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7805|回復: 0

緬甸佛教簡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12-12 15: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緬甸-仰光-大金塔-神聖佛陀頭髮舍利.JPG
緬甸-仰光-大金塔-神聖佛陀頭髮舍利
-------------------------------------------------------------------------

【緬甸佛教簡介】

-------------------------------------------------------------------------
緬甸仰光大金塔05.jpg

緬甸佛教

據《島史》記載,阿育王曾派遣須那迦、鬱多羅二人至金地傳教,所謂「金地」,是指下緬甸的打端一帶。當時所傳乃上座部佛教,西元十世紀之後,大乘佛教及密教傳入。十一世紀,阿奴律陀王統一全國,在蒲甘成立上座部佛教,當時錫蘭受到南印度侏羅人的攻擊,於是蒲甘王朝便成為南傳佛教的中心,長達二百年之久。十二世紀,僧團分裂為錫蘭宗派和原有的緬甸宗派(註11);十八世紀,緬甸佛教又發生著衣論爭,形成偏袒派與通肩派的對立(註12);十九世紀,英國勢力入侵,僧院組織成為民族獨立運動的凝聚點;一九四七年獨立後,佛教漸形復興。

第五次及第六次經典結集都由緬甸佛教徒所發起,對南傳三藏的結集貢獻很大。

至今,佛教仍是緬甸人主要的宗教信仰,信徒約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無論男女老幼,一生中都要多次入寺過短期的出家生活。佛教對緬甸人民而言,不僅是精神上的信仰,也是生活的全部。

(註11)十二世紀,錫蘭佛教大盛,尤以大寺派勢力最強,緬甸遂有留學錫蘭者,車波多即於大寺受戒,留學十年,始伴四名比丘回國,創錫蘭宗派。
(註12)一七○八年,薩爾溫江西岸的睢那毗楞伽羅上座,命沙彌們出寺或入市邑時,可著衣偏袒右肩,及持棕櫚扇遮陽;但另外一些地方的長老則教誡弟子進入市邑時,需被覆兩肩,持棕櫚扇才如法,就這樣形成兩派的對立,達七十五年之久。

出處:佛光教科書:第四冊佛教史/第十七課東南亞南亞佛教史: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5.htm

仰光大金塔3.jpg

經典的結集

(節錄) 除上述印度的四次結集之外,近代以來,仍有數次經典結集:西元一八七一年,緬甸國王敏東召集二千四百名高僧於首都曼德勒舉行第五次結集(註11);一九五四年,緬甸佛教又在國家的贊助下,舉行第六次結集,邀集斯里蘭卡等南傳國家與會,對巴利三藏進行嚴密核校,歷時二年,完成《南傳大藏經》的彙編(註12)。

(註11)據巴利《教史》第六章及緬甸史等記載,第五次結集以律藏為中心,考訂校對聖典原文的同異,共同合誦,經過五個月完成。更將結集三藏文字,分別鐫刻於七百二十九塊方形大理石上,豎立於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中,寺外有四十五座佛塔圍繞,今尚存於曼德勒古都。

(註12)此次結集時間是在西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七日衛塞節(佛誕節),主要目的在於團結佛教徒,增進上座部佛教的隆盛,提高緬甸獨立國的地位。結集地點位於仰光北郊藝固山崗上,建築仿印度第一次結集時的七葉窟。此次結集以第五次結集所鐫刻的刻文為依據,並廣採錫蘭、泰國、高棉、倫敦巴利聖典協會以及緬甸各種巴利文版本,詳作考訂。此次結集除了邀請南傳各國比丘參加外,北傳國家比丘亦受邀觀禮,費時二年多,至一九五六年(佛曆二五○○年)的衛塞節完成結集,出版《南傳大藏經》。

出處:佛光教科書:第四冊佛教史/第二課經典的結集: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5.htm

-------------------------------------------------------------------------
仰光大金塔.jpg
緬甸仰光大金塔

南傳佛教 (節錄)

佛教源於印度,其後向外傳播,分成兩大主流:流傳於東南亞一帶,包括錫蘭(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上座部佛教,稱為南傳佛教。另一主流,經中亞傳至中國、韓國、日本,屬北傳大乘佛教。

緬甸佛教

緬甸佛教始於阿育王遣使者至下緬甸打端地區傳教,十世紀以後,大乘佛教及密教才開始傳入。一○四四年,阿奴律陀統一全國,建立蒲甘王朝,他進行宗教改革,引進打端地區的上座部佛教,並全面推展,取代原有的宗教(註4)。一○七一年,錫蘭國王毗舍耶摩訶一世遣使者來,求賜三藏,請派僧團傳戒,一時緬甸成為南傳佛教的中心。

十二世紀時,來自大寺派的比丘建立錫蘭宗派,遂與來自打端地區的緬甸宗派形成對立(註5),達二百年之久。一四七二年,庇古王朝的達磨悉提王統一上座部佛教(註6)。到了十七世紀末,緬甸佛教復因著衣論爭,形成偏袒派(一肩派)和通肩派兩派,其後主張著衣覆蓋雙肩的通肩派獲勝,結束了將近百年的宗派紛爭(註7)。一八七一年,緬甸國王敏東召集二千四百位高僧,在首都曼德勒舉行第五次三藏結集(註8)。

一八八六年,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至一九四七年,終於宣告獨立(註9)。獨立後的緬甸努力發展佛教,曾於一九五四年五月至一九五六年五月於仰光召開第六次佛教經典結集大會,出版完備的巴利文南傳經典,成績斐然(註10)。

目前,緬甸由軍政府掌權,不再保障佛教的特別地位,從此盛極千年的緬甸佛教漸與耶穌教、伊斯蘭教等其他宗教,立於平等的地位。

今緬甸佛教僧團主要有哆達磨、瑞景、達婆羅三派,前二者為傳統宗派,達婆羅派則為十九世紀末由哆達磨派的革新者所成立,僧眾最少。三派教義無別,惟於戒律所見有異,特別是所持用物、著衣法及生活儀節主張不同。緬甸佛教僧制甚嚴,在南傳佛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註11)。

緬甸仰光大金塔03.JPG

(註4)蒲甘當地原本存在「阿梨宗」,擁有六萬多信徒,勢力龐大。他們否定世尊的教義,認為誦持特定咒文可除去罪惡,不斷酒肉,並規定男女於婚嫁前夜先獻身於僧侶。此宗被推斷是流於偏激的密教。阿奴律王乃實行宗教改革,尊崇打端的上座部佛教以取代阿梨宗,他對佛教的貢獻被譽為「緬甸的阿育王」。

(註5)緬甸的車波多在大寺受戒後,留學十年,後與大寺派比丘尸婆利、多摩陵陀、阿難陀等返國,建立錫蘭式塔寺,稱為「車波多塔寺」。車波多宣稱錫蘭大寺傳授的比丘戒,直接傳承佛陀法脈,是最合法的。他們依大寺派戒法傳戒,不願遵守緬甸原有的僧團規律,造成僧團分裂。

(註6)西元一二八七年,蒲甘地區被蒙古元軍攻滅,其後由撢族掌握政權,各部族各自為政,佛教也因而分裂成數派,各行傳戒。十五世紀時,南方共分六派,其一為「柬埔寨派」,餘為錫蘭佛教五派;其中三派是車波多後裔弟子,後兩派乃後來由錫蘭傳入,一稱「佛種」,一稱「大主」。到了南方庇古王朝,達磨悉提王創設「結界」區,定名為「迦利耶結界」(譯為莊嚴結界、清淨結界),乃依錫蘭大寺派的制度,如法傳戒,並要求全國比丘皆須前往受戒,合歸一派。

(註7)十七世紀末,緬甸東部的瞿那毗楞伽羅主張比丘穿著袈裟應露出右肩(在此之前,皆為全纏或稱通肩),此派僅偏重阿毗達磨,不重精通三藏義理,稱為偏袒右肩派或一肩派。十八世紀貢榜王朝(一七五二~一八八五)阿瑙帕雅王的恩師阿都羅,崇奉一肩主張,此派因而佔優勢。阿瑙帕雅王去世後,兩派經過公開辯論,最後以一肩派缺乏經典依據,國王乃下令僧眾改為通肩的穿法,結束兩派長久的論爭。

(註8)此次結集以律藏為中心,考訂校對聖典原文的異同,並將結集的三藏文字鐫刻於大理石上,然後樹立在曼德勒山路麓拘他陀塔寺中,外面還有四十五座佛塔圍繞。

(註9)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後,紛紛發起民族獨立運動,一九○六年成立的「緬甸佛教青年會」,很多僧青年參加,並擔任積極的指導者。

(註10)這次結集以第五次結集所鐫刻的七百二十九塊大理石刻文為依據,並參考錫蘭文版、泰文版、高棉文版和倫敦「巴利聖典協會」的版本,作詳細考定。

(註11)緬甸佛教自古以來與中央政權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儼然是國家宗教,依照習俗,男子在十四、五歲時,須入寺短期出家。十八世紀貢榜王朝時代,國王在教團內設立一位「法主」,管理全國的宗派,各宗派管區內設管區長,統管幾個村落的寺院。自從緬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後,佛教教團必須受制於中央政府,法庭否認僧伽教團的自主權,法主之制也隨之湮沒。緬甸獨立後,政府於一九五○年設立宗教部,制定法律輔助僧伽,由政府資助成立佛教大學,訓練師資。復設立佛法院,開辦各種弘法事業,並成立僧伽法庭,負責僧伽戒律的指導和監督。緬甸出家者從沙彌做起,首先學習日常念誦的經文,讀初級佛學,背誦戒本,研讀巴利文教典,每年由宗教部派員會同各地高僧,在當地舉行考試,由初級至高級,通過高級考試者,由政府頒給「法師」文憑。其中,到通過第六次大考後,還須經過品貌檢定,身心健全者,始得發予法師文憑。凡精通巴利三藏並具足二十年戒臘者,由政府封贈「哲士」的榮銜。一九六一年,緬甸政府甚至透過憲法,宣布佛教為國教,但是後來軍政府當權後,卻頒布新法令,不再以佛教為國教。

出處:佛光教科書:第五冊宗派概論/第十七課南傳佛教: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5.htm

-------------------------------------------------------------------------
仰光大金塔2.jpg

緬甸佛教

緬甸(Burma)東北接我國康、滇,西鄰印、巴,東毗泰、寮,南濱孟加拉灣;其巴利語 Maramma(音譯摩羅摩),係轉訛自梵語 Brahma(意譯梵摩、梵天),「緬甸」音近 Maramma-desa(梵天之國土)。最早入居者為得楞族(Talaing),次為緬族(Burman)、撣族(Shan)等。此國信史始於十一世紀,其前多係傳聞。據錫蘭島史載,西元前三世紀,印度阿育王曾遣須那(巴 Sona)及鬱多羅(巴 Uttara)至金地國(巴 Suvanna-bhūmi)傳教,或謂金地國即今下緬甸打端一帶,五世紀中葉之注釋家佛音(巴 Buddhaghosa),更由緬人一再強調彼乃出身打端;此外,佛陀成道時,最初布施食物之二位商人,相傳為緬甸人,又盛傳佛陀曾親臨蒲甘(Pagan)布教,凡此皆待考證。根據地下挖掘物,約可推定上緬甸為北印度文化系統,下緬甸文化則係自南印度移來。有關緬甸之宗教,首先傳入者為印度之婆羅門教,稍後佛教亦由孟加拉、奧立沙(Orissa)等地傳入。佛教傳入緬甸,從出土之重要文獻證明,最初傳入者為上座部佛教,西元十世紀以後,大乘佛教及密教始漸傳入。在十一世紀以前,緬甸有一種大乘阿利僧派(Ari)存在,此派僧眾著藍色法服,蓄髮,生活放蕩,謂若造惡,僅須念誦救護咒,即可不受因果報應,復分為林住與村住二支。此派較印度性力派更極端,或以之乃是混合了大乘佛教,屬於墮落形式之喇嘛密教。此一教派在阿奴律陀王(Anuruddha)之前,為蒲甘一帶教派中勢力最盛者,其中心地為沙摩底(Samati)。待蒲甘王朝(1044~1287)興起後,緬甸早期佛教各派及阿利僧派先後衰亡。

西元一○四四年,阿奴律陀王統一全國,建都蒲甘,一○五七年,征服打端,請入比丘、三藏聖典、佛舍利、寶物等,又由高僧阿羅漢(Arhan)領導改革僧團,虔信上座部佛教,原先之上座部、大乘佛教、密教、婆羅門教逐漸消失。未久,於蒲甘修建瑞德宮佛塔(Shwe Dagon),歷兩代始竣工。錫蘭國王毘舍耶婆訶一世(Vijayabāhu I)曾遣使至緬,求賜三藏,請派僧團,一時,緬甸成為南傳佛教中心。在蒲甘佛教之全盛時期,上緬甸共有一萬三千座塔與僧院。其後,錫蘭佛教大盛,大寺派勢力最強,緬甸遂有留學錫蘭者,車波多即於大寺受戒,留學十年(1170~1180),始伴四名比丘返國。十二世紀時,僧團分裂為錫蘭宗派(Sīhala-sajgha)與原有之緬甸宗派(Maramma-sajgha)。前者不久更分為尸婆利、多摩陵陀、阿難陀三個僧團。惟雖分裂,各派仍極努力弘揚佛法,故佛教仍頗興盛。

緬甸-仰光-大金塔-05.JPG

西元一二七七年,蒙古人南侵,蒲甘王朝沒落,十年後政權轉移撣族手中,此後緬甸不再出現一統王國,直至十六世紀中葉。其間二百餘年,不論北方阿瓦王朝(Ava)或南方庇古王朝(Pegu),均重視並發揚佛教,名義明燈(Abhidhānappadipikā)、聲韻精義(Saddasāratthajālinī)、迦旃延文法註等多為此時期作品。十五世紀中葉,南方計分六個宗派,受比丘戒者有一萬五千餘人,其後經達磨悉提王(Dhammazedi, 1472~1492)之改革,僧團又告統一。

代撣族而起者仍是緬人,建立東固王朝(Toungoo, 1531~1752)。編成達磨他憍(Dhammathatkyaw)、拘僧殊(Kosaungchok)兩部律典,營造摩訶摩尼佛塔(Mahāmani)、耶舍摩尼須羅佛塔(Yasamanisula)、加多奇佛塔(Ngatakyi),摩尼珠論、法王七事論、阿毘達磨頌、律莊嚴疏、譽增論等亦於此期完成。高僧則有毘陀羅毘那婆斯(Badaravanavāsī)、雅利安楞伽羅(Ariyālavkāra)、最勝法(Aggadhammālavkāra)、智願(Ñānavara)等。十八世紀,佛教發生著衣論爭,形成對立之偏袒派(巴 Ekajsika)與通肩派(巴 Pārupana),百年後始由主張著衣時覆蓋雙肩之通肩派獲勝,是時,東固王朝已亡,貢榜王朝(Konbaung, 1752~1885)代興。百餘年間,佛教仍受王室保護,陸續有緬文經典之翻譯。西方勢力亦因此時仰光闢為通商口岸而不斷入侵,一八八六年,緬甸淪為英國殖民地,至一九四七年宣告獨立,其間六十餘年,英人並未以政治干涉宗教,故有「緬甸佛教青年會」成立(1906),號召緬甸獨立之事,此後僧人參與獨立運動者甚多。

今緬甸佛教僧團主要有哆達磨(Thudhamma)、瑞景(Shwegyin)、達婆羅(Dvara)三派。此三派在教學上,對於三藏聖典所遵奉者皆一致,惟於戒律上,特別是所持用物、著衣法及生活儀節有些許差別。前二者為傳統之宗派,組織龐大,僧眾較多;達婆羅派成立最晚,於十九世紀末,對舊哆達磨派加以改革而成,戒律上主張嚴格實踐,僧眾最少。又緬甸佛教僧眾僅有比丘、沙彌、信士男、信士女,及少數比丘尼,而無沙彌尼、正學尼。一般習俗,男子於十四、五歲時須入寺短期出家。佛教各國中,以緬甸之測試制最嚴,通過律藏試者稱持律者(Vinayadhara),三藏全部通過者稱三藏師(Tipitakadhara),係最高榮譽。今緬甸於南傳佛教中佔有極重要之地位。

〔J. George Scott: Burmese Buddhism; Mabel Bode: The Pali Literature of Burma, London, 1909; G.E. Harvey: History of Burma, London, 1925; Sir Ch. Eliot: Hinduism and Buddhism, London, 1921 vol. III, P. 47ff〕p6120

出處:佛光大辭典第三版名相釋文: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1.htm

-------------------------------------------------------------------------

中國佛牙舍利:2011年第四次赴緬甸供奉巡禮

中國佛牙舍利抵達緬甸供奉巡禮48天-02.jpg

新聞專題報導:http://www.edupro.org/city/portal.php?mod=view&aid=47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8 04:21 , Processed in 0.025653 second(s), 23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