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17853|回復: 0

“無相佈施”是積陰德其福報更大 (淨善法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4-6-24 20: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40601043703643.jpg


“無相佈施”是積陰德其福報更大

——真正能改善命運的秘訣

  選編:淨善法師2013年5月9日

摘要:

陰德,就是行善而不為人知。行善而不求人知道的傳統美德可能就源於此吧。有陰德的人,上天必將賜福於他。行善出於至誠,不是為了做善人而行善,沒有期望獲得福報的念頭,默默無聞,堅持不懈的時時處處行善,這才是真的積陰德,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福報。

反之,行善而為人知就是陽善了。行陽善的人,能享世間名譽。世間名譽雖然也是福,但卻為天地所忌。如果做了點善事便大肆宣揚、沽名釣譽,使名譽超過了實得而浪得虛名,那麼這種“陽善”,非但得不到福報,反而多遭橫禍。

古訓言:「立榮名不如種隱德。」創造好的榮譽、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陰德。如袁了凡的改變命運,不就是由積陰德而來的嗎?所以要改變命運,就看你如何積陰德了。

“平時多積德,福報自然來”。這裏講的德就是陽善和陰德。《了凡四訓》解說陰德是做好事而不為人們所知道,上天會加以賜福;而陽善則是做好事讓人們知道,得到群眾的稱讚而享有盛名。

    對於陰德,勸善書中就有《文昌帝君陰騭文》。無論我們做好事或壞事,都會報應在自己和親屬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遠在兒孫”。積陰德是「給人」,但不為人所知,是「為人」但不為人所明,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無相功德。

    一個人處處事事都可以積陰德:

    有“出錢”做善事積陰德的,如:開設醫院、創辦學校、建養老院、辦孤兒院、贈醫施藥、造橋修路、設燈照路、賑濟饑荒、施衣濟寒、創修寺院、印造經文、捐印善書、買物放生等。

亦有“不出錢”能做的善事積陰德,如:慈悲戒殺,替人隱惡揚善,息除是非爭端,原諒別人過犯,宣揚善德,撿除擋路之瓦石(香蕉皮、西瓜皮、玻璃碎片等),修橋補路,文明禮讓。尊敬長輩,愛護小輩,孝敬老人,扶傷殘人士過馬路或上下車,讓座位給孕婦或老人,路見病危、盡力救護,出言語安慰病危或輕生之人,鼓勵意志消沉之人,成全他人之名利或節義,助人骨肉團聚,講經史談道義而化導奸頑愚昧,勸人棄邪淫而向正道,容人之過錯,憐人之孤貧,勸人信因果,種福因,敬惜字紙,勿使汙褻,施恩於人,勿求報謝,獻血救人,諸如此等都是積陰德。

由此可知,“積陰德”不一定要“出錢”,最要緊的,是要“出心”去做!

    北宋《司馬溫公家訓》雲:“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之計。”陰德就如播種,只要播土下種,就不怕將來沒有收成的機會。

  《易經》告訴我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表明了"為善得福,造惡得禍"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釣譽才是陰德。

   《太上感應篇》說:“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任何正派宗教的教主,在當初設教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宏願,就是“普渡一切眾生,拯救一切眾生出苦海。”這種偉大的慈悲心,成就了無可衡量的大功德。

更有不少人做善事不給人知,不給人見,如匿名捐款濟貧,暗中息除他人冤怨,暗中替人消災解厄,暗中成全他人等等,這些人種的福德更大,暗而不顯之善事,是謂之陰德。亦是佛經所雲“無相佈施”也。

【文選1】

什麼是積“陰德”?

人們常說“積陰德”,那麼什麼是“陰德”呢?

陰德,就是行善而不為人知。行善而不求人知道的傳統美德可能就源於此吧。有陰德的人,上天必將賜福於他。行善出於至誠,不是為了做善人而行善,沒有期望獲得福報的念頭,默默無聞,堅持不懈的時時處處行善,這才是真的積陰德,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福報。

《易經》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裏的“余慶”可不但指自己一身,而是指惠及後世子孫。因此,司馬光在家訓中曾說道:“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在歷史上,一人行善積德,惠及子孫的例子比比皆是。以孔子、范仲淹為例,他們的子孫後代經歷了多少朝代更替,仍受到人們的尊敬。

反之,行善而為人知就是陽善了。行陽善的人,能享世間名譽。世間名譽雖然也是福,但卻為天地所忌。如果做了點善事便大肆宣揚、沽名釣譽,使名譽超過了實得而浪得虛名,那麼這種“陽善”,非但得不到福報,反而多遭橫禍。

【文選2】

什麼叫陰德?

行善為人所知是陽善,為善不為人知就是陰德。陰德就是無所求的成就好事;陰德就是面對他人的冷漠、奚落、歧視,心不罣礙;陰德就如《趙氏孤兒》裏捨身救趙武的公孫杵臼,以及犧牲親生兒子的程嬰,他們扶忠除奸不求回饋的陰德,令人稱揚。

古人的「憐蛾不點燈,為鼠常留飯」是積陰德;分粥賑饑是積陰德;築橋鋪路、鑿井引水、點燈施茶、捐棺義葬、急難救助是積陰德;功成不居、不稱己善、不揚人過更是陰德;見人危急,勇於搭救;甚至隨手撿起地上垃圾,使人不致滑倒,也是陰德;乃至於給人喜悅的面容,令鬱悶者一笑解千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心、用心,讓領導者安心、同事們歡心,都是積陰德。

積陰德是「給人」,但不為人所知,是「為人」但不為人所明,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無相功德。如寺院裏,以「無名氏」作功德者,他們都希望成為無相的陰德;佛世時比丘的忍苦護鵝;隋朝智舜的割耳救雉;孫叔敖埋蛇去害;梁武帝頒令禁屠之詔;阿育王立碑明令保護動物;美國林肯總統解放黑奴;晉朝僧群的護鴨絕飲等,都是與樂拔苦的陰德。

北宋《司馬溫公家訓》雲 :「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 遺子孫,子孫未必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之計。」陰德就如播種,只要播土下種,就不怕將來沒有收成的機會。

《安士全書》記載:有一位年幼的沙彌,因救起將溺的螻蟻,而獲長壽的果報;《緇門崇行錄》亦舉出智凱法師不嫌污穢,氈被野犬,不但感動了畜類,也為時人所敬崇;其他又如唐朝悟達國師,曾耐心的守護身患惡病的西域僧人,因而召感救愈人面瘡的果報;梁武帝因佈施斗笠,而獲得貴為帝王的好報。

「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一個人命運的好壞,與您平常自心的善惡與積德結緣有關。修善積德,就是為自己創造善因善緣、獲福滅罪的機會;禍稔惡盈,就是為自己造作惡因惡緣、輪回受苦的因緣。

古訓言:「立榮名不如種隱德。」創造好的榮譽、高的地位、不如培植陰德。如袁了凡的改變命運,不就是由積陰德而來的嗎?所以要改變命運,就看你如何積陰德了。

【文選3】

什麼叫陰德?

   “平時多積德,福報自然來”。

    這裏講的德就是陽善和陰德。《了凡四訓》解說陰德是做好事而不為人們所知道,上天會加以賜福;而陽善則是做好事讓人們知道,得到群眾的稱讚而享有盛名。

    對於陰德,勸善書中就有《文昌帝君陰騭文》。無論我們做好事或壞事,都會報應在自己和親屬身上的,正是“近在己身,遠在兒孫”。積陰德是「給人」,但不為人所知,是「為人」但不為人所明,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無相功德。

    一個人處處事事都可以積陰德:

    有“出錢”做善事積陰德的,如:開設醫院、創辦學校、建養老院、辦孤兒院、贈醫施藥、造橋修路、設燈照路、賑濟饑荒、施衣濟寒、創修寺院、印造經文、捐印善書、買物放生等。

亦有“不出錢”能做的善事積陰德,如:慈悲戒殺,替人隱惡揚善,息除是非爭端,原諒別人過犯,宣揚善德,撿除擋路之瓦石(香蕉皮、西瓜皮、玻璃碎片等),修橋補路,文明禮讓。尊敬長輩,愛護小輩,孝敬老人,扶傷殘人士過馬路或上下車,讓座位給孕婦或老人,路見病危、盡力救護,出言語安慰病危或輕生之人,鼓勵意志消沉之人,成全他人之名利或節義,助人骨肉團聚,講經史談道義而化導奸頑愚昧,勸人棄邪淫而向正道,容人之過錯,憐人之孤貧,勸人信因果,種福因,敬惜字紙,勿使汙褻,施恩於人,勿求報謝,獻血救人,諸如此等都是積陰德。

由此可知,“積陰德”不一定要“出錢”,最要緊的,是要“出心”去做!

    北宋《司馬溫公家訓》雲:“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之計。”陰德就如播種,只要播土下種,就不怕將來沒有收成的機會。

  《易經》告訴我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表明了"為善得福,造惡得禍"的原理。多做好事,而不沽名釣譽才是陰德。

   《太上感應篇》說:“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佛經有雲:“無功德處,是大功德。”意思是說,沒有“功德之心”自居,所做的功德才是大功德。“出心”即是“發心”,是發慈悲之心,發佈施之心。如果是較有修持和德行的人,發出的“慈悲之心”是非常深遠的。任何正派宗教的教主,在當初設教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宏願,就是“普渡一切眾生,拯救一切眾生出苦海。”這種偉大的慈悲心,成就了無可衡量的大功德。現在佛教和道教的一切法事,都是將法事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祈世界和平,風調雨順,眾生安居樂業。這也是發大慈悲心的表現,本身就具無量的功德。

     因此,要求我們要“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文選4】

真正能改善命運的秘訣

   更有不少人做善事不給人知,不給人見,如匿名捐款濟貧,暗中息除他人冤怨,暗中替人消災解厄,暗中成全他人等等,這些人種的福德更大,暗而不顯之善事,是謂之陰德。亦是佛經所雲“無相佈施”也。

 做善事有大小之分,主要的區別原則大約可分兩種:

A、以“出心的程度”來衡量。

  比如說,富者施捨出一百元,貧窮者亦施捨出一百元,富者所施捨一百元猶如九牛去一毛,而貧窮者所施捨的一百元則可能是數日之餐。因此,出心的程度就大有區別,同是一百元數目,貧者所做的善事就大得多,所種的福德效果也大得多。所以,往往貧人施捨數十元,會勝過富者施捨數千元或數萬元。

  又比如說,甲乙兩人同是一樣生活環境,施捨出同一個數目的錢財來做善事,而阿甲做了善事之後,心中常常記住,冀圖速速獲報答,並常有居功之心,沾沾自喜。而阿乙做了善事之後,無居功之心,亦無冀圖速獲福報,謙虛謹慎,只顧耕耘,不問收成。因此,甲乙兩人的出心程度就大有區別,阿乙所得的福果必然遠勝阿甲。

  佛經有雲:“無功德處,是大功德。”意思是說,沒有“功德之心”自居,所做的功德才是大功德。“出心”即是“發心”,是發慈悲之心,發佈施之心。如果是較有修持和德行的人,發出的“慈悲之心”是非常深遠的。任何正派宗教的教主,在當初設教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宏願,就是“普渡一切眾生,拯救一切眾生出苦海。”這種偉大的慈悲心,成就了不可思議,無可衡量的大功德。現在佛教和道教的一切法事,在“回向”的時候,都是將法事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祈世界和平,風調雨順,眾生安居樂業。這也是發大慈悲心的表現,本身就具無量的功德。

  學佛學道的人,修行修德的人,立志種福改善命運的人都應該發大慈悲心,不但為自己,更要為大眾,埋頭辛勤地耕耘,日積月累,自然會收成到豐碩之果。

B、以“受益的程度”來衡量。

  比如說,阿甲所做的善事是一個人受益,而阿乙所做的善事是使大眾受益,當然阿乙勝阿甲。

  又比如說,有阿丙不務正業,嗜賭邪淫,債臺高築。阿甲用金錢幫助他還清債務,救起阿丙免受官刑之苦。而阿乙則用言語曉以大義,勸回阿丙改邪歸正,使他終生幸福。甲乙兩人同使一人受益,都有善德。但阿甲是使他暫時受益,而阿乙是使他終生受益,則後者又遠勝於前者。亦可見不一定要用金錢才能做得善事。

  以上兩種衡量方式都是首重於“發心”。因此不一定有錢的人才有機會做善事,貧者只要能“發心”去做,效果一定比富者好。因此“出心’比“出錢”要珍貴得多。而上天所庇輔的,也就是能夠真正施捨出“愛心”給眾生的人!所謂 “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天道無親,唯與善人”。這正是上天最公平的之處!

【文選5】

何為陰德

道德不僅是決定我們人生命運的根本,更是決定我們精神靈魂命運的根本,所以才稱道德為財富。

世間的財富是隨著生命的結束而失去對自己的利益作用,也就是說死不帶去,而道德財富卻是隨著人們的生死輪回永遠伴隨,並決定著生命的命運。所以說,人一出生就已經具備了相當可觀的道德財富,因為人身的獲得就是巨大道德財富積累的結果,這種財富價值是世間任何財富也不能比擬的,世間的任何災難、坎坷、富貴與身體獲得的價值相比,都是不值一提的皮毛,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佛教中也常講“人身難得今亦得”,佛教中的這種感歎有著更為深刻的含意。因為佛法修行的過程就是道德積累不斷增加和精神境界不斷昇華的過程,人生的意義就是要不斷地和盡一切可能地積累自己的道德財富。而一般人雖然不知道積累道德財富的意義,但大部分人都是本著不讓自己的道德財富損失的純樸原則做人做事,對於不懂佛法的人來說,這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人的一生實質就是在做道德財富的轉化遊戲,就是將自性中的道德財富轉化為世間的物質財富,只有少數人,如宗教徒是在做與之相反的遊戲,也就是將世間的物質財富轉化到自己的精神靈魂中,成為自己的道德財富。大部分人並不明白這一點,只是盲目地使自性中的道德財富不斷地發生變化。

人們生活在社會中,任何的社會行為都有可能造成我們道德財富的變化,我們的道德財富就像是我們的信用卡,時時刻刻地在為我們的善惡行為買單。有些社會行為是我們的正常所為,是我們應該享受的福份,對於道德信用卡的支出也是有限的,而有些行為就不是這樣了,一件無意的行為,自己也還沒有覺察出什麼,但道德信用卡上卻有了不菲的收入或支出,這種道德財富的驟然變化量就是我們常講的陰德。

我們的有意行為如賺錢和享受,都是在消耗自己的道德財富。奢華浪費就是在浪費自己的道德財富。如果有了違心的因素在內,就是在糟蹋自己的道德財富。勤儉節約就是在愛惜自己的道德財富。如果是慈悲喜舍地做善事,就是在增加自己的道德財富。這些道德財富的變化都是在我們的意識明處,而陰德是在我們的意識之外,不被我們所覺察。

人們常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如果一個人面對有自殺傾向的人說了一句無意的善言說教或行為,竟然把這個人的自殺意願打消了而救了他的命,這個人所獲得的陰德就遠不止七級浮屠了。相反,如果一個人的無意說教行為,造成了他人的生命損失,則這個人的陰德損失將是難以形容的,道德信用的支出要遠遠地大於七極浮屠了,很可能此一舉就造成了他的地獄之因,再也難複人身了。人們也常以“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來形容微小行為的作用,也變相地指出了巨大陰德的代價。

現代的科學經濟空前發展,人們的物質條件也空前的豐富與前衛,但是,人們的佛性智慧卻是極度的匱乏。對於我們的先輩們,莫失陰德是最基本的做人常識,而現代的人們,不僅不知這最基本的人生道理,還要大言不慚地做損失陰德的事情而不後怕。最微細的如大庭廣眾之下的淫穢行為,破壞公物的無意行為,干擾他人的正常生活和正常秩序而不自覺等等。

我們的祖先很有佛法智慧,並且常將這些智慧灌輸到子孫後輩的心田中去,除去我國孔孟儒學的具體系統說教外,還有更多的智慧流傳於隔輩的言傳身教中,如教導孩子們不要鋪張浪費,因為正常的消費是我們應有的福報享受,不會造成陰德的損失,如果超出了這個範疇,就是浪費了他人的勞動果實,是對他人辛苦勞動的褻瀆,這是不公,所以就有了糟蹋道德財富損失陰德的嫌疑,老人們不僅自己不犯,更怕子孫們以此遭難,所以才喋喋不休地教育子孫們要勤儉節約。而子孫們卻以不逢時為藉口拒絕,天理哪有逢時與不逢時之說,只能說是自己愚昧無知地糟蹋自己的陰德而已。

先輩教導我們要誠實守信,如果不守信是在他人身上造成褻瀆與不公,這就可能有損自己的陰德,如果有了深層次的利益糾紛,那麼其陰德的損失就太大了,要遠遠地大於所糾紛的經濟價值。如果利益糾紛在這世中沒能還清,就會轉到下一世,到機緣成熟還欠時,就要以做牛做馬為其服務的形式,披毛戴角地還了,還多少?已經不再是當前價值的多少多少,而是難以比擬的陰德了。

當今世界是這類的說教沒有了,而自損陰德的事情比比皆是。有些人在網上發了一條謠言貼,也許他是一種無意的惡作劇,卻引起了社會的恐慌和損失,這些禍患都要由發貼者的道德信用卡買單,而發貼人卻全然不知,所以說這巨大的道德財富損失就是他的陰德損失。有些人發了一些淫穢圖片和文章,害了多少年青人,造就了多少害人者和被害者,這要損失自己多少的陰德啊!道德財富減少的代價是自己有人生坎坷不斷、災難不斷、健康受損甚至夭折斃命。最終還要以受地獄之苦來消除自己的罪業後,再經過餓鬼、畜生的消業還債清白後,才能重返人道,實在的是可怕至極。而這可怕的後果卻在他的指端一動間造成了,這就是陰德。

有些人是以從事文學、藝術、影視、網路等為工作,這些工作對於人們的精神導向有著極其重要的決定作用,因此,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們更要重視陰德的問題了,即有可能讓自己積累大量的陰德,也有可能讓自己損失大量的陰德。我國是一個極其善良而又有智慧的民族,“說書唱戲勸人方”是我們先輩的自然共識。是勸導人們學好和做人的一種便捷方式,而不是現代的不擇手段,只要是有經濟利益,就可以不顧一切,陰德也就在這不顧一切中糟蹋掉了,結果是為自己、為自己的祖先、為自己的後代子孫遭來了無盡的災難。人們都知道《紅樓夢》是現代人們所推崇的歷史文獻,還有不少的所謂的紅學家專注地研究它,人們哪里知道,其作者最後卻落得個滅門九族的下場,就是其中有誨淫的內容。而現在一些人所發的淫貼,不知要比這利害多少倍,其陰德損失也不知要利害多少倍。

還有眾多的誨殺、盜、淫的網路遊戲研發製造經營者們,他們的工作害了多少人,尤其是年青人,美國所發生的槍擊案中,大部分就是這類遊戲誘導的結果,這些罪業都要算在那些從事這類工作的人中,都要由這些人的道德信用卡買單,這種巨大的陰德損失實在是可怕到了極點,這些人們怎麼還不覺悟呢?相反,這些人們如果能依我國祖先的教誨,以勸人方的初衷來經營這些工作,自然也會得到巨大的陰德利益。

還有制假販假、網路詐騙、販賣毒品、拐賣婦女兒童等等,這類犯罪的陰德損失都是驚天動地,讓人不寒而慄,這些人們都是在這世還沒度完,就已經失去了人身福報資格乃至直墮地獄。

在現實社會中廣失陰德的現象非常廣泛。例如有不少的買賣人,他們攤位擺放的位置影響了交通或者是占壓了消防通道等等,在他們享受買賣收入喜悅的同時,沒有注意到他們所損失的陰德是他們的盈利遠遠禰補不上的,如果由此造成了損失,都要由他的陰德支出。有些企業家偷漏大批稅款。在他們慶倖自己聰明才智的同時,沒有意識到他們陰德的損失足以把他們的精神生命擺放到地獄邊緣。一旦他們醒悟過來想挽回這道德的損失,就不止是所偷漏稅款金額的問題了。當兒女們從自己父母身上獲取不義收穫或者虐待父母的時候,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陰德在這種行為執行的過程中一點一點地喪失。當他們感到了相應的回報威脅時,為時已晚。不少的居民把自己廢棄不用的雜物甚至易燃物品從自己的屋中搬出,堆積到樓道中,這種行為給樓房的防火安全及過往行人的安全造成威脅隱患。在他們慶倖自己巧計妙算的同時,他們沒有意識到從他們自己這種行為的開始,就已經慢慢地損耗自己的陰德,直到他們醒悟改正為止。否則就一直損耗下去,直到他們為此付出代價為止。當然,這些小的行為不一定立時回報。還有從事為人民服務的公務人員,他們的工作就是為人們提供生活上的服務,如果自己不作為,就會造成自己陰德的損失,因為沒能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來完成自己的職責,這是對他人的不公,給他人造成了生活上的困難,因此在他人身上損失了陰德,這所以是陰德,就是因為自己沒有意識到,如果能意識到,他是絕對不會這樣做的。

此外,有意或無意地隨地吐痰、隨地扔垃圾、隨地大小便、行為不檢點、影響他人的正常生活、違犯各種法規、損壞公物、摻雜使假、缺斤短兩等等,雖然利益不大,甚至沒有,如損壞公物等等,但是對自身道德的損害不小,如果不覺察地長期發展下去,就會形成習慣,習慣的結果就是自己的道德品質越來越差,小惡積大惡,到了接受制裁的時候,說明自己的陰德損失已經顯露出來了。有些是以自己的身體健康代價來顯示的。如果他要明白並改正過來,相應的疾病就會消失,用不著求醫問藥。有的是以家庭危機和事業危機的形式顯露出來的。所以說,隨時自省就是解決各種危機的方法,覺悟而改正了過來,相應的危機與災難就會自然消失。自然善惡因果規律的作用是不依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是這種規律默默地在調節著善惡因果之間的關係。小的損德行為在不知不覺之中,自己在沒有得到什麼利益的情況下,造成陰德的損失,實在是得不償失。

人人都有失去陰德的可能,這就需要常用“一日三省吾身”的態度時時刻刻地警策自己。人人也有獲得陰德的可能,這是證明了這人的道德修養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準,行善止惡已經習慣於自己的日常行為中,常常做出獲取陰德的事情來。這人也一定會諸事如意、身體健康、家宅平安。

【文選6】

淨空法師:什麼是陰德?

【力行善事。多積陰德。】

什麼叫『陰德』?做好事不要讓人知道,這叫陰德。陰德報得厚。做一點點好事,人家都知道,像現在的新聞媒體來表揚、來讚歎,把你向社會廣大群眾去介紹,這也是福,這個福立刻就報掉,很可惜!所以真正做好事的人,不要讓人知道。如果做好事,一定要有媒體介紹,要報章上能夠看到,這不是真的好事。你這個心還沒有離開名聞利養,你不是真心,你這個善是假善、是偽善,不是真善。真善,何必讓人知道?媒體來報導,應當儘量避免,這樣才好。古時候,真正大德大能的人,所謂是韜光養晦,隱居在深山裏頭,沒有人知道,於是他的德愈積愈厚。到機緣成熟的時候,被人發現,他能為國家、為民族建功立業。這裏面含藏著許許多多的學問,這些我們都要深思,我們都要會學。

【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趨。凶何可避?】

這個話說得好(指命運是可改變的)。如果說命運是一定的,不能改變,《易經》這一句話就講不通。換句話說,《易經》這兩句話告訴我們,命運這樁事情活活潑潑。我們每天起心動念,善念就增福,福就加了一分,惡念就減了一分。每天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就是加減乘除,天天都有加減乘除。為什麼世間人命運都被人算定?他加減乘除的幅度不大,沒有離開他的中線太遠,所以就算得很准。如果加減乘除幅度很大,他命運就不准了。前面所說,大善之人命運拘束不住他,大惡之人命運也拘束不住他,那就是加減乘除的幅度大。他有大善,禍會變成福,他有大惡,福會變成禍,道理在此地。

什麼人不分別?聖人沒有分別心,佛陀沒有分別心,菩薩沒有分別心。凡夫有分別心,所以把世間一切法都變成對立,大跟小對立,長跟短對立,善跟惡對立,真跟妄對立,全部都變成對立。這個對立就是科學家所講的相對論,生活在相對的世間,這是虛妄的世間,《金剛經》上講的「夢幻泡影」,這不是宇宙人生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叫「一真」,那就是說這裏頭決定沒有相對,這才是真的。有相對,不是真的。六道裏面是相對的,十法界裏頭還是相對的,到一真法界相對的就沒有了。我們講,相對沒有,是不是有絕對?絕對也沒有。絕對跟相對兩個互相建立的,相對沒有,絕對也沒有了。這個境界,佛經裏面講「不可思議」。「思」是思惟,你不能思,一思你就錯了。「議」是議論、說,也不能說,說就錯了;「開口便錯,動念皆乖」。那是真實的一真法界,那是真平等。

生死這個現象,在六道裏面都有。可不可怕?不可怕。生死非常正常,只要你把這裏頭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你會不會貪生怕死?不會。生跟死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通達的人,對於捨身受身,像生死這樁事情,就像我們一個人脫衣服、換衣服一樣。我們把衣服比喻做身體,這個衣服穿的時間久了,髒了、破了,我自然把它脫掉。脫掉,這個身就不要了;再換一件衣服,就換一個身。所以生死,捨身受身就像換衣服一樣。在這裏面,我們必須要注意到,這個衣服愈換愈漂亮,好!如果愈換愈差,那就不好了。如果一個人作惡多端,他這個身體舍掉,來生再得個身體,比這個身體差。畜生身,餓鬼身,地獄身,這個身相比我們是愈來愈不好看。如果這個人一生行善,好善積德,他這個身舍掉之後,他來生生天,天身比我們這個身莊嚴多了。他得菩薩身,得佛身,愈來愈莊嚴。你瞭解這個事實真相,懂得這個道理,你才真正肯斷惡修善。斷惡修善,雖然是利益別人,利人才是真正利己,這是真理。損人決定害己,世間人常講「損人利己」,這個話說得有弊病,損人決定害己。你利己是眼前得一點小利益,可是幾十年之後,你死了之後,你變餓鬼、畜生、地獄,那真正叫害了自己,害慘了自己,到那個時候你後悔莫及。所以損人的事情決定不能做,真正聰明人、明白人,決定做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

信願念佛 往生極樂http://jingshanj.vip.bokee.com/

http://blog.zgfj.cn/user14/11349/show.asp?/_articleid/286591.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5 03:25 , Processed in 0.027497 second(s), 21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