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5161|回復: 0

[好書介紹] 僧眼看台灣:寶島佛教六十日參學記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2-6 13: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僧眼看台灣:寶島佛教六十日參學記1.jpg

作者體恒法師現任中國佛學院講師,是大陸首次正式委派赴台考察的青年僧人,法師以生動的筆墨描述了他所看到的台灣。在台灣大選(編註:2008年)進行之際,法師用佛家的智慧,以充滿現場感的筆墨,娓娓道來,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他對台灣佛教教育、弘法、慈善、建築、歷史等現實記錄,書中插有一百多幅精美的最新照片,最大程度地展示了臺灣佛教在淨化人心、培養人才、慈善救助等方面對社會的貢獻。

------------------------------------------------------------

【僧眼看台灣:寶島佛教六十日參學記】

------------------------------------------------------------

【書名】僧眼看台灣:寶島佛教六十日參學記
【作者】體恒法師
【出處】七葉佛教書舍:教史傳記:遊記事蹟
【內容】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696&cid=38
【更多】http://www.book853.com/list.aspx?cid=35

--------------------------------------------------------------

【簡介】

本書是一位大陸青年佛子的臺灣遊學筆記,作者以生動的筆墨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感受到的臺灣的一切。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他對臺灣佛教教育、慈善、建築、歷史……的記錄,它們最大程度地向我們展示了臺灣佛教在淨化人心、培養人才、慈善救助等方面對社會的貢獻。內容充滿個人的思考,有極強的現場感。

相信,無論是佛教徒,還是其他宗教徒;無論是尋求心靈慰籍者,還是探索事業發展者;無論是文化熱愛者,還是關注兩岸和平者,都可以於其中有所發現,而且,更對我們構建和諧社會,有莫大的借鑒作用。

走進本書,一定會給你一個想不到的臺灣形象!

--------------------------------------------------------------

【目錄】

目錄
自序
初來乍到
校長與校長的課
大氣又細致的法鼓山
念院訓的早課
拜見聖嚴長老
豈能不奮起直追?
高明道老師的《維摩經》課
軍事化生活
楊郁文先生的《阿含》課
大仙寺裏“回娘家”
惠光印象
一片神奇的山水
阿里山上《神木頌》
冰心玉壺淨良老
雨中法鼓賦
不練不知道
受戒歸來時
要進禪堂了
此非人間地
乾淨地難掃
八式動禪
台灣的素餐館
一樣的陋習
我的同學們
鷲山朝禮
華梵大學不簡單
放生新形式
遭遇國際化的困窘
佛學與世學
感動的一件事
有容乃大
誠信的佛具店
他們不容易
海會雲來集
關於佛事
台灣朋友看大陸
我們的地球兄弟
談點兒收獲
傳說中的昭慧法師
海上的霧
法鼓山的威儀
感冒不感冒
中港大排(溪)奠亡魂
無聊的民粹主義
可愛的“胡人”
率直的黃繹勳老師
惡鬼羅刹
台灣書店的大陸書
壯觀的玄奘大學
高雄不眠夜
隋唐風度
兩岸教育的困境
“拜謁”印順長老
法鼓山的居士培訓體系
繁忙的一天
大道無形
雷音尋幽
台灣南部的佛教信仰
慧律法師的開示
本來面目——閑論“方丈”
殷切叮嚀
法鼓山的水陸法會
監獄弘法
買票的娃娃
台灣農村粗淺認識
感恩與寄望
從環保看改革
法鼓山的路
“傻傻”的李志夫先生
別了,法鼓山
黑水灣
不再怕英文
顏色形成之謎
天下慈濟
最佳寺院“擴建”法
佛光掠影
台灣佛教的幾個基本特征
僧眼看兩岸

全文內容: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696&cid=38

--------------------------------------------------------------

【自序】

2007年10月16日,我有幸被選為“首屆大陸佛教青年法師赴台進修團”的四名成員之一,赴台灣法鼓山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研修與交流活動。

“首屆大陸佛教青年法師赴台進修團”是受法鼓山聖嚴長老邀請,由台灣“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支持,由國台辦、國宗局批准,中國佛教協會選派、組團,至“法鼓山佛教研修學院”以交流、進修為主的一個佛教青年僧人團隊。此團是目前為止,大陸佛教界第一次向台灣正式派出的進修團體,也是五十年來大陸佛教界居台時間最長的一個團體。

“法鼓山佛教研修學院”的前身為“中華佛學研究所”,它是由聖嚴長老於2007年4月8日成立的第一所納入台灣高等教育體系的宗教研修學院,其目的在於培養兼具人文素養、國際視野、科技整合能力與新型弘法能力的佛教人才。到達法鼓山後,我們受到了熱情的接待,在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周到的照顧,聖嚴長老更是多次帶疾會見進修團成員。

兩個月短暫的台灣生活,我們除了選修法鼓山佛教研修學院的多門課程,全面參與法鼓山僧團的修學生活外,也對法鼓山僧伽大學的本科學生做了數場講座。同時,還利用空閑時間參訪了台灣的一些大學、佛學院與“古寺名山”。

交流學習之際,使得我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台灣的民眾,聽到他們的聲音,從而對台灣的一些社會現象有了更多的感悟,同時對台灣佛教有了更深的了解。期間的見聞感想可謂豐富良多,更有莫大的收獲。

也正是這些急於和大家分享見聞感受的心情,讓自己在忙碌課業、外出參學後,不敢懈怠,用心記下生活中的瞬間與點滴,於是便有了大家手中的這本《寶島佛教六十日參學記》。

《參學記》的內容,除了個人的學修情況,還包括台灣的風土人情。語言文字只能說差強人意,但感情感悟卻是至真至純。筆墨有限,不能將台灣社會方方面面囊括其中,但就個人能力而言,已是盡心為之。

佛法認為,語言文字不過是名言假相,戲言而已。不過,戲言也有戲言的妙用!

期望借此《參學記》,能將自己的經曆留下,為當代台灣佛教多留一份傳世資料,畢竟它們都是最真實的一手材料。

近三十年來,台灣佛教經曆了一個巨大的飛躍。目前他們在不少方面走在了大陸的前面,期望通過自己見聞的感受,能為大陸佛教的發展帶來些許可資借鑒的經驗。

兩岸雖然血脈相承、文化同源,可是目前去一趟台灣,真是困難重重,遠比出國更難。長期的分離,造成了兩岸深深的隔膜,就未來的統合而言,這是個令人憂心的現狀。也期望通過這個《參學記》,能為兩岸的和平與交流帶來一些契機——哪怕如毫發般微細。

若如此,就不枉它名為《參學記》!略述因緣如上,權且為序。

人常說,愛之愈切,責之以深,正因為對養育了自己的這一方鄉土、對給予自己法身慧命的中國佛教有著太深厚的感情,不忍她們有絲毫的瑕疵,所以《參學記》中會出現個別對大陸佛教或某些社會現象的批評之語,這一點讀者諸君須注意。當然,我的言語也可能會有錯誤與不足,若如此,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僧眼看台灣:寶島佛教六十日參學記:全文內容: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696&cid=38

-----------------------------------------------------------------------------------------------------------------------------------------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電子佛教圖書館:線上閱讀】

-----------------------------------------------------------------------------------------------------------------------------------------

【知名法師著作】(835)
【初入佛門】(123)
【深入經藏】(238)
【佛理專研】(140)
【淨宗專集】(293)
【禪宗專集】(97)
【藏傳佛教】(31)
【戒律規行】(49)
【因果感應】(137)
【教史傳記】(101)
【佛教徒生活】(192)
【一門深入】(26)
【長篇套書】(137)
【文集】(69)
【新書上架】(54)

【線上閱讀】http://www.book853.com/

----------------------------------------------------------------------

請幫忙轉貼本站,功德與印經無異

「七葉佛教書舍」命名構思來源於當年阿難尊者在七葉窟結集佛經,今天我們希望在七葉佛教書舍集結所有佛書。

但由於站長添加書籍需大量時間,已無暇顧及本站的宣傳,希望有條件的善心佛友幫忙,在論壇、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轉貼或相告本站連結,或按以下facebook按鈕,功德與印經無異,阿彌陀佛!

請善心佛友在論壇、facebook或其他地方轉貼或相告本站連結,功德與印經無異!

-----------------------------------------------------------------------------------------------------------------------------------------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電子佛教圖書館】http://www.book853.com/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19 09:57 , Processed in 0.034491 second(s), 2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