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8907|回復: 0

法相宗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7-11 06: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法相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本文屬於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涅槃 緣起 三無漏學
三寶 波羅密 三法印 佛性
菩薩 辟支佛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龍樹 無著
聖天 世親 鳩摩羅什 菩提達摩
慧遠 智顗 蓮花生 玄奘 惠能
部派 大乘 上座部 顯教 金剛乘
藏傳 漢傳
法華經 華嚴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般若經 心經 金剛經 維摩經
阿含經 法句經 大日經 楞嚴經
圓覺經 藥師經 地藏經 淨土經
大智度論 俱舍論 瑜伽論 壇經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
相關內容
藝術 制度 歷史 音樂

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慈恩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YogācāraVijñāptimātratā),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古印度性宗相宗,性宗為中觀學派漢傳佛教三論宗屬之;相宗則是屬於唯識宗,以「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以描述宇宙何以森羅萬象的心識理論為主要課題。承傳彌勒菩薩所創唯識無境的高僧依次為無著世親陳那護法戒賢玄奘窺基慧沼智周。後世研究者有明代高僧藕益智旭,和近現代居士楊仁山歐陽竟無呂澂等。

目錄 [隐藏]

法相宗概述
法相宗是中國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也是直接修證和修鍊佛法的融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最高佛學宗派。法相宗源起於唐代高僧釋玄奘,是釋玄奘全面學習印度佛教理論和全程考察如來佛業跡、了悟佛及佛法之後而創立的有益於修行、修鍊、修持的方便之門。法相宗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非專業人士難以窺其奧妙。
與著眼於佛性的禪宗不同,法相宗著眼於佛法,是研究佛法和實踐佛法的佛學宗派。所謂法相,在實踐上是指攝受一切的形式及方式方法,在理論上是指法的宗旨、核心要義,法的淵源、流派、變化等,以及方法論。在這裡,法相宗的「法」,在狹義上是指佛法的「法」,而「佛門」又稱為「法門」。法相宗的「相」,在狹義上是指法的形式,法的源流變遷,以及法的程式、結構、體制等。整個「法相」就是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是法與相的辯證統一。而在事實層面上,法相是指「佛的法相」。
法相宗是一個極具先鋒作用的佛學宗派。它在理論創新上富有睿智,蘊含著依法而治的法治思想,在實踐拓展上具足功效,表現出法如利劍的威力及鋒芒,敢破敢立,能破能立,不懼邪魔與妖孽。
釋玄奘當年本是想到印度去搞清楚在當時糾結不清的唯識理論,結果卻是利用身在印度這個難得的機會,實地考察了如來佛的事迹及留存下來的遺迹,全面學習和了解了印度佛教修行的理論及實踐方法。釋玄奘由追究唯識論的真諦而涉足到佛法,並在理論和實踐上形成了「法相」這個極具核心作用的辯證觀念,其影響和意義極其深遠,特別是在修證佛法的實踐問題上具有風向標的指導作用。
在中國佛學歷史上有兩個來自於印度的真實:一個真實是達摩祖師來自於印度的佛門,其源流由下而上地追溯可以上溯到如來拈花微笑傳法於摩訶迦葉。這是「明心見性、直指人心」的中國禪宗的源頭,其核心概念是「佛性」。釋玄奘在印度遊學18年,學習研究於印度當時最高的佛學殿堂,師從最權威的佛學大師,並就佛學問題在印度各地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和學術探討活動,在印度佛學界贏得了「解脫天」和「大乘天」的讚譽。[1]釋玄奘回國後致力於佛教經書的翻譯工作,其翻譯事業得到皇家支持,翻譯了數千卷的經書,並被譽為「正遍知」和「法門領袖」,被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視為「國寶」。釋玄奘留給後來人的核心概念就是「法相」,而「法相」在修鍊佛法的實踐中具有核心指導作用,是無字真經。
歷史
原在印度,佛滅後一千年中,無著菩薩阿逾陀國講堂夜夜升兜率天,就彌勒菩薩聽受瑜伽論,晝日宣說《瑜伽師地論》給大眾。其後無著之弟世親,迴小向大,造唯識論,助成其義,彼土名為瑜伽宗。玄奘入西域受之於那蘭陀寺戒賢,自印度唐朝,傳於弟子慈恩窺基而大成,基師號稱「百部論師」,註作甚多,所及亦廣,門下更出慧沼,慧沼更傳智周,自基師起,始有法相宗慈恩宗的名號。
宗派從唐朝玄奘法師為始,由其弟子窺基法師宏揚。玄奘法師曾求經學於中印度那爛陀寺,親學於戒賢論師。返回中國以後開設譯場譯經,由於窺基法師大弘法相唯識學慈恩寺,故此派得名慈恩宗。自唐武宗毀佛之後,此宗傳承斷絕,僅有少數僧侶研習,經典大部份也散失,相應的釋義也隔斷。任繼愈認為法相宗衰落的原因主要是「這一宗派不適合中國的需要」。[2]明朝藕益智旭大師,因為感慨後世僧侶多不習唯識,發願研習,作《相宗八要直解》,是唯識學入門之作,但是研習者仍然不多。
唐朝時,此宗傳入日本、韓國。在日本,日本僧侶自中國取回大量窺基著作,建立日本唯識宗,為南都六宗之一,歷代傳承不絕。至清末楊仁山居士至日本,重新將唯識經典帶回中國,歐陽竟無居士創建支那內學院宣揚唯識,門下呂澂也是一代佛學大師,使得唯識學在現代中國重新復興。國學大師熊十力曾作新唯識論,以新儒家學說重新詮釋唯識學。

主要理論 三性說
三性說,又稱三自性說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無著、世親等瑜伽行派認為,諸法實相應有兩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詮表所說,也不是一切都無所有,而是遠離有無二執以為中道。這樣即有虛妄分別與空性兩面:依分別的自性說為「依他起性」(相對真實);依分別的境說為「遍計所執性」(妄想);又依空性說為「圓成實性」(絕對真實)。法相宗繼承此說,且結合唯識說,以為三性也不離識,謂諸識自自證分生起之時,現似見分與相分兩分是依他;意根不離相縛,意識從而周遍計度,執為「能」、「所」二取,則是遍計所執。
又用唯識所現來解釋世界,認為世界現象都由有情各具本具之第八識即「阿賴耶識--一切種子識」所變現,而前七種識再據以變現外境影像,緣慮執取,以為實在。又認為在阿賴耶識中蘊藏著變現世界的潛在功能,即所謂種子。其性質有染有淨,即有漏無漏兩類。有漏種子為世間諸法之因,無漏種子為出世間諸法之因。從而說明未來出世者種姓有聲聞、獨覺與菩薩三乘之別,又有不定為何乘之「不定種姓」與三乘皆不得入之「無種姓」,因而建立五種姓說。這表面上似與教界向來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說不同,實則並無衝突;以所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者,所謂「理佛性」是也,亦即依於第八識如來藏此法身佛,本來具足一切功能界限特性,故說為皆有佛性;至於五種性之佛性,細說則應名諸「行佛性」,此亦即一切眾生依於法身佛第八識修行而證得報化二身佛之可能性是也。此理昭顯,非為隱澀,惜乎歷來諸家凡有所註,皆以門派管窺自墮私心惡見,己過不見,反誣前賢取捨無據,相違有失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理佛性)大旨。真可謂自眼未開,貽禍他人,以盲引盲,同墮一坑,深可慨也。
五重觀法
五重觀法為與唯識說相適應,主張用唯識觀窺基提出從寬至狹、從淺至深、從粗至細的五重唯識觀。[3]
  • 遣虛存實:此觀有情的遍計所執性法,純屬妄情臆造,毫無事實體用,故應遣除;至於依他性法仗因托緣依他而有事實體用,是「後得智」之境,又圓成性是諸法之理,為「根本智」之境,均不離識而應留存。是為唯識觀的初步。
  • 舍濫留純:雖觀事理皆不離識,而此內識有所緣相分和能緣見分。相分為內境,見分心仗以起,攝境從心,並簡別有濫於外境,所以只觀唯識,為第二步。
  • 攝末歸本:攝見相二分之末,歸結到自心體分之本。因見相分皆識體所起,識體即為其本。今但觀識體,為第三步。
  • 隱劣顯勝:隱劣心所,顯勝心王。心王起時必隱劣心所,為第四步。
  • 遣相證性:心王猶屬識相,今遣相而證唯識性,得圓成實之真,為唯識觀最究竟之階段,即第五步。

因明學說因明原為瑜伽行派所創。玄奘在印度遊學時,曾到處參問因明。臨回國前,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曲女城大會上,立了一個「真唯識量」,書寫在金牌上,經過18天,無一外道小乘能駁倒它,創造了因明光輝的典範。回國後,先後譯出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和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門人競作主疏。其中以大莊嚴寺文軌和慈恩寺窺基所作最為流行。窺基對因明作法,多有發展,主要有:區別論題為「宗體」與「宗依」;為照顧立論發揮自由思想,打破顧慮,提出「寄言簡別」的辦法;立論者的「生因」與論敵的「了因」,各分出言、智、義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過類」都分為全分的、一分的,又將全分的一分的分為自、他、俱;推究了有體與無體。[4]
五位百法主條目:五位百法
五位百法,是法相宗對一切萬有諸法進行的分類。其分為五類: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共計有百種法,所以稱為「五位百法[5][6][7][8]
經典法相宗的經典包括六部經文及十一部論著,合稱「六經十一部[9]

六經譯者大正藏中位置備註
華嚴經·般若 (四十卷)第十部華嚴部·第二九三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華嚴)
東晉·佛馱跋陀羅(六十卷)第九部華嚴部·第二七八卷《大方廣佛華嚴經》 (六十華嚴)
·實叉難陀(八十卷)第十部華嚴部·第二七九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華嚴)
解深密經元魏·菩提流支(五卷)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五卷《深密解脫經》
·玄奘(五卷)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六卷《解深密經》
楞伽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四卷)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零卷《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元魏·菩提流支(十卷)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一卷《入楞伽經》
·實叉難陀(七卷)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二卷《大乘入楞伽經》
密嚴經唐·地婆訶羅(三卷)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八一卷《大乘密嚴經》
·不空 (三卷)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八二卷《大乘密嚴經》
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未傳譯
阿毗達磨經未傳譯

十一部論譯者大正藏中位置備註
瑜伽師地論·玄奘(一百卷)第三十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七九卷
顯揚聖教論·玄奘(二十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二卷
大乘莊嚴經論·波羅頗蜜多羅(十三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四卷
集量論近代·法尊失傳
攝大乘論後魏·佛陀扇多(二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二卷《攝大乘論》
·真諦(三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三卷《攝大乘論》
·玄奘(二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四卷《攝大乘論本》
十地經論後魏·菩提流支等(十二卷)第二十六部釋經論及毗曇部·第一五二二卷
分別瑜伽論未傳譯未傳譯
觀所緣緣論·玄奘(一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二四卷
唯識二十論·玄奘(一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零卷
唯識三十論·玄奘(一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八六卷《唯識三十論頌》
辯中邊論·真諦(二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九卷《中邊分別論》
·玄奘(三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零卷《辯中邊論》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玄奘(七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五卷

其他經典譯者大正藏中位置備註
百法明門論·玄奘(一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一四卷
大乘五蘊論·玄奘(一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一二卷
成唯識論·玄奘(十卷)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八五卷

影響此宗所傳唯識因明之學對後世影響很大。律宗道宣專事四分律的宣揚,在理論上也吸收了玄奘新譯唯識學的觀點,以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功能)思心所為戒體,稱為心法戒體論(戒弟子從師受戒時,在精神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稱戒體)。晚明思想家王夫之對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頗精。[10]清代思想家龔自珍曾在其著作中運用因明三支比量。譚嗣同也引用有關唯識思想。[11]章炳麟曾運用因明與西方邏輯、中國墨經作比較研究[12]。近代歐陽竟無、韓清淨和太虛等也曾對法相唯識之學競相研習,並撰有不少專門著作。

參考文獻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五》:「諸眾歡喜,為法師競立美名,大乘眾號曰摩訶耶那提婆,此雲大乘天;小乘眾號曰木叉提婆,此雲解脫天。」 ^ 《中國哲學發展史(隋唐)》第175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 ^ 《大乘法苑義林章》《唯識章》 ^ 《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協會 編, 虞愚 ^ 《成唯識論》(卷七)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二) ^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 ^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今此論爰引六經,所謂華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阿毗達磨、楞伽、厚嚴;十一部論:瑜伽、顯揚、莊嚴、集量、攝論、十地、分別瑜伽、觀所緣緣、二十唯識、辨中邊、集論等為證。」 ^ 王夫之,《相宗絡索》 ^ 譚嗣同,《仁學》
  • ^ 章炳麟《齊物論唯識釋》


相關條目外部連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95%E7%9B%B8%E5%AE%97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5 14:27 , Processed in 0.032188 second(s), 16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