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121|回復: 0

解開人心九個結 人生從此不糾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4-7 12: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2936589_10205510287187671_6510604323016305207_n.jpg


解開人心九個結 人生從此不糾結

文/儒風大家

在表達內心矛盾,猶豫不決的時候,我們常常用一個詞“糾結”,形容一個人內心憂郁和痛苦的時候,會說他的心里打了一個結。

先賢總結了人心理上的毛病,共有九種,也稱為結——九結。結就是用繩子打結的這個結,打了死結,打不開,所以很麻煩,很痛苦。

一、貪欲結: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呂氏春秋》:“事隨心,心隨欲。欲無度者,其心無度。心無度者,則其所為不可知矣。”意思是欲望沒有止境,若一個人貪婪而沒有節制,他是什麽不好的事都會做出來的。

戰國時韓非對“貪欲”做了一針見血的評論:“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貪”的字形和“貧”相近,“婪”的字形和“焚”接近。貪欲結能導致什麽呢?對自己想得到的東西放不下,特別在乎。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不顧一切,不擇手段,因此會惹下很多的麻煩,埋下很多禍根。

清代和珅做官20多年,貪汙的錢物折算下來超過了10億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清朝15年的財政總收入。

大量的財物只是在和珅手中暫時被他代管而已,在乾隆死後的不長時間內,和珅因為自己的巨貪,年紀輕輕的便送了命,落了個千古罵名,而和珅家里聚斂的那些驚人財富,也隨著他的生命的終結重新回到了皇家的庫房里。

和珅在死囚牢里的時候,曾經寫下一首悔悟的詩:“夜色明如許,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室暗難挨曉,墻高不見春。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余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唐代一個貪官臨刑前,留下了一首絕命詩:“積玉堆金官又崇,禍來倏忽變成空。五年榮貴今何在?不異南柯一夢中。”

二、怨恨結:睚眥必報,一言不合就拔拳相毆

因為一點小事就發火,經常怒火中燒的人可以說是深陷“嗔恨結”,對這樣的人可以送他《中庸》中的一句話:“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愛己之心愛人。”若以這三點要求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就會少了很多火氣和怨恨。

曾國藩說:“養生以戒怒為本。”這個說法也符合科學研究的結論,心理學家實驗發現,人憤怒時所呼出的氣體,可以凝結成紫色的液體,而這種液體竟能讓小白鼠中毒而死。因此生氣不僅會傷害別人,更大的受害者是自己。

愛生氣的人,若能常看到他人的優點,找到事情好的一面,就會生出感恩心,憤怒也會自然消散了。

與人為善,這個或許容易做到,若是受了侮辱和傷害,而能持寬容心態,不生嗔恨之心,這個可能要難很多。

在唐朝有一位以仁厚寬恕、謙恭忍耐聞名於世的宰相婁師德。有一次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

臨行前,婁師德說:“我的才能不算高,但做到宰相。現在你呢,又去做很高的地方官。有點過份了,人家會嫉妒我們,應該怎樣才能保全性命呢?”

他的弟弟跪下說:“從今以後,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臉上,我也不敢還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我以此來自勉,絕不會讓你不放心。”

婁師德說:“這恰恰是我最擔心的。唉,人家拿口水唾你,是人家對你發怒了。如果你把口水擦了,說明你不滿。不滿而擦掉,就會使人家更加發怒。應該是面帶微笑,讓唾沫不擦自幹。怎麽樣?”他弟弟會心地笑了。這就是婁師德“唾面自幹”的故事。

三、妒忌結:既生瑜,何生亮

有人比自己的學問大,嫉妒;比自己權力大,嫉妒;比自己錢財多,嫉妒。不要說遇到比自己厲害的人,就是跟自己一樣的,心里都很不舒服。這種心態是造成自己不幸福的最根本因素。

世界之大,為什麽只有我這樣才行,他那樣就不行了呢?你追求幸福和快樂,也一定要允許他人同樣也尋求快樂、利益。而且,今天你得的多,明天他得的多,後天你得的多?這本來就是來來去去,沒有一個絕對固定的事情。因此,做人要打開胸懷,不能狹隘,否則會活得很麻煩。

看到別人幸福、成功,就產生了妒忌心,希望看到別人栽跟頭,甚至阻礙、破壞他人,就如同盆子里的螃蟹,自己爬不上去,就把爬上去的螃蟹拉下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與其嫉妒,不如用這有限的精力,經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讓別人贊嘆艷羨。

嫉妒是人生最容易碰到的事,李斯因嫉妒同學韓非的才能,向秦王進讒而致韓非死在獄中;龐涓因嫉妒孫臏的學識超過了自己,用毒計陷害孫臏,使孫臏致殘。他們縱然陰謀得逞於一時,但最後都不得善終。

嫉妒是一種病,患嫉妒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寧。他們今天害怕某人超過自己,明天又擔心某人走在他前頭,他終日生活在一種可憐的病態之中;相反,歷史上真正功成名就的人,都以嫉妒為可恥。

歐陽修是北宋文壇領袖,當他識拔後生蘇東坡時,有人便對歐陽修說:“蘇東坡才情極富,若公識拔此人,只怕十年之後,天下人只知蘇東坡而不知歐陽修。”但歐陽修一笑了之,依舊是提拔蘇東坡,後人更加崇敬歐陽修。蘇東坡脫穎而出,更是感恩在心,他為歐陽修寫的悼文,名動千古。

四、傲慢結: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別人是豆腐渣

因為某方面超過了別人就以為自己事事比人強,沾沾自喜,言談舉止間都帶著傲氣:“我比他聰明,比他厲害,你看,他這個人傻乎乎的,什麽也不知道,我起碼還知道這個。”這不僅會惹人反感,還會制約你的發展。

“謙則受教有地,可取善無窮。”未來能否有發展取決於你是否有謙敬之心。

當你看到一個人目中無人的時候,你可以跟他說,“哎呀,先生你小心一點啊,有小人害你呀。”八九不離十,一定會準的。為什麽?他的傲慢已經得罪很多人了,厄運不來找他才怪吶,很快就有人找他麻煩來了。

而某人很低調,就是大家開玩笑說的“夾著尾巴做人”的那種,你就跟他說,“你萬事大吉,一定會沒事的。”為什麽?凡是做人低調者,因為他不惹人家,人家怎麽會惹他呢?

王陽明說:“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為子而傲必不孝,為臣而傲必不忠,為父而傲必不慈,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與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結果了此生。諸君常要體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無致介染著,只是一無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聖人許多好處,也只是無我而已,無我自能謙。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五、慳吝結:拔一毛而利天下,我不為也

明代李開先《一笑散》中記載了元人無名氏的一首元曲《正宮·醉太平》:“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這首極盡諷刺之能事的小令嘲笑的就是吝嗇的人。

東晉年間,右將軍周劄一家五人封侯,身居要職。周氏勢力的發展,遭到權傾天下的王敦的猜忌。於是,王敦悄悄聯合江南的沈氏士族共同討伐周劄。等周劄得到消息,已是兵臨城下,倉促間準備率領幾百名部下出城迎敵。

在周劄的庫房中,存有一批打造精良的兵器,手下都勸他趕緊拿出來裝備士兵,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周劄竟然舍不得,遂將劣質兵器分發給士兵。

見周劄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依然如此吝嗇,士卒也沒有為他賣命的決心,結果在敵軍的沖擊下潰不成軍,周劄遂被殺。

其實人要想獲得更多,就要學會施予。你要是舍不得這個,舍不得那個,就不會有人向你舍。有人給別人施舍時,心甘情願,但在你面前的時候,就是舍不得。為什麽?因為你對他舍不得。因此,要學會磨掉這種慳吝的心。

六、愚癡結:反智傾向,知識越多越反動

“愚癡結”的表現就是茫然行事。所謂的茫然行事,就是不去觀察事物本身的真實面貌,盲目而行。這樣的人,必遭磨難。

人都是由無知走向知識豐富,智慧也是由一定的知識積累後才有的,被“愚癡結”束縛的心態是不喜歡思考和學習,而是隨波逐流,以流行的思想作為自己的思想,以大眾的看法作為自己的意見。

古人講“格物致知”,“一事不知,儒者之恥”,就是要求人們學習積累知識,並且要在實踐中運用和創新知識。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西漢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最重要的是“善讀”。

七、偏見結: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也

見結是什麽?就是價值觀和見解上的錯誤。“偏見結”或是偏執於自我利益,或是不信報應。

一個以國家的利益為第一的人,一定會變成被國人所敬重的人;一個以區域利益為第一的人,一定會變成這個區域所敬重的人;把整個家庭、親朋、好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親朋好友一定會非常地敬重他。

人生活在群體中,只以自己的利益作為目標是不行的,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因為天下的興亡終究會影響到每一個體的生活。

“我死之後,哪怕洪水滔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喊出這些口號的人都是深陷“偏見結”,其實人生並不一定非要排斥別人的利益才能得到自己的利益,人與人的關系也絕不是只有利益沖突和矛盾對立,合作雙贏和契約精神是人類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北宋哲學家張載提出了“民胞物與”的思想,出自他的著作《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意思就是天下民眾都是同胞,世間萬物都是同類,應該以仁愛為心,泛愛一切。

八、自我結:我就是真理

凡是我說的話、所想問題的答案,是也得是,不是也得是,包括自己的價值觀、見解、行為等等,不允許任何人提出絲毫不一樣的見解,或者反對的意見。這種把自己的一切事當成是至高無上的,就叫做自我結。

陷入“自我結”而不能自拔的人最終會成為暴君或者“唯我”的狂人,一些邪教教主就是通過不停地神話自己,用神靈附體的鬼話騙人,最後搞得自己也有點相信了,也就開始了瘋狂和崩潰的前奏。

讀《論語》,會發現孔子不語“怪力亂神”,說的都是人生中平常卻切實有用的話語,他的弟子可以反駁他,批評他,子路甚至有一次直接說孔子“迂”,孔子從沒有勃然大怒。

翻開《論語》,也找不到“若不信我說的,將來要下地獄”,“不聽我話語的,吃我一刀”這些嚇唬人的句子。

九、虛無結: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沒有意義

唐朝時,有一個名叫元曉的新羅人,為尋求覺悟,奔走於高山峻嶺,夜宿荒冢之間,夜半醒來,口渴難耐,便伸手從旁邊的洞穴里捧水喝,感覺自己從來沒喝過這麽清涼甘甜的水;喝完又睡去,早晨醒來,曙光映照在昨夜喝水的地方,原來他喝的是積存在骷髏里的水。元曉頓覺惡心,把喝的水都吐出來。

人一生當中一定不要染上懷疑的病。當你一旦染上的時候,就再也不會有快樂、幸福可言。別人私語,就以為他們在議論自己;遇到了“倒黴事”,就懷疑是周圍人有心為之……多疑會讓人對所有人失去信任,生活在孤獨恐懼的小圈子里。

這種疑病,對任何人都有可能產生,包括對父母、對丈夫、對妻子、對朋友、對學校、對領導、對社會。一旦建立了這種疑結之後,除了“我”之外,再也沒有什麽可信的了,這樣的結局是什麽?除了“我”之外,再也不會有人相信你。

陷入“虛無結”的人戴上“懷疑”的有色眼鏡,慢慢和世界隔離,對他人充滿敵視,尼采說:“不要對深淵盯得太久,因為深淵反過來會盯著你!”

心底無私天地寬,不妨學會信任,多與人為善,收獲的也是別人的關懷、溫暖,而心中的疑雲也會自然消散。

轉自丨“儒風大家”公眾號(ID:rufengdajia)
http://ru.qq.com/a/20160325/023022_all.htm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9 23:42 , Processed in 0.021887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