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4694|回復: 1

「人類之苦」----求不得苦、不欲臨苦(索達吉堪布:前行廣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1-25 13: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12-146.gif


「人類之苦」----求不得苦、不欲臨苦(索達吉堪布:前行廣釋)

第五十五節課

下面繼續學習「人類之苦」中的第七個──求不得苦。

所謂求不得苦,是指世人欲望無有限度,因各自職業、地位、愛好、身分等不同,以致所求目標也各式各樣,若對自己所愛樂的事物,如財產、地位、美色等,求之而不能得,這種痛苦即為求不得苦。如《大毗婆沙論》云:「求如意事,不果遂時,引生眾苦,故名求不得苦。」

平時我跟許多人接觸的過程中,常發現他們的苦受、煩惱、憂愁,大多數都是求不得苦。尤其是現在的世間人,因看得太多、聽得太多,以致所追求的目標和花樣也很多。他們見到別人穿高檔衣服、吃美味佳餚,住奢華豪宅、開高級轎車,自己沒有的話,就會特別傷心。而我們學佛的人完全不同,尤其是觀過輪迴痛苦的人,對世間一切不會特別執著。如果各方面因緣具足,你有這些外在條件,那去享用也可以;但若實在得不到,自己也能坦然接受,並不會苦苦強求。

所以,當今時代確實需要精神食糧,有了它,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有一種面對的勇氣。否則,內心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就覺得自己極其倒霉、一無是處,這樣想的結果,只能產生越來越大的精神壓力,弄得自己無所適從。

要知道,夢想與現實之間有距離,許多事情不一定如願以償,這是很正常的。《仁王般若經疏》也說:「事與願違者,即是求不得苦。」但世人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心裡往往會產生憂愁、悲傷,如《六度集經》所言:「事與願違,憂悲為害。」這是沒有必要的。如果你學過大乘論典,心胸就會非常開闊,所求的東西得到了,不會過於歡喜;得不到,也不會過於傷心。因為你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緣,因緣具足時,不費力也會自然成功,而如果因緣不具足,再努力也無濟於事。

因此,對很多心理不平衡的人來說,佛法是內心創傷癒合、防止再次受傷的甘露妙藥,只要你心態健康了,即使身體上有病,狀況也不會太糟糕。當然,最快樂的人,是身體健康、心理也健康,若能具足這二者,就算沒有財富、地位、受用,也會活得快快樂樂。否則,縱然你天天住得好、吃得好、穿得好,可是心裡的隱患不斷發作,外在的物質條件再好也沒用。所以,許多發願文都提到要迴向「身心健康」,這也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順緣。

其實,用佛教的慈悲觀、人生觀調伏自心,對心理健康會起到很大作用。有些人以前像發瘋了一樣,時刻都在為生活、感情所困,但學佛後明白一切都是因緣,想通了也就放下了,反而覺得過去特別瘋狂,對自己經常呵斥──還是從文字上講吧,不然我一直發揮的話,待會兒又該講不完了!

庚七、求不得苦: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誰,沒有一個不渴求幸福快樂的,趨樂避苦是人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可真正能如願以償的卻寥寥無幾。有的人為了舒適安樂而建造房屋,沒想到房屋突然倒塌,自己被埋在裡面;有的人為了充飢果腹而享用飲食,結果卻染上疾疫,危及生命;有的人為了身體健康而服用藥物,結果竟發生反應,提早離開人間;有的人為了獲取勝利而奔赴戰場,結果一命嗚呼、客死異鄉;有的人為了謀求利潤而拼命經營,結果被仇人毀得傾家蕩產,淪為乞丐……

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雖然都有自己的目標,如農夫希望莊稼豐收,知識分子希望學業有成,公務員希望在政界中得到高位,但在所有的目標中,我覺得大乘佛教的目標最不可思議。為什麼呢?一是它時間漫長,從初發心乃至成佛之間;二是它範圍廣大,利益三界的一切眾生。相比之下,如今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也只是幫助了一部分人類而已,實無法與大乘的願力同日而語。

曾有一位法師說:「願大,力就大。」我特別喜歡這句話。的確,她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利生事業不可思議,非常廣大。可見,一個人能否有所作為,關鍵要看願力大不大。如果願力很大,想幫助全世界的苦難眾生,那力量和機會自然會具足,短時間內這種因緣也可以成熟;反之,假如成天想的只是自己好好生活,那麼,所作所為也就只能圍繞著這個而已。

其實,求不得苦往往是源於狹隘的思想。倘若一味只為了自己,得不到預期的財富、地位,必定會因此而苦惱。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除了聖者以外,為自己流淚的人比比皆是,為眾生流淚的卻寥若晨星。由於每個人有強烈的我執,因而,感受求不得苦的人多之又多。

放眼周圍,無數人為了今生的幸福、受用,盡心盡力地辛勤勞作,他們卻並不知道,如果沒有前世的福德因緣,今生再努力也無濟於事,到頭來不但得不到這些,甚至解決暫時的溫飽也成問題。我就有這麼一個親戚,在我很小的時候,他就為生活而四處奔波,前不久我在一所寺院又見到他,他辛苦一輩子所追求的快樂和財富,到現在還沒有得到。可見,就算是小小的希求,有時也需要前世的因緣。

這一點,出家人、在家人都一樣。即使每個人擁有同等的緣分,但由於各自福報不同,最後的結果也會千差萬別。就算是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同一個父母所生的孩子,未來的命運也都有天壤之別。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若想得到夢寐以求的東西,除了勤奮努力之外,前世的因緣也不可或缺。

佛經中就有這樣一則公案:從前,印度王舍城有很多富翁,他們中擁有一億財產的,都住在「一億里」這個富人區。當時有位商人為了能成為其中一員,拼命工作、縮衣節食,將畢生心力投注在累積財富上。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眼看著家產將近一億了,商人卻在此時積勞成疾而病倒。臨終前,他告訴妻子,希望年幼的兒子將來繼承他的遺願,成為擁有一億家產的富翁。

商人死了之後,妻子含淚將遺囑告訴兒子。兒子聽完母親的話,讓母親把財產交給他處理,並承諾很快就能住進「一億里」。母親放心地將財產交給他,豈料他廣行布施,供養三寶、周濟窮人,不到半年光景,所有的家產全部散盡。更不幸的是,兒子此時得了重病,短短數日便死了。商人的妻子見財產沒了,兒子也死了,悲痛欲絕、傷心萬分。

兒子由於生前布施而種下善因,不久即投生在「一億里」的首富家中。這位家財萬貫的富翁,年過八十仍膝下無子,如今喜獲麟兒,實在開心不已。但這剛出生的兒子卻生性奇特,不論誰來餵哺都不肯進食,夫妻倆焦慮萬分,到處探尋良策。事情很快就傳開了,商人的妻子聽到這個消息後,好奇地前去富翁家中嘗試,沒想到嬰兒一到她手上,就馬上開口進食。富翁見狀大喜,於是和夫人協議,以厚禮為聘,請商人的妻子到家中居住,就近照顧兒子。

有一天,懷裡的嬰兒忽然開口對她說話:「您不認識我了嗎?」她聽後大驚。嬰兒又說:「不要怕,我是您的兒子。因為上供下施的福報,所以投生到一億里的首富家,這就是布施功德的不可思議啊!」

所以,前世的願力和因緣,我們每個人不得不承認。現在有些佛教徒,從他們言行舉止中看,只顧眼前及時行樂,對後世卻漠不關心,這完全是唯物論者的做法,跟只管今天、不管明天的行為一樣可怕。當然,這也與從小教育及成長環境有關,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人即使表面上承認後世存在,也只是說說而已,並沒有積極為後世積累資糧,這種做法不太合理。古大德曾一再教誡我們:「勤勞如山王,不及積微福。」一個人再怎麼勤勞,也不如積累微小福德的作用大。所以,單靠勤奮努力不一定能成辦大事,若在做事的同時,花錢念經或作些功德,順緣的力量才非常大。

其實,我們從無始以來,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世間瑣事上,一輩子只關心成家生子,孩子長大後再成家生子……卻從不為來世作任何打算,這樣在輪迴中沒完沒了地流轉,上演種種恩怨情仇,可結果呢?只是痛苦而已。許多人為了今生的目標,上半生和下半生都在百般努力,這份精進若能用於修持正法,恐怕現在早已成佛了。即使沒有成佛,也絕不至於再度感受惡趣的痛苦。

像我們學院的出租車司機,每天三四點鐘就起來,晚上十一二點還在那邊。他們一天的所作所為只為賺錢,甚至晚上都不回家,一直睡在車裡,第二天一早就起來招客人:「阿可、阿可,到不到爐霍?」「阿可、阿可,去馬爾康嗎?」試想,他們若是每天三四點起來發菩提心,為眾生而努力修行,那麼短短十幾年中,成就必定不可限量,即使沒有成佛,至少也能看破世間了。還有《雲水謠》的那個女主角,如果用近60年一直觀想佛陀,而不是對一個男人朝思暮想,生起次第肯定早已修成了。

然而,世間人把心思和精力,全都用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尤其是他們最執著的感情,正如一本書中所言,它是耗盡光陰、耗盡青春、耗盡錢財的魔術,最終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到頭來,當你面對死亡時,究竟得到了什麼?一無所有!縱然你是腰纏萬貫的大富翁,離開人間時一分錢也帶不走;縱然你是億萬人之上的國家總統,死時一個眷屬也無法跟隨。因此,佛陀所講的生老病死等道理,完全是以理服人,不是以勢壓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應該能接受,因為這也是他們有目共睹的事實。

明白這一點後,大家應當這樣想:「如今我已經遇到了大乘佛法,依止了善知識,依靠經論也知道棄惡從善的分界。此時此刻,我千萬不能再將精力放在輪迴瑣事上了,一定要修持真實的正法!」當然,要像以前噶當派和寧瑪派的大德那樣,將精力100%用於修行,我們恐怕也做不到。尤其是城市裡的人,一個禮拜能空出一天或半天學佛,就已經很不錯了。他們自己都特別驚訝:「以前我的時間全用來吃喝玩樂,現在一周還能抽出半天學習佛法、聞思修行,我的境界這麼高啊!」確實,跟過去相比,你是有所進步。但七天中只用半天學佛,其餘六天半都在散亂,而且你的「半天」也許只是聽兩堂課,就兩個小時而已,這樣的話,和真正的修行人比起來,還是差得相當遠。

相較而言,我們學院的出家人,從早到晚除了聞思修行,散亂確實非常少,大多數的時間都安排得很緊。昨天有個道友就說:「哎喲,我們又聽課、又背誦、又講考、又輔導……耳朵一直都嗡嗡響。」其實這樣也好,畢竟這些都是善法,若能一直這樣下去,活多少年就學多少年,對世間沉迷得沒有那麼厲害,臨死時也會有一點把握。所以,大家應當珍惜自己的時間,雖說完全捨棄世間有點困難,但最好能多用於修行方面,這對每個人來講非常重要!

庚八、不欲臨苦:

在現實生活中,可以肯定地說,希望自己受苦受難的人,這個世界上一個也沒有。然而,即便不願意受苦,痛苦也會自然而然降臨,這就是不欲臨苦。

比如,我們不想生病、不願被別人束縛,但業力現前時,除了生死自在的成就者以外,我們想逃也逃不掉,就算不想感受痛苦,也很難如願以償。還有因往昔業力所感,成為國王的臣民、富翁的奴僕、老闆的員工等那些人,完全是身不由己,不願意也必然要受主人控制。他們哪怕只犯了微不足道的錯誤,也會大難臨頭,措手無策。即使當下被帶到刑場,也只好硬著頭皮跟著去,自己一點權利也沒有。甚至他們不想犯罪或破壞紀律,但在業風吹動下,常常不由自主。包括有些出家人,很希望一生戒律清淨,但在業力現前時,自己也無力抗拒……以此為例,我們就能明白所謂的不欲臨苦。

拿蘇東坡來說,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曾任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卻不知道他前世是個出家人。其實他自己也在《南華寺》中提過:「我本修行人,三世積精煉,中間一念失,受此百年譴。」意即我本來是個修行人,曾於三世中一直積累資糧,但因一念之差落入塵世,招來了這一生的憂患。

據說他的前世是五戒和尚,一目失明,為某寺院住持。有次他在山門外發現一丟棄的女嬰,就帶回寺中讓一名和尚養大,取名紅蓮。紅蓮長大後清秀動人,五戒見到生了一念貪心,並因此而破了戒。他有一個師弟叫明悟,在定中察覺此事後,藉機作詩點醒了他。羞愧之下,五戒坐化而去。明悟見後心想:「師兄錯走這一步,下世可能會毀謗佛法,永無出頭之日。」於是他也趕緊坐化,緊追五戒投胎而去,這就是後來的佛印禪師。

之所以說蘇東坡是五戒和尚,也因為他這一世有許多跡象可尋。比如他母親剛懷孕時,曾夢到一僧人來託宿,僧人風姿挺秀,一隻眼睛失明。還有,蘇東坡在抵達筠州前,雲庵和尚、蘇轍、聰和尚同做一夢:三人一起出城迎接五戒和尚。而且蘇東坡自己也說,他在八九歲時,夢到自己前世是位僧人,往來於陝右之間。可能是前輩子的習氣吧,他此世雖是在家人,卻總喜歡穿出家人的衣服,平時在他的朝服下面,往往就穿著僧衣。(有人常問:「漢地怎麼沒有活佛啊?」其實是有的,蘇東坡就是一例。)

通過這個公案可以了知,五戒和尚原本道行清淨,修行不錯,但因為那段孽緣,以至於不得不感受輪迴的痛苦,並對後世有一定影響。當然也正由於他出家修行過,故而後世不同於常人,不管在詩學方面,還是佛教研究,都有相當深的造詣,並且利他之心非常明顯。所以,善惡有報、因果不爽的道理,在他一人身上全都體現了。



關於不欲臨苦,無垢光尊者在《竅訣寶藏論》中也有描述。如云:「家人親友雖欲恆不離,相依相伴然卻定別離。」親朋好友相依相伴、難分難捨,希望能天長地久永不分離,但在無常的襲擊下,到了一定時候,也會死的死、散的散,只有隨業力各奔東西,最後留下來的,徒有思念而已。如李白在《靜夜思》中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你們好多出家人,想不想家啊?離開了家人親友,獨自回憶他們時,痛不痛苦?

「美妙住宅雖欲恆不離,長久居住然卻定離去。」對修行人而言,最執著的寺院、茅棚或學院,自己希望恆時不離開,永遠都住在這裡,但也是不現實的。無論是由於共業還是別業,因緣散了的話,不要說永遠,就算待一剎那的機會也沒有。世間人也是一樣,買了一幢房子,就認為永遠是自己的,這也不一定,無常一旦到來,即使你再不想離開,也不得不接受無情的事實。

「幸福受用雖欲恆不離,長久享受然卻定捨棄。」幸福的生活、豐足的受用,雖想永遠擁有,稍許也不願離開,但無常來臨之際,這些也必定要捨棄。《大莊嚴論經》亦云:「家中有財寶,五家之所共。」你認為是自己的財物,過段時間不一定還是你的,可能統統會被別人使用。有些道友認為「這是我的錢包」,但不小心在路上掉了,就成了別人的了。昨天有個人說:「我的手機掉了。打過去,剛開始是無法接通;再打一次,通了但沒人接;又再打一次,就關機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說:「這是你的手機已經被別人享用了。」所以,我們對自己的財物雖然不想離開,但終究還是會離開的。無垢光尊者的這些竅訣非常甚深,大家要好好體會!

「暇滿人身雖欲恆不離,長久留世然卻定死亡。」有了暇滿人身,就有了修行的機會,儘管我們很想長久留住,可是人生短暫、無常迅速,真正能聞思修的時間也不過幾年。《雜阿含經》中云:「覺世無常,身命難保。」因而作為修行人,一定要珍惜學佛的機會。以前有個人生了邪見後,口口聲聲威脅別人:「那我不學佛了!那我不學佛了!」我們雖然沒有像他那樣,但就算自己想學佛,這個人身能用多久也很難說。

「賢善上師雖欲恆不離,聽受正法然卻定別離。」對慈悲賢善、唯有利他心的具相上師,很多弟子都想永遠不離開,但這也是不可能的。有時候上師會圓寂,有時候是弟子圓寂,有時候師徒雖都未圓寂,但也會以各種因緣而分開。所以,上師如意寶常引用這個教證說:「我們師徒如今歡聚一堂享受大乘佛法,但再過段時間,這只能成為美好的回憶了,除此之外,一切都會煙消雲散的。」確實,我們很想永遠在上師面前聽受正法,但這是不可能的,歷史上沒有永不分離的師徒。所以,有了聽受正法的機會,每個人一定要珍惜!

「善良道友雖欲恆不離,和睦相處然卻定分離。」具有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的善良道友十分難得,雖然希望永遠不要分離,與他在菩提道中恆時相伴、和睦相處,但這也是做不到的。

最後,無垢光尊者說:「今起該披精進之鎧甲,詣至無離大樂之寶洲。於諸生深厭離道友前,無有正法乞人我勸勉。」了知這些無常的道理後,我們要立下堅定誓言:從現在開始,應披上精進的鎧甲修持正法,以趨至永不分離的大樂寶洲──佛果。無垢光尊者還謙虛地說:「於輪迴深生厭離的諸道友面前,我雖是沒有修成正法的乞丐,但也真誠地以此教言進行勸勉。」

總之,一切萬法都是因緣所致,若想避免求不得苦,獲得財產受用、幸福名譽等善果,必須要有往昔積德的善因,有了這樣的因,果才會不求自得。以前洛若寺的金旺堪布就常說:「有福報的人不管到哪兒,即使是監獄,也會自然得到快樂。」比如在「文革」期間,藏地許多大德身陷囹圄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有些人因為有福德,在監獄裡過得很舒服,有吃不完的東西;而沒有福德的人,結果就餓死了。所以,具足福德的人無論在哪裡,都會像慈力王子一樣,時時處處遇到順緣。反之,如果不具備這樣的因,就算再怎樣兢兢業業、勤勤懇懇,非但不會如願以償,反而可能適得其反,遭遇不幸。

明白這個道理後,大家應息滅自己的貪欲,依靠知足少欲這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寶,盡量過一種安貧樂道的生活。否則,作為修行人,該捨棄的已捨棄了,該放下的也放下了,若還不集中精力修行正法,入佛門後每天放逸,忙於各種世間瑣事,那只能是自尋煩惱、自討苦吃,最終會受到諸佛菩薩、護法神的呵責。甚至,有些金剛道友也會譴責你:「這個人明明都報名學習了,卻天天忙別的,今天這個藉口、明天那個藉口,始終不來學習……」

現在外面的個別道友,聞思特別精進,兩三年來一堂課也沒落,再怎麼忙都能趕上進度,這種求法之心特別好。而有些人卻與此相反,他們天天找藉口不上課,今天是「我朋友要結婚了,請個假」,明天是「我們領導要出去玩,請個假」,後天是「我父親生病了,請個假」,大後天是「我的胃特別痛,請個假」……這樣把學佛時間都耽誤了,其實欺騙別人就是欺騙自己!

或許是見到末法的這種現象吧,米拉日巴尊者也唱了一首道歌。這首道歌的緣起是這樣的:當時有兩個格西,分別是羅頓、達羅。達羅不好好修行,天天以因明的方式說人過失,後來在與米拉日巴尊者辯論中,因失敗而於嗔恨心中死去。羅頓見了,一方面既怕又愧,一方面對尊者的修行生起了信心,於是到尊者面前恭敬求法。以此緣起,尊者為他傳授了教言,並通過呵責的方式,先讓他遠離形象學法,待他的相續堪能時,又把密法甚深竅訣傳給他。最終羅頓通過真實修行,也成為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此故事出自《米拉日巴尊者道歌集》,你們最好是看一下。

那麼,尊者是怎麼教誡羅頓的呢?他說:「本來佛陀世間主,為摧八風說諸法,如今自詡諸智者,豈非八法反增長?」大慈大悲的佛陀宣說八萬四千法門,本是為了摧毀眾生的世間八法,可如今自詡為「智者」的某些人,打著佛教的幌子,拼命追求名聲、財富、恭敬,世間八法豈不是反而增上了嗎?此舉完全與佛陀的教法相違。(曾有個領導說:「你們有些出家人去茶館,這與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相違。」我說:「去茶館不要緊吧,佛陀也沒規定出家人不能喝茶。但若是去茶館做非法事,那就不太好。」可能這些人的要求太高了,只要在寺院以外看到出家人,就認為與佛陀的教義相違,這種認識也有待觀察。在我看來,出家人若整天宣傳自己,追求名利等世間八法,根本不想眾生的利益,才是違背了佛陀的教義。)

「如來護持諸戒律,為斷俗事而宣說,如今持戒諸尊者,豈非瑣事反增多?」佛陀在《毗奈耶經》等中制定各種戒律,目的是為讓修行人生起出離心,斷除一切世間瑣事。可如今持戒的諸位尊者,不論是在家居士還是出家僧人,世間瑣事豈不是反而增多了?

「往昔僧人之威儀,為斷親屬佛宣說,如今僧人諸威儀,豈非過分顧情面?」佛陀往昔規定僧人的威儀,是為斷除對親友的一切牽掛。可如今僧人們護持威儀,豈不是太顧及親友的情面了嗎?作為一個出家人,如果天天給家裡打電話,邊哭邊說:「給我母親聽聽,給嫂嫂聽聽,給姐姐聽聽……」對親友的情況,比在家人還關心,這不太合理。

「總之若未念死亡,修持正法徒勞矣!」總而言之,修行人若沒有憶念死亡、看破今世,修持正法必定徒勞無益。



綜上所述,通過學習人類的三根本苦、八支分苦,大家應當明白:四大部洲的人類均無安樂可言,尤其是我們這些南贍部洲的人,如今正處於五濁惡世,沒有一絲一毫的安樂,唯有感受痛苦。然而,許多人由於太過愚癡,不但不覺得輪迴很苦,反而認為社會越來越發展,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這樣的生活特別快樂。正如寂天論師所言:「輪迴雖極苦,癡故不自覺,眾生溺苦流,嗚呼堪悲憫!」他們並不知道,在這些五光十色的科技背後,倫理道德日益下滑,貪嗔癡煩惱日益增長,人類的痛苦遠遠超過以往。

隨著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這個時世會越來越污濁,劫時會越來越惡劣,佛法會越來越衰敗,眾生的幸福也會逐漸減滅,想到這些,誰還會貪圖一時的快樂?再者說,就算我們暫時很快樂,但南贍部洲是業力之地,一切苦樂、凶吉、高低等都是不定的,執著這些只能帶來無盡苦惱。因此,通過觀察這些有目共睹的事實,我們今後一定要學會取捨。

誠如無垢光尊者在《竅訣寶藏論》中所云:「

有時觀察自現之順緣,了知自現覺受現助伴;有時觀察有害之逆緣,即是斷除迷執大要點;有時觀察道友他上師,了知賢劣促進自實修;有時觀察四大之幻變,了知心性之中無勤作;有時觀察自境建築財,了知如幻遣除迷現執;有時觀察他人眷屬財,生起悲心斷除輪迴貪。總之於諸種種顯現法,觀察自性摧毀迷實執。」
More
意思是說,有時觀察修行的順緣,了知為自現之後,可以變成覺受的助伴;有時觀察有害的逆緣,此時正是斷除迷執的大要點(別人本想製造違緣害你,但在這個過程中,你一觀心就開悟了。即使沒有大悟,也會有一些小悟);有時觀察其他的上師或道友,就會了知賢劣差別,促進自己修行;有時觀察四大幻變,見它一會兒顯、一會兒無,自會通達心的本性;有時觀察自己的房子、財產等如幻如夢,可以斬斷對迷亂顯現的執著(比如我剛開始是草皮房,然後是板皮房、繃殼房、水泥房……最後什麼都沒有了,死後全部留在人間,故沒什麼可耽著的);有時觀察他人的眷屬、財產,則會生起大悲心:「這些變幻不定,為什麼人們如此執著啊?」從而斷除對輪迴的貪執。總之,對於一切種種顯現,理應觀察其自性,以摧毀自己迷亂的實執。

如今你們各班正在學習《竅訣寶藏論》。在學的過程中,大家應好好思維這些殊勝內容,並依照尊者所說的去實地修行!

http://www.zhibeifw.com/cmsc/bencandy.php?fid=642&id=5503


 樓主| 發表於 2015-1-25 13:03 | 顯示全部樓層


前行廣釋

目錄

《勝出天神讚》
《勝出天神讚釋》第一節課
《勝出天神讚釋》 第二節課
《勝出天神讚釋》 第三節課
《勝利道歌》
《勝利道歌講記》 第一節課
《勝利道歌講記》第二節課
第一節課
第二節課
第三節課
第四節課
第五節課
第六節課
第七節課
第八節課
第九節課
第十節課
第十一節課
第十二節課
第十三節課
第十四節課
第十五節課
《前行廣釋》思考題1
修學不怠 大愛無疆
樹立佛幢 千秋萬代
第十六節課
第十七節課
第十八節課
第十九節課
第二十節課
第二十一節課
第二十二節課
第二十三節課
第二十四節課
第二十五節課
第二十六節課
第二十七節課
第二十八節課
第二十九節課
第三十節課
第三十一節課
第三十二節課
第三十三節課
《前行廣釋》思考題2
第三十四節課
第三十五節課
第三十六節課
第三十七節課
第三十八節課
第三十九節課
第四十節課
第四十一節課
第四十二節課
第四十三節課
第四十四節課
第四十五節課
《前行廣釋》思考題3
為什麼學佛?
怎麼樣學佛?
什麼是密宗?
第四十六節課
第四十七節課
第四十八節課
第四十九節課
第五十節課
第五十一節課
第五十二節課
第五十三節課
第五十四節課
第五十五節課
第五十六節課
第五十七節課
第五十八節課
第五十九節課
第六十節課
第六十一節課
第六十二節課
第六十三節課
《前行廣釋》思考題4
第六十四節課
第六十五節課
第六十六節課
第六十七節課
第六十八節課
第六十九節課
第七十節課
第七十一節課
第七十二節課
第七十三節課
第七十四節課
第七十五節課
第七十五節課
第七十六節課
第七十七節課
第七十八節課
第七十九節課
第八十節課
第八十一節課
第八十二節課
第八十三節課
《前行廣釋》思考題5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3-29 17:07 , Processed in 0.035615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