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985|回復: 1

聲聞行果 七方便:三資糧,四加行(正果法師著)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12-3 16: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bacc370cd7df2d001f4a5aebc33cf882.jpg

聲聞行果 七方便:三資糧,四加行(正果法師著)

三、順解脫分
(一)五停心位
求解脫的行者,在修集涅槃法緣已,即已 成為修行聖道的所依器,由此正式入於資糧位,修集解脫的資糧。在這一位中,首先修習的法門,為五停心觀;即依勝解作意,思惟觀察不淨等五法,以停止內心的 貪欲等五種過患,便能獲得定地作意,引發觀察四諦的觀慧,而進趣加行道。五停心觀是:一、不淨觀,即觀內外境界的不淨相,對治貪欲過患,而停止其心。貪欲 心重的人,宜修此觀。二、慈悲觀,即於親品、怨品、中品有情,觀其可憐愍相,而修與樂拔苦的慈悲意樂,對治瞋恚過患,而停止其心。瞋恚心重的人,宜修此 觀。三、因緣觀,即觀十二因緣,三世相續的道理,唯法唯事,唯因唯果,無我體我相,無作者受者,對治愚癡過患,而停止其心。愚痴心重的人,宜修此觀。四、 界差別觀,即以觀心分析地水火風空識六界,或十八界,對治一合想的我慢過患,而停止其心。我慢心重的人,宜修此觀。五持息念,即以念持出入息,令心意相 依,計算息數,對治散亂過患,而停止其心。尋行散亂心重的人,宜修此觀。五、停心觀詳細的說明,可以參看《瑜伽師地論》第二十六卷、第二十七卷,及第三十 卷和第三十一卷。這裏只簡略地解說一下不淨觀和持息念。因為人們修定不易得到成就的最大障礙,就是欲貪和散亂,能夠對治這兩種過患,則心容易停止而定。故 《俱舍論.分別賢聖品》稱說不淨觀和持息念為正入修要的二門。如彼論說:「入修要二門,不淨觀息念:貪尋增上者,如次第應修。」本此論義,分別略述二觀修 法如下:
一、不淨觀:不淨觀在《瑜伽師地論》第 二十六卷中說有六種:(一)朽穢不淨、(二)苦惱不淨、(三)下劣不淨、(四)觀待不淨、(五)煩惱不淨、(六)速壞不淨。這裏只說第一種朽穢不淨。因為 修行聖道最粗重的貪愛,就是對於內身起欲貪,與於外身淫欲起貪。觀朽穢不淨,就能對治內外兩種欲貪,所以特說朽穢不淨相。朽穢不淨又有兩種,如《瑜伽師地 論》第二十六卷說:「云何名為朽穢不淨?謂此不淨,略依二種:一者依內,二者依外。云何依內朽穢不淨?謂內身中髮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心膽肝肺, 大腸小腸,生藏熟藏,肚胃脾腎,膿血熱痰,肪脂膏髓,腦膜涕唾,凩汗屎尿,如是等類,名為依內朽穢不淨。云何依外朽穢不淨?謂或青瘀,或復膿爛,或復變 壞,或復膨脹,或復食噉,或復變赤,或復散壞,或骨或鎖,或復骨鎖,或屎所作,或尿所作,或唾所作,或涕所作,或血所塗,或膿所塗,或便穢處,如是等類, 名為依外巧穢不淨。如是依內朽穢不淨,及依外朽穢不淨,總說為一朽穢不淨。」依這二種朽穢不淨為所緣而修,就能夠對治於內身起欲貪,與於外淫欲起貪。如論 說:「謂由依內朽穢不淨所緣故,令於內身欲欲貪,心得清淨;由依外朽穢不淨所緣故,貪於外身淫欲貪,心得清淨。淫相應貪復有四種:一顯色貪,二形色貪,三 妙觸貪,四承事貪。由依四外不淨所緣,於此種相應淫貪,心得清淨:若於青瘀,或於膿爛,或於變壞,或於膨脹,或於食噉作意思惟,於顯色貪令心清淨。若於變 赤作意思惟,於形色貪令心清淨。若於其骨,若於其鎖,若於骨鎖作意思惟,於妙觸貪令心清淨。若於散壞作意思惟,於承事貪令心清淨。如是四種名於淫貪令心清 淨。」顯色貪,就是見到女人身上顯現的粉黛朱紅、青黃赤白等美好顏色而起貪愛。此觀想死屍的青瘀膿爛等相,即能對治其貪心。形色貪,就是見到女人秀麗窈 窕,體態輕盈,娥眉鳳眼,纖指細腰等而起貪愛。此觀想死屍皮肉爆裂,血筋纏裹等的變赤相,即能對治其貪心。妙觸貪,就是與女人身摩觸擁抱等,於其肌膚柔軟 滑膩等而起貪愛。此觀想死屍經過數日為蟲蛆蠅蚋所聚噉,及骨鎖想等,即能對治其貪心。承事貪,即於他身行動威儀,奉承供事而起貪愛。此觀想死屍僵直不動, 千足等骨離散壞滅,即能對治其貪心。《俱舍論.分別賢聖品》中把外朽穢不淨,分為別治法與通治法兩類。如上所說的四種不淨觀想,是各別對治法,即修各別的 四種不淨相,對治各別的四種貪愛。通治法,即觀骨鎖不淨相,能為通治四種貪愛。因為不論其為貪愛顯色、形色、妙觸、承事,若心中能取一骨鎖相現前作意思 惟,則一切貪愛皆可不生,心得清淨;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說:「修不淨觀,正為治貪。然貪差別,略有四種:一觀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供奉貪。 緣青瘀等修不淨觀,治第一貪。緣被食等(被雕鷲狼狗等食)修不淨觀,治第二貪。緣蟲蛆等修不淨觀,治第三貪。緣屍不動修不淨觀,治第四貪。若緣骨鎖修不淨 觀,通能對治如是四貪,以骨鎖中無四貪境。」
修習不淨觀的方法,即先由於內外不淨之 相親見或聽聞的增上力,引起如理作意了解其義,發起勝解,而思惟觀察,乃至引起定地作意,是名不淨觀成。廣如《瑜伽師地論》第三十卷中所說。骨鎖觀既然能 夠通治四貪,其所緣的境相亦容易看到,如博物館中陳列的全具人體骨鎖,與壙野古墓中暴露的屍骨,及醫學上所用的人體骨骼的塑像、掛圖等,都足為修觀人的取 相境。於外所取相境,數數取緣其相,令心於相熟習,則於正修觀時,於內心中起假相作意思惟觀察,則甚為容易。這裏抄錄《俱舍論.分別賢聖品》所說從自身中 修習骨鎖不淨的具體觀法如下,簡便易行,欲修此觀的人,可依之修習。論說:「然瑜伽師,修骨鎖觀總有三位:一初習業,二已熟修,三超作意。謂觀行者欲修如 是不淨觀時,應先繫心於自身分,或於足指,或額或餘,隨所樂處心得住已,依勝解力,於自身分假想思惟皮肉爛墮,漸令骨淨,乃至具觀全身骨鎖。見一具已,復 觀第二,如是漸次,廣至一房、一寺、一園、一村、一國、乃至遍地,以海為邊,於其中間骨鎖充滿。為令勝解得增長故,於所廣事漸略而觀,乃至唯觀一具骨鎖, 齊此漸略不淨觀成,若瑜伽師初習業位。為令略觀勝解力增,於一具中先除足骨,思惟餘骨繫心而住,漸次乃至除頭半骨,思帷半骨繫心而住,齊此轉略不淨觀成, 名瑜伽師已熟修位。為令略觀勝解自在,除半頭骨,繫心眉間專注一緣,湛然而住,齊此極略不淨觀成,名瑜伽師超作意位。」在三位中,第一位為作意未熟,第二 位為作意已熟,第三位為超作意。前二位中觀不淨相,必須由作意策勵才能現起:第三位中,觀心已極淳熟,不須作意策勵,其不淨行相,能任運現前,故名超作 意。
如上所說的不淨觀,以無貪為自性。依四靜慮與四近分,及中間定和欲界心十地生起,以無色界無緣色法的不淨觀故。唯緣欲界所見色境,唯人趣能生起此觀,天中無青瘀等不淨相故。此觀唯是勝解作意相應,非十六行攝,但唯假想,故唯是有漏。
二、持息念:持息念,通常稱為數息觀, 為對治散亂心的最好觀行。持息念的相,實有六種差別,數息觀法不過是其中的一種而已。持息念在經中名阿那阿波那念。阿那義即持息入,是引外風令人身中的意 思;阿波那義即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外的意思。此持息念本以慧為體,應名持息慧,但慧由念力記持助慧觀息為境,故名持息念。
此觀的差別行相,有其六種:(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轉、(六)淨。前三是止,後三是觀。分別略述如下:
(一)數息,即繫心於息,放捨身心,不 用強持之力,任運地以念憶持入出而心數之。從一至十,不減不增。因恐於心引起急促,故其數不應減少於十:恐於心引起散亂,故其數不應增加於十。這數息之 法,又有四種,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說:「云何名為算數修習?謂略有四種算數修習。何等為四:一者以一為一算數,二者以二為一算數,三者順算數,四 者逆算數。云何以一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時,由緣入意,出息住念,(出息住而未生,名出息住。)數以為一。若人息滅,出息生,出向外時,數為第二。如是展 轉數至其十,由此算數非略非廣,故說唯十,是名以一為一算數。云何以二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而已滅,出息生而已出,爾時總合數以為一。即由如是算數道理, 數至其十,是名以二為一算數。入息出息說名為二,總合二種數之為一,故名以二為一算數。云何順算數?謂或由以一為一算數,或由以二為一算數,順次展轉數至 其十,名順算數。云何逆算數?謂即由二種算數,逆次展轉從第十數,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二、次數其一,名逆算數。」
修數息時,在算數方面有三種過失應當糾 正,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說:「然於此中,容有三失:一數減失,於二謂一。二數增失,於一謂二。三雜亂失,於人謂出,於出謂入。若離如是三種過失,名 為正數。若十中間心散亂者,復應從一次第數之,終而復始,乃至得定。若十中間等文,就是說的糾正三種過失的方法。
修數習觀時,在持息的方法上,還有兩種 過患,應該注意避免,不讓其產生,產生以後,應注意調和。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說:「修入出息者,有二過患。何等為二?一太緩方便,二太急方便。由 太緩方便故,生起懈怠;或為昏沉睡眠纏擾其心;或令其心於外散亂。由太急方便故,或令其身生不平等;謂強用力持入出息,由入出息被執持故,便令身中不平風 轉;由此最初於諸支節皆生戰掉,名能戰掉;此戰掉風若增長時,能生疾病,由是因緣,於諸支節生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云何令心生不平等?謂或令心生諸 散亂,或為極重憂惱逼切,是名令心生不平等。」方便就是方法,數習的時候,心念於息的攝持太鬆緩,名太緩方便。心把息攝持得太緊急了,名太急方便。太緩太 急,都要產生過患,調和之法,即在意念上寬放身心,心息相依,任運地記數,則身心自然安穩寂靜。
(二)隨息:修數息的人,若算數已極串 習,其心自然能夠任連地展轉相續流注,無有動搖,無散亂行,有適悅相應。至此心已微細,即應棄捨算數,進修隨息。繫心於息,不加功力,於入出息任運隨順而 轉。其簡單的方法是:先隨息從外入內,即從鼻入流至咽喉,復從咽喉流至心胸,從心胸流至臍輪,如是展轉乃至流至足指,心皆隨逐。復隨息從內出外,行至一麻 一麥,半指一指,半張手一張手,一尺二尺,乃至多尺,息去近遠,心皆隨逐。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說:「隨謂繫心緣入出息,不作加行,隨息而行,念息入 出時各遠至何所:謂念息入,為行遍身,為行一分,隨彼息入行至喉、心、臍、髖、髀、脛,乃至足指,念恆隨逐。若念息出,離身乃至一磔、一尋,隨所至方,念 恆隨逐。」髖即胯骨,髀即左右大腿骨,脛即小腿。一磔是一張手,一尋是五尺。餘文易解可知。總起來說,入息至身內何處,出息至身外遠近,皆以念隨逐,明靜 覺知。這個方法很簡要,能夠依之修習,收效極為快速。若修之如法,又能精進恆常,在不久的時期內,即能引起身輕安,證心一境性,而入三摩地。
(三)止:止是把心專住一處。隨息雖 好,但尚有起念之失,若久修習而未得定,宜於隨息澄靜無擾之後,進而專住修止。即把心於於自己身中的某一處所,專一注念,凝然不動。或隨息於身中所止之 處,心住觀之。或觀息住身中如串珠的線,是冷是熱,於身為損害為利益。如此觀息湛然而住,安穩明靜,久久相續,自能得定。《俱舍論》說:「止謂繫念唯住在 鼻端,或在眉間,乃至足,隨所樂處,安止其心;觀息住身如珠中縷,為冷為暖,為損為益。」繫心之處,以自身正中各處為宜,除論說鼻端眉間外,如心窩、肚 臍,皆是很適宜的住心之處。
(四)觀:觀是觀察,即隨息至鼻口咽 喉,乃至足指,都能審慮觀察。並觀察息俱時有四大種,此四大種生諸造色,此所造是心心所的所依處。如是觀行者,以觀息為先,乃至展轉能遍觀五取蘊。《俱舍 論》說:「觀,謂觀察此息風已,更觀息俱大種造色,及依色住心及心所,具觀五蘊以為境界。」具觀五蘊如《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七卷說:「謂於入息出息及息所 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蘊;於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應領納作意思惟,悟入受蘊;即於彼念相應等事作意思惟,悟入想蘊;即於彼念若念相應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 行蘊;若於彼念相應諸心意識作意思惟,悟入識蘊。如是行者,於諸蘊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諸蘊修習。」如果觀察修習,即能成就毗缽舍那,而引生所 修慧。
(五)轉:轉就是轉此入出息觀、起身念 住觀、受念住觀,心念住觀,法念住觀等後後的殊勝善根中,乃至四加行位中最後世第一法任中,如《俱舍論》說:「轉謂移轉緣息風覺,安置後後勝善根中,乃至 世間第一法位。」覺就是觀心,把觀心轉移到五停心位之後的四念住等後後位而修音之,故名為轉。
(六)淨:淨是清淨,即觀心至見道位 等,能斷煩惱。故名為淨。如《俱舍論》說:「淨謂升進,入見道等。」見道以前的觀行不能斷煩惱,故不可以名之為淨。在《毗婆舍論》第二十六卷中,有的論師 還說從四念住位,乃至金剛喻定,皆是轉攝。有煩惱未斷盡故,未名為淨;必須無學位盡智生起後,才名為淨。
以上所說持息念的六種差別相,在五停心位,為得定故,重在修習數隨止三相;後面三種觀行,當於後後位中修習。
(二)別相念住位
修解脫行者,由修五停心觀,心便得定。 既已成就了殊勝的奢摩他,為了成就毗缽舍那,則應進一步修習四念住觀。四念住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於身等四相別別觀察,故名別相念住。為 什麼須修此觀呢?因為修解脫行的障礙,首先是於色身執淨,於諸受執樂,於心行執常,於諸法執我。為了對治四種顛倒,故必須先修四念住觀。此觀有兩種差別: (一)自相別離,即觀身受心法各別的自性,故名自相觀。身念住,即觀大種:造色、五根、五境,總括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皆是不淨,對治於色身妄計為清淨的 顛倒。受念住,即觀六受,身所有領納皆是其苦,對治於諸受妄計為樂的顛倒。心念住,即觀六識心集起染淨生滅無常,對治於六識心王妄計為常的顛倒。法念住, 即觀除色蘊、受蘊、識蘊之外的所餘一切法,無有常一主宰固實不變的我性,對治於一切法妄計為我的顛倒。如《大毗婆沙論》第一百八十七卷決擇佛說四念住的意 趣說:「謂對治於不淨,淨想顛倒故,說身念處。對治於苦,樂想顛倒故,說受念處。對治於無常,常想顛倒故,說心念處。對治於無我,我想顛倒故,說法念 處。」
(二)共相別觀,即身念住觀身與其餘有 為法俱是無常性,與餘有漏法俱是苦性,與餘一切法俱是空、無我性。如是受念住、心念住、法念注,皆別別觀受心法與其餘有為法俱是無常性,與餘有漏法俱是苦 性,與一切法俱是空、無我性。無常,是有為法的共相,苦是有漏法的共相,空、無我是一切法的共相,四念住別別於身受心法觀其無常苦空無我,故名共相觀。如 《俱舍論.分別賢聖品》說:「如何修習四念住耶?謂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一切有為皆非常性,一切有漏皆是苦性,及一切法空、 非我性,名為共相。
上述兩種別相觀中,又有雜緣不雜緣的差 別。單觀一法是不雜緣:觀察法時並緣身等而修,是為雜緣。四念住中,前三種唯是不雜緣,第四一種通雜不雜緣。如《俱舍論》說:「四中三種,唯不雜緣,第四 所緣,通雜不雜。若唯觀法,名不雜緣;若於身等二三或四,總而觀察,名為雜緣。」關於雜緣修法,依《慧暉鈔》立表如表二:
(表二)
修觀行的人,最初觀心未淳熟,只應先修不雜緣觀,到觀心已熟,為增進觀智力量,方可漸次進修二二合緣、三三合緣,或總觀四法的雜緣觀。
(三)總相念住位
修觀行的人,在別相念住位中,各別修習 身等念住,觀身等自相,或觀身等共相,並於身等修習雜緣觀行,經過這樣的修習,觀心已經淳熟,為了增強觀智的力量,則應更進一步修習總相念住觀。總相念 住,即總緣身受心法四種所緣,而直觀其共有的無常苦空無我四種行相。這種觀法,比前雜緣別觀,更升進了一步;以雜緣別觀,雖能雜緣二三四法而修,但仍然是 別觀身等所緣的自相或共相,非是總集四法直觀而修,因此,為了鍛練觀智,必須進修總相念住,才能增進觀智的殊勝力量,而奠定生起四善根的基礎。如《俱舍 論》說:「如是熟修雜緣身等法念住已,復何所值?頌曰:彼居法念住,總觀四所緣,修非常及苦,空、非我行相。」
以上所說四種念住,就自性出體來說,皆 以慧為其體。既然是以慧為體,則應名慧住,為什麼立名念住呢?因為由慧觀察力令念於身等安住,慧力是因,念明記所緣是果,從果為名,故名念住。如《俱舍 論》說:「自性念住以慧為體。……何緣於慧立念住名?毗婆沙師說,此品念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轉義。如斧破木,由楔力持。理實應音,慧令念住,是故於慧立念 住名,隨慧所觀能明記故。由此無滅(阿那律尊者)作如是言:若有能於身住循身觀,緣身念得住,乃至廣說。世尊亦說,若有於身住循身觀者,念便住不謬。」
四念住的次第依什麼道理如此建立呢?這 有兩種理由:一是由所緣境的粗細次第而建立的。即粗境先觀,最細境最後觀。於四種境中,色粗先觀。於後三種境中,受粗先觀,如覺手痛等。於後二後境中,心 粗先觀。法最細故,所以後觀。法中的想等心所,雖然比心王更粗,但法中包括涅槃,最極微細,與極細法合併施設,據細為論,故最後說。
二是由於諸欲貪煩惱之生起,而建立其次第。先是於身起貪,故四念住觀在初;然貪於身,由欣樂於受,故觀觀受第二;欣樂於受,由心不調,故第三觀心;心之不調,由惑末斷,惑是法攝,故第四觀法。
又由於四念住觀,如其次第即能於身等四法起淨樂常我四種顛倒,故四念住不增不減。
四念住建立的次第,及唯有四觀的意義, 如《俱舍論》說:「此四念住,說次隨生。生復何緣次第如是?隨境粗者,應先觀故。或諸欲貪於身處轉,故四念住觀身在初;然貪於身,由欣樂受;欣樂於受,由 心不調,心之不調,由惑未斷,故觀受等如是次第。此四念住如次治彼淨樂常我四種顛倒,故唯有四不增不減。」
以上所說四念住觀,是依據《俱舍論》略說其義,愛樂廣詳意義者,應參閱《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七卷,及《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九卷。
總上所說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 住,皆是順解脫分攝。解脫是涅槃,分是因義。五停心觀等善法,是順彼涅槃之因,故名順解脫分。亦名資糧道,此從譬喻得名,如古人行路,必須積持道糧,才能 到達所欲至處:修解脫行的人,為至涅槃,修習善法,資益善根,是證彼涅槃的道糧,故名資糧道。
順解脫分善法,依有部師說,唯聞思二 慧,通三業為體。如《俱舍論》說:「傳說如是順解脫分,唯聞思所成,通三業為體。雖就最勝唯是意業,而此思願攝起身語亦得名為順解脫分;有施一食、持一戒 等,深樂解脫願力所持,便名種植順解脫分。」理實亦有修慧,如《俱舍論》說修四念住的頌文中說:「依已修成止,為觀修念住。」論文說:「依已修成滿勝奢摩 他,為毗婆舍那修四念住。」又說:「自性念住,以慧為體。此慧有三種,謂聞等所成,即此亦名三種念住。」由此文證,故知俱舍論師於順解脫分體亦說修慧。
種種順解脫分善根,需要深厚的厭離心與 殊勝的智慧,故創植此善根,唯在人趣三洲。其餘三惡趣、天趣、北俱盧洲,皆無此能。三惡趣以厭苦故,雖有厭離心,但以慧劣故,無殊勝的智慧。天趣雖有殊勝 的智慧,但以苦輕故,無有深厚的厭離心。北洲苦輕,故無深厭:以其慧劣,故無殊勝智慧。因此,除三洲人外,皆不能種植順解脫分善根。如《俱舍論》說:「植 順解脫分,唯人三洲,餘厭離般若,如應無故。」
種植順解脫分之緣,必須遇著佛出世間的 時代。如《俱舍論》說:「遇佛出世,植此善根。」此所說遇佛出世,是指親見佛,或遇教法,乃至佛已入滅,有教法住世,值遇教法,俱能種植順解脫分善根。為 什麼必須遇佛或遇教法才能種此善根呢?因為必須了知生死可厭,了知涅槃可欣,才能種植順解脫分善根故。
四、順抉擇分
(一)煖位
修解脫行者,在修習總相念住之後,其觀 智漸次成熟,乃至增進成為上上品,即能引生順抉擇分四善根位的初位善根,名為煖法。無漏聖道,猶如於火,能燒毀其粗硬不調如柴薪的煩惱。此位善根,初得聖 道火的前相,猶如世間鑽木取火,其煖氣是火前相,故初位善根立名為煖。如《俱舍論頌》圓暉說:「聖道如火,能燒惑薪,聖火前相,故名為煖。」此煖位善根, 因時分長故,能夠具足觀察苦集滅道四聖諦境,及能具足觀修十六行相。即以觀智觀苦聖諦修四行相:非常、苦、空、無我。觀集聖諦修四行相:因、集、生、緣。 觀滅聖諦修四行相:滅、靜、妙、離。觀道聖諦修四行相:道、如、行、出。此十六行相的解釋,如《俱舍論.分別智品》說:「謂苦聖諦有四相:一非常、二苦、 三空、四非我;待眾緣故非常,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非我。集聖諦有四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如種理故因(種子生芽道埋),等現理故集 (由因果相等的集力令果顯現),相續理故生(由集令果相續),成辦理故緣(由集為緣令果成辦)。滅聖諦有四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諸蘊盡故滅,三火 息故靜(貪瞋癡火),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道聖諦有四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出故出。」此十六行 相,在《俱舍論》中,總有四釋,應檢閱參考。關於四聖諦的意義,已在第一章第四節中廣說,這裡不再解釋。為了醒目,列表於表三:
煖位中具觀四諦十六行相而修習,可以得 到什麼樣的功德呢?《俱舍論.分別賢聖品》頌說:「煖必至涅槃。」這就是說煖位善根,是奠定必得涅槃的基礎。在這個位次上雖然還有退起邪見、毀斷善根、造 無間業、墮惡趣等的過失,但肯定地成就了必至涅槃這一功德,所以不會在生死中長久流轉。如《俱舍論》說:「四善根中,若能煖法,離有退斷善根、造無間業、 墮惡趣等,而無久流轉,必至涅槃故。」
(二)頂位
(表三)
修習煖善根時,其觀智由下品轉成中品,中品轉上品,到最極成滿時,以其觀智的轉勝,有殊勝善根性起,名為頂法。亦即四善根中的第二位。此位亦如煖法具足觀察四諦為境,具修十六行相。為什麼立名為頂呢?這有兩種意義:(1) 四善根中,煖頂二位是動善根,以有退起邪見,造無間業,墮入惡趣的動搖性故;但頂位善根,是由煖法漸次增長至上品而轉勝的善法,在動善根之中,最為殊勝, 已至極高之處,如人身的頭頂,故立名為頂。(2)頂位善根,是進趣獲得不動善根忍位,和退住煖位的兩際處,譬如山頂,在進退兩者之間,故名為頂。如《俱舍 論.分別賢聖品》說:「此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為頂法。此轉勝故,更立異名,動善根中此法最勝,如人頂故,名為頂法。或由此是進 退兩際,如山頂故,說名為頂。此亦如煖具觀四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
修此頂善根所獲功德,《俱舍論》頌說: 「頂終不斷善。」就是獲得頂位善法。雖然還有退起無間業,墮入三惡趣的動搖性,但對前煖法來說,更增加了畢竟不斷善根的功德。如《俱舍論》說:「若得頂 法,雖有退等,而增畢竟不斷善根。」由此可知,頂位不起邪見,以唯有上品邪見才能斷善根故。
(三)忍位
修頂善根,由下品而中品而上品,漸次增 長至最極成滿時,有殊勝善根生起,名為忍法。為什麼立名為忍呢?以此位善法,於四諦道理能信解忍可中,最為殊勝,故得名為忍。又此位善根堅忍無退墮故,名 為忍法。此忍善根,有下中上三位差別。下中二位,同前頂法,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煖頂及下中忍皆能具緣三界苦等。)上品忍位,唯觀欲界苦諦,以一行一 剎生起世第一法,名為上忍。
下中忍位,雖然都是如煖頂二位具觀四諦理,修十六行相,但有差別;即向欲界四諦與上界四諦各起十六行相,合修三十二行相,是為下忍位。中忍位則是減緣減行的修法。
中忍位怎樣減緣減行呢?上下八諦,是所 緣境故,名之為緣。上界四諦有十六行,欲界四諦有十六行,總計合成三十二行,是能緣行解故,名之為行。以上下八諦為所緣,而起三十二行解,於三十二行相 中,如其次第,從後向前逆次漸漸減行減緣,乃至最後唯留欲界苦諦一行,比擬人於見道,計有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總稱為減緣減行。即以四行觀欲界苦諦, 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諦,後以三行觀上界道諦,減除上界道諦一行相(出相)是為第一周。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後以二行觀上界道,復減一行,是為 第二周。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一行相觀上界道,復減一行,是為第三周。又以四行觀欲界苦,如是乃至以四行觀上界滅,不觀上界道,名為減緣。減緣之 時,雖亦減行,是減緣攝故,不名減行,唯名減緣,是為第四周。如減上界道諦,三周減行,第四周減緣,如是於餘七諦行緣亦照樣逆次減除,唯於緣中,不減欲界 苦諦,及與一行相(非常相)是名為七周減緣,三八二十四減行,據實際道理來說,三十一周皆減行,因每一諦之最後一行與緣同減,屬減緣攝故,所以但言二十四 周減行。於減行中,初減一行,名中忍位初。如是直至三十一周時,唯留欲界苦諦下一行相,以二剎那心觀欲界苦諦,比擬如見道時生起苦法忍、苦法智位故稱為一 行二剎那,名中忍位滿。表示如表四:
(表四)
以上所說減緣減行最後觀留欲界苦諦下一 非常行相擬入見道,僅是舉例而言,實際入見道時,雖然都是從苦諦下一行相悟入,但由於修行人根器有異,所觀留的行相亦有所不同。依《毗婆沙論》一百九十卷 說,人見道人,有利鈍二根。利根人有兩類:一是著我者,依無我行悟入見道。二是著我所者,依空行悟人見道。鈍根人亦有兩類:一是我慢增者,依無常行悟入見 道。(以別知身無常,不自恃起慢故。)二懈怠增者,依苦行悟入見道。(以知苦相,即精進求出離故。)如上所說四類行者,應以何行擬入見道,即留何行而觀察 修習,廣如《毗婆沙論》所說應知。
中忍位要作減緣減行的原因是:下忍位修三十二行解,觀智散漫,不能成為引發無漏智的殊勝增上緣,為了鍛煉觀智,故於上下八諦行相習減緣減行,由漸減略,使其智力明銳猛利,成為引發見道無漏智的殊勝增上緣。
得此下中忍位善根有什麼功德呢?《俱舍 論.分別賢聖品頌》說:「忍不墮惡趣。」若依論義,望前頂法增加三種功德:一不退失善根,二不造無間業,三不墮惡趣。如彼論說:「若得忍時,雖命終捨,住 異生位,而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墮惡趣。然頌但說不墮惡趣言,義準已知不造無間業,造無間業者必墮惡趣故。忍位無退,如前已辯。」得中忍位若不命終,必入 見道而證聖位,縱然命終,棄捨了忍善根,此生不能入見道,雖住於異生位,亦能得如前所說三種功德。
從中忍滿位,無間引起殊勝善根,名上品 忍。此位以一剎那心觀欲界苦諦起一行相,道入世第一法,稱為一行一剎那。因為上品忍與世第一法相鄰接故,唯有一念,不容相續。如《俱舍論》說:「從此位 (中忍)無間起勝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續故。」得上品忍,由於必入見道故,更得五種功德,即於生、處、身、有、惑五法得非擇滅,稱 為五種不生:(一)生,即卵生濕生。(二)處,即無想天、北俱盧洲、大梵大王三處。(三)身,即扇搋半擇迦(男根不具的人)、二形身。(四)有,即第八有 等。(見道以後的聖者,充其極只有七翻生死,故無第八次的後有等。)(五)惑,即見道所斷惑。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說:「若至聖位,於少趣生處身有惑 中,得不生法故。趣謂諸惡趣。生謂卵、濕生。處謂無想、北俱盧大梵處。身謂扇搋半擇迦、二形身。有謂第八等有。惑謂見所斷惑。」
(四)世第一位
從上品忍,無間引生最極殊勝的善根,名 世第一法。此世第一法,亦如上品忍唯緣欲界苦諦,唯有一行一剎那心,即直入見道。此位善根仍是有漏,故名世間。但在世間善法中,已至極頂,能與苦法智忍作 等無間緣,開聖道門,引聖道性,最極殊勝,故名第一。是世間最勝法故,名為世第一法。如《俱舍論》說:「上品忍無間,生世第一法,如上品忍緣欲苦諦修一行 相,唯一剎那。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是最勝故,名為第一:此有漏法世間中勝,是故名為世第一法。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生,故名最勝。」
此位善根所得功德,《俱舍論頌》說:「第一入離生。」即得世第一法已,雖住異生位,必定能夠趣入「正性離生」—見道。
以上所說煖等四善根,皆以慧為體。名順 決擇分。見、修、無學三種聖道,皆名決擇。決是決斷,能斷疑故;擇是簡擇,能分別四諦相故。分是分段。見道名決擇分,是決擇中的一分故。煖等四種善根,能 為勝緣,引生見道,能順益彼見道故;順是其因,決擇是果,從因及果為名,故名順決擇分。亦名加行道,為入見道而加功用行修習四善根故。
此四善根,皆依定地生起,故是修所成 慧,而非聞思所成散慧。依六定生起,即未至定、四靜慮,及中間定,欲界中無此四法,以非定地故。無色界也沒有,以煖等是見道的眷屬法,無色界無見道故,唯 欲界人天身能生起四善根,別的界趣都無緣生起。廣如《俱舍論.分別賢聖品》所說應知。
總上所說的五停心觀等三資糧,及煖等四加行,又名七方便,以皆為趣證聖果的方便行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3-28 18:37 , Processed in 0.028579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