥哥姐姐,父母當他是天上派下的小公主、小王子,他自己也覺得“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沒人敢惹、沒人敢說。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生活能力往往很差,而且,由於沒有其他兄弟姊妹,一旦他不孝順了,父母就會很可憐。古代時一家會有好幾個孩子,一個若不孝順,其他孩子裏還有孝順的,而現在就完全不同了。

關於“兄弟睦”這個道理,歷史上有很多故事:唐朝有位副宰相叫李績,一次他姐姐病了,他就親自照料她,為姐姐燒火煮粥時,火苗燒了他的鬍鬚。姐姐非常不忍心,勸他說:“你的僕人、侍妾那麼多,何必自己這樣辛苦呢?”李績立即回答:“您病得這麼重,讓其他人照顧,我不放心。您現在年紀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就算想一直給您煮粥,也沒有太多機會了。”李績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姐姐,實在是難能可貴。

然而在現在人的身上,這種事很難看到了。即使兄弟姐妹病了,有些人也以“我現在工作忙”為藉口,讓別人替他打電話、發資訊;好一點的,會給卡上打點錢,但不可能親自去照顧。因此,現在的社會退化得很厲害,外在物質條件雖然不錯,不像古人一樣用瓦罐做飯、住的是土房,可在科技進步的背後,人心不再像古人那麼善良了。如果你連兄弟姐妹都不關心,那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人,就更不會去出手相助了。

在古代,人們把所有人都當作兄弟姐妹,我們現在雖做不到這一點,但至少也要與家人和睦共處。倘若這一分愛都不能付出,那麼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確實不好說。古人講過:“愛的感覺,是溫暖;愛的語言,是正直;愛的心地,是無私;愛的行為,是成全。”然而現在的人,說還是這樣說,但行為上卻充斥著自私自利,助人的心少得可憐。

可能你們也聽說過,新加坡有一位許哲女士,她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凡是可憐的人都儘量幫助、護持。前幾年她106歲時,一位元記者採訪她:“您為什麼對所有人都這麼好,都要幫助?”她說:“我哪里是幫助別人?在我眼裏,他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這種理念,如果放在人類上,那就是儒教思想;如果放在所有眾生上,那就是大乘教義。所謂大乘教義,其究竟宗旨就是要以無私的心,關愛天下一切生命。

有時候我們反觀自己,不要說大乘教義,就連儒家對父母、兄弟最基本的感情,可能也沒有做到,的確值得慚愧。有些人好像突然來到這個世界、跟誰都沒有關係一樣,對家人始終非常冷漠、不理不睬,這種態度確實不好。假如你有佛法上的境界,泯滅了親怨分別,通達了自他平等,那倒值得隨喜。可如果沒有這種境界,只是像塊石頭一樣麻木不仁、沒有感覺,那就成了《二規教言論》中經常呵斥的“無慚無愧者”。

其實,孩童時代建立友愛觀念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就懂得尊敬兄長、愛護弟妹,那他長大之後,跟同學、同事、道友相處時,也會幫助並尊重別人。《小學生手冊》和《中學生手冊》中,都有“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等字眼,但如何落到實處讓孩子們身體力行,很多學校卻並不關心。所以我每次去學校時,經常強調:“孩子分數的高低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應該做個好人。”

當然,要讓孩子做好人,父母、老師都有責任,都值得努力。否則,孩童時代教育不好,長大以後重新再來,那就非常麻煩了。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從小搞不好兄弟關係,後來在單位裏待人接物會捉襟見肘;不但如此,倘若他想修學大乘,對天下父母觀慈悲心,或者修學密乘,對金剛道友觀清淨心,就更是舉步維艱了。因此,大家應該知道:要想學佛,先要做人,做好人後才能學好佛。

上師如意寶也常講:對下者應慈悲愛護,對平等者應和睦相處,對長者應恭敬有加。這個教言,與此處的內容完全相同。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對錢財等身外之物,一定要看淡,如果不執著財物,兄弟之間的怨恨爭鬥就不會產生。除了錢財以外,語言也常成為爭鬥之因,語言若能包容忍讓,別人說了刺耳挖苦的話儘量忍下來,不必要的衝突自然會銷聲匿跡。

“財物輕,怨何生”:父母教育孩子時,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玩具,也不能讓他看得過重。其實,儒教這些少欲知足的道理,講得非常好。若沒有這些理念,孩子小時候會為了玩具打架;大了會為了錢財殺人。現在社會上這種現象特別多,有些人打麻將僅僅為了五元錢,坐計程車為了省一元錢,就會殺人奪命,非常可怕。若能從小斷除對財物的貪執,就會止息很多不必要的紛爭。

西漢有個人叫蔔式,他弟弟長大成人後,他把家裏的房屋田產全部留給弟弟,自己趕著一百隻羊,上山放牧去了。十幾年後,蔔式的羊達到一千隻,弟弟卻把家業耗盡了,蔔式又分出一半羊給弟弟……可見,他是個重義輕財的君子。

現在人若也教育子女不貪財,那孩子將來不管在社會上做事還是學佛,都會有一定的前途。否則,對一點蠅頭小利都死執不放,衝突定會在他身上頻頻發生。就像漢地的很多地方,子女為爭奪父母的家產,打官司會持續好多年。有一個老人,他很有錢,平時生病子女都不來,後來他病得非常嚴重,子女一個個都趕來了。老人十分聰明,清楚他們的來意是為了遺產,但不願把錢留給這些不孝子,就故意全部捐給政府了。

所以,每個人小時候最好不要養成自私、貪財的習慣。我認識一個老鄉叫才讓嘉尼,他家有七口人,所有東西都是分開的,故家裏有七個箱子:父親的箱子、母親的箱子、大兒子的箱子、二兒子的箱子……但平時吃飯是一起吃。後來這些孩子長大後只為自己,對一點財物就斤斤計較,所以都沒有特別好的前途。可見,孩子在什麼樣的家庭、學校,接受什麼樣的教育,也就形成了什麼樣的人生目標。因此,大家有這個機緣時,應該給孩子灌輸良好的教育,只有這樣,對他的將來才有很大幫助。

如果一個人德行非常好,即便是諸天也會經常護佑。以前有個姓田的老人,他死之後,三個兒子決定分家。他們將家產分為三等份,別的財產都已分妥,唯剩一株紫荊樹不好處理。他們商量了半夜,議定次日將樹截為三段,每人分一段。但這樹好像有靈性,第二天去截時,它已經枯死了。三兄弟十分震驚,認為是天地鬼神的暗示,逆天而行會招致不詳,於是決定不再分樹,紫荊樹立刻復活了。他們大受感動,把已分開的財產又合起來,從此不再提分家之事。

可見,人與自然之間,有肉眼看不到的很多奧秘。假如人們彼此不和,引發紛爭與戰亂,外境上也會出現風雨不順、五穀不熟等惡兆。所以,人類要想快樂地生活,並非希求錢財就能得到,而要從自身修養、隨順天龍八部等方方面面加以調整,許多緣起不能破壞。倘若隨便砍神樹、挖神山、移江河,則容易引發各種天災人禍。所以,人類要想生存下去,很多方面的因緣要處理好,否則就會出現不妙的緣起。

話說回來,兄弟之間為了名聲地位而手足相殘,這是非常不合理的。以前在三國時期,曹丕得了王位後,因妒忌弟弟曹植的才華,就故意刁難他:讓他七步成詩,題目是“兄弟”,但不能出現“兄弟”二字,作不出來就要砍頭。所幸的是,曹植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很快就作了一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詩中用了一個比喻:豆子被放在鍋裏煮,而用來煮豆的是豆稈,所以豆子在鍋裏哭泣:“我們本為同根所生,何必要急於相殘?”以此來影射曹丕的狠心。曹丕聽後,心感慚愧,就不殺曹植了。

縱觀上下幾千年歷史,無論漢地還是藏地,帝王子孫中兄弟相殘的例子數不勝數,和睦相處、互忍互讓的,實在少得可憐。當然,家族的世代相傳,如果是因你出家而終結,這並不可惜;但若不是這樣,是由於兄弟不和而分崩離析,那就是大不孝了。

我們每個人都要生存在這個世間,而若想活得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懂做人的原則。假如你不懂,那就不可能做好,做不好也就得不到你想要的生活。所以這個規律,大家一定要牢記。

“言語忍,忿自泯”:兄弟姊妹之間說話不能過激,否則,一旦說了刺耳難聽的語言,就會傷害彼此的感情。古人言:“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用利刃割傷身體,傷痕容易癒合,而用惡語傷了人心,別人就會一直不忘、耿耿於懷。

當然,對他人所說的難聽之語,我們沒必要記在心上。《弟子規》後面也說:“報怨短,報恩長。”報恩的時間越長越好,而報怨的時間越短越好。因此,道友之間有一點摩擦,應早點把它忘得一乾二淨。作為一個修行人,當場接受不了別人辱駡,這還可以理解,但若很長時間後仍念念不忘,就該值得慚愧了。雖說若沒有一定的修證,對諷刺、挖苦確實難以忍受,但我們還是要儘量串習。《法華經》中雲:“惡鬼入其身,罵詈毀辱我,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鎧。”即使有些人像惡魔附體一樣,在公共場合謾駡我、侮辱我、誹謗我,我也要“忍一時”,以保“風平浪靜”,披上安忍的鎧甲,把他當作佛一樣對待。不過,許多人此時來不及披安忍的鎧甲,到處找,卻不知道放哪里了。結果——心被刺傷了,爭鬥也開始了。那時候,安忍的鎧甲忘了,大圓滿的寶劍也丟了,什麼修行境界都沒有,最終弄得遍體鱗傷,非常可憐!

所以,修行人平時一定要學會寬容,面對他人的惡言相向,儒家教誡我們要修安忍,而佛教的大乘六度中講得更為清楚。當然,這說起來簡單,可一遇到外境,許多人因為“肚子”太小,很多事情沒辦法包容。如果你有漢地彌勒佛那樣的“大肚子”,那什麼事都會容得下。記得有一副描寫彌勒佛的對聯,上聯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下聯是“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大家也應常以此對照自己。

有時候人為了一點小事,便爭得頭破血流,回頭一看,也會覺得羞愧、後悔。常言道:“氣後後悔,醒後後悔。”有些人生氣的當下口不擇言,罵的罵了、說的說了,過後又後悔不已;有些人發酒瘋時,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部說了,醒酒後也悔不當初。既然如此,當我們難以控制自己時,就要儘量學習彌勒佛的大肚,裝下別人的攻擊與侮辱,行持世人行持不了的安忍。

安忍有多種,像上面這樣耐受怨害,是一種安忍;而我們為了佛法苦行,也是一種安忍。不說其他的,單單是聽法,有些人總抱怨太累了、太冷了,其實不能這麼想,我們為了佛法,再寒冷、再辛苦也值得。1987年,上師如意寶從五臺山回來後,開始傳講《釋量論》,那時候我輔導是露天的,地上也沒有坐墊,地全凍了,大家就這麼坐著,一個冬天都是如此。不但是那四個月,以後三四年中一直都這樣。現在想一想,我們那時的安忍心很強,不像現在的人:“地上太冷了,什麼都不墊,我得風濕怎麼辦?”不說城市裏的人,包括學院的有些道友,現在像那樣聽一堂課,也不一定能做到了。

此外,聽法、修法的時間稍微長一點,也應該多加忍耐。我們居士林的老堪布(可能七十多歲了),修法非常精進,每次講法也是三四個小時,下面若有人叫苦連天、疲憊不堪,他就批評道:“你們搞世間法不覺得累,聽三四個小時的法有什麼累的!”有一次,老堪布和我弟弟幾個人去朝神山,一大早就出發了,下午五點左右才到。大家一路上都沒吃飯,餓得不行,到了那裏很高興,覺得終於可以吃飯了。但老堪布早把這事給忘了,一到山下就說:“走,轉神山去!”他們只好硬著頭皮、饑腸轆轆地先轉山。神山特別高,他們暗想:“走一圈可能花很長時間吧?”沒想到,老堪布又語出驚人:“這次機會難得,好,我們磕大頭轉!”他們雖然又累又餓,但看到老人家像朝拉薩一樣磕大頭,自己也沒辦法,只有跟著磕。結果,很晚了才轉完一圈。

這些老修行人,修法不怕時間長,安忍心也特別強。不像現在很多人,修法、聽法方面一點耐性都沒有,而對世間法的忍耐力卻很強,為了家庭、工作,什麼都能忍下來,這是一種顛倒行。所以,作為修行人,理應行持真正的安忍。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不管吃東西或喝飲料,都要請長輩先用;就座時讓長輩先入座;走路時讓長輩先行,晚輩隨後。

可能有人認為:“這沒有必要吧!現在人人都是平等的,長幼可以一起吃、一起走、一起坐。”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其實,長幼有序、尊卑有次的理念,不僅儒教中提倡,在佛教僧團中也一直存在:以全體佛弟子來說,所受的戒越高,地位便越高。以同一種戒來說,受戒的時間越早,地位就越尊。因此戒臘長的人應先坐、先吃,比丘、比丘尼都是如此。

可現在人不注重這些,一家人吃飯時,都是先讓寶寶吃,這完全是錯的。我們應該讓孩子學會尊重長輩,讓老人先坐、讓老人先吃。假如從小懂得尊重老人,他自己老的時候,子女也會孝順他。所以,做人要明白先後次第,《大學》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意即天地萬物皆有本有末,凡事也都有始有終,若能明白本末、始終的先後次序,這也就接近於“道”了。

然而,如今很多人不懂這一點。前段時間我去學校時,強調“禮”很重要,有個老師反駁說:“學點知識就可以了,禮是多餘的,現在人不需要。”當時我很不高興,狠狠說了他一頓。其實,人如果不懂禮,跟動物就沒有差別了。《禮記》雲:“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在這個世間上,人和動物怎麼區分呢?很多人以能不能說話來分,實際上並非如此。鸚鵡會學人說話,但終究是飛鳥;猩猩會學人說話,也始終屬於禽獸。人如果不受禮的規範,即使能說話,不也是禽獸之心嗎?如同所謂的“人面獸心”、“衣冠禽獸”,外表上是人模人樣,內心卻猶如禽獸。人不知禮的話,久而久之,就沒了父子的差別,也沒了上師與弟子的差別,長幼之間全部平起平坐……這跟動物又有什麼兩樣呢?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荀子也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人若沒有禮節,則不會有立身之地;做事不依禮節,那不可能成功;國家沒有禮節,就不會有安寧之時。

古人處處用到“禮”,而現在人卻非常缺乏。有些人鼓吹西方文明很先進,但西方卻沒有這方面的教育。有位教授叫錢賓四(錢穆),他在清華、北大教過書,1949年去了香港,後來又移居臺灣。他是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在國內外均享有盛譽。一位美國學者曾就中國傳統文化編了本書,書後引用錢教授的話,寫了一篇文章:《上一堂中國課》。文章中說:“錢教授講過,中國的‘禮’字,在西方文字中根本找不到同義詞,只能把它的音譯出來。”所以,作為炎黃子孫的中國人,假如把自家的如意寶丟棄,而到西方的知識海洋中去摸索,恐怕找不到有價值的東西。

“禮”對我們非常重要。孔子教誡兒子道:“不學禮,無以立。”的確,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禮,就無法在社會中立足。孔子的兒子叫孔鯉,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據說是因為他出生時有人送來一條鯉魚。儒教不以吃魚、殺生為惡,有時候我很看不慣。比如,“二十四孝”中的王祥臥冰求鯉,就是供養父母鯉魚;現在小孩子的圖畫書裏,在表示孝順父母時,也是在盤裏放一條魚……儒教提倡“以時殺焉”,認為遵循時令則可以殺生,這一點跟佛教有很大的差別。

講到這兒,不由得想起有些佛教徒的極端,他們聲稱:“大乘佛教不用學,它跟儒教一模一樣。我對《三字經》、《弟子規》更有信心,對佛教沒信心也可以。”這一番言論,正說明了他連儒教都不懂。而有些國學老師更可悲,上課時諄諄告誡孩子:“你們一定要殺雞宰羊,以孝父母。”其實,造罪業來孝順父母,在佛教中本身就是不孝。他們把“終生慕父母”認為“則大孝也”,我們也承認;但若說“殺生供父母,則大孝也”,我們則不許也。所以,有些人的話太過分,口口聲聲說:“儒教思想最殊勝,以後不用學佛了,《弟子規》遠遠超過《入行論》和大圓滿。”這種思想非常狹隘!

儒教在世間法方面有很好的傳統,這一點我們非常認可,但除此之外,他們對來世的研究一片空白,在有些話、有些事上造下很多罪業,這從有些文章中也看得出來。所以,這次講《弟子規》的過程中,我如果有不同的意見,不管遇到什麼人,都會直截了當地說出來,以供大家作為參考。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樓主| 發表於 2012-7-2 18:14 | 顯示全部樓層
弟子規 第六課 (索達吉堪布)
思考題

23、師長叫一個人時,如果他不在旁邊,你應該怎麼做?這種小小的行為能反應出什麼?

24、在長輩、老師面前,應當杜絕什麼樣的傲慢之舉?對於這些優良傳統的繼承與弘揚,你認為自己該做些什麼?

25、當今時代,人們心理與行為有了巨大變化,有些古代傳統不一定適合,這時候該怎麼辦?對師長表達恭敬時,關鍵要把握什麼原則?

26、在古人的待客之道中,“目送”為什麼很重要?請說說你自己的體會。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弟子規》主要是小孩子學的,作為出家人,作為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也許覺得太淺了。但如果你受過這種教育,去瞭解一下古人的思想、禮節和行為,對度化眾生、饒益有情必定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同時,對你與人溝通交往及心理成長,也會有所利益和幫助。

這裏雖沒有宣講甚深中觀,也沒有揭示光明如來藏的本體,更沒有無上大圓滿直指心性的甚深竅訣,但作為一個普通人,若想生存在這個社會群體中,對有些道理不得不了知。了知了,對今生來世只有幫助,沒有危害。

這一點我非常清楚。因為傳講之前,我自己先讀了一遍,又給三四個有緣眷屬講了一遍,正是覺得有意義,才開始廣泛弘揚的。彌勒菩薩說過:任何語言,如果符合經教且能對治煩惱,就應像佛語那樣恭敬頂戴。

對很多智者和學者而言,以後通過這種方式來隨順眾生、幫助眾生,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你對甚深中觀或無上密法的境界有所領悟,但有些眾生的根基比較鈍,不依靠一些其他道理,也不一定能攝受他們。因此,這次學習《弟子規》,若是佛教徒,可結合佛教道理讓他瞭解;若是非佛教徒,則應令其在傳統文化的領域中尋找真理,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此對他個人和社會都有利。

下面繼續講: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先到

長輩叫人時,自己聽見了應及時回應,並幫著去呼喚人。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應當回來稟告長輩,並進一步詢問,有沒有需要自己幫忙的事情。

也許有人覺得:“《弟子規》沒什麼可學的!你看,長輩叫,我就代他答應;人不在,我就替他做,再沒有更深的東西了。”

確實,這個字面意思比較簡單,但你能否真正運用於實際生活中,時時助人為樂,對長輩不離恭敬心?這還有待於觀察。遺憾的是,這麼小的一個行為,現在人也很難做到。比如,我打電話或用其他方式找一個人,他可能不情願地應一句:“嗯,什麼事呀?”找他本人都這麼冷淡,不是找他的話,恐怕更不理不睬了。尤其是現在的小孩,根本沒有這種觀念,你若叫一個孩子,他又不在,別的孩子絕不會替他轉告,更不會幫他做事。可見,簡單的事也並不好做。

其實從有些行為上,能體現出更深層的東西。譬如打電話,大人不在家,是小孩接的,從他接電話的態度,就能看出這家人的素質以及對孩子的教育。倘若他對你很恭敬、很尊重:“我爸媽不在,也許過一會兒回來。假如您有急事,我可以代為轉告。”這是有教養的表現。如果說一聲“他不在”,“啪”一聲把電話掛了,那就很沒有教養了。倘若從小養成這種習慣,長大後就會體現在他的行為上,只要不牽涉到他個人,身邊無論發生什麼事,他都不會伸出援手。這一點,看看現在的社會就知道——即便是臨近餓死、快要崩潰的人倒在身邊,許多人依然漠不關心、置之不理。這是為什麼?就是從小沒有受過道德教育。

所以,我們不能把這些行為看作是小事。尤其對大乘佛教徒而言,別人的事,其實就是自己的事。如果有人迷了路,或者在找人,這時你應主動地引導他、幫他找。若能如此,說明你有利他之心,因為這小小的行為,就是無條件自願助人的善心體現。

因此,本應善待一切眾生的佛教徒,對身邊的人更要關心。而這種關心,自然也會有所回報。《法華經》雲:“為一切眾生,歡喜而愛敬。”對凡是有生命的有情,若不分種族、不分群體讓他獲得快樂滿足,盡心盡力地愛護他,則會得到一切眾生的歡喜與愛敬。

當然,為他人做事,不能懷有圖報之心,也不是為了在人前表現。現在社會上,有身份的領導、上師才有人恭敬,而無依無靠的可憐人,不管在哪里,都少有人眷顧。所以,我們應不分地位、不分權勢,以恭敬心來幫助所有眾生,若能這樣,必定會得到佛法的利益。印光法師也說:“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

不過,說總是比較簡單,你們聽也一樣,聽課的時候覺得:“是啊,以後不管別人怎麼樣,我都要恭敬對待、一視同仁。”可當遇到關係不好或毫不相干的人時,要誠心幫他比登天還難。但不管怎樣,大乘的原則就是沒有任何分別,只要有生命的,就應該平等幫助。這是我們的目標,至於能否達到,還要看個人的修行。

有些人在短短時間裏,就能提起心力做到;而有些人因前世罪業深重、習氣深厚,再加上今生的智慧、對治比較薄弱,聽聞佛法、依止善知識的時間再長,恐怕也很困難。就像昨天講的阿育王時代那位比丘,出家六十年了,連一個偈頌也不會講 。有些道友就是如此,來學院很多年了,不要說修行,跟別人交往的能力都很差,雖然聽的是最甚深、最殊勝的法,但修行始終上不去;而有些人來的時間並不長,只有一兩年或幾個月,很多境界卻已紛然呈現,行為也有日新月異的變化,究其原因,就是他能夠提起心力,對善法具有強烈的意樂。

我們每學一部法,都要儘量用於生活中,不要停在理論上、書本上。像這句“人不在,己即到”,表面看來很簡單,誰都懂,甚至有些人想:“堪布不要講了,不要耽誤我的時間,我還要念咒語、修加行。”但實際上,你能不能真正做到呢?也許你認為:“反正別人又不找我,沒提我的名字,我幹嘛瞎操心!”所以,即使是大人,是修行人,對此也很難行持。

總之,《弟子規》的道理看似淺顯,但做起來時,每一個都比較難——我是有這種感覺。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稱呼長輩時,不可以直呼名諱,《事師五十頌》中也說,對上師不能直呼其名,須冠以“最尊貴的”、“尊敬的”等敬語。同時在尊長面前,也不要表現自己很有才能,從而藐視長輩。

“稱尊長,勿呼名”:我們在日常行為中,隨時對尊長要有恭敬心。如果沒有恭敬心,按佛教的觀點,就會障礙智慧的生起。釋迦牟尼佛在未成就之前,與 陳如等五人在尼連禪河苦行六年,之後前往菩提伽耶的金剛座,途中享用了牧羊女供養的乳糜,後於金剛座示現大徹大悟。當時 陳如等人對佛陀捨棄苦行、享用飲食十分不滿,他們說:“喬達摩是放逸者、破戒者、不如理行持禪定者……”接著就前往鹿野苑了。釋迦牟尼佛成就後,四十九天沒有講法,梵天等請法之後,才開口宣說。正準備初轉法輪時,卻沒有適合的所化眾生,本來兩個外道根基不錯,但已不在人世了。佛陀觀察前世因緣,了知 陳如等五人正是所化,為把這甘露般的境界傳給有緣眾生,佛陀便前往鹿野苑。

在鹿野苑,五人遠遠地看見佛陀,就共同商定,佛陀來了不要理他。但佛陀的到來,就像陽光映蔽群星一樣,令他們不由自主違背了內部的誓言。他們直呼佛陀的名字,語氣態度仍有失恭敬:“具壽喬達摩,你是不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佛陀說:“你們不應用‘具壽’來稱呼佛陀,否則永遠得不到真正的智慧。佛陀是三界導師,具有無礙的智慧與慈悲,所以你們理應恭敬。”聽了佛陀的話,五人馬上改變了態度,對佛生起恭敬心祈求傳法。此時千佛的法座突然現前,釋迦牟尼佛向前三佛的法座頂禮後,自己坐在第四個上面,其他的也就消失了。之後佛陀轉了四諦法輪,這五人和八萬天子都獲得了聖者果位。

從這個緣起上看,在佛教中,對上師應當恭敬,不能直接稱呼其名。這一點,小乘大乘、漢傳藏傳都有各自的傳統。比如,漢傳佛教稱呼法師的名諱時,會說“上成下勞法師”等等。以前有個人寫我的名字時,寫成“上索中達下吉”——他的因明學得不錯,我的名字是三個字,他就把中間那個字加了個“中”,這也是一種尊稱吧。可現在的世間人都直呼名字,對老師不在乎,對父母也沒大沒小,這樣非常不好。對老師就應尊敬地稱呼“蔡老師”、“范老師”,否則,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你沒有修養。

“對尊長,勿見能”:在長輩或上師面前,千萬不可誇誇其談、高談闊論,大肆宣揚自己的功德。有些人跟別人交流的過程中,一半都是講自己的經歷,對此華智仁波切說過:人家沒問你的經歷,就不必處處自我宣傳 。

以前,我在一個縣城裏見過這樣一件事:有個學生成了縣委書記,地位遠遠超過老師。十幾年沒見了,一見面,他對老師很不恭敬,不但直呼其名,還不停地自我炫耀。老師有點不高興,因為這畢竟是他的學生,懂禮節的人,再怎麼也不該直呼師名,不該在老師面前宣揚自己。而在佛門,古代尊師重道的傳統禮節,如今依然保持完好,言行舉止相合于古人,行為點點滴滴都如理如法,這對今生來世也有非常大的功德。

說到宣揚自己,春秋時期齊國有個相國晏嬰,他的車夫就喜歡在大庭廣眾中招搖,駕車的時候傲氣沖天、神氣活現。他的妻子很懂禮,見此情景,對他說:“你看我們相國,有那麼好的修養和學問,但始終謙恭有禮、毫不張揚。你不過是一個車夫,一點學問都沒有,卻天天趾高氣揚、洋洋自得,你有什麼好炫耀的?”他聽後深感慚愧,自此以後,變得謙遜謹慎起來。晏嬰對車夫的變化感到奇怪,追問之下,對他勇於改過的態度感到滿意,後來推薦他做了大夫。

從這則故事可以看出:一個人若常常自我炫耀,尤其在老師、長輩或一些嚴厲對境面前,宣揚自己如何出色,是不符合道德修養的。因為這種言行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傲慢,而在世間,最不可接受的就是傲慢。對於傲慢,不僅佛教中有很多教言,《禮記》中也說:“敖 不可長,欲不可從 ,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傲慢的念頭不可滋長,邪惡的欲望不能放縱,求善的志向不可自滿,享樂的行為要適可而止。

所以,我們平時要觀察自己的言行舉止,否則很容易自以為是。其實,真正對眾生有利的唯有大乘佛子,但大乘佛子在任何場合都不會說自己如何了不起。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境界很高,沒有“自我”的執著和念頭,在他看來,付出與奉獻理所當然,自己是眾生的僕人,僕人為主人做事天經地義,有什麼可值得宣揚的?

此外,對尊長說話也要用最恭敬的詞。藏語中就有一些敬語,如吃、走、睡、行,都有專門的恭敬用語,用上這些就能體現出對別人的尊敬。這在拉薩一帶做得不錯,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懂了。而在漢地,古人對長輩說話也多用“請”,但如今,只有在一些星級賓館或大餐廳,才聽得到“您請坐”、“您請吃”,在其他場合裏,“請”字幾乎銷聲匿跡了。“請”字用得越少,說明人的素質越差,對秉持傳統禮節越不重視。漢人如果自己都不重視老祖宗的傳統,而讓這些禮節在社會人群中消失,這是非常悲哀的。

當然,藏地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藏人取名本來都有意義,或與自然界有關,或與傳統文化有關,或與吉祥、佛法、成就有關,總之名字都有一定的象徵。可是現在,很多人去學西方和漢地,隨便取一個,不倫不類的。其實,每個民族都有良好的傳統,對此應該繼承並發揚,沒有必要放棄。漢地也是同樣,人與人之間的禮節原本非常好,但對新一代的年輕人而言,這些只能在書本上看到,行為上已經沒有了,若再繼續下去,估計過不了幾代,所有的禮節都會隱沒,確實很可惜!

因此,當前許多有志之士,正在全力以赴地挽救民族文化,以免它受到更大的衝擊。其實這也是每個人的責任。雖說我們不一定有多大的能力,能在大範圍中進行弘揚,但每個人身邊有很多孩子,只要力所能及地將這些傳統文化傳遞給他們,也會有非常大的利益。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走路時遇見長輩,要主動上前去行禮問候。長輩有什麼吩咐就依教奉行,沒有吩咐就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著,讓長輩先走過去。

或許有人認為這多此一舉:“你看,遇到老師時,他沒離開之前還要傻傻地等著,多浪費時間啊!沒有必要。”確實,現在生活節奏非常快,人人像太陽下的螞蟻一樣忙碌奔波,不如古人那樣悠閒自在,這樣做可能會有不同感覺,似乎也有改變的必要。在佛教中,佛陀制定戒律時也說,可根據時間、地點、當地習俗來修改一些細則。而今經過多年的演變,人的心理與行為已有了巨大變化,故也能理解他們的這種想法。

但從整體上看,對長輩的尊敬還是非常有必要。雖然世間人對老師的態度已經變了,但在佛門,這些傳統一直存在,而且保持得很好。一個佛教徒遇到了上師,不打招呼而扭頭就走的,幾乎沒有。有些人可能是近視看不清,上師都走過去了,才如夢初醒:“噢,是上師!”然後戴上眼鏡看一看。除了這種情況,一般來講,不恭敬的很少。

可現在的世間人,見父母師長根本不打招呼,更不用說上前恭敬問訊了。其實,這些行為是人的本分,如孔子所言:“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對父母的“孝”與對兄弟的“悌”,是“仁”的根本,是做人的基礎。所以,恭敬不是做給人看的,也不是為了得什麼利益。

在古代,人們不好炫耀,重視隱藏學問、韜光養晦,但他們的道德修養,卻往往能從外在的“有表色”——表情、言語、眼神、行為中流露出來。例如子路,是孔子的學生,學識淵博,以懂禮貌著稱。一天,孔子走過庭院,要到門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裏讀書,看到老師,立刻放下手中的書,鞠躬行禮。孔子並沒有看到他,只是看到院裏的櫻花而停下腳步,欣賞了很長時間。子路就一直躬身站著,不敢動,等孔子發現他時,他身體已酸麻得失去知覺了。孔子很高興,稱讚道:“子路真是一個懂禮貌的好弟子!”

然而時至今時今日,這種行為已經沒有了。那天我到智悲學校去,說:“你們應該學會恭敬,不能像古人那樣彎腰問詢也不要緊,但對老師、長輩和出家人,至少要打招呼。”若能這樣做,別人心裏也很舒服。就像下飛機時,空中小姐微笑著說:“再見,請慢走。”這麼幾句話,並不是什麼大的付出,但讓人聽了以後,確實感到很溫暖。

當然,對師長恭敬時,也要觀察他的意樂。比如對我來講,有些道友過於恭敬也不舒服。以前講《事師五十頌》時說過,路上遇到我了,打個招呼就可以,但站在旁邊一直恭送,我就不喜歡。《金剛藏莊嚴續》中有個教證說:拜見上師後,不能背對著離開,要面朝上師往後退 。原來有個居士離開時一直退退退,可是還沒有退到門口,自己就倒下去了……其實這很符合密續教義,但人與人不同,太恭敬了我不習慣,尤其是人多的時候,有人彎下腰表示恭敬,我就特別不好意思。還有些人路上只要看見我,馬上撲下去磕大頭,我一見就趕快躲開,他磕完一看,人早就沒影了,旁人也不知道他向誰磕,還以為是磕大頭去拉薩的呢!其實,《事師五十頌》裏說過:“能令師喜皆當為,師不喜事悉斷除。”令上師歡喜之事,要盡力去做,而上師不喜之事皆應遠離。所以,凡事要根據情況決定。

總之,古人的傳統值得我們深思。如果人人能對師長如是恭敬,那麼試想,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反之,假如人人都不能行持,又會變成什麼情形?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路上碰到長輩,根本不知恭敬問詢,甚至還會瞪他一眼。所以,人心道德越來越淪喪、越來越敗壞了,這種傾向一定要注意!

剛才講了走路時遇到長輩的禮節,下麵講騎馬: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

如果騎馬或乘車時遇到了長輩,不能視若無睹地徑直馳過,一定要下車跟長輩問訊,恭敬地站于一旁讓長輩先過。即使他已走過去了,也要目送他離開百步以外,或直到看不見為止,自己才可以乘著坐騎離開。

有些人認為:“當今時代,在大城市裏,此舉完全沒有必要。”我覺得這種說法不對。平時遇到老師,不管你是坐車、騎馬,還是走路,都不能不聞不問,連個招呼也不打,應該看到老師就恭敬對待。當然,也不能老師剛走,自己就迫不及待地離開,還應當目送老師走遠。

古人特別講究“目送”,這是很重要的待客之道。比如客人要走的時候,你在門口或樓梯口目送他離去,他心裏會很舒服;否則,他前腳剛走,你後腳就把門“砰”一聲關上,好像巴不得他離開一樣,客人心裏肯定不痛快。如果一直目送著他,嘴裏也說:“慢走啊,有空再來玩!”那他也覺得:“主人這麼歡迎我,以後有機會我要報答他。”一路上,心裏會一直回蕩著這一切。

所以,人與人之間確實需要這些禮節。現在人對知識有強烈的希求,卻忽略了基本的人際交往,包括有些修行人,待人接物方面很不夠。古人對朋友、師長非常有禮,李白的詩中就寫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當年李白送一個朋友,一直目送他的孤舟漸行漸遠,消失在碧空的盡頭,這時他還站在岸邊,只見滾滾的江水向天邊流去。詩中描寫了李白對朋友真摯的留戀。而這位朋友,可能也是站在船頭望著李白,一直不停地揮手,慢慢地,最後連人影也看不到了……

可現在人不是這樣:客人坐車準備離開時,主人關車門會夾住他的腳或衣服,好像急不可待地想他快走;或者,客人剛上了車,回頭想打個招呼,主人早就回去了。這些都是不恭敬的行為。古人常講:“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若不注意待人的態度,漸漸地,自己也不會受到別人尊敬。

表面上看,路上遇到師長要下車,等他離開百步以外才可以走,好像是多餘的事情,在大城市裏也難以做到。但這確實是很好的傳統,即使實在做不到,心中也要存有一分恭敬。

恭敬其實極為重要。宋代有兩位學者很出名,他們分別是程顥、程頤。最初楊時與游酢在程顥門下求學,程顥離世後,二人又結伴到程頤那裏去。那天正好大雪紛飛,他們冒雪到了那兒,發現程頤正在午睡,他們不敢打擾,就在門外站著等候。當程頤醒來時,打開門一看,他們兩人已經成了雪人,腳下的雪積了一尺多厚。從他們的行為中,程頤看到了對師長的恭敬和求學的熱情,因而將自己畢生的知識傾囊相授。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程門立雪”。

作為出家人,我們雖然已捨棄了俗世,但遇到以前的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仍要懂得尊敬。去年我遇到一位小學代課老師,他知識不高,當我表示尊敬時,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不管怎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我一個字、一個偈頌的也是老師,也值得我終身尊敬。還有一次,我和慈誠羅珠堪布去縣城給一家人念經,那家有位50歲的婦女,慈誠羅珠堪布見到她,說:“您是我的老師。”她當場驚呆了,說不出話來,有些不敢置信。據說,她以前在小學給堪布教過書。

我們這裏也有很多出家人,如果你以前的老師信佛,今後可以給他一點加持品;如果不信佛,我們也要默默祈願:願他今生來世獲得快樂。有這麼一顆尊敬的心,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千萬不要覺得:“我很了不起,老師沒有什麼地位,應該向我磕頭。”現在很多人有這種行為,這是不對的!

要獲得世間知識,就應該恭敬老師;那麼,要獲得更甚深的佛法境界,就應該恭敬上師。關於如何恭敬依止上師,《事師五十頌》、《如意寶藏論》、《大圓滿心性休息》等經論中講得非常清楚,我在此不作贅述,希望大家認認真真去翻閱。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注:

1. 覺囊多羅那他在《印度佛教史》中記載:阿育王最初造過一些惡業,後為懺悔而建了八萬四千佛塔,供養如來舍利。佛塔竣工之後,為了慶祝並回向善根,他準備供養僧眾三個月。他迎請了很多僧人,在林苑中作大供養,尤其對坐在首座的一位老比丘特別有信心,對他的供養尤為豐厚。這個老比丘寡聞,而且極笨,一個偈頌也不能念誦,他吃完以後,坐在下座的人問:“你知道國王為什麼對你特別敬事嗎?”老比丘答:“不知道。”他們說:“國王打算供齋後就來聽法,你需要講經說法。”這話正中老比丘要害,他想:“我受具足戒雖已有六十年,但一個頌詞也不懂。剛才若知道這個,就應把好食物讓給其他比丘吃,請他說法。但現在我都吃完了,吐又吐不出來,怎麼辦呢?”他想來想去,極為痛苦。當時,林苑中有一位樹神,知道了老比丘的想法,他思忖道:“若是老比丘不講法,國王做了這麼大功德,最後可能會生起邪見、退失信心。”於是變化身形來到老比丘面前說:“假如國王前來聽法,你就說:‘大地山嶽也要歸於無有,何況是你的王位了?大王好好想一想吧!’”過一會兒,國王果然來了,給老比丘供養一套金色法衣,坐而聽法。老比丘如上所述說了。國王由於具有信心,聽得毛髮直豎,深深思維其義,依此獲得一定境界。隨後,樹神又對老比丘說:“你作為一個出家人,也不要白白耗費信徒的財物!”老比丘覺得言之有理,於是向阿闍黎請求教授,專心修行,三個月以後,證得阿羅漢果位。


2. 華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雲:“未問不說自經歷。”

3. 敖,通“傲”。

4. 從,通“縱”。

5. 《金剛藏莊嚴續》雲:“無論奉行任何事,抑或恭聽佛法時,為能牢記而合掌,一直不松站起時,背莫朝師能見處。


 樓主| 發表於 2012-7-2 18:14 | 顯示全部樓層
弟子規 第七課 (索達吉堪布)

思考題

27、孟子把人與人之間的所有關係,概括為哪五種?若不懂這些理念,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28、在尊長面前說話,聲音上要注意什麼?請說明理由。內容和態度上呢?

29、長輩問你事情時,應以怎樣的態度回話?你做得如何?明白這一點,對平時與人交往有何幫助?

30、儒教也提倡“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這與佛教是否完全一樣?為什麼?由此可得出什麼結論?

31、你能做到“朝起早,夜眠遲”嗎?是為解脫生死,還是為世間俗事?蘇東坡所講的那個故事,對你有什麼觸動?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弟子規》的詞句很簡單,相信各位理解上應該沒問題,但在行持上,恐怕誰都有困難。其實,無論是在家人、出家人,既然活在世間,就應該學一些古聖先賢的教誨。這種人文格言,在藏地麥彭仁波切、無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師等大德的論集中有很多,印度龍猛菩薩、聖天菩薩、馬鳴菩薩的教言中也不乏其數,而且,我們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也非常重視人格的教育。雖然從一個角度來看,對修學佛法、希求成就的人而言,為人處世的道理好像並不重要,有些上師也不重視,但實際上,我們一定要知道:先做好人,才能做佛。這一點很多大德都在提倡。所以,每個人不僅自己要學古人的優良傳統,如果有機緣、有能力,也應對身邊不懂的人進行宣說。倘若他們連這些淺顯之理都不懂,那甚深的佛教教理就更不必說了。

這次宣講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人都沒學過《弟子規》。一般來講,我們藏地很重視傳承,但剛開始也講過,我沒有這個傳承,只是在認認真真學過一遍後,想把自己的理解跟你們分享,給大家作個輔導而已。我們的理解也許相同、也許不同,但不同的理解,有時恰恰會帶來不同的收穫。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長輩若還沒有坐下,晚輩不能坐下來,否則就是不懂禮節。即使長輩已經坐下,晚輩也不能隨便坐,只有長輩示意大家就座後,才可以坐下。同樣,在世間上,領導還沒有入座,員工就已坐在那裏了,別人會譏笑他;或者,領導坐下了,員工理所當然地跑到旁邊坐,這也不合適。我們常可以看到,在許多國際高層會議上,或者學術交流場合中,最高領導坐下之後,示意讓大家坐,大家才紛紛落座。學校中也是如此,老師一進教室,班長要喊“起立”,等老師站在講臺上後,才喊“坐下”。(不過老師一般都是站著上課,不像我們講經說法,還可以坐著。)

這個動作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其實有時候通過小小的行為,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德行。就我而言,遇到素未謀面的人,通過交談十幾分鐘,或者一起吃頓飯,基本上就可以瞭解他的為人。前段時間,學院建經堂、外面建學校都要包些工程,很多發心人員推薦某個老闆,說他如何如何好。我一直不相信,說:“最好讓他上來,跟我見個面,談談再說。”結果聊了半個小時,我便心中有數了。當然,有些人非常狡猾,表面上很會引誘人,只通過短暫的接觸,也不一定能瞭解他。但一般來講,觀察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差不多就能清楚他的內心。

話說回來,作為孩子,從小要對長輩有尊重心。但現在的孩子不是這樣,家裏不管來了師長還是出家人,他都“目中無人”;而長大之後,不管在什麼單位,對領導、同事也不理不睬,這樣一來,他的前途必定堪憂。所以,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很有必要。

孟子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分為五個層次:“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種人倫,涵攝了人類所有關係的準則。

一、父子有親:父母和孩子之間要有親情。父母關愛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彼此之間才能和諧。

二、君臣有義: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要有道義。領導者不能壓迫被領導者,應以愛心和仁慈來對待他們;被領導者也不能故意欺騙領導者,而要誠實、忠厚,對份內的事情盡心盡力去完成。

三、夫婦有別:丈夫和妻子之間要分工。在古代,丈夫主外,負責家庭的經濟來源;妻子主內,負責家務及孩子的教育與成長。以前藏地的傳統也是如此,現在個別行為雖有些顛倒,但基本上仍能保持這樣的分工。

四、長幼有序:長幼之間要有次序。哥哥姐姐對幼者應慈愛、關心;幼者對哥哥姐姐要恭敬、聽從,這樣才能和合。

五、朋友有信:朋友之間要互相信任,也要有信義,不能欺騙對方。

孟子所講的這五倫,不管在什麼團體中,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孩童時,學校中有它;成年時,工作中有它;垂暮時,家庭中有它。其實這些關係裏,人對人的關心、尊重是必需的。可惜現在沒人強調,老師不重視,家長不關心,學校唯一追求分數,道德教育越來越被人漠視。因此,很多孩子即使在學校呆了幾十年,讀到大學乃至博士,但由於缺少愛與慈悲的教育,畢業到社會上以後,處理人際關係特別糟糕,甚至生存都面臨危機。他們或許認為:“不管我到哪里都特別倒楣,人人看不慣我!”其實別人看不慣你,原因在你自己,若認識不到這一點,還覺得“別人都壞,我最好”,不懂得自我反省,那就無藥可救了。

當然,要懂得這些理念,必須學習古代傳統。如果失去了道德規範,人們沒有心裏的約束,單單依靠法律來控制、依靠經濟來滿足,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不現實的。所以,現在社會非常需要佛教的教育及儒教的理念,有了它,各方面管理都方便,人人自覺,彼此尊重,也不會有貪污現象發生。像我們學院,這麼多人集聚在一起,若沒有學佛,肯定非常混亂,但因每個人接受了佛陀的教育,多多少少都往這方面努力,管理起來也比較方便,不像其他社會群體,就算有公安、有法律,作奸犯科的現象仍屢禁不止。因此,不說來世,即使是今生,人類也最需要愛與慈悲的教育。

長幼之間的禮節,實際上在佛教中也有,如雲:“上師如若已起身,切莫躺臥或端坐。”上師如果站起來了,弟子千萬不要裝作沒看見,一直在那裏躺著或端坐。從前,有個弟子在某地傳法,上師以乞丐的形象來到他面前,他不好意思在大庭廣眾下頂禮上師,便裝著沒看到。傳法結束後,他去拜見上師,恭敬頂禮。上師問:“剛才為什麼不頂禮?”他妄言答道:“我沒看見您。”因上師是非常嚴厲的對境,他話音剛落,眼珠頓時掉到地上。後來他請求上師寬恕,並說了實話,蒙受上師加持,眼睛才得以恢復。

可見,佛教的要求更高。從《毗奈耶經》的戒條來看,佛教中無論是吃飯、走路、做事,不但有相同於儒教的地方,更有超勝之處,對真正有功德的人、自己得過法的人、年長或戒臘高的人,必須要恭敬尊重,這方面的教言數不勝數。當然,如果你修行好,能把所有眾生都看作父母,則不需勤作,恭敬心自然而然就會生起。

《弟子規》裏行住坐臥的道理,表面看似簡單,實則有甚深的內涵。以前我去南方的時候,一邊看一邊想:“這位作者,傳記中沒說他學佛,但可能是位大菩薩,因為他的教言很深。如果多花點時間,可能會挖出更深的內容。”我雖不敢斷言他就是誰的化身、是大成就者,但多年以來,他的論典對人類斷惡行善起了很大作用,如今學《弟子規》的遍及整個世界,很多人學了之後,內心與行為的改變相當大,這不是小小發心所能導致的。其實,諸佛菩薩的顯現各種各樣,故而有些續部說:“縱然對外道,我們也不能輕易譭謗,否則會犯密乘戒。”所以,大家應該認識到,任何學問只要對眾生有利,就值得讚歎,也應當接受。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尊長前,聲要低”:在師長面前說話,聲音要小、音量要低,不可大肆喧嘩。有些人講話像高音喇叭一樣,用藏地的比喻說,他聲音比蒼龍聲(雷聲)還大,在長輩前面,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而且也會影響旁邊的人。故在不同場合中,應該考慮聲音的大小。尤其是修行人,戒律規定不能大聲喧嚷,倘若影響他人禪修,如此過失相當大。上師如意寶也常告誡我們:彼此交流時要小聲,切莫大叫大嚷,作為佛陀的追隨者,應時刻保持寂靜行,如《入行論》雲:“水鷗貓盜賊,無聲行隱蔽,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水鷗、貓和盜賊,其行為悄然無聲,依此可達成所求的目標,同樣,作為大乘修行人,舉止也應恒常寂靜。

不但聲量要適度,我們的語言也要適當。麥彭仁波切在《君規教言論•觀察語言》中,講了說話的許多技巧,若不懂這些,就會在師長面前講話雜亂無章。此外,《事師五十頌》雲:“談論諸多閒雜語,師聞附近切莫為。”在上師能聽到的附近,不要高談闊論、相互嬉笑,說一些無義之語。又雲:“上師之前調柔住,衣等儀表當整潔。”在上師面前,應斷除趾高氣揚的神態,舉止寂靜調柔、衣著如理如法,一切威儀謹小慎微,毫不放肆。可見,有修養的人在德高望重的長輩面前不會胡來,他的行為很如法,語言也很悅耳。


其實,語言的運用非常關鍵,若能用得恰到好處,也會贏得他人的尊敬。比如許多人聚在一起時,原本互不相識、平起平坐,但如果有個人講話很精彩,別人就不得不對他另眼相看、恭敬有加。真實合理的語言,會讓他人的心有所觸動、有所改變,因此,語言的表達很重要。

“低不聞,卻非宜”:講話的聲音不能太大,但也不能太小,若小到對方沒法聽清,這也不合理。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一種工具,假如所說的內容別人根本聽不見,那又如何溝通呢?記得有次上師如意寶嚴厲批評了尼眾:“你們每次講考,聲音小到什麼也聽不見;問話時,也是低著頭喃喃自語,這實在有點過分!”所以,不管是男眾、女眾,平時講話要清晰明瞭,該說的要表達清楚。當然,不該說的,也沒必要誇誇其談、喋喋不休。

可能是習慣或性格不同吧,有些人語言簡潔、毫不囉唆,每句話都有甚深的道理;而有些人說了半天,讓人不知所云,問他講了什麼,他自己也稀裏糊塗,這種現象並不可取。無論講經說法還是與人交流,說話都要言之有物、物有所指,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一肚子理論只吐出一兩句,其他的全部憋在心裏,會讓聽者覺得不滿足;如果肚子裏什麼都沒有,卻一直口若懸河,“叭叭叭”說個不停,那也只是自得其樂,讓嘴皮子運動運動而已。

我們說話之前,首先應該要觀察,重大的問題一定要講。但在師長面前必須有恭敬心,即使是符合事實的道理,也要理直氣“緩”,以柔和的語氣來表達。否則,有些人得理不饒人,在嚴厲的對境面前,也自認為了不起,一開口就像下命令,別人聽起來也不舒服。所以,語言上的竅訣和分寸,大家要學會掌握!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進必趨,退必遲”:拜見長輩時,不要慢吞吞,一副不情願的樣子,而應快步上前,以示對長輩的尊重;從尊長身邊告退時,不要轉身就跑,好像巴不得快點離開,而應緩慢地退出。所以,來要快,但也不能太快,像小孩一樣沖過去,會把別人嚇一跳;去要慢,要有種依依不捨之情。
“問起對,視勿移”:拜見的過程中,當長輩問話時,應起身恭敬回答,目光注視著長輩,不可左顧右盼、東張西望。昨天,我問文殊學校的幾個孩子:“你們叫什麼名字?什麼時候來的?”他們什麼都不說。我問了兩遍沒人應,就不再問了。可能是老師沒教過吧?按理說,這些孩子應該恭敬我才對,因為我是他們老師的老師(眾笑)。但他們好像沒有感覺,眼睛東看西看,還互相嬉戲打鬧,一點規矩也沒有。這是第一次,我不想說太多,希望以後問話時,答得好、答得不好都要開口。比如我問:“你叫什麼?”大家應爭先恐後地回答:“我叫益西多吉!”“我叫胖胖!”……

在漢地,我看到一些孩子很可愛,可能是父母教導有方,讓他念“阿彌陀佛”,他馬上合掌念;叫他磕頭,他馬上就趴在地上。表面上這只是一種“聽話”,但有了它,孩子長大後,領導、尊長說什麼,他會一呼即應、馬上執行,這對一生有很大幫助。如果從小怎麼叫也不應、怎麼問也不說,那到了工作崗位、僧眾團體後,領導或法師吩咐一些事,他不但不會做,還會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這樣肯定讓人不悅。所以,看似小小的行為,對人生卻有重大的影響。

古人常說:“人不學,不知‘道’。”故對這些人倫之道,我們一定要學。在這個地球上,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也有人道。那麼,何為人道呢?簡單而言,就是在為人處世方面,該做的要做,不該做的不做。像在宇宙太空中,每個星球都有自己的軌道,假如不按軌道運行,就會與其他星球發生碰撞,人同樣也是如此,所以對生存所需的自然規律,每個人務必要學習。

若不學古人的甚深教誨,自然也就不會入道,猶如野馬不被馴服,就無法步入正途一樣。而要想學習,就要常讀聖賢書。古人說得好:“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我很喜歡這句話!確實,有些人剛來學院時,每天都去聽課,那時面目很可愛,心性也調柔。但過段時間,不知是業力現前還是非人教唆,他不願聽課了,此時再看到他,感覺有點可怕,好像很野蠻、很兇惡一樣。不說別人,我自己也是如此,有時出去看病一個月,不講法也不聞法,就會覺得:“是不是我的樣子變得很難看、很可惡?是不是別人都怕我?還是回去吧,應該講一點法。”

所以,天天學習很重要。我非常佩服一些老法師、老修行人,他們聞思不是淺嘗輒止、得少為足,而是“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所學的方方面面知識,才可以調伏自己,也可以教化別人。所謂文化,有人解釋為通過“文”學來調“化”心靈,而這種調化,需要很長時間。當然,學習的內容,可以是天文地理等包羅萬象的學問,但更重要的是,應該學些調伏煩惱、約束行為的經論教言。即使不能長期廣泛地聞思,哪怕學一兩本書,每天用幾個偈頌來要求自己,也非常有必要。

總之,做人就要學禮,像這裏的“視勿移”,就體現了細微禮節的重要性。其實看一個人的眼神,基本能了知他的心與定力,若能做到“視勿移”,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給別人留下比較好的印象。否則,跟人說話時,眼睛東瞟西瞅,即使只是短短的接觸,也會讓人生厭:“這個修行人不行,連基本的禮貌都不懂!”所以,現在國際上的交往,講究各種公關禮節,如今學的人也很多。如果不瞭解這些基本規則,要想在這個社會存活下去,勢必有很大的困難。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對待年紀與父親相近的長輩,如叔叔、伯伯、舅舅,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那樣敬重。對待年齡和兄長相仿的人,也要像對待家中兄長那樣尊敬。

概言之,應把所有的老人當作自己的父母,把所有年長、年幼、同齡的人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從這個層面看,儒家思想中的推己及人確實很高深。不過相比之下,佛教的精神要更上一層樓,因為佛教中不止把所有“人”當作自己的父母,而是把所有“眾生”都視為父母。以這種精神環顧現在的宗教,佛教無疑是最出色的。對於這一點,深入其義的人定會明白。

此處說,對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都應像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孝敬自己的老人,也要把所有老人都當作自己的老人來孝敬;疼愛自己的孩子,也要把所有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疼愛。孔子亦雲:“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不能只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自己的子女當作子女。言外之意,是應把普天下的人都當作親人,把普天下的孩子都當自己的孩子。

話雖這樣說,但要想真正做到,儒教的方法比較少,就像一個領導讓大家做事情,但具體執行時,方法比較欠缺一樣。佛教則與此不同,經中不但承認“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而且有一整套的理論可加以證明,然後為令眾生達到這一境界,又有很多修行方法。尤其是藏傳佛教,學過修心法門的人都知道,不但理論讓人心服口服,實際上只要你修了,就定會明白:一切眾生確實是我的父母。

佛教的偉大,正在於此。我再三強調過,其他宗教對人類的愛也算廣大,但與佛教相比,則不免狹隘。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它並未涉及人類以外的其他三界眾生;第二、即使對於人類,也只是要求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可這一點如何成立?具體該怎麼樣修?並沒有特別強調,只不過有一些教證而已。

例如,在1998年,有個打工嫂說:“所有的老人都是我父母。”為了照顧一些孤寡、患病的老人,她辦起了“父母村”福利院,收留的老人多達千餘名。後經媒體報導,她出名了。所以,社會各個角落還是有好人好事,然而這種理念要想得以推廣,讓它深入每個人的心中,儒教暫時還沒有良策。由此,我們更能體會到佛教的偉大,且不論勝義空性和光明如來藏,單單是所提倡的慈悲,其深度與廣度也完全不同。

不過在當今社會,不說佛教的大慈大悲,就算把別人的老人當自己的老人,這種現象也極為罕見;相反,很多人把自己的老人當別人的老人、自己的孩子當別人的孩子,各種行為特別可怕。這也是人文道德衰落的象徵,由於老祖宗的根已經被挖掉了,這一代成長起來的人,確實是文化改革的受害者。在不注重道德的這個時代,經濟上的改革倒是成功了,但因為缺少道德的約束,人心非常混亂、迷茫。最近下了一場金融危機的“冰雹”,也不知道很多企業家的“莊稼”怎麼樣了?這裏打一個問號,你們來猜!

下面講第四個問題: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朝起早,夜眠遲”:早上應該早早起床,晚上應該睡遲一點。但有些人以身體健康為藉口,專門把它反過來——朝起“遲”,夜眠“早”,說晚上要早點睡,不然對身體不好,中醫是怎麼說的,西醫是怎麼講的……愛睡懶覺的人總喜歡找懶惰的醫生,把他的話當金剛語來信受奉行。其實,人還是應該早起晚睡,不要浪費光陰。假如白天很散亂,晚上又睡得多,這對修行極有障礙,對學習知識也很不利。

“老易至,惜此時”:如果不好好珍惜時光,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到時候想努力也來不及了。古詩雲:“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百川千江往東流入大海,會一去不復返,同樣,年輕時若不努力學習,逝去的歲月有去無回,等到年老時一無所成,只有徒自悲傷了。我們修行人也是這樣,有機緣若不精進修行,臨死時必定後悔莫及。

所以,大家從現在開始要晚睡早起,多空出些時間來。南方有句客家諺語說:“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意即連續三天早起,抵得上一天的光陰;連續三年早起,可以多出一年有用的時間。我覺得非常有道理。你看,倘若今天睡懶覺,明天睡懶覺,後天還睡懶覺,連著三天早上睡懶覺,確實像浪費了一天的時間;相反,如果每天早上都早起,就能省出許多寶貴的光陰。因此,希望大家儘量早起,否則,一天天這樣睡下去,人生就全部浪費了。陶淵明也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因此,我們每天都要精進,否則,“歲月不待人”,死亡降臨時會非常可怕。

從前,韓維的女婿去拜訪蘇東坡時,說韓維自認為年老多病、來日無多,打算沉浸於聲樂酒色之中,以娛晚年。蘇東坡說:“正因為已是殘年,就更不應該這樣做了。”他講了一個故事:

前不久有一位老人,生死關頭,極為了然。在臨終那天,他置辦酒席,聚會親友。酒席快要結束時,他與眾辭別,奄奄一息,即將離世。他的兒子齊聲呼喚,請他留句話,作為對後世子孫的教訓。老人說:“只且第一五更 起。”幾個兒子不明白什麼意思,老人說:“只有五更起來,才可以辦自家事。日出之後就幹不了了。”兒子們說:“咱家比較富裕,哪里用得著早起?家中的事,都是自家事,哪里有分別?”老人說:“不。所謂自家事,是死時帶得走的東西。如果我平日只忙於添財置產、衣食勞碌,那我今天要去了,又有什麼可帶得走呢?”眾人聽後頗有領悟。

蘇東坡接著說:“你回去給我帶個話兒,請轉告你岳父:趕緊預辦自家事,不要把日漸消弱的精力耗費在聲色之中。最好多想一想,臨命終時自己能帶走什麼?”

其實,所謂的自家事,就是行持善法,因為人死時什麼也帶不走,唯一對死亡有利的就是善法。而要行持善法的話,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根本抽不出時間來,故唯一的機會就是早上3點到5點。當然,我也不敢讓你們3點起,否則今天3點起了,明天可能要睡到8點補回來。但即便如此,也要起得早一點,哪怕是五六點起床,也比睡到日上三竿強。

在早起晚睡方面,我自己還是有點把握,不是特別慚愧,山上很多道友是知道的。也許前世修過還是什麼原因,過去我即使在學校,睡眠也不多,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同寢室的同學現在見了面,還說:“好像你不需要睡覺一樣。”如今這個年紀,雖然本該好好地睡,以保養身體,但睡也睡不著。所以,給你們講這些道理,我好像沒什麼不好意思。

有人曾問我:“修行有沒有竅訣?”我說:“有。早點起,別無他。”所以,修行要靠自己精進,“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人生幾十年一晃即過,故要用來聞思修行,或為眾生發心做事。以發心來過日子不可惜,以修行來過日子不可惜,這些都有很大利益,但做其他的事情——白天散亂、晚上睡覺,就太可惜了。

今天聽了這堂課,明天大家可能都會早起,但一天的早起不起什麼作用,應該養成天天如是的好習慣,這才對修行有助益。如果你每天4點就起床,別人7點起時,你把該辦的都辦完了,一天會多做很多事情;但若別人7點起,你8點才起,那就不太合理了。

所以,古人講的道理非常好!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樓主| 發表於 2012-7-2 18:15 | 顯示全部樓層
弟子規 第八課 (索達吉堪布)
思考題

32、為什麼現在很多學歷高的人卻找不到工作?你怎麼理解傳統文化對一個人生存於世的影響?

33、一個人尤其是佛教徒,平時應怎樣講究個人衛生及儀錶穿著?你認為這有何必要?

34、放置東西時,為什麼要有固定的地方?這是否多此一舉?

35、穿衣服有什麼樣的規矩?何為“上循分,下稱家”?假如不守這些規矩,則會怎麼樣?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現在正講“謹”。所謂謹,就是警惕自己的言行舉止,對不如法的行為予以遣除,對今生來世有意義的行為則去行持。

講授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古人在修心養德方面,有許多殊勝的教言,而現代生活中,這些基本已蕩然無存了,仿佛成了虛空中的鮮花與石女的兒子。所以,我們應努力將前人的珍貴文化加以弘傳,而對一些垃圾知識或糟粕學問,則不必接受,否則會給自他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

如今不僅是漢地,甚至包括藏地,也面臨著西方文化的衝擊,在種種衝擊面前,多數人不知不覺捲入其中,還自以為是一種進步。這種影響,從學校中也看得出來,比如老師所教的有些知識,孩子可能一輩子也用不上。我看過很多小學課本,裏面常提到天文學家、地理學家、物理學家,但是,孩子會不會個個都成為牛頓、愛因斯坦呢?很困難。其實對他們真正有用的,是一些做人的道理,如怎樣培養健康的心態、怎樣完善自己的人格,這些本該多講,可現在卻講得很少。所以,漢地雖然不斷進行教育改革,但因抓不到重點,結果往往面目全非,以至於從高等院校畢業的學生,縱然拿了博士文憑,卻依然很難找工作。如今即便是養豬、掃廁所,很多博士也去應聘,這是什麼原因?就是他們從小沒受過人文教育,為人處世的方法比較欠缺。

前不久,有位藏地當代文學家,分析了當前垃圾知識對社會的危害。我也瞭解了一下,覺得確實言之有理。現在許多城市裏的知識份子,不說對社會和國家做貢獻,連自身生活也沒有著落,究其原因,就是從小沒有培養做人的理念,一直學些用不上的知識。這樣一來,不管你學了多少年,但到社會上的時候,這個用不上,那個也用不上,很多現象非常可悲。因此,將老祖宗留下的有益學問拋之腦後,而去拼命追求西方文化,這到底有利還是有害?有智慧的人應該不難看出。

魯迅先生有一篇《拿來主義》,就曾專門批判過不加揀擇的全盤西化。他在文中說:“幾百年之後,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所以還應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這些“禮品”指什麼?就是不能挖傳統文化的根。畢竟西方文化的根在西方,那兒有與之相應的風俗習慣、生活理念,可漢地文化的根不在那裏,一味地模仿西方是學不來的。

藏地也是同樣,現在很多人學西方、學漢地,當然,有價值的雖不必排斥,但也不能統統拿來。假如認為自己的傳統美德都是過時、消極的,從而完全拋棄,那最終導致的結局,也不一定令自己滿意。前些日子,青海那邊拍了一部小電影,裏面的情節是說:在藏地民間,有一些佛教和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珍貴故事,但很多年輕的藏人認為,這是一種古老的迷信,於是把這些全部拋棄。後來他們在研究過程中,始終找不到傳統文化的根,為了找根,又四處奔波,而老人們已紛紛離世,最後他們什麼也沒找到,落入悔恨與遺憾之中。所以,每個民族都應保留自己的東西,並把它儘量傳給下一代。

如今,經濟發展了,生活水準提高了,跟幾十年前比起來,現在的生活可以說非常幸福。可從另一個層面來看,精神空白、道德淪喪,有價值的文化正快速隱沒,有害的知識卻日益氾濫,人們一代不如一代。尤其在電視上、網路上、雜誌上,鋪天蓋地都是暴力、色情的大量資訊,直接衝擊著年輕人的感官。本來,人在貪心、嗔心面前就很脆弱,再加上外境的不斷誘導:在虛擬的世界中,人們個個殺人不眨眼,打仗的時候,人頭被砍掉,鮮血噴湧而出……久而久之,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殺人,也會覺得沒什麼,不再懂得何為悲心、何為憐憫。

近年來,人們的變化實在很大:穿著變了,從簡單樸素成了花花綠綠;住處變了,從土屋木房成了高樓大廈;交通工具變了,從徒步行走成了坐高級轎車……但這些並不意味著進步。在過去,人心純樸、善良、清淨,且互相關愛,而如今,人心不但冷漠,還增添了一股兇狠的戾氣。因此,單純追求物質上的進步,往往是人心墮落的最大幫兇。

前幾年,我寫過一些文章,但沒有發表,主要是寫藏地所受的文化衝擊。我在文中講道:“藏族美好的傳統文化,以後只有在農田裏的老農民、山上的老牧民身上,可能才見得到了,除此之外,那些年輕的知識份子,根本不知自己文化的根在何處。”在很多年輕人眼中,民間是落後、封閉的代名詞,可恰恰就是在這樣的地方,才有真正具價值的學問和傳統。所以,盲目地往前看不一定有利。魯迅先生也說,拿來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否則,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美國的電影,也會被我們一概地統統拿來。

其實,每個人不應小看傳統文化。有些行為看似雞毛蒜皮、不值一提,如吃飯該怎麼吃、走路該怎麼走,但它關乎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現代人或許覺得這些沒意義,在他的頭腦中只有掙錢掙錢,所謂“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其他什麼都不管。多年不見的朋友見了面,也是一開口就問:“你在哪個單位?每個月工資多少?……”人活在這個世間,好像只是為了錢,此外根本沒有有意義的目標。

在“一切向錢看”這一口號的引導下,人們的行為也自然出現各種毛病,家庭問題、社會問題層出不窮,而且越來越難以處理。去年“德國之聲”說:漢地的離婚率高達55%以上。若果真如此,則非常可怕,但這也許有點誇張。不管怎麼樣,現代人的生活中,家庭和單位的問題很難處理,原因是什麼呢?就是人的素質普遍下降,人人唯一希求財富,貪心越來越膨脹。在這樣的環境中,現實與追求之間不斷衝突、不斷碰撞,以至於原本有規律的生活日益混亂。

反復思維這些,更讓人覺得出家的偉大。並非因為我是出家人才這樣自誇,而是相較於當今社會,出家人的團體中沒有爾虞我詐,也沒有很多矛盾衝突,確實容易管理。我們出家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益眾生,即使暫時做不到這一點,自己過少欲知足的生活也心滿意足,沒有過多的要求,也沒有非分的奢望。可世間人不是這樣,他們的貪欲特別可怕,為了錢而不擇手段,貪污公款、中飽私囊,把國家和他人的錢財,肆無忌憚地裝進腰包……種種現象觸目驚心、不一而足。

因此,大家應站在公正的立場上,看看是現在人的思想健康?還是古人的生活清淨?加以對比之後,要決定今後選擇哪一條路。我們作為人,除了吃飯睡覺,還要有一個人生目標。但這個目標不能僅為了自己快樂,而應盡心盡力饒益人類,乃至所有眾生。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就像一盞小小的燈火,都有一分慈悲和愛的光芒,但能不能將這光芒散發出來,就看你自己了。

昨天講了,晚上應該晚睡,早上應該早起,那起來以後幹什麼呢?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

修行人通常會念經、磕頭、作功德。而普通人早上起來,先要洗臉、梳頭,把自己打理乾淨。同時,吃完飯後要刷牙漱口,上廁所之後馬上洗手。

刷牙、洗臉、漱口這些誰都會,但實際上這裏面還隱含著一些修養問題。比較而言,漢地很多人做得不錯,確實也需要這樣,倘若不講個人衛生,不洗臉、不刷牙、不洗澡、不洗衣服……十來天后你就沒法見人了。不要說一般人,就算是人們特別喜歡的國家領導、當紅明星,他們如果蓬頭垢面、衣冠不整,別人也不願意接近。

作為修行人,衛生理念非常重要,對此《毗奈耶經》中講得很清楚。在古代,刷牙是用牙木或齒木,至於怎樣刷牙,包括怎樣洗手、洗臉,戒律中有細緻的敍述。不單是個人衛生,集體衛生、環境衛生也有很多講究。這些道理,除了小乘戒律中有以外,密宗外續部也講了很多。

譬如掃地,佛經中就講了五種功德:“一、自心清淨;二、令他心清淨;三、諸天歡喜;四、植端正業;五、命終之後當生天上。”所以,我們平時打掃衛生,不僅自己覺得舒服,而且還有許多功德。正因為如此,佛教中任何一個寺院、僧房,都非常潔淨,再加上僧眾的清淨威儀,自然而然讓人生起仰慕之心。

搞好衛生不僅能令他人生信,而且也有利於自己修行。比如你每天早上臉洗了、牙刷了,把屋子打掃乾淨了,那不管念經還是參禪,都非常舒心悅意。有些道友也說:“屋子若打掃乾淨了,就很願意在裏面看書、坐禪。”的確,如果屋子裏像狗窩一樣亂糟糟的、特別髒,那誰也不願意呆在裏面。

因此,講究衛生很重要。藏傳佛教中阿底峽尊者開創的噶當派,對道場及個人的衛生特別重視。以前我去拉薩為覺沃佛像貼金,需要寺裏一位元格西的開許,我便進了他的寮房。一進去就感覺不一樣,屋裏纖塵不染,書也擺放得井然有條,讓人不知不覺有一種清淨感。然而,有些人出家後,好像什麼都不執著,尤其來藏地修學的,可能條件也不允許,平時邋裏邋遢、不修邊幅,這樣對自己的健康也有損害。

所以,我們該洗臉時要洗臉,該刷牙時要刷牙。特別是刷牙,現代醫學界建議,早上起床後要刷,晚上臨睡前也要刷。此外,有些城市裏的人喜歡吃夜宵,這種習慣其實不太好。因為夜間睡著以後,除了心、肺繼續活動外,胃等器官已停止運作,之前所吃的東西,整晚停滯在胃裏不消化,早上起來時,嘴裏就會有臭氣。

對於醫學、佛學的健康理念,我們也要懂,懂了這些,不但可以保養身體,對行持善法也有很大意義。所以你們不要認為:“這只是古人的說法、是佛教的條條框框,完全是一種約束!”其實,這點點滴滴都有助於修行。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冠必正,紐必結”:冠指帽子,紐指紐扣。一個人的穿著應該整齊,不要不倫不類。像戴帽子,應該戴正,不要歪著斜著。現在很多人覺得斜戴好看,就像模特一樣,其實帽子戴不正、衣服扣不好,也是缺乏內在修養的表現。一個人如果有涵養,從外在的儀容裝束上可以體現出來。

“襪與履,俱緊切”:襪子、鞋子也要穿合適的,鞋帶應該系緊。如果一隻腳穿紅襪子,一隻腳穿藍襪子;一隻腳穿球鞋,一隻腳穿皮鞋……過於隨便了就不好。還有些人趿拉著鞋,這也不如法。因此,日常儀錶一定要端莊。

佛教中對威儀也有嚴格要求,《毗奈耶經》就專門講道:出家人的裙子不能過長,不能過短;系腰帶時中間不能突出;披單和上衣的質地、顏色如何……要求相當多。而這些要求,使修行人僅以外表就能令人生信。

大家都知道,舍利子最初修學外道,他很有學問,任何知識一看就精通,於是傲然以為沒人夠資格做他的老師。有一天,舍利子巧遇佛陀的弟子馬勝比丘 ,他的威儀行止非常莊嚴,徐徐而行,寂靜調柔。舍利子一見,心中非常驚奇,不禁上前恭敬地問:“您是哪個教派的?您的老師是誰?”馬勝比丘說:“我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舍利子想:弟子的威儀都如是莊嚴,老師更不用說了。於是轉告目犍連,兩人一起拜見佛陀,並最終趨入佛門。

可見,一個人威儀莊嚴相當重要。漢地也有這樣的公案:春秋時期有個昏君荒淫無道,他有一位大臣叫趙宣子,為人忠誠,時時處處都在勸諫君主。君主很不耐煩,有一天突然起了歹念,雇殺手想把趙宣子殺掉。這個殺手叫鋤麑,天不亮就到了趙宣子的家。這時趙宣子已經起床,端端正正穿好朝服,在那兒稍微閉目養神,等著上早朝。殺手見了很感動,心想:“一個人平居時都畢恭畢敬,這絕對是國家的棟樑。假如我殺了他,就是不忠,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假如不殺他,又失信于君主,這是不信。不忠不信,哪能在世上做人呢?”最後他不得已,就撞樹自殺了。可見,一個人的威儀如理如法,竟可以產生這麼大的力量。

我們學院對穿著也有要求,不要穿得名貴,但至少應整齊乾淨,披單、三衣都穿在身上,不能隨隨便便。在家居士也應如此,有些人喜歡墮入一邊,沒學佛時愛化妝打扮,買很多漂亮的衣服,而現在學了佛,覺得這些沒必要了,平時頭髮亂蓬蓬的,臉也不洗,這就很不合理。你這樣邋遢,同事和熟人也會看不慣:“這人以前還不錯,自從學了佛,臉色就很難看,穿的也像乞丐。一學佛就成這樣,那我們不要學了。”所以,為了展示一種莊嚴,穿著整潔還是有必要,否則,用“不執著”的口吻來排斥一切,這是不明智的行為。

學了這部論典後,作為出家人,理應穿整齊一些,給人一個好印象,不要顛顛倒倒、不僧不俗。現在很多人注重第一印象,如果你臉不洗、牙不刷,一說話就噴臭氣,衣服也特別髒,而且一邊高一邊低……別人定會譏笑你。說你是大成就者吧,又不是;但若沒有內在成就,光是外面破破爛爛,這也代表不了什麼。所以,人還是要像一個人。

在世間上,公務員都穿符合身份的衣服,那身為人天師表的出家人,基本威儀更要具足。以前藏地有個傳統是:“不學戒則不能上堂。”所以,在學佛的團體中,言行舉止不要太過分,倘若你什麼都不執著,穿的也好、吃的也好,處處與世人格格不入,如此不僅不能度化眾生,還會起一些反作用。因此,具足威儀極有必要,不如法的地方必須要改。

二十多年前,我在德巴堪布座下聽《大圓滿前行》。那時宗教剛開放,我們也剛出家,由於很多傳統被破壞了,所以堪布講了許多威儀。第二天早上,他老人家親自站在門口,看每個人衣服穿得怎麼樣。一個叫珠吉的喇嘛,把領子的人造毛翻出來了,堪布抓著他的領子說:“這威儀是誰教你的!這是人的衣服,還是非人的衣服……”大家都特別害怕,穿得不整齊的,趕緊跑回去重穿才敢過來。確實,佛教僧團對衣著還是很講究,威儀莊重的話,人們看後也會起信心。漢地像虛雲老和尚的道場、一些律宗佛學院,這方面就做得很好,那裏的僧眾一出來,信士們不得不恭敬。

以前我隨上師如意寶去印度時,見過很多高僧大德,有些大德的威儀,讓我特別生信心。當時他們穿這種上衣(藏地叫東嘎),學院還沒有,我覺得他們穿上很威儀,就發願以後也要穿。回到學院我剛穿時,很多喇嘛開玩笑:“你這樣穿,不要變成格魯派啊!”但不管別人說什麼,我覺得這是如法的。印度因天氣的緣故,這樣穿的人很多,可藏地還不多,但後來包括學院在內,大家也覺得這很好,就開始紛紛效仿了。所以,凡是好的威儀,出家人就要學。而那些過分的、不合傳統的,不管別人怎麼讚歎,我們也該頭腦清醒,用智慧作取捨。否則,有些所謂的“新文化”,對佛教的衝擊特別大。

總之,通過這樣的學習,希望大家不但要對傳統文化生起信心,行為上也要有明顯改善。不然,即使你內在境界再高,行為上不倫不類的,還是讓人不起信心。反正我是有這種感覺,也許我的邪見比較重,但出家人也好、在家居士也好,該怎麼做就要怎麼去做,比如衣著要整齊,要像一個修行人。

當然,什麼事都不能墮兩邊,穿著不能太邋遢,但太招搖了也不行。比如老師,就要有老師的威儀,北京有個教授在講教師威儀時說:“老師若打扮得時尚光鮮,耳環也特別大,那一站到講臺上,學生們不用學知識了,因為注意力都被耳環吸引住了。”可見,穿著要與身份相配。

所以,大家在穿著上,要經常觀察自己。曾經有個女明星說:“我父親最偉大之處,就是每次出門之前,總在鏡子面前照很長時間,反反復複觀察自己的頭髮、衣服。”雖說出家人這樣做不太如法,但至少也該注意一下,以免讓人生起邪見。

居士、非佛教徒也是一樣,除非你有特殊的密意,否則,穿著不要太不講究、太不執著。乾隆皇帝有個大臣叫劉墉(劉羅鍋),他有一次故意反穿衣服,當皇帝責備他時,他振振有詞地說:“啟奏皇上,微臣朝服穿反顯而易見,可如今有人侵吞公款、大肆漁利,雖發生在大家鼻子底下,恐怕就不易察覺了吧……”他故意借此把和珅的貪污行為暴露出來。可你們若沒有這種目的,還是應該穿得如法一點,不要去裝“濟公和尚”。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放置衣帽的時候,一定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隨便亂扔,否則就會弄髒。

許多人在外面行為不錯,可一回到家就無所謂了,衣服、帽子到處亂扔,這個習慣不好。那天我到學校去,看學生們早上起來後,把衣服、被子理得整整齊齊,但晚上睡覺時,卻把衣服隨便一丟,所以就要求他們:晚上睡覺前,也必須把衣服疊好。這看似小事一樁,但卻牽涉到人的修養。

現在很多大人也不會疊衣服,讓他幫我把衣服裝進箱子裏,他就隨便亂堆,壓在一起,這是不合理的。以前上師去不丹時,那裏有個喇嘛叫歐哲,我很隨喜他的行為。他不管到哪個賓館,都會把上師南珠的衣服弄得乾乾淨淨,然後疊放整齊,最下面是裙子,上面依次是披單、腰帶。上師要出門時,他又把衣服理好放進行李箱,書也擺得很如法。而我們有些人收拾行李時,書上放襪子,襪子上放鞋子……這樣非常不好。美國有個修行人說:“如果你衣服放得亂糟糟,說明你有一顆亂糟糟的心。”他講得很有道理。有些修行人的家特別亂,自己明明有衣櫃,衣服卻扔得東一件、西一件,需要的時候又找不到。這些小事上不注意,大事上也會漸漸不如法。

因此,我們平時應該讓物“有定位”,不僅是衣服,任何物品都要放在固定位置上,比如碗要放進碗櫃裏,不能放到衣服上。有些人從小沒學過這些常識,父母自己得過且過,沒有把這些教給孩子,爺爺奶奶雖然會,但已經去世了,所以孩子長大後行為很成問題,包括他自己住的屋子,都亂得慘不忍睹。

其實,我們的住處或辦公地方,乾淨、整潔很有必要。有一位盧先生,是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公司旗下約有八萬員工,他就要求:所有辦公室的桌子、檔案等,要擺放得整整齊齊,雜亂無章者,警告兩次後,第三次就開除。之所以如此規定,是因為他覺得,如果這麼小的事都不注意,大的事情更不可能做好了。

我以前也要求你們,特別是發心人員,穿著要整潔乾淨,工作室、臥室不能太亂。其實疊衣服的時間誰都有,只是你做不做而已。所以,歸根到底,這還是素質和修養問題,而不是自己沒有時間。

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分 下稱家

穿衣貴在乾淨整齊,不必追求昂貴華麗、名牌流行。對外,衣服應符合身份,是出家人就穿僧衣,不能太花哨,即使你在家時喜歡花花綠綠,光著頭若還這樣,就會遭到別人譏笑;對內,要相合自己的經濟狀況,假如生活貧窮卻衣著奢侈,別人也會笑話你。所以,穿衣服要得體適宜,所穿戴的應符合自己的年齡、性別、身份、經濟狀況。

現在城市裏的人,好像覺得衣服越貴越好,有錢人買的衣服特別貴,其實這是一種浪費。穿衣只要乾淨、合體就可以,不必為此花太多心思。以前北京有個居士,她想供養我一件衣服,說在維也納買的,價值20萬人民幣。我說自己用不上,婉言謝絕了她的好意。但她說:“實在不行,您把它賣了,做功德也可以。”我說肯定賣不出去,就算200塊的話,別人可能也不要。我看了一下那衣服,似乎比較普通,看不出哪里值20萬,可見,太昂貴了也沒什麼意義。現在很多有錢人專門乘飛機到國外買衣服,今天到法國買一件,明天到倫敦買一件,實在是無聊,沒有事情幹!

衣服雖不必華貴,但是一定要乾淨。中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論詩談史,無所不知,可他有個毛病——不愛衛生。由於長期不洗澡、不洗臉,使得他身上長了蝨子。有一次他跟許多大臣在皇上面前,一隻小蝨子爬到了鬍鬚上,皇上看到後,忍不住笑出了聲,他還不知道怎麼回事,等出門問同僚才明白過來。從此這成了千古笑談。所以,穿衣服務必要乾淨。

此外,衣服應該長期穿,不必換來換去。當然,你有條件的話,偶爾換一換也可以,但沒必要非追求昂貴,關鍵在於乾淨整潔、符合身份。有些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隨隨便便亂穿,那也不行。你是皇帝的話,可以穿皇帝的衣服,但是乞丐的話,就不能穿皇帝的衣服。所以,人的行為要符合規律,這叫做“道”。就好比開車,必須沿著公路行駛,不然稍不注意就會翻車。人也一樣,生活實際上有規律可循,世俗有世俗的規律,勝義有勝義的規律,如果違規了,不符合於道,就會帶來許多禍患。

因此,無論是出家人、在家人,對這些知識都要重視!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樓主| 發表於 2012-7-2 18:15 | 顯示全部樓層
弟子規 第九課 (索達吉堪布)

思考題

36、弘揚《弟子規》的過程中,你覺得有必要結合佛教理論嗎?你以後想怎麼弘揚?

37、正確的飲食方式是怎樣的?你做得如何?需要哪些調整?

38、古人與現代人對飲酒持什麼不同態度?酒喝多了會招致什麼過患?你有這樣的經歷嗎?

39、老子雲:“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你是哪一種人?你對本論所講的行為規範是如何貫徹落實的?請舉例說明。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與顯宗、密宗的甚深教義比起來,《弟子規》的內容淺顯易懂,即使是文化不高的人閱讀,也可一目了然,不會有太大難度。但如何將它的思想落到實處,融入生活中去,還是比較困難的。這次講授《弟子規》,我們是讓大人先學,想方設法讓他們懂,然後再傳給下一代。因為將來社會的命運在孩子手中,如果現在不學,長大成人後沒有這種理念,對人類的損失會很嚴重。所以,我們應通過各種途徑,把它傳入千家萬戶,讓更多的人接受。

其實,這本書的內容,本來就是漢族自己的傳統美德,並不是其他民族的思想,所以,在你們的骨髓裏,原本就有這樣的血液。然而,這種文化若沒在生活中體現出來,光是聲稱屬於這個種族,也不一定起什麼作用。就像一個在美國長大的中國孩子,從小對那裏的文化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漢族傳統在他腦海中會一無所有。即使他自稱是中國人,除了DNA能表明他的血液裏有老祖宗的印跡外,身上也找不到任何東方文明的影子,這是非常可惜的。

對我來說,漢地文化特別讓人佩服的地方,第一是禪宗思想,因為禪宗的公案及頓悟教言,與密宗成就者的事蹟非常相似,所以相當有價值;第二是淨土宗思想,因為它簡便易行,便於成千上萬人行持,可令念佛法門廣弘於世,這種弘揚方法很值得隨喜;第三就是現在所學的聖賢教育,這是其他民族所沒有的,雖然它未涉及出世間道理,但今生做人做事的基本禮節、規範和行為,也是極為深奧的一門學問;第四是素食觀,漢傳佛教所重視的這一理念,尤為值得其他民族借鑒。

實際上,每個民族都有古聖先賢、高僧大德傳下來的智慧精髓,作為後代,我們有責任繼承並發揚下去。儘管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智慧不同,但必須有這種責任感。比如,上師如意寶為主的高僧大德,給我們傳授了許許多多珍貴法要,可我們現在修持得怎麼樣?在傳授的過程中又做了些什麼?……時常都要這樣觀察。

繼承自己的民族文化,每個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有些人可能沒有感覺,認為只要有飯吃就可以,其他什麼都不必管。不能這麼想!在我們身邊,不懂聖賢教育的孩子非常多,對他們來講,本論一個偈頌的影響,也無法用言語來描述。表面上這雖然很簡單,不外乎是吃飯的問題、穿衣的問題、走的問題、坐的問題……除了旁生以外,人人都會懂。但懂歸懂,真正要行持卻很難。

這些內容,在我們佛教中其實也有。學過戒的人都知道,佛陀制定了許多戒條,而比丘112個惡作所規定的言行範圍,基本上跟《弟子規》的一樣,只不過佛教中講得更細緻、更深入而已。由此也可以了知,佛教智慧涵蓋了世間一切優良學說,不管是行為、心態,甚至極其深奧、無法言說的境界,都從不同角度闡述得非常圓滿、究竟。

你們這次學《弟子規》,希望今後能發願弘揚,而弘揚的過程中,最好是結合佛教理論。我看了很多《弟子規》講義,也聽了包括臺灣教授在內的一些講解,他們都是按國學思想解釋的,結合佛教教理闡述的比較少。我畢竟是一個出家人,因此,傳講方法可能跟其他人有點不同。通過這樣的傳講,我一方面想讓孩子做個好人,同時,也想直接或間接讓佛教的甚深道理對他們心裏起一些作用。

所以,《弟子規》光碟出來以後,在家居士一定要學,學了之後,也要讓孩子受這樣的教育,否則,一旦他們長大了,有些觀念就很難扭轉過來。包括學院有些居士,你們的孩子已經成人,現在看他要往上看,沒辦法給他下命令了。曾經他在你手上一天天長大;慢慢地,與你平起平坐;而現在,你只有跪在地上,央求著:“兒子,求求你學學《弟子規》吧!”即便如此,他也不一定接受。有些父母很想把這個傳下去,但也只有等下一輩子了,這輩子已經沒機會了。

當然,相當一部分孩子還是可以挽救的,現在學了的話,將來還可以幫助一些有緣眾生。所以,希望你們把這些道理講給他聽,這樣,會讓他的今生來世往好的方向轉變。這就是我的目的,除此之外,也沒什麼其他想法。

總之,大家聽受這個法,一方面要改正自己,以令日常行為如理如法;另一方面,也應懺悔以前對父母尊長的不尊重。聽說以前有人學完《弟子規》後,趕緊回家把長輩集中起來,請他們排隊坐好,然後一一鞠躬、問訊、懺悔……有些道友如果需要這樣,我也准假!

昨天講了穿衣、戴帽的規則,下面講飲食:

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對飲食,勿揀擇”:在飲食的過程中,不可以挑剔。現在很多大人也挑食,吃飯的時候,嫌這個不好、那個難吃,對食物挑三揀四。孩子們就更嚴重了,因為是家裏的獨苗,父母極其寵愛,不愛吃就任由他,專門弄他愛吃的,這樣一來,有時不但攝取不到均衡的營養,反而還會去吃一些垃圾食品。

其實大人應該管教好孩子,大人吃什麼,讓孩子也必須吃。家裏做的飲食都是能吃的,假如盤子裏放的是石子、木頭,他不吃也情有可原,但這是絕不可能的。所以,不能讓孩子這個不吃、那個不吃,非要到外面買愛吃的,若養成了這種習慣,他長大之後分到任何團體,對飲食都會挑挑揀揀,別人做的東西,永遠不合他的胃口。

所以,從小的教育很重要。倘若孩子小時候特別挑剔,長大了在集體中吃飯時,覺得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好吃,所有食品都不接受,這樣一來,旁邊的人也會討厭他:“明明做得那麼好,他還這樣!”以至於每天他一來,氣氛就變了。

那天我去學校,發現有些孩子也挑食,他們從家裏帶來辣椒、鹽巴偷偷藏著,什麼甜的、辣的、鹹的……各種調料都拿來了。我讓老師統統沒收,否則想什麼就幹什麼,這絕對不行。所以,挑食的習慣非常不好。

“食適可,勿過則”:在吃飯的過程中,不能吃得過多,也不能吃得過少,應該恰到好處、適可而止,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

有些佛教徒吃飯怕浪費,如果點的菜多了,為了不剩下,就提起心力,發起無上菩提心,把所有的菜全部塞到肚子裏。當然,這種精神是很可嘉,但對你的身體不好。身體只能承受適量的食物,過多了就非常不利。所以,飲食固然不能奢侈浪費,但也不能吃太多,最好是吃一些比較有營養的。

剛才也提到了漢傳佛教的素食觀,這方面確實值得隨喜。我讀過很多醫學、營養學的書,也看過佛教大小乘的相關內容,發現對身體真正有利的,就是素食。凡夫人除了極少數外,都酷愛肉食,但若因此就說“吃肉對身體好”,這是沒有依據的。就營養而言,如蛋白質,其實肉中的蛋白質對我們並不好,因為裏面有大量怨氣、病菌、毒素,容易引發各種疾病,而穀物豆類中的營養,實際上足以補充人體所需。

這並不是我這個小人物說的,歷來在大乘佛教中,就有很多這方面的教證、理證;而世間上對人類有貢獻的許多科學家,也都大力支持吃素。如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就說:“我認為素食者所產生性情上的改變和淨化,對人類有相當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對人類很吉祥。”

我們人人都想活在這個世上,但若為了自己的生存和飲食,就肆意踐踏其他動物的寶貴生命,這在佛教看來是不如法的,在世間看來也是不健康的。從古代有價值的文獻中看,素食不但可以開智慧、長壽、健康,還可令思路敏捷、清晰、不渾濁、不易昏沉……有許許多多的利益。所以我覺得,不管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應該重視素食觀。

當然就習氣而言,我們從小對肉食有著深厚“感情”,一看到肉,口水可能就流下來了,這也可以理解。但若經常想到它對健康不利、對長壽不利,想吃肉的欲望自然會漸漸淡薄。

有些人或許問:“光吃素的話,時間久了,我怕身體撐不住,會不會縮短我的壽命?”絕對不會。看看漢地的許多高僧大德,他們終身斷肉茹素,沒聽說有營養不良或短命的現象發生,反而,活到一百歲以上的比比皆是。由此可見,素食是一種非常好的飲食習慣。

我們在吃素的基礎上,還應注意飲食營養。漢族這方面意識比較強,但其他有些民族,由於對科學不太瞭解,根本不知有些食品的過患。其實現在很多食品最好不要吃,否則對人體極為不利。當然,說法是各不相同的,對此我看過很多書,有個教授就寫到:“現在的市場上,一個權威人士說某某食物對身體好,無數人便去爭相購買。過段時間,一個專家又說這個食物不好,最好是吃那個,人們的方向一下子變了,又蜂擁去買另一種食品……”這只是市場競爭的一種手段。在外人眼裏,那些廠家和員工也很可憐,自己的產品本來賣得好好的,可一下子就沒人要了。但不管怎樣,我們這裏要講的,不是市場經濟或行銷利潤,而是關注人體健康。

以前我看過幾本書,裏面都不約而同提到了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十種垃圾食品:

一、油炸類食品:油炸的東西含致癌物質,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兇。(我這樣說,學院有些“經濟部門”會不會受一些打擊啊?)

二、醃制類食品:導致高血壓、腎負擔過重,對腸胃有害。像泡菜、鹹菜,有的人特別愛吃,但裏面加了很多防腐劑、添加劑,對身體很不利。

三、加工類肉食品:如火腿腸、香腸、幹肉、臘肉等。含致癌物質,並有大量防腐劑,加重肝臟負擔。

四、餅乾類食品:嚴重破壞維生素,營養成分低,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對肝臟功能造成影響。
五、汽水可樂類食品: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含糖量過高,喝後有飽脹感,影響正餐。尤其是西方流行的有些飲料,書裏講得很可怕,說是加了某些原料或調料,不但刺激人們的感官,還會像吸毒一樣上癮。當然,飲料中有一部分是水果汁,裏面雖然也加了防腐劑,但不是很嚴重。

六、方便類食品:主要指速食麵和膨化食品。(商店的人可能氣壞了!不過不要緊,就算我說了,還是有人會買的。)尤其是速食麵,加了大量防腐劑、香精等,甚至有人說,吃了速食麵,男人也容易懷孕。這可能是假的,不過一般來講,它對肝不好,而且只有熱量,沒有營養。

七、罐頭類食品:不管是水果罐頭,還是魚肉罐頭、豬肉罐頭,都加了防腐劑,而且破壞維生素,營養成分低。沒有過期的罐頭,可能稍微好一點,但很多廠家不信因果,加了什麼東西也不好說。所以,我看了這些書以後,除了吃大米和蔬菜外,肉類以及其他食物,什麼都不敢碰,有點害怕。

八、話梅蜜餞類食品:例如果脯。含防腐劑、香精等,損傷肝臟。(我看商店發心人員有點撐不住了。但這不是我說的,是世界衛生組織說的。)

九、冷凍甜品類食品:如霜淇淋、雪糕。含糖量過高,極易引起肥胖。

十、燒烤類食品:像烤鴨、烤雞。含大量致癌物質,導致蛋白質炭化變性,加重腎臟、肝臟負擔。世界衛生組織的另一份報告還說:吃一個烤雞腿,就等同於抽了六十支香煙。

然而,現在很多孩子、大人都喜歡吃這些,這些也確實美味可口,可是過多食用肯定不好。偶爾喝點飲料、吃點餅乾,可能問題不大,不像吃肉那樣,吃了就有很大過失。不過,上述內容是世界上很多醫學家反復觀察的結果,所以還是要注意。

此外,有些書上說,牛奶和雞蛋也屬於垃圾食品。可見,除了穀物和蔬菜,其他食物都不太安全。在我們藏地,穀物和蔬菜非常清淨,沒有打很多農藥,空氣是新鮮的,土壤也沒加各種化學肥料……如今的這片土地,算是沒有受嚴重染汙的“清淨刹土”吧!

當然,作為修行人,不能過於注重飲食。古人雖提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但如果對吃的要求太高,既要好看又要精美,實在是沒有必要,畢竟它吃下去後就前往另一個方向了。很多人有時為了請人吃頓飯,要忙活一整天——“稍等,馬上炒完了,還有一個!今天一定要十三盤菜,盤盤色香味俱全,因為來的是特殊客人。”這樣過於執著也沒有意義。

老子說過:“聖人為腹不為目。”聖人吃飯,只求內在的飽腹,不為外在的美觀。如果是造佛像、建花園,為令賞心悅目,修得好看一點也可以,但若是吃的東西,就不必太講究顏色、形狀了。有些餐廳喜歡在食物上弄各種花樣:這個小饅頭上放一朵金花,那個小饅頭上放一朵銀花……這又不會好吃多少,只不過是個人習慣而已。

而且,吃飯能填飽肚子就可以,也沒必要加太多佐料。南方的口味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一會兒加鹽、一會兒加糖,能加的好像全加在裏面了。那種滋味,實在是一種證悟相——不可言說。

其實,修行人注意身體還是有必要,但方法和尺度一定要把握。我看過三國時嵇康寫的一篇《養生論》,內容非常好,裏面就講:保養身體不但要注意飲食,而且要有所節制。沒有節制、沒有規律的飲食,定會導致不健康,從而出現百病之累。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心態,如《黃帝內經》雲:“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比如,一個人如果愛發脾氣,就會對肝臟不好。有些道友總惹我生氣,我都已經生氣了,他又反過來安慰:“不要氣啊!本來您肝臟就不好。”害得我一下子轉不過來。

如果特別高興、歡喜,則對心臟不好。以前有個老人,慶祝八十大壽時,因為特別開心,一直在笑笑笑……結果當天就離開了人間。

如果思緒紛亂,想得特別多,對脾胃不好,會導致消化不良等。

如果處於恐懼中,內心惶惶不安,那對腎不好。就像平時人們所說:“這個小孩受驚嚇了,大小便都失禁了。”

這些調養身體、節制欲望的教言,《黃帝內經》等中有很多。作為凡夫人,吃飯、睡覺應符合這些規律。遺憾的是,現在人的生活毫無規律可言,晚上跟朋友聊天、打麻將、吃吃喝喝,熬到兩三點才睡,而白天又睡懶覺,到了中午也起不來,這樣晝夜顛倒,對身體、智慧、修行都極為不利。

因此,日常生活要有規律。學院很多道友挺好,每天吃飯很準時,一分鐘都不差;睡覺也是該睡的時候馬上倒下去;上班發心也一樣,該做事的時候做事,從來也不拖延。這樣的習慣,對身體健康、弘法利生都有大利益。

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醜

年少時千萬不能喝酒,酒喝多了會傷身體。一個人酒量再好,還是會醉,酒醉之後,醜態百出、不堪入目,難以形容。

“年方少,勿飲酒”:現在很多父母培養小孩喝酒,覺得他會喝就很厲害——“多乖啊,再喝一口!”這是很沒智慧的表現。其實,這些壞事就算你不教,他自然而然也會。

有些老師講《弟子規》時,因自己愛喝酒,講到這裏,就說:“你們小時候不能喝,但長大後是可以的。”這種觀點我不贊同。《禮記》等文獻中記載:古時候,酒是當作藥來用,不是平常給人喝著玩的。即使偶爾喝點酒,也是用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就像密宗會供一樣,只是沾一沾唇,表示一下而已。但到了後來,飲酒就開始沒有節制了,逐漸演變成一種風俗。

現在就更可怕了,飲酒低齡化趨勢嚴重,未成年人飲酒的比例越來越高。一份報告中說:據陝西省針對大中學生的調查資料顯示,學生中有飲酒史的平均高達82%;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項調查也表明,廣州市中小學生中有24.9%曾有過喝酒的經歷。如今的孩子們,家人不教,老師不管,想什麼做什麼,這樣就把他們給害了。因為煙酒都是魔以惡願加持過的,凡夫人一接觸就會上癮,上癮之後像吸毒一樣,想戒除會特別難。

儘管中國法律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但現在的學校對此並沒有嚴格監督,以致這種規定不過是一紙空文。以前學生過生日,是互相送點小禮物,而今很多人卻是下館子,男女學生一起敬酒、乾杯,醉得不像樣子,甚至有些學生醉了就用刀捅人,還有鬥氣自殺的……類似的現象日益增多。所以,學校應該針對性地開展教育,不要只是盯著分數,不顧其他德育培養。一個人假如沒有道德,那還像什麼樣子!

“飲酒醉,最為醜”:不管孩子還是成人,喝了酒會爛醉如泥,像發了瘋一樣,非常難看。我讀小學四年級時,有個老師叫拉特,他是藏族人,好像教語文的,我沒印象了,只記得他天天喝酒,醉了就到教室來,讓我們產生很大的恐怖心,每個學生都想逃,但又不敢。他喝醉了的話,一個字都不教,只是把我們一個個地教訓。當然,在他的迷亂顯現面前,不需要犯什麼錯,他隨便就能找出有力的理由來刁難你。

有一天下午,記得那是冬天,他醉得特別厲害,剛進教室就罵很多學生,把他們打得也很凶,許多人都哭了。放學後是他值班,他吹哨讓我們集合,又這個看不慣、那個看不慣,把大家訓了一頓。最後他說“解散”時,我們大喊一聲:“殺——”就四散跑開了。他馬上又要求集合,說:“你們這樣是不是故意對我……”我實在受不了,一會兒他說“解散”,我又高叫:“殺——”他氣紅了眼,猛地揪住我的領子:“你是不是想殺老師?今天要給我說清楚!”當時我胸前的衣服,都被他抓爛了。

那時鄉政府就在學校隔壁,他把我帶到那裏。公社書記紮西旺嘉正在燒樹丫丫生火,但火始終燃不起來,他就一直點。拉特老師說:“這個學生不聽話,他欺負我,學校沒辦法管,我把他交給你們鄉政府。”剛開始書記比較在意,以為我真的犯了錯,後來見他是喝醉了,就沒再理他,只顧著自己生火。這樣呆了很長時間,他又把我帶回來,我也規規矩矩地跟著。他罰我一個人站在球場上,自己就回去了。他走以後,我猜他可能去睡了,反正天又冷,我也沒犯什麼錯,偷偷就回家了。本來我怕他第二天打我,但到了第二天,他好像什麼都忘了,見到我就跟沒事一樣。

這事過了這麼多年,但我仍然記憶猶新。後來我又見到這位老師,他已經改行了,在林業局工作。談話之間,我本想提那件事,但最後也沒有提。

酒醉之人不但行為醜陋,有時還會招致殺身之禍。如三國時期的張飛,在關羽被害後特別傷心,每天不斷地喝酒澆愁。有一次他喝得酩酊大醉,把范疆和張達兩個手下叫到面前,限他們三日內制辦好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以祭關羽。因時間緊迫,二人請求寬容幾天。張飛大怒,讓士兵把他們綁在樹上,狠狠地鞭打,然後對他們說:“要是準備不好,就要你們的腦袋!”兩人被打得遍體鱗傷,回去後非常害怕,商量不如先下手為強,把張飛殺掉。於是在晚上,他們趁張飛喝醉睡著了,一刀刺死了他。這樣的現象,在歷史上不可勝數。

鑒於飲酒有種種過患,佛陀曾在經中規定:“佛教所有四眾弟子,一滴酒都不能沾。”若能真正不喝酒,對行為就有控制能力。佛教其實有很多好的教言和行為,如果想做一個好人,只要能做一個合格的佛教徒,就肯定沒有問題。

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步從容,立端正”:走路時要從容不迫,步伐不能太急也不能太緩。有些人走路慌慌張張、急急忙忙,有些人像跳舞一樣扭來扭去,這些都不如法。而站著時應端端正正,不能七扭八歪,一付輕浮的樣子。一個人有沒有修養,從他走路、站立的姿勢也看得出來,所以老人常教導我們:“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走路也要有走路的樣子。”

“揖深圓”:遇到師長或是有學問的人,應當恭敬問候,把身子深深地躬下,不要像身體裏有塊木頭那樣僵直。有些人因傲慢而不願意彎腰,就像那位教授所說:“內在沒有恭敬心,腰怎麼樣也彎不下來。”現在許多國學教授,向人鞠躬是很自然的,而有些老師、公務員,因為特別傲慢,在有學問的人面前,不要說鞠躬,連低個頭也不願意。

“拜恭敬”:向人行禮時要發自內心,盡可能表現出你的恭敬,而不要流於形象。行住坐臥一切威儀,都是通過心來操作的,因此,《壇經》中雲:“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有了“直心”,一切威儀才會如法,這對成辦自己的事情,也有很好的利益。

歐陽修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在散文、詩詞方面有極高的成就,對後世影響深遠。他自幼就聰明好學,通達情理。12歲那年,他身背行囊去襄陽求學,由於路途遙遠,到達時城門已關,只有一個老兵在城樓上站崗。歐陽修恭恭敬敬地向老兵躬身施禮道:“學生遠道來此求學,請老伯開門放學生進城。”老兵見歐陽修禮貌周全,便起了愛憐之心,於是走下城樓,為他開門。

所以,從一個人的禮節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學識和修養。這種人不管在什麼地方,無論是上班工作,還是弘法利生、行持善法,都會給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反之,一個人如果傲慢無禮、自以為是,那只會讓別人反感。

勿踐閾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搖髀

“勿踐閾”:碰到有門檻的地方,絕不可以往上踏,一定要跨過去。由此可以引申為,不論別人的衣服、器具,還是三寶所依,凡是不能踩的就不要踩,不能跨的就不要跨。然而,現在的人根本不管這些,什麼帽子、衣服、經書,統統隨便踩、隨便跨。尤其是學院剛來的居士,甚至從出家人的僧衣上跨來跨去、在經書上踩來踩去,一點執著也沒有,非常可怕!

“勿跛倚”:站立時不能站一隻腳,另一隻腳斜放著,這種姿勢不雅觀。

“勿箕踞”:坐的時候,不能兩條腿張開,像過去的畚箕一樣,如此顯得粗俗失禮。

“勿搖髀”:不能抖動大腿,讓身子顫動。同時也不能蹺二郎腿。否則,會讓人感覺你很散亂、很傲慢,一點也不穩重。

這些基本行為,每個人都要值得注意,不然,別人會覺得你沒有教養。

幾年前,上師如意寶在道孚灌“上師心滴”的頂,我和另一位出家人晚上去縣上過夜。我認識一個領導,就在他家借住一宿。當時那個領導離婚後剛結婚,娶了一個剛畢業的小女孩。吃飯的時候,那個小女孩行為很不如法,在沙發上一會兒抱著他,一會兒使勁撒嬌。她丈夫用眼神示意她坐好,但她裝作沒看見,依然我行我素。後來他忍無可忍,指著她呵斥道:“你給我坐好!”但她還是沒什麼感覺:“哎呀,你說什麼呀?你過來啊……”

這些行為看似微乎其微,但古人非常注意。可是現在很多人,根本沒有這種概念,想什麼就做什麼、說什麼,不知禮貌恭敬為何物。那天我跟一個同學在一起,他就深有感觸地說:“在我們讀書時,老人們常教訓:‘這上面不能踩,那上面不能坐;走路時該如何,吃飯時該如何……’而現在的年輕人,這些完全沒有了。”確實,現在的年輕一代,整天除了吃喝玩樂,心目中什麼都沒有。他不在乎這是違規的,這樣違越了傳統、違越了佛教戒律,反正只要有條路,他就直接走過去,根本不管前面是紅燈還是綠燈。

所以,現在人很需要學習古人的行為規範。我們佛教中講究“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全部是對身口意三門的約束。若能如此行持,今生中身心得以調柔,堪能行持善法,也會為來世播下善妙種子。所以,我們對行為應該有所約束、有所規範,這不但要從內心接受,更要點點滴滴貫徹於實際行動。

老子曾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上等人聽了“道”,會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去做;中等人聽了“道”,偶爾想起來就做,想不起就不做;下等人聽了“道”,不但不接受,反而還大聲嘲笑,行之若素:“為什麼不能張開腿坐啊?這有什麼嘛!”

所以,我們要做哪一種人?不妨考慮一下。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樓主| 發表於 2012-7-2 18:16 | 顯示全部樓層
弟子規 第十課 (索達吉堪布)

思考題

40、掀簾子不要大聲、拐彎不要撞到,這些似乎人人都懂,學習有什麼必要?你怎麼看待現在的大學生?

41、主人不在時,你如果進了他的房間,會做些什麼?你如何教育身邊的孩子?

42、什麼叫九容?請具體解釋。明白這些道理,你有哪些收穫?

43、你怎麼理解“勿畏難,勿輕略”?無論做事還是修行,你能做到這一點嗎?假如做不到,想過如何去調整嗎?

44、為什麼說環境的影響很重要?既然如此,那應該遠離什麼環境?你是怎麼做的?

45、為何不能打聽“邪僻事”?你喜歡打聽嗎?能改嗎?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共同學習《弟子規》。

我個人來講,對本論不是很熟悉,不像講藏傳佛教的經論,因為有傳承,對內容比較瞭解,心裏也有點把握。而這部《弟子規》,只是覺得內容很殊勝,現在孩子學這樣的傳統文化很有必要,才宣導你們、包括學院裏的出家人共同學習。

講授的過程中,我可能有理解不對的地方,希望你們根據自己的智慧好好分析。不過這畢竟是人文道德的一部論典,不像密法或其他法,講錯了過失也不太大。況且,共同學習的時候,很多問題都是見仁見智,只要大家能得一些利益,不一定非要有固定的解釋。

我這次的傳講方式,不像有些老師一樣完全以儒教思想來解說,而是儘量與佛教教義相結合。其實它的每一句,在佛教中都能找到相應的內容,而且如果深入細緻地去分析,就會發現佛教中更有超勝的竅訣。因此,在學的過程中,希望大家憑自己的能力去挖掘其中深意。

緩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

“緩揭簾,勿有聲”:古代的門上都有竹簾,所以在掀開這個簾子時,動作要輕柔緩慢,不要特別粗魯,否則會發出很大聲響。

我們現在很少有竹簾,通常都是用布做的門簾、窗簾。拉這些簾子時,同樣不能太粗暴,要輕輕地拉。如果用力很猛,窗簾上的鉤環就會被拽下來。

這是在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輕柔。如果你很大聲,動作很大,不管是自己的東西,還是別人的東西,一下子就弄壞了,那誰都不敢接近你,更不敢把東西借給你。比如,我有個照相機,行為寂靜的人若想看一下,我會放心地交給他;但若是個大大咧咧的人,那我就不敢借了,甚至連碰也不敢讓他碰,因為他一接觸,可能就打爛了、弄壞了。

所以,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老師就應該這樣教育,讓他有一種柔和的行為,否則,長大後很難糾正過來。現在很多父母除了關注孩子的成績,別的什麼都不管,其實若能讓他明白一些生活細節,比如怎麼吃飯,吃完後怎麼洗碗……對他會有很大幫助。這種行為雖說只管一生,不像學佛、發菩提心,對生生世世都有利益,可如果懂得一輩子該怎麼做人,在生活中能起到很大作用。

父母若讓孩子明白這些道理,勝過留給他萬貫家財。為什麼呢?因為光是留給他錢財,卻不教他如何做人,他花天酒地亂花一通,一下子就沒了。而如果讓他通達為人處世的道理,那無論在什麼群體中,都能與大家處得好,即便是出了家,在僧團中也會誰都看得慣。

“寬轉彎,勿觸棱”:走路拐彎的時候,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著棱角,以防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走路是如此,開車碰到拐角轉彎,更要注意。去年有個司機,他平時技術不錯,但行為比較急躁。有次他開一位上師的車,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有點情緒吧,過橋轉彎時沒有轉過來,直接就沖到下面去了。幸好下面有塊田,不然就飛到河裏了。

所以,我們平時開門、走路等時,儘量要小心謹慎、動作輕柔。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也說:“移座勿隨意,至發大音聲,開門勿粗暴,常喜寂靜行。”假如行為非常野蠻,如搬動桌椅板凳時,發出巨大聲響,移過來、移過去,就會影響周圍的人。

我附近有一個喇嘛,他開門、關門特別響。每次我看書的時候,他“砰”一聲就出去了;過一會兒,“砰”一聲又回來了。我心裏很不舒服,想跟他私下談一談,但一直不好意思,拖了很長時間。過段時間,我還是想找個機會,跟他好好談談。雖然這不是“國際談判”,但對我個人來講,看書、修行或者休息的時候,旁邊人若行為粗暴,確實影響比較大。

很多道友可能也有這種體會:鄰居如果很寂靜,平時交往不複雜,來了客人也很小聲,就像他家沒人住一樣,自己一點也不受干擾。但如果隔壁的聲音特別大,自己修行就會受影響。尤其他半夜三更回來時,門使勁一開一關,自己的房子都在震動,讓人害怕:“是不是來地震了?”所以,調柔的行為很重要。

當然,有些人從小沒受過這種教育,要他注意也很困難。北京有一位大學教授,他有次講課時,讓一個學生起來回答問題。結果這個學生沒有復習,根本答不上來,教授只好讓他坐下。沒想到,這個學生罵罵咧咧,反而對教授特別不滿。教授瞪了他一眼,也沒批評什麼。他卻氣勢洶洶地站起來,在所有師生的詫異目光中,甩門離開了教室。下課後,教授非常失望地說:“現在的大學生,完全不懂尊師重道,以前讀書的時候,老師可能也沒教過。按理講,他沒有復習功課,應該向老師認錯、道歉,可他卻反過來對老師發脾氣,用力關門以示不滿。”所以,如今受高等教育的很多學生,德行差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倘若讓道德再這樣滑下去,以後真的無法想像。

一個人如果沒有德行,本事再大也沒有用。據《史記》記載,商朝最後一位國君——紂王,並不是無能之輩。他能文能武,才思敏捷,勇力過人,尤其是頗有辯才,“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即智力足以反駁一切意見,辯才足以掩飾一切過錯。但他荒淫無道、暴虐成性,稍不高興就殺人,甚至用成百上千的人作祭祀,把他們活活燒死,以致民怨沸騰,眾叛親離。後來周文王、武王興仁義之師,聯合附近八國討伐商紂。最終,在牧野之戰中,不到一上午的時間,商紂就全軍潰敗。紂王見大勢已去,便在鹿臺上點火,帶著他的錦衣珠玉自焚而死,商朝也從此滅亡。周朝建立之後,周王為謀求天下的長治久安,吸取商朝滅亡的經驗教訓,確定了“以德治國”的施政綱領,人們也逐漸認識到了德的重要性。

然而現在,失去了德的教育,尤其是一些知識份子的行為,越來越讓人看不下去。有個臺灣人跟李敖有點像,對許多現象罵得很厲害。他說現在大學生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尤其清華和北大,是兩個“大垃圾場”,從教授到學生都是白癡,不瞭解自己真正的歷史,裏面沒出一個人才……對此觀點,我不是很贊同,畢竟任何事情都要一分為二地分析。這兩所學校裏,很多老師、學生對人類的貢獻不可小覷,不過,也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缺“德”。一個人如果沒有德行,又該如何立足於世呢?

總之,我們的行為舉止,若能按佛經所講的那樣去行持,當然非常好;即便做不到,也應以古人的傳統禮節來約束自己,千萬不能隨隨便便,什麼事都不在意!

執虛器 如執盈
入虛室 如有人

拿著空的器皿,要像拿盛滿東西的器皿一樣小心。進入無人的房間,要像進入有人的房間一樣約束自己。這個頌詞要求我們,做人做事要小心謹慎,不能過於隨便。

“執虛器,如執盈”:很多人提一桶水時,肯定謹慎又小心,唯恐有個閃失,但拿著空桶時,卻並不把它當回事。當然,城市裏有自來水,不一定注意這些行為,而我們住在山上的,平時提水應該行為如法。有些人拿幾個空桶時,晃來晃去,在路上像跳舞一樣。雖然這是你的習慣性步伐,可別人看來不一定舒服,而且在古代,這種行為也不文雅。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事,一抬手、一投足都要有禮節。這方面,漢地很多書裏講得比較詳細,佛經論典中講得更是深入細緻。

“入虛室,如有人”:對一般人而言,如果知道主人不在,進了他的空屋子,可能會東看西看,亂碰亂動主人的東西,甚至看見好東西就偷偷拿走。不要說我們,就算是奔公甲格西也曾如此。有一次他到施主家中,當時各位施主出門在外。他看到茶葉袋裏有好茶,心裏琢磨:“我沒有茶葉,不如趁機偷一些,留著以後住山修行時用。”當他把手伸進茶葉袋裏,立即提起正念,於是大聲呼喊:“這裏有個壞人在偷東西,你們快來把他的手砍斷。”施主們起先以為是別人,進來一看,小偷正是格西自己——格西產生壞念頭的時候,正在對治自己的行為。

的確,一個人到了空室,經常會控制不住自己。有些道友就是這樣,當上師道友在場時,行為特別如法,猶如金佛像般一動不動,除了偶爾眨一下眼睛,好像連呼吸都沒有;可是一旦周圍沒人,他馬上變成了另一個人,行為上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諸佛菩薩無所不見、無所不知,每個人的所行所想,就像盲人在明眼人面前表演一樣,什麼都隱藏不了。因此,即便是獨處,自己也應小心謹慎,不要覺得:“管他呢,反正又沒人看見。”

華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就講過要恒常謹慎的三種法:一是“眾中出言當謹慎”,在眾人中說話要謹慎,不能隨便說他人過失,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二是“獨處行為當謹慎”,獨自一人的時候,行為一定要警惕審慎,不能偷東西、幹壞事;三是“平常觀心當謹慎”。

我們作為佛教徒,應時時刻刻以正知正念攝持自己的威儀。關於威儀的具體要求,戒律中講得非常詳細,真正學過戒的人,別人看他的走路、說話就會一目了然。其實,不僅佛教戒律中有這些,古代也有許多這方面內容。如西漢著名文學家賈誼的《新書》中,專有一篇《容經》,裏面就提到了立容、行容、坐容、趨容、跪容、拜容等,即站時怎麼站,走時怎麼走、坐時怎麼坐、跑時怎麼跑、跪時怎麼跪、禮拜時怎麼禮拜……所有行為都講得清清楚楚。

我遇到一些年紀大的人,他們的舉止有禮有度,非常有學問、有涵養。可現在有些孩子,包括一些知識份子,很讓人看不慣,在他們的心目中,什麼都肆無忌憚、隨心所欲,想什麼就做什麼,這樣很危險。就像在十字路口,不管紅燈還是綠燈,直接就過馬路一樣,是很容易出事的。

在古代,君子修身處世、待人接物應具備九容,正如《禮記》中所說:“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

1、足容重:腳步要穩重從容,不能匆匆忙忙、慌慌張張。

2、手容恭:手勢要端莊,無事可做時也不要亂動。對人合掌行禮時,要有恭敬的姿態,不能只是隨便一甩。

3、目容端:眼睛要直視,不要斜眼、偷看或盯視。如果眼睛看得很高,說明這個人十分傲慢、目中無人;如果眼睛一直盯著腳,不看別人的臉,說明他很自卑。包括有些修行人,跟上師問候時畏畏縮縮,只聽到一個小小的聲音——“上師啊,您好!”根本看不到他的臉,這也沒有必要。所以,與人交往時應該直視。當然,直視並不是要目不轉睛地盯著,否則,對方也會很尷尬。

4、口容止:嘴巴要緊閉,除了吃飯和說話外,不要亂動嘴。有修養的人該說話時會說,不該說時,絕不會喋喋不休、囉裏囉唆。

5、聲容靜:聲音要平和寂靜、輕聲細語,不要大聲喧嘩,也不要又唱又鬧。可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不懂這些道理。

6、頭容直:頭要擺正,不要東看西看、搖頭晃腦。

7、氣容肅:呼吸要輕柔均勻,不氣喘吁吁,也不能氣勢洶洶。

8、立容德:站姿要端正,保持中立,不倚不靠。

9、色容莊:臉色要莊重。關於臉色,孔子在《論語》中說:用衣食孝養父母比較容易,但經常保持和顏悅色,這是最難做到的,故稱之為“色難”。仔細想想,也確實如此,如果沒有內在修養,外表的行為隨時都會改變。

以上講了古人從頭到腳的行為規範。其中,眼神是最為重要的。為什麼呢?因為行為和語言可以假裝,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往往能流露出內心的所思所想,這是無法欺騙人的。孟子也說過:“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觀察一個人,沒有比觀察他眼睛更好的辦法了。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濁暗。所以說,“人與物接之時,其神在目”。

現在許多人應聘面試時,短短十幾分鐘裏,口才的好壞可從交談中發現,而他的修養內涵,只有觀察眼睛了。平時我找一些發心人員,也是先看他的眼睛,假如眼睛一直咕嚕嚕地轉,我就覺得有點問題,雖然他講得很好,但我還是不太信任;有些人雖然講得一般,但眼神沉穩,我就會比較放心。所以,人想要掩飾自己也很困難。

去年辦奧運會時,北京要求“微笑服務”,當時這方面出現了兩種觀點:一部分專家認為,微笑要“笑不露齒”,否則就不叫微笑了,所以一顆牙齒也不能露;另一部分專家則認為,這樣的笑容過於含蓄,不太符合西方的審美觀念,會在全世界面前顯得愁眉苦臉,所以要露出六顆或八顆牙齒。

但我想,只是注重外在形象,也不一定很成功。若像佛教中所講的那樣,把全世界的人都當作母親,見到他們時發自內心地歡喜,那麼微笑自然會掛在臉上。否則,即使表面上拼命地訓練露牙齒,到時候會成什麼樣子也不好說。所以,禮節如果只是人為地造作,不一定讓人感到誠意,只有內心中有恭敬心、歡喜心,行為才能真正打動人。

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

做事情不能急急忙忙,否則就會越來越緊張,到最後完全沒有頭緒,錯誤百出。做事還要有不畏困難的精神,包括修行在內,不能遇到一點困難就停滯不前,而應發起勇猛心勇往直前。當然,一味畏難不好,但太小瞧一件事情也不合理。

像這次學《弟子規》,個別人覺得內容很難,沒辦法做到,所以不敢學。其實這沒有必要,它畢竟是一種學問,別人能學,你為什麼不能?而有些人又覺得太過簡單:“堪布應該講甚深的法,像我這樣的大學生,瞭解《弟子規》有什麼用?”實際上,講這個還是有必要,即使你學得比我好、表達得比我清楚,但行為不一定做得到。所以,求任何學問、做任何事情,既不能畏縮,也不能輕視。以前上師如意寶講《文殊大圓滿》時說過,有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甚深的法門修不成,簡單的法門又不願修,這樣一來,最後只能一無所得,空手而返。

“事勿忙,忙多錯”:做任何事情,要先有一個計畫,不能等到最後關頭,才匆匆忙忙去做,這樣急於求成很容易出錯。尤其是成辦一些大事,麥彭仁波切在《君規教言論》中說,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時間短了不行。比如我們修建尼眾大經堂,若要求一年內必須完工,這絕對不可能,即使有人答應,品質也不會好。所以,做任何事都不能急,不然的話,肯定會忙中出錯。

民間有這樣一則故事:胖嫂生了個可愛的小寶寶,不久她收到母親的來信,拆開一看,信中說:“我生了重病……”還沒有看完,胖嫂就心急如焚,立刻抱著寶寶要去看母親。結果寶寶的小被子一時不見了,她翻箱倒櫃找到之後,抱起寶寶連夜趕路。

路過一片西瓜地,胖嫂被瓜蔓絆倒了,手中的寶寶也飛了。黑燈瞎火的,她忍著痛,到處摸,摸到“寶寶”後繼續趕路。

終於來到母親家,結果大門緊鎖,胖嫂覺得好像出事情了,就拍門痛哭。結果她母親正好從外面回來,她一看母親很健康,忙翻出那封信再看,原來信後面還有一句:“現在病已經好了,不要掛念。”

母親想瞧瞧自己的外孫,打開繈褓一看,外孫不見了,竟然是個大西瓜。她們馬上到瓜地裏找,結果拾到一個枕頭。她們又趕緊跑回家,發現小寶寶被扔在家裏,因為睡得特別香,滾到床底下了。

雖然這只是民間故事,但卻有很深的寓意。有些人性子很急,這樣任何事都做不好,因為心態對做事很有影響。對我而言,平時聽到一些不好的消息,或遇到重要的事情,首先看能不能挽救,如果不能了,就先讓心平靜下來:“不要緊、不要緊,慢慢來。”比如,人都已經死了,著急也沒有用,那去看的路上,我會讓司機慢慢開,畢竟很多意外是在匆忙的情況下發生的。所以,我們要養成一種沉穩的習慣,否則,遇到一點點小事,就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修行同樣也不能太急。有些人想解脫的心很迫切:“我現在已皈依了,一個月要把五十萬加行全部修完,修不完,我實在是睡不著。”“我非常非常著急,您可不可以馬上給我灌頂、傳個竅訣?否則,我心裏一直不安。”還有些人一下子觀想很多,一會兒觀金剛薩埵,一會兒觀上師瑜伽,“我馬上要成就,馬上要成就”……這樣過不了多久,肯定會出問題的。

修行是重大的事情,不可能一兩天就完成,所以務必要循序漸進,依照次第來。學院有些道友真的很好,修行非常有次序,時間也安排得很合理,自己最初所發的願,遇到任何違緣也不會退,慢慢完成就可以了。比如你打算一年完成的事,只要提前計畫安排好,中間就不必太著急。像我的話,前前後後想了很長時間,才決定用兩三年來講《大圓滿前行》,如果沒有其他違緣,你們不用急,我也不用急。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退,不可能剛過兩天就覺得“這事不重要,算了,放棄吧,另外再找更重要的事”,不會這樣,而是會一直很認真地對待。這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勿畏難”: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遇到任何違緣,心都要有一種力量。古人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別人一次就學通的,我花上百次的功夫,也一定能學通;別人十次能掌握的,我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如果真能這樣去做,即使再笨的人也會變得聰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會變得堅強。

“勿輕略”:當然,有些事不能看得太難,但也不能看得太簡單,進而輕視它。俗話說“看花容易繡花難”、“隔行如隔山”,外行看一件事情,似乎輕而易舉、易如反掌,但真正去做的時候,有些地方並不像想像得那樣容易。比如,你覺得輔導一點也不難,但讓你去講的話,可能不是那麼回事。因此,對待任何一件事情,應詳細觀察有經驗的人怎樣操作,虛心好學、認真對待,不要感覺很簡單就不重視。

有些人也許是智慧不夠,不管是講什麼、學什麼,都習慣於輕視:“這個很簡單,對我來說沒什麼;那個也不難……”很多法被略視了。但我不是這樣,以前在上師面前得了那麼多法,深法也好、淺法也好,每一部都樂於接受,認真學習。這一點,現在我也隨喜自己。

如今正在同時傳講三部論典 ,原本我擔心大家接受不了這麼多,就要求三部論分開報名,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結果大多數人都報了三個,並一直堅持在學,對此我心裏很高興。但也有人抱怨:“太難了!三部論典同時在學。”那也不怪我,這是你自己選的。不過,實在太難的話,你少學一個也可以。

鬥鬧場 絕勿近
邪僻事 絕勿問

容易發生爭鬥的場所,千萬不要去;邪惡、偏頗的事情,儘量不要過問。

《親友書》講過損害名聲的六種法:賭博、看聚會、懶惰、依止惡友、飲酒、夜間入村落 。其中,看聚會、到賭場,就是有損德行之事。現在世間上,這樣的非法場所很多,如夜總會、歌舞廳、網吧、酒吧、妓院、賭場……這些地方能夠引生貪心、嗔心,比較容易起爭鬥、犯罪,讓人不知不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慢慢就會令人墮落。

華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裏也說:“不可去處有三種:怨仇爭處不可去,眾人聚處不可去,玩樂之處不可去。”然而,現在大城市裏的人反其道而行之,認為這些地方全部都應該去:玩樂之處應該去,怨仇爭處應該去,眾人聚處應該去,打架鬥毆應該去,殺生吃火鍋應該去……造惡業的地方統統要去。

所以,現在世間人很可憐。那天有個人說:“一想起以前在社會上的行為,我就特別厭惡,那時的生活沒有一點價值!”的確,人在不懂佛法、不懂因果取捨時,很多行為都沒有意義。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那種環境中跟世人混在一起,漸漸就適應了,到時候想改也很難了。比如一個人原本修行很好,在寂靜地呆了很長時間,後來以偶爾的機會,到了不清淨的場所,剛開始他會很難受、很不適應,但慢慢地,就感覺不到了。

孔子說過:“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意思是,在種植芝蘭、香氣撲鼻的屋子裏,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到了賣鮑魚那種腥臭的地方,時間久了也聞不到臭味。有些道友的房子建在廁所旁邊,剛進去時覺得臭氣沖天,但過段時間也就適應了,反而很舒服、很安逸。

同樣,有些人剛接觸惡劣環境時,尚能提起正知正念:“我是個修行人,這怎麼行啊!”但用不了多久,就完全習慣了,甚至開始與他們同流合污。反過來說,有些人從城市來到佛學院,剛到清淨的道場,感覺特別殊勝,但生活一段時間後,就沒有那麼大信心和清淨心了。有個人就跟我講:“我初來學院時信心特別大,覺得這裏像天堂一樣,但現在好像沒感覺了,是不是我出毛病了?”其實也不是。就像你住高級賓館,第一天覺得非常舒服,但第二天便習慣了,為什麼?因為對環境已經適應了。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那麼不該去的地方,千萬不能去。否則,一旦養成了不良的嗜好,想擺脫就難如登天了。

“邪僻事,絕勿問”:邪惡、不正當的事要少去打聽,切勿因一時好奇而墜入險坑。

有些人喜歡追根究底,聽到道聼塗説的是非,就睜大眼睛,興致勃勃地問:“真是這樣嗎?那你給我講一下。”一聽對別人的誹謗或不如法的行為,耳朵就變得長長、大大的,而聽到佛法的道理,耳朵又慢慢縮回去了。人的性格真的差別很大:有些人對流言蜚語極有興趣,想方設法瞭解之後,又通過不同途徑傳給別人;而境界比較好的人,平時只關注聞思修行,跟佛法有關的有益語言,他會欣然接受,至於其他沒意義的,連聽都不想聽。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有些人愛說“神通”,明明沒有任何境界,卻故意給人說“你的氣血被吸走了”、“不要接觸某某人,他故意害你”、“有個附體在你身上,我看見了”……這些人整天神神道道,到處迷惑別人,在我們學院是要被開除的,在其他佛教團體中也是不讚歎的。倘若你真有慧眼、真能看到什麼,可以到我這裏來考個試,考試及格後,我會幫你宣傳:“這裏來了有慧眼的人,他能說神通,你們可以去問。”除此之外的胡言亂語,希望大家不要去聽,也不要去問。

愚癡的人,嘴裏什麼語言都編得出來。有德行的人根本不關心這些,尤其造惡業的語言,他問都不問。可是沒有修行的人,一提到聞思修行,他就“禁語”了,而說起這樣那樣的壞事,他就醒過來了,這樣沒有必要。尤其是色情、暴力等不如法方面,最好不要去瞭解,否則,凡夫人很容易上當,到時候煩惱難以控制,就會後悔莫及了。所以,大家平時要以正知正念攝持相續,多瞭解諸佛菩薩有加持的教言,多看顯密高僧大德的傳記,讓這些在心裏好好串習,如此人生才有意義。

不過,末法時代往往有一種規律:沒有德行、沒有智慧的人,輕易能騙取眾人的信任,這是值得警惕、注意的。在居士或出家人中,常有人說些不符合實際的語言,愚笨的人偏偏深信不疑,不但給修行帶來了違緣,而且平日裏坐立不安,時時處於恐慌、猶豫、痛苦中……因此,大家要擦亮眼睛,不要去盲目追求這些,應該追求智慧、追求悲心!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5 09:19 , Processed in 0.045820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