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2506|回復: 0

喇榮五明佛學院生活修行體悟——行者隨筆(下):是孤獨還是團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3-19 18: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是孤獨還是團結

無塵師來學院之前,還不滿三十。一位石渠的金剛上師對她說:

“到我這裏來!我保證你今生證悟大圓滿。”

無塵師猶豫,請一位著名的空行母和另一位上師為她觀察。

“還是到學院去吧。”他們說。

無塵師來學院不久,參加了年末的《大圓滿前行》的考試,發獎晚會上,她去上師索達吉堪布仁波切的法座前領獎。

“你來了多久?”上師問。

“一個月。”她說。

“一個月就考了第一名?太厲害了!”上師讚歎。

到學院不到一年,上師派人把她找去,問她是否願意整理法本,她又驚又喜,一口答應。

無塵師是碩士畢業,沒有學究氣,也沒有塵世的煙火氣。如同她的名字,她清新脫俗、光亮奪目,如同天然晶瑩透徹的水晶,走到哪里,塵埃如同雪花,飄落到她身上就會融化,她的身上,不落下一點灰塵。

無塵師沒有時間,除了上師仁波切的課外,不上其他法師和上師的課。和她同來的道友因聞思優異、人格賢善而成為帶班的堪姆、輔導法師,成為人們的矚目之處,受到道友的恭敬。她默默無聞,每天查詢教證和公案的出處和意義、反復斟酌上師所講之法的內容和文字、一遍又一遍修改、確認;她校對已經出版的法本;對將要出版的法本排版;聯繫平面設計人員設計法本封面,五部大論只聽了一個傳承。

無塵師去一個道友家,道友正在念誦。

“你在幹什麼?”她驚訝地問。

“念經。”道友說。

“你在念經?你還念經?!”

道友比她還要驚訝:“你從來不念經?”

“不念。”無塵師訕訕,掃視道友的佛台。

“哎呀,你的佛台太莊嚴了。你還供護法!太隨喜了!”

“你不供護法?!你也不供佛,是嗎?”道友問。

“是……”

每年,大鵬山和西山上的草坡從枯黃漸漸轉綠,開遍了野草花;又從碧綠變成火紅,漸至枯黃。無塵師無暇眺望或進入其中,她一整天坐在電腦前,為了遮擋光線,她房中的窗簾終日低垂。

她不會做飯,經常用幹點和快速面充饑。有人從經堂出來,看見走在前面的背影有些眼熟。雖然是嚴冬,她卻拖了一雙單皮鞋,鞋底已經被她踩平,變成了拖鞋。她穿了一雙短襪,有一隻還掉到了腳跟,露出一大截腳裸,比幼羚羊還要纖細。當友人叫她,她轉過身來。友人驚駭莫名:

她形銷骨立!彷佛一個癌症晚期的病人,已經不久於世。

她欣喜地問候友人,對此毫無察覺。

後來,上師讓他們的部門成立了食堂,她才漸漸恢復了正常。但是,不久,她的腸胃又出了問題,連續幾個月拉肚子……

在又一段時間中,她成為饕餮之徒,回家探親時去醫院檢查,原來是甲亢。

醫生極為驚訝,這樣嚴重的病人居然長途跋涉,從高原到平原,從平原到高原,在廣闊大地上優遊,對自己的健康不以為意,從來沒有停止過工作。

無塵師不參加期末的筆考、講考和背考。有一次,她報了她正在整理的論典的筆考,一不小心,考了滿分。她去領獎,下來後說:

“我以後不考了,這樣不好,要給別人一點機會。”

一年又一年,年終的頒獎晚會越來越隆重。大經堂燈光明亮,喜氣洋洋。佛樂聲響起,攝像機架在不同的方位工作。筆考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道友在眾人的矚目之下走到法座領獎,修習班每日修行座次多、念咒數量大的道友也走上前臺;完成五加行的道友領到了加行證;發心人員也集體上前領獎……

但是,當聞思班的道友們建立了空性的見解;修行班的道友生起了無常、苦、空、無我的覺受時,發心人員——

正在黑黢黢油垢滿地的食堂撿菜、洗菜、和巨大的麵團奮力搏鬥;

或者,滿臉麵粉,滿身塵灰,站在漢僧店倉庫的長梯盡頭把五十斤麵粉壘成高牆;

或者,頭戴安全帽,踏在泥漿中,日夜在工地監工、指揮;

駕駛著大貨車在去成都的盤山公路上拐彎;

運送急病患者下山,夜裏十二點或一點在途中一家燈光昏暗的汽車旅館歇息;

每天為了講法光碟中的字幕絞盡腦汁,為了上師的法語和口型恰好吻合;

在電腦前將表格上的一格數位看成另一格;在電話中被學員警告:

“你知道我們這裏共修要克服多大的困難嗎?請你體諒我們好不好?在一個月內不要給我們打電話、發短信!”

每天在同一時間走進小經堂,在眾人的彎腰恭敬中坐上法座,不斷重複中觀、前行等法義,聽到自己講法的聲音在經堂上空迴響……

有人聽上師的法,來學院出家,管家讓他發心,他對管家通牒:

“我是來修行的,不是來幹活的,我在這裏呆一天,就修行一天,決不會發心!”

有的道友被詢問是否願意發心,他們說,等有了一定的聞思基礎,他們願意為上師的弘法事業發心。

發心一年、兩年、三年容易,長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同樣勞動之後,發心人員身心疲憊,出現各種病灶,不再習慣于聞法、看書、打坐修行……

他們焦慮,焦慮並幻想:在自己的屋頂上建一個玻璃房,有一天他們會坐在裏面觀望虛空;在他們的院子裏造一個陽光棚,有一天他們會在裏面享受陽光。

他們早上起床,將純淨的泉水注入銀質水杯;在高腳銅燈中倒入融化的酥油,在檀木香爐中點上一支純粹的藏香或上乘的印度香,他們的佛台無比整潔、莊嚴,他們在諸佛菩薩的環繞下,在他們小小的無量宮中,坐在蒲團上,觀想他們的本尊、和本尊無二無別的上師。他們希望有這樣的時間:能夠念誦上師的長壽祈禱文,以七支供供養上師,通過道灌頂,上師融入他們心中,他們安住在與上師無二無別的境界中……

這是最好的休息。

他們幻想並渴望:他們聞思、聞思之後修行,每天四座,在夜晚之時,方才走出他們的無量殿,去龍泉水打水、去廁所倒馬桶……

他們每天只做這一件事,在座上觀修或安住、在座下看書或念咒,只是這一件事,直到生命結束。帶著他們相續中生起的空性的覺受離開世間。

他們常說:“等哪一天,我不發心了,我要……”

有人離開了,沒有獲得休息和修行,換上了他們以前曾經脫下的服裝;有人四方漂流;

有人不顧上師仁波切的不悅和制止,退出發心行列,雖然沒有離開學院,卻沒有實現他們的幻想,坐在蒲團上,生不起修行的覺受……

有一年換屆,上師仁波切集中了弘法樓的發心人員。上師說:

如果對你們沒有利益,我不會讓你們發心,你們的發心,對你們來世生生世世的弘法利生是一個很好的緣起……

上師在經堂說:

拉薩有一個人,用自己所有的錢建立了一個小學,他一手培養的學生背叛了他,他一邊說,一邊嗚嗚地哭,哭得特別傷心。他就像菩薩,他的小學的宗旨是:“你很棒,因為你能幫助眾生。”

對大多數來說,利己和利他是兩件不同的事。一個人越是放下自己,他離菩薩的果位越近。但是,又有誰能放下自己的成就,哪怕是為了恩德深重的上師!

無塵師銘刻著友人的經歷:當友人拒絕上師任命她為管家,希望自己能聞思修行時,上師說:原來在你心裏,眾生和你相比,還是你重要啊。

她搜集的網頁中,有一個短文:陳履安向大寶法王求法“我該修什麽法?”

“幫我做事。”法王堅定有力地說。那年大寶法王十二歲。履安至今依教奉行,以師志為己志、師願為己願。

還有上師講《藏傳淨土法》時的教言:

“上師如意寶曾經這樣講過,真正利益眾生的上師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時,弟子都不能放過,不管是以人力還是財力,都應跟上師結上緣,那自己的發心水滴已經融入到上師廣大無邊的功德海當中,這樣的功德遠遠超過以自我為中心而造作的善根。”

她伸出手,人們看到她黢黑的袖口。“你還是把這件衣服洗一下吧。”友人央求她。“不。”她笑著逃走。

她三年洗一次大氅和人造毛僧衣。她家沒有佛台、沒有法器和擺設。

對她整理的法本的不同意見回饋到她那裏,她並不因此沮喪,也不因她沒有通達五部大論而退縮。她說:

“如果我不發心,我不會做錯,只要我做事,錯是難免的。”

道友對她誤會,各種煩惱和不滿的情緒反映到她那裏,她並不因此失望。

“這是很正常的。”她說。

她總是鼓勵、呵護身邊的道友,提供種種方便,她的意見出乎意料地準確。當道友拒絕她的意見時,她並不堅持、在意。

當涉及到重要崗位的人選時,她不因和她無關,漠不關心,而是直接向上師提出她的看法。她說:“我最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

一位合作的道友想修行,準備離開發心崗位,離開學院。她說:“做什麼不是修行?”

一位年輕的僧人為了沒有時間聞思而痛苦,她勸慰她:“聞思、修行和發心都很好,你在做一件事時,就把一件事做好。這是你現在的因緣,你的機會。不然,你發心時想聞思,聞思時想修行,修行時想發心。你現在發心,就要以發心為主,你以後有機會修行時,即使再想回到過去,盡心盡力發心,也不一定有機會。”

《中論》中說:“人能降伏心,利益于眾生,是名為慈善,二世果報種。”她二者皆具。雖然她沒有時間聞思修行,但她有聞思修行的果——她沒有煩惱。

她整理的法本,如同她人,天然圓成,不留下任何造作的痕跡。上師仁波切的每一句法語是修行的竅訣,在她長年反復思維、斟酌、整理成文本的過程中,融入到她的相續,成為她的心的一部分。她滿懷敬畏、感恩、急於和大家分享,她以她最好的方式,將它們整理成文。百萬眾生通過她的用心,觸悟到上師教言中的甚深意義,改變了他們的此生。

她沒有想過:她沒有聞思和修行的時間。她希望不為人知,以便具有足夠的福德,能為上師長期發心。

那時,無塵師來學院才兩年。

上師仁波切點了無塵師的名,讓她講考。友人在座下為她捏了一把汗。雖然不是她整理的論典,她還是講出來了。上師仁波切說了一句話,讓下面的人大驚:

上師仁波切說:“你如果離開學院,去漢地,我很放心。”

上師曾經在經堂裏說:“有兩位藏族堪布想去漢地弘法利生,來徵求我的意見。我說,你們不要去,去到漢地,不要說弘法利生,連清淨戒律能否有,都是問題。”

這可能是上師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

喇榮五明佛學院生活修行體悟——行者隨筆(下)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forums/index.php?topic=8102.15

1.如意林
2.穿西裝的女孩
3.舍利
4.多吉拉姆
5.盡其一生 乃至死亡
6.悉地
7.應供趣事
8.寧靜的聲音
9.是孤獨還是團結

http://www.edupro.org/city/home. ... id=43&do=blog&id=72

freeimage-3164592.jpg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1 05:19 , Processed in 0.025588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