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南傳菩薩道】(四)

2017-07-26 11:07:52作者:義工群 藏密網

导语:【南傳菩薩道】(四)

緬甸-仰光-大金塔

一、施者有持戒且戒行良好。
二、受者也是戒行良好。
三、如法地獲取施物來佈施。
四、佈施前感到快樂,佈施時感到喜悅與滿足,佈施之後感到歡喜。
五、施者對因果法則有完全的信心。

佈施必須具足這五個因素才是最清淨與有益的。其福報將會根據缺乏這些因素的程度而減低。[@more@]

---------------------------------------------------------------

【南傳菩薩道】(The Great Chronicle of Buddhas)

---------------------------------------------------------------

【原作者】明昆三藏持者大長老 (The Ven. Mingun Sayadaw)
【緬譯英】烏哥烈及烏叮靈 (U Ko Lay and U Tin Lwin)
【英譯中】敬法比丘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禮敬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南傳菩薩道】(下)

---------------------------------------------------------------

第一章:佈施波羅蜜

---------------------------------------------------------------

佈施有四種

經典並沒有提及佈施可分為四種。但律藏有列出可作為施物的四資具。它們是:

一、袈裟施;
二、食物施;
三、住所施;
四、藥物施。

佈施也可根據施者與受者之清淨而分為四種佈施,即:

一、施者有戒行而受者無戒行之佈施;
二、受者有戒行而施者無戒行之佈施;
三、施者與受者都無戒行之佈施;
四、施者與受者都有戒行之佈施。

-------------------------------

佈施有五種

《增支部‧五集‧善意品‧應時施經》裏提及下列五種在恰當的時刻所做的佈施:

一、佈施給訪客;
二、佈施給出發遠行之人;
三、佈施給病人;
四、在饑荒時佈施;
五、把剛收成的穀物佈施給有德行之人。

第五種與農夫有直接的關係,但是我們應該明白,它也包括了做其他工之人,在首次賺取了錢(東西),而自己還沒開始用的時候,就把所賺取的拿去做佈施之佈施。

-------------------------------

五種非善士施

有五種由無戒行之人所做的佈施:

一、沒有確保食物是新鮮、清潔、有益與受到細心準備的佈施。
二、佈施時沒有恭敬心。
三、沒有親手佈施。(譬如弊宿王並沒有親手佈施,而只是叫他的侍從「最上」代他做。)
四、有如把剩下不要的東西丟掉般地做佈施。
五、沒有具備善有善報的智慧而做的佈施。

-------------------------------

五種善士施

有五種由有戒行之人所做的佈施:

一、確保食物是新鮮、清潔、有益與受到細心準備的佈施。
二、佈施時有恭敬心。
三、親手佈施。(自無始輪回以來,有許多世我們是缺手缺腳的。今生有幸得以手腳具足,我們就應該掌握稀有的佈施機會,親手去做,省思我們正在善用自己的手來為解脫而奮鬥。)
四、細心的佈施,而並非有如把剩下不要的東西丟掉一般。
五、佈施時具備了自業智。

這兩組五種佈施記載於《增支部‧五集‧三品‧經七》。

-------------------------------

還有另外五種善士施,它們是:

一、信施:佈施時對因果法則具有信心。
二、細心施:確保食物是新鮮、清潔、有益與受到細心準備的佈施。
三、應時施:在適當的時刻與情形之下所做的佈施。(在用餐的時刻佈施食物,在迦絺那時佈施袈裟。)
四、攝益施:佈施是為了幫助受者或向他表示善意。
五、無破損施:佈施時沒有破壞到他人之尊嚴。

這五種佈施都會帶來極大的財富。除此之外,信施也會帶來清秀美麗的相貌;細心施則使到施者的隨從與侍者都很細心及服從命令;應時施的果報則是在適當的時刻帶來極大的利益;由於攝益施,施者在善報來時可以真正地享受它;由於無破損施,施者的財富不會受到五敵摧毀。(五敵是水、火、國王、盜賊與敵人。這五種佈施記載於上述經典的第八部經。)

在經典中並沒有提及與這五種相對的佈施,但是我們可以推測五種相對的非善士施是:

一、無信施:佈施時對因果法則沒有信心,而只效仿他人佈施,或為了避免受到指責與辱駡才佈施。(這種佈施將為施者帶來財富,但是卻沒有美好的相貌。)
二、不細心施:沒有確保食物是新鮮、清潔、有益與受到細心準備的佈施。(這種佈施將帶來財富,但是施者的下屬將不會有紀律與聽從命令。)
三、非應時施:(它將帶來財富,但是其利益不大,而且不是在需要的時候。)
四、非攝益施:馬虎敷衍地佈施,並無幫助受者或向他致敬的意思。(這種佈施將會帶來財富,但是施者無法真正享用他的財富,或沒有機會去享用它。)
五、破損施:佈施時破壞他人之尊嚴。(這種佈施會帶來財富,但是卻會受到五敵摧毀。)

關於上述的應時與非應時施,我們應該注意到即使有好的善意,若在白天供養光給佛陀,或在下午供養食物給他也是不當的。

-------------------------------

五種惡施

《律藏‧附隨篇》裏提及五種一般人認為有功德的佈施,但是事實上卻是有害而無功德之惡施。它們是:

一、佈施酒與麻醉品;
二、辦戲場;
三、提供妓女給想要享受性交之人;
四、把公牛放進母牛群中去交配;
五、畫或佈施春宮圖。

佛陀把這些佈施形容為惡施,因為在其中是不可能有善思的。有些人以為提供白粉給由於沒有毒吸而將近死亡的吸毒者是一種善的命施,但是事實上它並無功德,因為是噁心促使人們佈施不適於服用的白粉。對於佈施其他麻醉品也是如此。

《本生經注》述及維山達拉菩薩所做的大佈施也包括了所陳列的酒。

有些人在嘗試解說為何維山達拉王的佈施也把酒包括在內時,說他在佈施時並沒有提供酒給人飲用的念頭,以及是由思來決定佈施是否有功德,所以並無涉及惡思。他只是為了避免人們批評他的大佈施裏沒有酒而已。(但是這種推理是站不住腳的。)像維山達拉王般的偉人是不會擔心他人批評的,尤其是對無理的批評。事實上罪惡只在於飲酒,若把酒適當地用來做藥是無罪惡的。因此我們應該看待他的大佈施包括酒的目的即在於此。

-------------------------------

五種大佈施

《增支部‧八集‧第四品‧經九》以“Pabcimani bikkhave danani mahadanani”起始詳盡地說明五戒是五種大佈施。但是我們卻不可因為上述的經典把五戒形容為五大佈施而錯誤地認為持戒即是佈施。佛陀並無意把持戒與佈施兩者說為沒有差異或完全一樣。持戒是攝受自己的言行,而佈施是把施物給與他人,這兩者是不可被視為一體的。

當有德行之人持不殺生戒時,事實上他是在給與眾生無畏施。其餘之戒行也可以此類推。因此有德之士善持五戒時,他即是通過攝受而佈施給眾生無害、無危難、無憂慮等。佛陀是基於這點才把持五戒說為五大佈施。

-------------------------------

佈施有六種

如同經典沒有提及佈施可分為四種的方法,在此也沒有直接提及佈施可分為六種的方法。但是批註《法聚論》的《殊勝義注》有說明六種施物,即色、聲、香、味、觸及法六塵。

-------------------------------

佈施有七種

同樣地,經典裏並沒有提佈施可分為七種的方法。但可以把「佈施有二種」的七種僧伽施歸納在此。

-------------------------------

佈施有八種

在《增支部‧八集‧第四品‧經一》中,佛陀說佈施可分為八種,它們是:

一、在受者一出現時,即毫不猶豫或拖延地佈施。
二、由於害怕受到指責或投生惡道受苦而佈施。
三、由於受者以前曾經給過他東西才佈施。
四、期望受者將來回報而佈施。
五、心想著佈施是善業而佈施。
六、基於「我是一個可以自己煮食物來吃的居士。若我自己吃卻沒有佈施給不被准許自己煮食物之人(因為戒律不允許而不能煮食物的佛教比丘),那是不對的」這種想法而佈施。
七、認為佈施會為他帶來善名遠播而佈施。
八、認為佈施會幫他在修止禪與觀禪時獲得定力(與觀智)而佈施。

在這八種佈施之中,最後一種是最好與聖潔的。原因是它最為特出,有助於修習止觀禪之人獲得喜悅,因而對他修禪有幫助。首七種佈施並無助于促使心修止觀。在這七者之中,第一和第五種是上等施,第七種是下等施,而第二、三、四、六種是中等施。

這八種佈施可分為兩組,即屬於善業的「福境施」和「世俗境施」。第一、五、八種是福境施,而其餘的則是世俗境施。

再者,《增支部‧八集‧佈施品‧經三》也有另一個八種佈施的列法:

一、由於摯愛而佈施。
二、在無可避免的情形之下,不情願與惱怒地佈施。
三、不懂得因果法則而愚癡地佈施。
四、由於害怕受到指責,或害怕投生惡道受苦,或害怕受者會傷害他而佈施。
五、基於佈施是自己祖先之傳統的想法而佈施。
六、為了獲得投生天界而佈施。
七、希望體驗清淨心之喜悅而佈施。
八、認為佈施會幫助他在修止觀禪時獲得定力(與觀智)而佈施。

在這八種佈施之中,也只有第八種是最聖潔的。第六與第七種是福境施,因此也是相當善的;其餘五種是屬於世俗的下等施。

再者,在《增支部‧八集‧佈施品‧經五》裏,佛陀很詳盡地講解「施再生」,即由於佈施而獲得的輪回。根據未來的八個輪回去處,佈施可分為八種:

一、看到人們今世富裕幸福的生活,他期望來世有富裕舒適的生活而佈施,同時致力過著有戒行之生活。死後其願得以實現,他投生在人間,過著快樂舒適與富裕的生活。
二、聽到四大王天的天神有大神力,又過著快樂舒適的生活,他發願投生至其界而佈施,同時致力過著有戒行之生活。死後其願得以實現,而投生在四大王天。
三、聽到三十三天的天神……而投生在三十三天。
四、聽到夜摩天的天神……而投生在夜摩天。
五、聽到兜率天的天神……而投生在兜率天。
六、聽到化樂天的天神……而投生在化樂天。
七、聽到他化自在天的天神……而投生在他化自在天。
八、聽到梵天很長壽、相貌美好、生活快樂,他發願投生梵天界而佈施,同時致力過著有戒行的生活。死後他如願地投生梵天界。

我們不可以從上文下結論說只須佈施就肯定會投生梵天界。如同前兩種分法的第八種佈施所提及的,只有以佈施令心柔軟之後,再修四無量心禪法,即慈、悲、喜、舍,直到證得禪那,我們才能投生在梵天界。

再者,在《佈施品經七》裏提及八種善士施:

一、以清潔、純正與吸引人的施物來佈施。
二、以特選和品質優良的施物來佈施。
三、應時施。
四、佈施適合受者與可接受的東西。
五、細心挑選受者與施物後才佈施。所選的受者應是如法修習的有德之士,不應選沒有戒行之人。當有優質與劣質的施物時,應選品質較好的來佈施。
六、根據自己的能力而經常佈施。
七、以清淨平和之心實行佈施。
八、佈施後感到快樂。

在經典中並沒有提及相對的八種非善士施,但是我們可以猜測它們應是:

一、佈施不清潔、不純正與不吸引人的施物。
二、佈施劣質的施物。
三、非應時施。
四、佈施不適合受者的東西。
五、沒有細心挑選受者與施物而做的佈施。
六、雖然有能力經常佈施,卻只是偶而才佈施。
七、心不平靜地實行佈施。
八、佈施後感到後悔。

-------------------------------

佈施有九種

在《律藏‧附隨篇》裏,佛陀說有九種不如法佈施。其注釋對這九種所作的解釋是:

一、使到施者原想要佈施給某個僧團之物,被轉為佈施給另一個僧團。
二、或轉為佈施給佛寺。
三、或轉為佈施給某個人。
四、使到施者原本想要佈施某間佛寺之物,被轉為佈施給另一間佛寺。
五、或轉為佈施給僧團。
六、或轉為佈施給個人。
七、使到施者原本要佈施給某個人之物,被轉為佈施給另一個人。
八、或轉為佈施給僧團。
九、或轉為佈施給佛寺。

在此施者原本想要佈施之物是指施者早已在口頭上答應要佈施給僧團,或某個佛寺,或某個人之袈裟、食物、住所與藥物四資具,以及其他必需品。

在律藏之《波羅夷》與《波逸提》中記載為何佛陀開示九種不如法施的故事。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祗園精舍裏,有一群人決定要佈施食物與袈裟給僧團。所以他們就準備好食物與袈裟。但是卻有一群無戒行的比丘去向他們強求佈施袈裟給自己。由於被強迫佈施袈裟給無戒行的比丘,那些人只剩下食物可供養僧團。當少欲知足的比丘知道了這件事後,他們向佛陀揭發無戒行的比丘之惡行。即是在當時,世尊立下了這樣的戒條:「任何比丘明知地使到早已宣佈為佈施給僧團之物轉為佈施給自己,他即犯了舍墮罪。(必須捨棄所受的施物。)」

關於這個戒條的從戒,佛陀解釋說:「若使到口頭上已答應佈施給僧團之物被轉為佈施給自己,這是舍墮罪。明知其物原是要佈施給某間佛寺的,卻使到它轉為佈施給另一間佛寺,或僧團,或個人,那是惡作罪。明知其物原本是要佈施給某個人的,卻使到它轉為佈施給另一個人,或僧團,或佛寺,那是惡作罪。」

這故事說明了原本好意之善業如何會被他人干涉而受到損害,以及變成不如法施。佛陀也解說與九種不如法施有關的九種不如法受用,以及跟如法施有關的九種如法受用。

然而我們必須注意,並不是每次使到施者把施物轉而佈施給其他受者都會造成不如法施。施者可能會基於好的原因而改變主意,或受到他人的勸導而轉為去做有更大功德的佈施。

其中一個這樣的例子是摩訶波闍(大愛道)原本想要把新做好的袈裟供養佛陀的故事。佛陀勸她把袈裟佈施給僧團。若這是有罪的,佛陀就不會勸她這麼做。事實上,佛陀知道把袈裟佈施給以他為首的僧團會為她帶來更大的功德。

在另一個例子裏,佛陀勸波斯匿王改變讓外道在祗園精舍旁建廟的主意。由於受到外道賄賂,國王答應撥地給他們建廟。預見如此將會導致無休止的爭論,佛陀先派了阿難尊者與其他比丘,後來又派了舍利弗尊者與目犍連尊者兩位上首弟子去勸國王別受賄賂及撥地給外道。國王卻找藉口對這些大弟子避而不見。最終佛陀必須親自去見國王,告訴他《二集》裏婆留王如何由於接受賄賂而遭受許多痛苦的故事。明白了自己所犯的錯誤,波斯匿王收回撥地的命令,又充公了外道收集的建築材枓。然後他再用這些材料在當地建了間寺院佈施給佛陀。

如同上面所提及的,若施者基於善的原因而改變主意,佈施給另一個受者是沒有犯罪的。這直接引據了聖僧伽的其中一個功德(素質)。譬如有個施者為將會來訪的比丘準備了施物,但是這時又有證悟的比丘眾現前來,他可能就會改變主意而佈施給他們,以便獲得更大的功德。而他們也可以受用施物。值得接受原本想要佈施給他人的施物是聖僧伽的其中一個功德,即稱為「極應請」。

-------------------------------

佈施有十與十四種

經典裏也沒有提及佈施可分為十種,但是注釋提到十種可供佈施之物。

同樣地,《施分別經》列出了十四種個人施。(見「佈施有二種」一節)。

-------------------------------

五、什麼是增強佈施福報的因素?
六、什是是減弱佈施福報的因素?

《增支部‧六集‧天神品‧佈施經》解釋了增強與減弱佈施之福報的因素。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祗園精舍時,他以天眼通看到一個名為「難陀母」的女信徒正在遠方的「也盧幹達基城」(Velukandaki)裏供養以兩位上首弟子為首的僧團。他向眾比丘說:「諸比丘,也盧幹達基城的難陀母正在供養以舍利弗和目犍連為首的僧團。其佈施有個顯著的特徵,即是施者具備了三種清淨思,它們是:一、佈施前感到快樂;二、佈施時心清晰與清淨;三、佈施後感到歡喜。而受者也具備了三種清淨心,即是:一、無貪或正致力於解脫貪;二、無瞋或正致力於解脫瞋;三、無癡或正致力於解脫癡。

「諸比丘,就好像海洋之水是無量的,這種具備了六項特質的佈施之福報也是無量的。海洋之水被形容為一團巨大無量之水,同樣地,這種具備了六項特質的佈施也帶來了一堆巨大無量之福業。」

根據這部經典,我們可以看到施者與受者各有的三個素質組成了增強佈施之福報的因素。因此緣故,佈施之福報將根據施者與受者缺乏這些素質的程度而減低。

再者,《本生‧十集‧大護法本生經》提及淨飯王在過去世有一次是個婆羅門徒。他兒子來自德西拉的老師問他為何他的族人不會在年輕時死亡,而都能活到很老之後才死去。

他即以偈回答:
 「在佈施前我們已經感到很快樂,
 佈施時我們感到喜悅與滿足,
 佈施後我們感到歡喜,不曾後悔。
 由於這三個原因,我們族人不曾早死。」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猜測若佈施時具備這三個條件(思緣),其善報之一是在今生得享長壽。

再者,《殊勝義注》與《法句經注》裏提及可在今生帶來善報的四個佈施因緣:

一、如法獲取的施物;
二、佈施時具有信心與三種思緣;
三、受者已證得最高等的果位,即阿羅漢或阿那含;
四、受者剛從滅盡定中出定。

譬如富樓那(Punna)、迦迦瓦利耶(Kakavaliya)和善意賣花女(Sumana)所做的即是完全具足這四個因緣的佈施,因此他們得以在現世得到極大的福報。

在《殊勝義注》中,這四個佈施因緣被稱為四施清淨;在《法句經注》裏,它們被稱為四圓足。

再者,《後分五十經篇‧施分別經》列出另一種四施清淨,它們是:

一、佈施清淨是因為施者而非受者。(即使受者無戒行,但若施者有戒行、如法地獲取施物、佈施前後與當下具備清淨思,以及對因果法則有信心,那麼,其佈施將因施者而得以清淨,而會帶來極大的福報。)

二、佈施清淨是因為受者而非施者。(即使施者無戒行、不如法地獲取施物、佈施前後與當下沒有具備清淨思,以及對因果法則沒有信心,但若受者有戒行,那麼,其佈施將因受者而得以清淨,而會帶來極大的福報。)

三、佈施沒有受到施者或受者令之清淨。(當無戒行的施者佈施不如法獲取的東西給無戒行的受者,佈施前後與當下沒有具備清淨思,以及對因果沒有信心,這樣的佈施將是不會好好地成長與結果的。)

四、佈施受到施受兩者令之清淨。(當有戒行的施者佈施如法獲取的東西給有戒行的受者,佈施前後與當下具備了清淨思,以及對因果法則有信心,這樣的佈施將帶來極大的福報,就好像把好的種子種在好的土地會有好的收成一樣。)

當然第三種佈施是無清淨可言的,只是為了完整地述及一切情形才把它包括在內。把一切我們已經考慮過的因素濃縮起來,一共有五個增強佈施之福報的因素。

一、施者有持戒且戒行良好。
二、受者也是戒行良好。
三、如法地獲取施物來佈施。
四、佈施前感到快樂,佈施時感到喜悅與滿足,佈施之後感到歡喜。
五、施者對因果法則有完全的信心。

佈施必須具足這五個因素才是最清淨與有益的。其福報將會根據缺乏這些因素的程度而減低。

-------------------------------

對「信」的一些探討

清楚地瞭解第五個因素,即「對因果法則有信心」是很重要的。「信」的巴厘文是“saddha”,意即「善於持守」。

如同渣物沉澱在底之後,水變得清澈,能夠很好地映出日月的影像,以及很好地保持住它,同樣地,無內心煩惱的信心可以很穩固地持守、憶念佛陀之功德(作為隨念之目標)。

舉另一個例子來說,若某人沒有手,即使看到珠寶也不能親手戴上它們。若他沒有錢財,就不能為自己買東西。沒有種子將不會有收成。同樣地,沒有信心,我們就不會有佈施、持戒與止觀禪修之珠寶。也不能享受到人間或天界之樂,或涅盤之寂樂。由此佛陀把信比喻為擁有手、財富或種子。

在《彌陵陀問經》與《殊勝義注》裏,信被比喻為轉輪聖王的皇冠寶石,無論水多麼骯髒,只要把它放進去,水就會立刻變得清澈。同樣地,信能夠立刻去除心中的污穢而使心變成清淨。若心充滿了信,它就不會有哀傷、憂慮等諸煩惱。

保持心平穩地隨念佛陀之功德有多難是每個佛教徒應該自己去體驗的,即是說欲保持心中只有信而無煩惱並非易事。但是通過修習,我們能夠以信保持心清淨的時間就會更長。

至於上述對因果法則的信心,我們應該如此省思:「我把一些自己的財富用來做佈施是不會白花的。通過佈施,我得以培育比所花的財富更有價值之思(五十二心所之一,業力即由它產生,因此被稱為「思業」)。我的財富有可能受到五敵摧毀,但是此思卻無可摧毀,而將隨著我輪回,直到我證悟涅盤。」能夠如此保持心清淨即是對因果法則之因(即思業)有信心。

在省思「思業」將會帶來的果報之後,我們將得到清晰與肯定的結論:「由於這思業,我會在未來的輪回裏獲得善報,這是無可置疑的。」如此省思與體驗令人愉悅的心清淨即是對因果法則之果有信心。

因此,通過省思因果法則來培育有助於清淨之信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是增強佈施福報的第五個因素。

佈施波羅蜜一章至此完畢。

---------------------------------------------------------------

【南傳菩薩道全文】http://www.edupro.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5273&forum=16

【南傳菩薩道全文】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17909&page=1

---------------------------------------------------------------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5 07:18 , Processed in 0.031358 second(s), 15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