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死亡學的應用~談臨終病患的心理歷程與臨終關懷制度

2015-2-3 10:02 | 原作者: 小菩提

20130726021726945.jpg

死亡學的應用~談臨終病患的心理歷程與臨終關懷制度

上學期修習了由黃國彥老師教授的「死亡學」,課程中透過討論、報告及影片賞析等 多種方式,帶領我們認識六○年代戰後美國新興的學科,更了解各宗教對於「死亡」 的看法及主張。課中清楚的介紹了「死亡學」研究的發展與應用,例如自一九七○年 代跚始,美國醫學界推行之重視病患權益與尊嚴的「臨終關懷」(Hospice Care)理念 亦是包含在「死亡學」的研究範圍內。接下來,除了介紹臨終病患的心理歷程外,並 針對「臨終關懷制度」的源起、工作內容、機構組織…等加以介紹,讓我們對於「死 亡學」有較真實的體認,更讓我們了解心理學的另一片發展空間。

如何面對臨終病患?

一、臨終病患的心理歷程

自古以來,中國即將「生、老、病、死」視為人生的重要大事,對於「死亡」常視之 畏途,而能避則避的心態使得人們對於「死亡的意義」不甚清楚,對於臨終病患感受 的忽略使得人們常無法了解臨終病患的心理改變歷程。

美國死亡學的開拓者庫布勒‧羅絲(Elizabeth Kubler-Ross)是著名的精神醫學專家, 她在一九六九年出版《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書中將病人面對死亡 的心理歷程加以整理、分析,歸納成幾個連續階段,這死亡歷程的藍圖是她透過研究 兩百多宗以上的案例,和病患作長時間的面談,以親身瞭解他們最切身的焦墦及期望 。庫布勒‧羅絲的所提的這五個死亡歷程階段是:

Ⅰ、否認(denial):

被診斷出患有末期病症的患者,幾乎有四分之一的人拒絕接受 任何治療、拒絕接受將死的事實,而又有一定比例的人根本一跚始就拒絕聽到這個 結果;另一方面,病患也可能會對宣判他死刑的醫生或照顧他的護理人員採取敵視 的態度。大體來說,否認的程度因適應的情況而有所不同,往往依病患的需求而作 改變。但值得一提的是,「否認」並非是不好的,因為這種意識正是存在於淚實與 理想兩個極端間,充當著暫時的緩衝器,拖延著認知的時間,允許潛意識有足夠的
時間作準備。

Ⅱ、憤怒(anger):

庫布勒‧羅絲所提的「憤怒」是有其特殊的標準的,這種憤怒 是指失去理性、不適當的反應,可能是針對任何人、在任何時間爆發,比正常的憤 怒持久。這種反應也是一種逃避機制,亦是代表病患終於肯去正視這個事實。

Ⅲ、討價還價(bargain):

在平時生活中,常會為了一些東西和他人討價還價,為得 只是希望買到比較值得的物品或是花較少的錢;但對於臨終病患來說,這次所討價還 價的是自己的生命,為是只是希望能多活一些日子,或是能完成一些事情。「討價還 價」階段發生的時間通常比「憤怒」階段來的短,這個時期並不容易辨認,在這個時 期的病患本身並不自覺,但我們可以從一些言語、行為上看出來。

Ⅳ、沮喪抑躡(depression):

沮喪並不表示病患已經放棄。這個階段的病患會表現出 奇的客氣,令人難以親近,他喜歡孤獨勝過有人作陪。就心理學上來分析,沮喪是來 自於一種損失的經驗,而死亡就是一種最大的損失。

Ⅴ、接受(acceptance):

在垂死的病患中,半數會公開認知自己的死亡並接受,另外 四分之一則餘怨未消地談論死亡,還有四分之一則完全否認,隻字未提。在這個階段 的病患對於週遭的日常瑣事、世局大事、或其他人乃至家庭的關心會明顯的減低,他 不再在急著想知道每日的檢查結果,會要求獨處、縮短會客時間,甚至會拒絕見所愛 的人,他會說出自認為是訣別的話,希望就此了斷。

以上庫柏勒‧蘿斯提的五個死亡歷程,由於內容敘述詳盡,所以受到多數人的信任與 採用;有些其他的死亡歷程和庫柏勒‧蘿斯的理論相似,有些卻相反,甚至艾佛瑞‧ 魏士曼(Avery D. Weisman)認為,人們的死亡歷程並沒有一定的程序,只是隨機排 定的。在各家理論紛爭時,我們所要認清這些藍圖的提出,主要是為了幫助臨終者與 家屬瞭解在這趟神秘的旅途中,可能會發生什麼事,盡可能的幫助患者在旅途終點來 臨時能走得更順利。或許釣z論彼此間會有矛盾,但卻無所謂的何者為真,孰者為非 ,因為,死亡就像爬一座高山,有許h不同的途徑可以到達山頂,而我們所觀察到的路 徑也只是從某一個角度、或是由某一個部分得知。因此,我們在選擇參考何種理論時 ,應該觀察自己真實的狀況再作選擇,並儘量善用其中任何有用的方法。

二、伴他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當醫生診斷病患得的是不治之症時,這對病患及家屬來說都是一大震憾,若把事實告 訴病患,怕他受不了這種打擊;若將病情隱瞞、強顏歡笑,往往是紙包不住火,反而 途增照顧者的負擔。因此,週遭的親朋好友或醫護人員可視病患的需要與其個性,選 擇一個適當的時機及方法和他談論「死亡」,這才是明智之舉。

在伴隨的過程中我們對病患應保持積極無條件的關懷、採用同理且真誠的方式來面對 病患,避免其感到孤單、無助,只要能力所及的工作就讓他自己完成,增加他的信心 ,並加強和家屬間的接觸、互動,有時還可以使他們分擔一些家庭的責任,增加其歸 屬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要讓臨終病患瞭解他有那些權利,例如:他可以選擇採行 何種醫療方式、選擇醫生、決定自己是否在緊急時刻使用維生系統或是緊急救護,甚 至選擇死亡的地點、埋葬地點及自己墳墓的設計…等,這些措施都是希望病患能夠「 死得其所」。

但何謂「死得其所」呢?「死得其所」的意義可說是:「每個人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 ,選擇一種自己所願意的死亡方式」;艾弗瑞‧魏士曼曾對「死得其所」下個定義: 「在矛盾減至最低、與自我理想相容、維持有意義的關係和未來可以實淚的情況下死 去」。或許o樣的理想有些人可以辨得到,有些人不能辨到,但至少讓病患想過及計 劃過的行為就代表了面對這似乎無法抵抗的被動事實時,所能表淚的正面行動。

三、如何照顧臨終的兒童

「死亡」對於成人與兒童來說都是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實、一種驚嚇的經驗,尤其對兒 童來說,更需要給予足夠的安慰和支持。在談論如何輔導臨終兒童之前,我們應先瞭 解兒童如何來看待「死亡」這大事。

一個成熟死亡概念的形成是需要經過一段緩慢的發展過程。若以年齡為向度來看,我 們可知兒童對於死亡概念的差異:

年齡 對死亡概念

1.初生到兩歲 初生的嬰兒沒有能力去概念化思考,但對於分離與失落會有所反應,因為他們已
經發展出“分離”及“回來”的意識。

2.二歲到三歲 此階段的幼兒關心他們自己以及週遭的世界。但他只活在淚在,不太瞭解時間的
概念。當因病被限制活動時,他也無法瞭解其原因或是考慮到死亡,反而只是會
很生氣而已。

3.三歲到五歲 這個時期的兒童沒有死亡最終性的概念,死亡只是被視為是一種分離、一種逐漸和暫時的經驗。這個時期的兒童經常會將死亡擬人化,他們想像死亡是一個天使、魔鬼、鬼魂或死神(death-man)。學齡前的兒童經常會對死亡有罪惡感,他會認為如果他生病,那是因為他有不好的行為而被懲罰,這樣的想法是造成這時期兒童焦慮的主要原因。

4.六到十二歲 這個時期的兒童在情緒上及智力上的成長都是趨於獨立的,他們也可意識到死亡是普遍和不可避免的。

兒童遇到「死亡」時,都是很注意且好奇的,他們所最關心的是自己是否也會死亡, 而不是害怕死亡,所以我們除了不要刻意使兒童避開對死亡的接獨,而更應該讓兒童 培養適當的觀念和得到對於死亡問題上的解答。

當我們面臨「臨終兒童」時,我們必須讓兒童能了解死亡為何、滿足其需要和幫助他 們接受死亡。通常一個臨終兒童的需求是:

1、知道他正面臨死亡。

2、需要做有意義的溝通、知道自己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3、需要維持生存的尊嚴活到最後。

4、正向情緒的接納與積極的傾聽。

5、擁有希望及歸屬感,不要有被遺棄的感覺。

對學齡的臨終兒童來說,學業的繼續及與其他的小朋友保持接觸都是很重要的。他需 要去參加有目地的活動,即使一天只有短暫的時間,因為這樣有助於維持他們的自尊 ,而且讓他確定父母、老師會認為自己是個很有價值的人,對自我肯定的增加。因此 ,週遭的人在面對臨終兒童時,應該儘可能的保持自然、同理、真誠、公開、誠實、 敏覺、認真、關照的態度,去接納、認可及肯定他們的表淚,讓這些小天使們能無憾 、快樂的振翅飛向那永恆的天堂。

12345下一頁
發佈者: 小菩提


精進

感動

加油

鮮花

握手

路過
上一篇:无 下一篇:淨空法師《臨終助念問答》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5 11:34 , Processed in 0.022669 second(s), 22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