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7179|回復: 5

三論宗─概論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2-2-13 23: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龍樹菩薩13.jpg

三論宗傳承法統:(印度)龍樹-提婆-羅睺羅多-青目-須利耶蘇摩-鳩摩羅什(傳譯三論入中國)-僧肇-曇濟-僧朗-僧詮-法朗-吉藏

---------------------------------------------------------------

【三論宗─概論】

---------------------------------------------------------------

【目錄】

一、【三論宗─簡介】
二、【三論宗─傳承】
三、【三論宗─大意】
四、【三論宗─概論】
五、【三論宗─文集】

---------------------------------------------------------------
鳩摩羅什大師.jpg




 樓主| 發表於 2012-2-13 23:53 | 顯示全部樓層
鳩摩羅什大師6.jpg

鳩摩羅什大師3-1.JPG

大陸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鄉(龜茲古國範圍)克孜爾石窟千佛洞鳩摩羅什大師銅像

---------------------------------------------------------------

一、【三論宗─簡介】

---------------------------------------------------------------

1. 三論宗簡介

三論宗是由鳩摩羅什傳譯龍樹、提婆中觀學,譯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而奠定三論宗的理論基礎。主要思想是透過「破邪顯正」、「真俗二諦」、「八不中道」、「涅槃世間」的道理,闡釋《般若經》「諸法空性」之義。

其傳承法統為:龍樹-提婆-羅睺羅多-青目-須利耶蘇摩-鳩摩羅什(傳譯三論入中國)-僧肇-曇濟-僧朗-僧詮-法朗-吉藏。羅什之後,因北魏太武帝滅佛,宗風不振,經僧朗的復興,至唐朝吉藏,完成三論的注疏,又著作《三論玄義》,集三論思想的大成,因此被譽為三論宗的開祖。該宗至唐中葉後,因天台、唯識、禪宗的盛行而趨衰退。

本文出處:《佛光教科書》第四冊第十一課中國大乘八宗的開展:http://www.fgs.org.tw/fgs_book/serresult.aspx
延伸閱讀:《三論宗簡介》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8156
延伸閱讀:《過去七佛譯經師─鳩摩羅什法師》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f_others/Kumarajiva/contents.htm

---------------------------------------------------------------
僧肇大師傳.jpg

2. 三論宗史略

三論宗,中國佛教宗派。隋吉藏創立。因依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此宗的學統,在印度是:龍樹一提婆一羅喉羅一青目一須利耶蘇摩一鳩摩羅什。在中國則是:鳩摩羅什一僧肇一僧朗一僧詮一法朗一吉藏。

史略

此宗初祖龍樹。是釋迦牟尼滅後第一個重要的大乘佛教學者。其《中論》、《十二門論》等,發揮緣起性空的學說,為大乘佛學建立了牢固的理論基礎。龍樹將其學說傳給弟子提婆,提婆深得其要領,辯才無礙,在與異派學者辯論中多次獲勝。著有《百論》和《四百論》等,大大發揚了龍樹學說。提婆之後,經羅喉羅、青目至西域沙車國王子須利耶蘇摩。

鳩摩羅什師承須利耶蘇摩,專弘般若性空之教,為四方學者所宗,道流西域,聲被東國。後秦弘始三年(401)來到長安,姚興待以國師之禮,四方義學沙門聞風而至者800餘人。前後翻譯經律論70餘部,300餘卷。盛倡龍樹、提婆般若性空學說。門人號稱三千,著名學者不下數十人,唯有僧肇精純守一,得羅什之真傳。

羅什、僧肇之後,長安大亂,僧徒四散,三論傳承,記載不明。南傳羅什之學者雖不乏其人,但對後世均無甚影響。此學所以傳承不絕者,端賴以《華嚴經》、“三論”命家,兼修禪觀的僧朗。僧朗有得業弟子僧詮。僧詮門徒數百,上首弟子有法朗、智辯、慧勇、慧布4人,其中最著者為法朗。他在僧詮門下,稟受《華嚴經》、《大品》(即《摩訶般若經》)、《大智度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僧詮歿後,于陳、永定二年(558)奉敕移住興皇寺,被尊為興皇大師。陳、隋三論學者多出其門下。其中最著名者為吉藏。他著作宏富,陳義精微,評判由晉以來各家學說,亦採取南北各派長處,大凡當時流行的經典,多為註疏,在此基礎上,正式建立了三論宗。

當時,除吉藏一系而外,同時弘傳三論的學者亦複不少。因此三論學說在初唐曾盛極一時。後來法相、華嚴、禪宗相繼成立和流行,此宗逐漸不振。但大曆(766~779)年間,金陵有玄璧法師弘傳三論,浙江金華有慧量法師專講三論。雖至中唐,傳三論者尚有人在。會昌禁佛之時,此宗章疏被毀殆盡,幾成絕學。清代末年,海運暢通,楊文會居士始從日本將此宗失傳的章疏著作取回,世人方能探討而窺其全貌。

經論和章疏

此宗所依經典,自羅什、僧肇、僧朗相承以來,就以《大品》、《法華經》、《華嚴經》為宗依。至法朗又加《涅槃經》。即有4部大經,所以隋唐諸三論師的傳記中每每有“四經三論”或“四論三經”之說。此外《維摩經》、《仁王經》、《金剛般若經》、《勝鬘經》、《金光明經》等,也都有較詳細的疏解。《智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是此宗的根本論典,除《智論》外,吉藏均有註疏。關於此宗的專著如《大乘玄論》、《法華玄論》、《淨名玄論》、《二諦章》、《三論玄義》等皆是此宗的要典。

此宗廣破一切有所得,實有實無的偏見,說大乘經同明一道,同以無所得正觀為宗,對如來所說經教,不作高下優劣之分,但因為生的根性千差萬別,所以佛說的法門就有種種的不同。這叫隨機施教,因病授藥。因此立有二藏三輪以判一代佛教。二藏是依《大品》、《智論》等所說的聲聞藏、菩薩藏,也就是小乘藏和大乘藏。吉藏《法華遊意》中說:佛教中雖複塵沙,今以二意往收,則事無不盡。一者赴小機說,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機說,稱為大乘。而佛滅度後,結集法藏人,攝佛一切時說小乘者名聲聞藏,一切時說大乘者名菩薩藏,即大小義分,深淺教別也。三輪的判教:一是根本法輪,指《華嚴經》;二是枝末法輪,即《華嚴經》之後,《法華經》之前一切大小乘經;三者攝末歸本法輪是《法華經》。二藏和三輪,形式不同,其實一致。二藏是橫判,三輪是豎判;二藏是大小兩乘,三輪也只是本末二輪。所以說《法華經》之前“般若”諸大乘經為枝末者,以其不廢三乘權教故名枝末,非謂“般若”等明理不究竟被判為枝末,不同阿含經本身是權教,說為枝末。

理論

諸法性空的中道實相論,為此宗的中心理論。這種理論,總說世間、出世間萬有諸法,都是從為多因緣和合而生,是為多因素和條件結合而成的眾物,這叫緣起,離開眾多因素的條件就沒有事物是獨立不變的實體,這叫無自性,也就是性空。即緣起事物的存在就是性空,不是除去緣起的事物而後說空。如《十二門論》所說:“眾緣所生法,即是無自性,若無自性者,雲何有是法。”這就是說:緣起法無自性就是畢竟空,但為隨順世俗的常識,而說有緣起的事物,把緣起和性空統一起來,這就是中道。所以,不離性空而有緣生的諸法;雖有緣起的諸法,也不礙於畢竟空的中道實相。為了闡明這種理論,此宗更立有真俗二諦和八不中道等義。

(一)真俗二諦:

也叫第一義諦和世俗諦。對於二諦的解釋,佛教各宗不盡相同。此宗自攝嶺興皇以來,即以二諦為言教。二諦是言教乃根據《摩訶般若經》和《中論》說的。《大品般若經.具足品》說:“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世諦、第一義諦。二諦中眾生雖不可得,菩薩行般若波羅密以方便力故為眾生說法。”《中論為四諦品》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百論》亦有類似的說明。這些經論說法都意味著:二諦只是為教化眾生而假設的言教。即為著空者依俗諦說有,為著有者依真諦明空。明空不住空,為顯示不是自性實有;說有不住有,為說明不是斷滅的空無。如此,雖說空沒有,為令人體悟到超越空有、言忘慮絕的諸法實相,便是法性理體。所以真俗二諦不過是為了說法教化上的方便,適時而用的假設,如標月之指,意在月,而不在指,由此二諦言教,體悟無所得的中道實相。

(二)八不中道:

此宗依《中論》卷首“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八不偈之意,以顯發中道實相。認為原來凡夫二乘有種種偏執偏見,概括起來有生滅斷常一異來去四雙八類,這些偏見,是種種戲論,所以對它們一一皆用“不”字來否定它,令諸眾生離此八偏,以悟入空有不二的中道。

(三)二諦三中:

依二諦八不的教理,建立三種中道:世諦中道,真諦中道 ,二諦合明中道三種中道表明,不但非真非俗是中道,即真俗二諦也是中道,若說二諦是假,對待真俗說有中道,即中道也成為相待假。所以八不義中說:中假常通,體用無礙,若有所住,便喪失圓旨。

(四) 迷悟成佛義:

根據中道實相的理論,說諸法寂滅無生,本來清淨,無眾生可度,亦無佛道可成。但就世諦假名門,說有迷有悟,有佛有眾生。並說一切眾生皆能成佛。此宗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因迷故,為無明妄想所蒙蔽,虛妄分別無我謂有我,執外境為實有,所以成為眾生而流轉生死,若能徹悟諸法畢竟空寂,頓歇無明煩惱,除去顛倒妄想,而本有的法身佛性、萬德莊嚴自然顯現,名為成佛。然由於眾生根性有利鈍,惑障有厚薄,成佛就有遲速。利根眾生,一念成就八不正觀,深悟諸法無生,可以頓得佛慧。鈍根眾生,經歷三大無數劫,積修萬行,經過五十二位次最終達到佛果妙覺。成佛與否,關鍵在乎迷悟。

本文出處:http://omahung.ek21.com/14.HTM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鳩摩羅什》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3%A9%E6%91%A9%E7%BE%85%E4%BB%80
延伸閱讀:《中文百科:吉藏》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204320.aspx

---------------------------------------------------------------
吉藏.jpg

3. 三論宗派概述

三論宗以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與提婆菩薩的《百論》開宗立派,宣揚空、無相、無所得、八不中道等義理,是具有濃厚印度傳承特色的宗派。以其著重闡揚諸法性空,故又稱法性宗,別稱空宗、無相宗、中觀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等。

  
西元三世紀初,龍樹菩薩作《中論》、《十二門論》,倡導中道正觀要義、緣起性空之旨,而開本宗之基,即中觀學派。龍樹之後有二支派,一是龍智,一是提婆。龍智下傳清辨,清辨傳智光,智光傳師子光。提婆傳羅睺羅多,羅睺羅多傳須利耶蘇摩,須利耶蘇摩傳鳩摩羅什,鳩摩羅什於姚秦時代傳譯三論入中國。

  
中國三論宗思想的形成,溯自早期般若思想與玄學結合,形成六家七宗格義之學,開啟本宗思想發展契機。繼由羅什大師譯三論,奠定我國三論基礎。羅什門人僧肇作《肇論》,確立空有無礙的般若思想體系,開中國三論宗思想的先河。羅什門下僧叡等多弘法江南,僧肇等則宣教關中,形成三論宗南北二大學派。南朝劉宋時期(四○一-四八○),北派因法將欠缺而漸趨消沈,南派亦受成實宗的影響而未能發展。

  
六世紀時,高麗僧朗以其卓越識見評破《成實論》,得梁武帝敬信,稍振三論之勢。僧朗之後,僧詮繼起,門下有法朗、辨公、慧勇、慧布等四哲,其中尤以法朗為俊傑,奉陳武帝之詔,駐錫京都興皇寺,大張講席,常隨眾千餘人,門下有二十五傑出傳人,以嘉祥吉藏最為特出。

  
吉藏精研大小二乘玄旨,三十三歲駐錫嘉祥寺,大闡三論,著《中論疏》、《百論疏》、《十二門論疏》、《大乘玄論》、《二諦義》、《三論玄義》等重要鉅著,融攝《涅槃》、《法華》大乘要旨,建立「不著二邊」,「即假即空」的中道理論體系,三論宗思想由此建構完成。 吉藏以後,雖有智凱、知命、智實、寂師、慧遠等高足繼起,然因思潮變遷,法相宗、禪宗盛行,唐代中葉以後,本宗遂告沈寂。近代研究三論特出者為印順長老,他對於中觀緣起性空思想有深入的闡揚。

  
三論宗的教義主要有破邪顯正、真俗二諦、八不中道等三科。

  
一、破邪顯正:依《大乘玄論》所示,「破邪」即破除「有所得」的見解,「顯正」即彰顯「無所得」的中道空理。破邪即顯正,意即破邪之外,別無他立。

  
二、真俗二諦:為令眾生領悟「無所得」中道的理體,於無名相中,強設名相,而說「真俗二諦」。「真俗二諦」乃詮顯無所得理的「言教」,以破除二邊的執取。

  
三、八不中道:所謂八不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以此四雙八計破除「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八計有所得的邪迷,以詮顯無得正觀,即是八不中道。

  
本宗破除一切「有所得」執見,以「無所得」為宗旨,故不於佛陀一代聖教立權、實、真、假,或分深、淺、優、劣,然而為因應眾生根機,仍立二藏、三輪的教判。二藏,即聲聞藏、菩薩藏;三輪,即根本法輪、枝末法輪、攝末歸本法輪。

  
修習三論者,首先須摒棄物我表相的種種對待,化否定為肯定,從出世到入世,變消極為積極,卻玄義而重實踐,從否定中建立「有」,從肯定中了悟「空」,方能照見萬法實相。在三論空觀思想裡,可以體悟身心、自他都是相依相待的存在,從而發菩提願,展現出深切的入世關懷,為一切眾生廣行菩薩道,而不急於求解脫。
  
空觀的建立,對於現實人生實有積極向上的正面意義。星雲主張建立與「空觀」相應的人生觀:「以退為進、以無為有、以空為樂、以捨為得、以眾為我、以教為命」,從體證解脫、承擔中,徹見「同體共生」的生命價值,才是圓滿與自在的人生觀。

本文出處:《佛光教科書》第五冊宗派概論:第八課三論宗:http://www.fgs.org.tw/fgs_book/serresult.aspx
相關內容: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8167
延伸閱讀:《百度百科:三論宗》http://baike.baidu.com/view/39478.htm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嘉祥吉藏》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8%89%E7%A5%A5%E5%90%89%E8%97%8F

---------------------------------------------------------------


 樓主| 發表於 2012-2-14 00:16 | 顯示全部樓層
鳩摩羅什大師1.jpg
大陸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鄉(龜茲古國範圍)克孜爾石窟千佛洞鳩摩羅什大師銅像

---------------------------------------------------------------

二、【三論宗─傳承】

---------------------------------------------------------------

1. 三論宗名相釋文

又作空宗、無相宗、中觀宗、無相大乘宗、無得正觀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破相宗。我國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係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三論為所依,宣揚空、無相、八不中道等義理之宗派。以著重闡揚諸法性空,故又稱法性宗。

三論宗之傳承:

(一)據三論祖師傳集,以釋尊為第一祖,文殊、馬鳴、龍樹、提婆、羅睺羅依序為二至六祖;三論宗血脈及八宗綱要卷下則以文殊為高祖,馬鳴為次祖,龍樹為三祖。其中,龍樹於第三世紀初出興於南印度,作中論頌、十二門論,倡導無依無得中道正觀之旨,而開本宗之基。提婆,南印度人,就龍樹受法,嘗論破外道、小乘;羅睺羅禮讚般若空觀;梵志青目製長行,解中論頌;此外,婆藪開士注提婆之百論,佛護釋中論,無著作順中論,安慧作大乘中觀釋論,清辯作般若燈論釋、大乘掌珍論,護法作廣百論,月稱造中論疏、百論疏。印度有關中論之釋書凡七十餘家,由此可知彼時流行之盛。

(二)此宗傳入我國,其派有二:姚秦時代由鳩摩羅什傳來者,稱為古三論;日照三藏於唐高宗儀鳳年間(676~678)傳入之清辯、智光二論師之系統,則稱新三論。其中,羅什譯有大品般若經三十卷、大智度論百卷、中論四卷、十二門論一卷,並譯出龍樹、提婆二菩薩之傳,而奠定我國三論宗之基礎。羅什門下,號稱桃李三千,然高足僅得十人,即僧肇、道生、僧叡、曇影、慧嚴、慧觀、僧[(契-大)/石]、道恆、道標、道融等。其中,僧肇作肇論,道生作二諦論,曇影作中論疏,道融作三論注。而以慧觀、道生、僧叡等多弘法江南,僧肇、曇影、道融等則宣教關中,遂形成三論宗南北二學派。其後有曇濟出,著有七宗論。

西元四○一年至四八○年之間,北派以無人才而漸趨消沉,南派亦因受成實論壓迫而未能發展。六世紀時,有僧朗出,僧朗又稱道朗,係高麗人,入關師事曇濟,以破小乘得梁武帝崇信,稍振三論之勢,惟此時多於山中修習止觀,又因當時盛行成實論之研究,故少受外間注意。僧朗之後,僧詮繼起,欲振三論之學風,然因當時流行地論、攝論等緣起論之法門,故僧詮所倡之三論亦受其影響,而異於羅什之舊說。僧詮門下有法朗、辨公、慧勇、慧布等四哲,其中以法朗尤為俊傑,奉陳武帝之詔,止住京都興皇寺,大張講席,常隨之眾千餘人,門下有二十五人,而以嘉祥大師吉藏(549~623)最為特出。吉藏,金陵人,七歲即投法朗之門,徹研大小二乘之玄旨。三十三歲,止住嘉祥寺,大闡三論,著大品經義疏、中觀論疏、百論疏、十二門論疏、大乘玄論、二諦義、三論玄義、法華玄論、法華義疏等數十部,集三論宗之大成,此宗得入黃金時代(581~623)。吉藏以後,雖有智凱、知命、智實、寂師、慧遠等高足繼起,然因無卓絕之大師、無切實之行證,復受法相宗之排斥、思潮之變遷、學者之好異思遷、禪宗之盛行等因素影響,唐代中葉以後,本宗遂告沉寂。

又法朗之門下,另有慧均(作四論玄義)者,及系統不詳之碩法師(作三論疏、三論遊意),亦皆為一時之三論碩學。除上記古三論之正系外,另有傍系之四論宗,即以中、百、十二門論之外,另加大智度論,合為四論,而以之為其宗說之要典,倡此宗最著者為曇鸞。

(三)朝鮮:於南北朝時復興我國三論宗之道朗本即高麗國遼東城人,於其入關之前,已具有三論之素養。此外,日本欽明、推古朝代,由高麗、百濟前往日本之貢僧,皆為通達三論與成實之學者,其中高麗之慧灌為吉藏之弟子,後為日本三論宗之鼻祖。可知高麗、百濟之傳入空論之義(屬於古三論),為時甚早。

 
新羅之三論研究屬於日照所傳之新三論,乃伴隨華嚴宗之傳播而起。元曉係與法藏共受日照之新三論,著有掌珍論宗要、三論宗要等書。又依三國遺事卷四載,義湘曾由勝詮處得法藏之著書,授與門弟子,故知新三論之法義,亦有由義湘所傳介者。此外,古三論學者之著書,在當時亦已傳抵新羅。

(四)至於日本,則係由吉藏之高麗弟子慧灌經高麗傳至日本(625),此後其法孫智藏又來唐學三論學說,返國傳布,形成元興寺、大安寺二流派。唯三論入日本後,因與唯識競爭,已失其本真,如勤操、玄叡、隆海諸師以三論破唯識,襲用天台權實之說即是。

本宗之教義:主要為破邪顯正、真俗二諦、八不中道等三科。中、百、十二門論均不出破邪顯正二轍。依大乘玄論,有得是邪,無得是正,破邪即破除「有所得」之見解,顯正即彰顯「無所得」之空理,惟所謂破邪顯正,通常指破捨邪見以顯取他正,本宗則是破邪之外,無別顯正,破邪即顯正。顯正乃顯四句、絕百非、言亡慮絕之無所得中道,為令眾生領悟此無所得之理體,於無名相中,強設名相,而說真俗二諦,真俗二諦即詮顯無所得理之言教。是故,中論特以「八不」闡明二諦之義。所謂八不,即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出、不來。蓋稱邪者,雖有種種之別,然可總稱為「一切有所得」之見解;別而言之,則不出「生滅常斷一異出來」等四雙八計,破除此八計之邪迷,以詮顯無得之正觀,即是八不中道。

本宗破除一切有所得之見解,以無所得為宗旨,故不於釋迦一代之教法立權實真假,或分淺深優劣,然為因應眾生根機,仍立二藏、三輪之教判。二藏,即聲聞藏、菩薩藏;三輪,即根本法輪(即華嚴經)、枝末法輪(華嚴之後,法華以前一切諸大小乘經)、攝末歸本法輪(即法華經)。〔三論玄義、法華玄論卷一、卷三、法華遊意卷上、中觀論疏卷一本、卷一末、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大乘三論大義鈔卷一〕(參閱「二諦」244、「四論宗」1836、「吉藏」2242、「龍樹」6393)p676

本文出處:《佛光大辭典查詢》http://etext.fgs.org.tw/search.htm

---------------------------------------------------------------
鳩摩羅什大師5.jpg

2. 中國三論宗傳承及其發展

(一)三論宗思想的淵源

隋代繼承了北周的統治,一開頭就改變了周武破佛的政策,而重新提倡佛教。在隋一代四十多年時間,佛教重新擡頭的狀況是相當厲害的。新造的寺院達到三千九百餘所,重新度僧二十三萬六千餘人,寫經和修補舊經六百五十八藏,造像十一萬軀(見《法苑珠林》卷一百)。但對於佛學有影響的,卻是以長安爲中心而建立教學系統的一件事。這是在當時流行的學派中,選出著名的學者,集中於通都大邑,分爲五衆(五個集團),每衆立一衆主,負擔教學責任。開皇十六、七年間,長安五衆的衆主可考的是︰涅槃衆主法總、童真、善胄,地論衆主慧遷、靈璨,大論衆主法彥、寶襲、智隱,講律衆主洪遵,禪門衆主法應(此中地論是宗《華嚴經》,大論即《智度論》,是宗《大品般若經》的)。從這上面可以看出當時學風轉移的趨勢。隋代以前,佛學界曾經有過輕經重論以緻混同大小乘的情況(這可參考周顒〈鈔成實論序〉),五衆一立,就矯正了這種偏失,同時也使它們互相接觸,參酌義理,自然得著折衷的結論。另一方面,當時新興的學說,像南方真諦所說而由曇遷北傳的《攝論》,北方羅什所說而由僧朗南傳的三論等,都沒有來得及立爲學宗,但因爲受了國家重視其他學說的刺激,也都很快地發展起來,吸取時論優點,而另成獨立的派別。

原來大乘佛學的初傳中國,是以《般若經》一類理論爲基礎的,經過鳩摩羅什的翻譯宏通,一轉而有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的說法。般若理論強調宇宙萬法的當體性空,破除由於假名(即概念)認識所執著的實在;而三論的立說則更發揚了性空而無礙於緣起的中道精神。羅什的時代恰當亂世,後來他的學說傳承不大明瞭,不過傳承的正宗在於僧睿、僧肇等系是無疑的。僧睿一系初傳僧導,再傳曇濟,就不再專講三論,而兼宏《成實》(舊說曇濟得法於道生,傳法於道朗,再傳僧詮,這都錯誤,不可信)。這大概因爲三論的止觀方法難詳(例如三論裏有關止觀的《中論》〈觀法品〉就因翻譯的文義淩亂而無法運用),不如《成實論》所說的次第可據,所以開了個方便,就用《成實》來作中觀的階梯。但一經提倡,人們便不能很好地辨別學說性質的大小、權實,反成爲喧賓奪主的情勢。倒是僧肇一系,雖不甚發達,卻保持了理論上的純粹性。他們的重要思想,像‘性空自虛’、‘立處皆真’等(詳見僧肇《不真空論》),都由遼東僧朗在北方得著傳授,劉宋末年來到江南,其後依止法度住在攝山(棲霞山),傳法僧詮,保存未失。詮門多才,著名的有‘四友’,各各具有獨到之處。其中思辯俱優的上首是四句朗(法朗),次爲領悟辯(智辯),三爲文章勇(慧勇),四爲得意布(慧布)。就由這些人大弘其說而構成一個規模。它的特點是︰(一)離開了《成實》的夾雜思想,成功純粹的三論學;(二)溝通了《涅槃》、《法華》等大乘經典的思想;(三)建立了不著兩邊也就是辯證的思想方法;(四)發揮了不真空(假名即空)的中道思想。這樣便爲三論宗開創奠定了基礎。

吉藏3.jpg

(二)創宗者吉藏

三論的學說傳到吉藏,便打開了局面,成爲一大宗派。吉藏是安息僑民,梁武帝太清三年(549)生於金陵,那時恰巧真諦在金陵,吉藏的父親攜去謁見,真諦便給他取名吉藏。他又時常跟著父親去聽興皇寺法朗的講說,很能領悟,七歲,便從朗出家,一直留在那裏受教。十九歲,他的學問就有了成就,替法朗複講,發揮辯才,博得大衆的佩服。隋朝取得百越(浙江、福建一帶地區)以後,他曾移住會稽的嘉祥寺一個時期,因此後人也稱他做嘉祥大師。隋煬帝大業初年,他受請到北方,住在長安日嚴寺。這一段時間,他完成了三論的注疏(《中論疏》是仁壽二年所出,《百論疏》、《十二門論疏》大業四年出),創立了三論宗。唐初武德年間,僧制腐敗,唐高祖在長安設立十大德來綱維僧衆,吉藏也在當選之列。但不久,武德六年(623),他便死了,享年七十五歲。

綜合吉藏的一生來看,他從小(七歲到十九歲)即在義學爭論的環境中成長,所以養成一種好辯的脾氣。當他創宗的時期(大業四年前後),對於一代的地持論師、十地論師、攝論師諸家,都是毫不容情地縱橫破斥。又和當時全國五衆的第一摩訶衍匠且是三國論師(曾受過齊、梁、周三代尊崇的)的僧粲公開辯論了幾天,數番往複,終於取得了勝利。另一方面,由於他很早就顯露頭角,經常受著皇室的禮遇,便又養成他的驕慢性格。他對信徒,很能因物開剖,所以財施填積,凡有所營,無不成就。卻是在小節上,任性不拘,所以後人批評他是愛狎風流,貞素所譏。臨終,他還作了篇文章︰〈死不怖論〉才死。另外,他生當世亂極烈的時候,很多寺院都荒廢了,他帶著人到處去搜羅文疏寫本,積滿了三間屋子,所以他目學(瀏覽涉獵)的長處,是過人的。他的著書徵引廣博,如《百論疏》裏引到的僧睿〈成實論序〉,保存了有關馬鳴、龍樹年代的珍貴資料,就是當時佚文重被發現之一例。吉藏有了這樣特殊的憑借,又有犀利的見解,他創宗的議論表現於各種著述中,會縱橫自在獨步當時,並不是偶然的。

三論宗由吉藏開創以後,幫他恢宏的有他同門的慧均和弟子慧遠。他門下知名的還有智拔、智凱、智命等。又有碩法師,傳元康,再傳道慈,成爲日本三論宗的正傳。但是三論宗在中國因爲天臺、慈恩各宗和它相競,不久就漸趨衰微,反不如日本流傳的久遠。

(三)宗本義的二諦說

三論原屬印度大乘佛學中觀一系。到後來,印度中觀系學說的特點,表現在用‘二諦’(對於真理的一種相對的說法)爲中心來組織一切理論(見義淨《金剛經論釋》附錄贊述),但是中國的三論宗在開創時就已特別發揮到這層義理。這一方面由於吉藏見解的深刻,另一方面也是受了那時江左流行的成實師學說刺激而然。成實的議論是介乎大小乘之間,它不僅主張人空,還主張法空,而以滅卻假名、法、空三種心爲究竟,這是一般小乘學說(從前譯傳到中國來的)裏所不曾見到的。它又強調‘中道’理論,對於宇宙萬象的法體有無、假實,不作定說,卻主張離了這些邊見歸于中道,這又是一般小乘學說所不能企及的。作爲這些義理的根本,成實師卻提出了對於二諦的相對看法即是‘二諦’的論門(參照《成實論》卷二〈論門品〉)。因此,在成實學說最流行時期的梁代,有關二諦的解釋非常複雜,像梁·昭明太子辯證二諦義,答覆二十二家的問題,可見一斑(參照道宣《廣弘明集》卷二十一)。在那些二諦說中間,最重要的要算當時的三大家──莊嚴僧旻、開善智藏、龍光道綽所說了(其先還有光宅法雲一家,因爲他的《法華義疏》特別流行,信奉他成實說的反而減少了,所以不再舉他)。三大家都主張《成實論》通於大乘,正是那一時代的成實師代表人物。他們看二諦是可以相即(或者說統一)的。不過,如何相即,三家的看法並不一緻。莊嚴主張互爲說,二諦互爲其體,也就是說真假兩諦體一而用二,所以這種相即是不異的即。開善主張中道說,以爲二諦同出一源,同以不二中道爲體;這也就是說各各與中道相即,所以他們講的即是即是的即。龍光的主張又不同,他作異體說,以爲二諦相待、相依,這樣來構成它們的相即,這種即實際是不離的即。在三論宗看來,這些說法都不正確。其初,不管他們說的是同體或異體,但都承認有個實體存在,這就成爲‘性實’的說法,而根本和‘性空’的精神相反。其次,他們所謂真諦和俗諦,完全在境界或道理上分別,而境界和道理上說真說俗便會分出界畔,根本談不到純粹的相即。這是三論宗對於那些說法的總批評。

那末,二諦應該怎樣解釋呢?據三論宗講這應看成因緣相待而有的分別,所以隻有假名,並無實體。這又應看作是對機立說而屬於言教方面的事。這就和成實師偏說境理的議論相反了。如問,三論宗這種說法的根據何在?第一,《中論》〈觀四諦品〉有這樣兩個頌︰‘諸佛依二諦,爲衆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由此可見二諦完全是屬於言教形式的。至於怎樣爲諦?諦是實在。說法雖異,而所對不同,不妨都成真實。所以青目解釋這兩頌說,世俗諦明虛妄法,但對於世間是實在,第一義諦明法空,但對於聖人是實在。《中論》的說法如此,另外《百論》的說法也是如此。《百論》的〈破空品〉說︰‘諸佛說法常依俗諦、第一義諦,是二皆實,非妄語也。’這些即是三論宗二諦理論的根據。由此,三論宗的二諦說裏有‘於諦’的名目,這指於世間爲實,於聖人爲實,由所對成諦而言。又有‘教諦’的名目,這指依所對說真實的言教才屬諦的當體而言(有關二諦的各種理論,詳見吉藏《二諦章》)。總之,三論宗是要用對緣假說的二諦方便來顯示諸法實相的無礙、性空,所以,對於以境理爲諦的偏見來說言教的諦,其實並不執定言教(有這一層,便和廣州大亮法師所說決定以言教爲諦的不同)。另外,顯示方便,雖用相待的二門,而所顯的實相終歸於不二(有這一層,便和成實諸師勉強用相即的說法統一二諦的又不同)。這些都是三論宗說二諦的旨趣。

(四)判教和中觀

三論宗在判教和觀行方面,也是依據言教二諦和實相無得的論點立說的。這一宗看佛的所有言教一律平等,並無高下。因爲言教是應病與藥,各有所適,既然都能治病,也就沒有價值的不同了。這可以說,到了究竟,顯理無二,免於有得,和他們無得的主張是極符合的。從另一方面看,佛說的言教,既然各於所對是實,就不妨加以區別,而有二藏(菩薩藏和聲聞藏也就是大乘和小乘)。有時還可以分判爲三輪︰第一,根本*輪是佛最初所說的《華嚴》,此經談一因一果,舉出一乘爲根本。其次,由於根本說法不能普遍適用,便有大小乘各種經典,由一乘開而爲三乘,這是枝末*輪。第三,究竟*輪是佛最後之說,即《法華》、《涅槃》的會三乘歸於一乘。這樣的解釋,把當時流行的重要思想像《十地》、《法華》、《涅槃》,乃至《大品》、《維摩》等都融攝無遺,不過依然貫徹了言教平等的精神。特別是以《大品》對《法華》等來說,當時的成實論師和十地論師們也嘗有意地予以抑揚的批評。像成實論師以四時或五時來判教,將《大品》等般若看成第二時,十地論師以三宗或四宗來判教,又將《大品》作爲第二宗舍相教,而三論則屬於第三不真宗。總歸一句話,般若、三論都是不究竟的。三論宗完全不這樣看。他們以爲,各種大乘所說無不歸於究竟,隻是義理有正明,有傍明。像《般若》廣破有所得,正明無依無得,佛性、一乘等義都屬傍明。《法華》正明一因一果的一乘,而無所得和佛性都歸傍義。同樣地,《涅槃》正明佛性常住,而傍及一乘和無得。並且這些經對機不同,還有意地互相開辟,這就無礙於它們的會歸一趣,等無高下了。由此可見,三論宗的判教和一般從擡高自宗地位出發的完全不同。

再說觀行,三論宗以證得中道爲標準,建立‘中觀’法門,而入手處便採取《中論》篇首緣起頌所說的‘八不’看法。這是要從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的八方面去體會緣起的意義,從而認清諸緣起法的實際,在離染趨淨的過程裏能正確地運用它們,以達到究竟。‘八不’的看法可以有種種安排,扼要地說,不外於五句、三式,也就是聯系著二諦、中道來作區別。所謂五句;從實生實滅看爲單純的俗諦(一句),從不生不滅看爲單純的真諦(二句),從假設的生滅看爲俗諦中道(三句),從假設的不生不滅看爲真諦中道(四句),最後超過了這些,由非生滅非不生滅兩方面結合了二諦來看爲二諦合明中道(五句)。這裏面的三句中道還可以詳細些說,生滅都是因緣假名,所以說生,生而不起,說滅,滅而不失,這樣理會不生不滅,即是俗諦中道。和俗諦的假名生滅相待而有真諦的不生不滅,假名生滅既非生滅,所待的真諦假不生滅也非不生滅,這是真諦中道。有爲俗諦假說生滅,空性真諦不生不滅,兩者不離,生滅而不生滅,不生滅而生滅,這樣構成非生滅非不生滅,即是二諦合明中道。如此解釋,也是和成實論師們執有實理來說三種中道是判然兩途的。至於所謂三式︰若其先著重有實法,空實而成假,這是第一式。並假亦空,是第二式。不待空空而即假成空,是第三式。這又和當時周顒所傳的‘不空假名’、‘空假名’、‘不真空’三宗的說法相當。最後所說即假成空或者不真空,即《肇論》所說‘立處皆真’,這原是關河正傳(指羅什在關中提倡的正義),三論宗的中觀法門講到究竟處,當然會歸結到這上面的。

(五)歸於無得的方法論

三論宗用來思辨和批評一切的,是‘破而不立’的方法,他們不留一點執著爲他人所破。這樣歸於無得的方法乃淵源於印度中觀的理論。龍樹《中論》第四品末尾有兩個頌說︰‘若人有問者,離空而欲答,是則不成答,俱同於彼疑。若人有難問,離空說其過,是不成難問,俱同於彼疑。’頌文的大意是,在以空無自性爲根據的這一大前提下,盡管立論爭辯時所舉不能概括淨盡,但意之所至,無不包含,再不會有例外來作爲反對的論證。這正同《廣百論》所說︰‘真實觀一法,諸法不二相,諦了是空已,則見一切空。’所以青目解釋《中論》那兩個頌,用總結的口氣說,這是依據空性解說一切的樞紐。三論宗的破而不立,正符合這層意思。或者有人疑惑,假使破了他宗而自無所立,豈不是落空了嗎?這也不然。因爲破邪即是顯正,邪執若盡,當然正義會完全顯露。所以三論宗雖不主張破外有立,但於邪正的區別卻極嚴格。這裏所謂邪執,從外學、小乘到大乘,凡到了最後主張有少分所得的,一概歸在其中。就中國一方面言,外學最重要的是道家(這對佛家而說爲最要),小乘是當時的毗曇、成實,大乘即地論、攝論、地持諸師。依著吉藏的《三論玄義》所說,一切有得的議論大都從本體論方面立說。如道家之說‘太虛’爲萬有本源,意謂以無爲本,有生於無,此即‘本無論’。極至大乘地論攝論諸師說有‘真心’、‘藏識’,亦複同於實體。由三論家看來,這些議論分別都屬假名,其實無得。再講‘正義’,有人法兩部分。依人而說正,是出自龍樹所說,龍樹創興大乘是最契合佛意的。依法而說正,內外俱冥(內外議論概不滯著),大小同寂(大小乘說也無偏執),這才能符合正理,發起正觀,滅除戲論斷卻苦輪,而達到佛家理想的境地。如此立說,當然是極端發揮般若無所得的義理的。

無所得,就執著的對象自性不實而言,它與無塵(即唯識無實所緣)很相似。當時主張無塵學說的,有新起的攝論師。《攝論》爲真諦晚年在嶺南很用心的一部譯籍,經過他的解說、宏揚,弟子輩像僧宗、慧愷等,都能完全瞭解論意,並曾到建康一帶地方傳播,但被厄于成實、三論諸師,其說不行。一直到了隋初,曇遷躲避北周法難來南方,從桂州刺史蔣君的家裏得著傳授,後應隋文帝的召請,住在長安大興善寺,開始講傳此論。當時的人以爲創聞,一班耆宿大德如慧遠(六十五歲)、慧藏(六十六歲)、僧休、寶鉦、洪遵(五十八歲)、以至高年的曇延(七十二歲)都在那裏橫經稟義,真屬盛極一時,因此北方《攝論》的學說非常流行。至大業初年,吉藏也到了長安,他想和在江左一樣,用三論來壓制《攝論》,於是雙方思想起了沖突。特別是三論主張無得,好像類似《攝論》的無塵,關於這一層更不能不嚴格地表示態度,避免混同。因此,吉藏作《百論疏》,在〈破塵〉一品的前面加上個通論,名爲‘破塵品要觀’。大意說,塵(意識的對象)由想立,三論的正觀是破想不破法,想息而法亡。這和小乘的析塵觀以爲對像是從鄰虛(即極微)所合成的不同,也和大乘的唯識觀說塵由識現的不同。因爲小乘看塵是實在的,大乘看識是實在的,一概歸於有所得,完全和三論的基本理論相反。至於大乘唯識觀的觀塵觀識,顯然有先後次第,這和三論的主張塵識同時破斥也屬兩途。所以,三論宗對於攝論師說的批評是,一往之談,未得究竟。這樣算是很扼要地劃清了兩家學說的界限。

(六)典據方面的略評

三論宗學說的要點,前面已經列舉,現在從典據和思想兩方面分別略加批評:

首先在典據上,三論宗是反對成實和攝論師而主張歸於無所得的。《成實》一論,性質比較特別。依照玄暢替《成實》作者訶梨跋摩(師子鎧)所做的傳記說,跋摩先研究了《迦旃論》(即迦旃延尼子所著《發智論》,是說一切有部的根本論典)宗旨,以爲都是枝末之談,無關教化的本源,於是去跟僧祇部論師尋究根本,澄汰五部,商略異端,而著成這部論書。這說明《成實》思想的來源在於僧祇。從律家所傳的源流看,僧祇原屬一類的分別說部,並非單純的大衆部。分別說的理論在印度本土沒有盛行,隻流布於錫蘭。所以後來從印度本土傳播的大小乘典籍都沒有《成實》思想的痕跡,而我國學者也始終不能明白它的真相,甚至有人還認它爲大乘之說。現在用錫蘭方面的文獻資料,比較並按實《成實》所說的義理,先舉滅三心爲滅諦一義而言,分別說部原來主張有有情空和行空(這些等於別處所說我空和法空);諸蘊上面沒有所謂有情這一法相是有情空,進而諸蘊亦不成有爲相是行空,因爲在滅定和無餘涅槃的狀態中諸蘊也是不存在的。這些恰恰是成實家所說滅三心的注腳。說沒有有情即滅假名心,說諸蘊不成有爲法即滅法心,滅了有爲入無餘涅槃,就連空心也沒有了。分別說部雖未明說滅空心,但含有這樣的意思是可以推論到的。因此,小乘的學說裏不但有我空,也有法空,隻是它的究竟趨於斷滅而已。中國當時的學者因爲看到地論、攝論等說小乘不知法空,所以誤會《成實論》通於大乘。惟有吉藏依據三論的思想論斷《成實》決定是小乘之說。雖然《成實》也談到無得是究竟,但是先有有情、法、空三者之可得,而後歸趨於無。大乘不然,始終以無所得作方便,根本和小乘是兩途。關於這些議論,我們從典據上刊定,吉藏的見解完全正確。

其次,三論宗主張二諦應從言教方面說,而不可依境理分判。《中論》、《百論》,自然是這種說法的依據,如果比較《成實》所談,它的實際意義益能顯露。《成實論》裏,也嘗從言教一方面說二諦,像〈十號品〉說︰‘佛有二種語法,一依世諦,一依第一義諦,如來依此二諦說故所言皆實。又佛不說世諦是第一義諦,不說第一義諦是世諦,是故二言皆不相違。’這些是講,二諦各別當理,而不相混雜。要問,什麽是世諦?什麽是第一義諦?《成實論》〈論門品〉說︰‘論有二門,(一)世界門,(二)第一義門,以世界門故說有我,第一義門皆說空無。’現在推究《成實》這樣思想的來源,也在分別說部的主張裏。如錫蘭所傳《論事》的〈大品〉第一章說,佛有二種說法,一爲俗說,一爲真說。如說有情、天、梵等名相,都屬俗說,如說無常等、蘊處界等、念住等,則屬真說。有些人可從真說得益,那末,就爲他們先真而後俗;假使能由俗得益,就爲他們先俗而後真。不管說俗或說真,都是真實。第一種真實稱爲‘假設言說諦’,它的內容是一般世間所承認的尋常道理;第二種真實稱爲‘真實言說諦’,它的內容是諸法的如是相。這些話,正可用來解釋《成實》的二諦說,並還看得出《成實》二諦所詮的是二。更進一層,也可以明白三論宗以言教分別二諦,實際和《成實》不同,它所詮的卻是一事,故說不從境理方面立論,隻有解釋義理的方式才分別得出真俗。因此,三論宗對於《中論》裏有名的‘三是偈’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爲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作這樣的說明︰第一句解釋假有即是俗諦,第二句解釋真無即是第一義諦,這兩種都是言說,都是假設方便,方便即中道,因爲中道要由方便才能悟入的。三論宗如此解釋,典據上也算大體正確,不過關於假名一層說得還不透徹。偈文裏的假名原作‘取因施設’,取即是受(感覺),由根和境相對而有所見聞覺知皆謂之受,以受爲因的施設相當於認識論上面的表像,由此進一步發展才有概念。三是偈的第一句泛指一切事物,第二句說無實性,第三句說隻有假像。無實和假像兩義相反而相成,這正是中觀的宗旨所在,而三論宗那樣解釋卻將它遺漏了,未免是種缺點。

最後,三論宗針對著攝論師說破想不破法,舉陽焰水想作譬喻,以爲渴鹿見到陽焰誤認爲水,其實隻有水想,而水的幻象如能去掉,顛倒分別就可消滅,因爲能分別和所分別原是一同起息,用不著像攝論家那樣講唯識無境而去境存識的。這一種說法,我們從《攝論》的本意上看,並不十分符合。攝論師真正的唯識說原將唯識覺看成境界覺一樣,也是勢在必去的。他們嘗說,這像暗中見繩,顯現像蛇,蛇覺去了之後,繩覺也應消滅,因爲繩子從好多細縷合成,同樣的不實在,所以攝論師對識並不保留。並且識所緣的境界也不像三論宗所想像的那樣簡單,可以和想一同消滅。就以像水的陽焰來說吧,水雖不真實,但在空氣裏,有那種動搖不定的光景,決非息了水想就會不存在的。關於這一層,本應有個交代,而三論宗忽略了,所以他們那種說法並不完備。這些是從典據方面對三論宗所作的略評。

(七)思想方面的略評

講三論宗的思想怎樣從舊的思想發展而成,這在前面已經講過了,它是直接淵源於僧肇‘不真空’的學說的。不真空意謂假空相即,所以會將真俗二諦說成同緣一境,又會發生去想存真以及除分別即顯實相等等的說法,這些都可看成思想上自然的開展。不過,大乘佛學的真正精神不但在去想除分別,而應該反轉來依據無所得的實相更有所爲,所以說認識實相隻是方便尚非究竟。三論宗的思想並沒有重視這一層,就像他們解說假名,僅僅泛指‘名假’(《般若經》所說三假之一),至於實證以後運用假名來說教的‘善權假’或‘教授假’(也是三假之一)卻沒有特別提出,以緻有時否定概念(即名字)的作用而趨向消極,說到實相常強調離言忘慮,在實踐上也專向這一邊推進(其詳見‘破塵品要觀’),不免有些偏失。

再講到有關那一時代社會意識的反映,當三論宗思想醞釀的時候,北方佛教學者間本有一種改革佛教的要求,因爲佛教傳來中國,表面爲大乘理論,而實際不脫小乘行徑,一向是退隱的、山林的。道教興起之後,找到這一弱點,對佛教痛加攻擊,以爲佛教破壞身、家、國,可稱三破。另一方面,由於佛教得著世俗大衆的信仰,經濟上逐漸構成寺院地主的形態,又爲逃避國家賦稅的處所,就會影響到一般社會經濟。所以北周的當政者武帝由於衛元嵩的提議,發生改革佛教的念頭,主張‘一切皆道’,即謂真正的道無處不在,並不必拘泥出家的形式。換句話說,他就是要藉口提倡大乘的精神來推翻佛教當時的制度。這件事經過七年的爭論(從北周·天和元年到建德三年,即567~574),最後決定實行毀像焚經,使僧尼還俗,算是中國佛教史上第二次的破佛(當時表面上連道教一齊廢棄,但另立‘通道觀’,以道教徒主持它,而收容蓄發的菩薩僧)。又過三年到建德六年(577),北周滅了北齊,連北齊的佛教一併破壞,當時還俗的僧人多至三百餘萬。這一事件發展至此可說達於頂點,影響所及,不能不激起當時佛教徒對于現實改變看法,因之佛家學說中的實相觀念,曾在各大家的思想上有再加認識的共同趨勢。不過,三論宗對這一點,依舊走了消極的道路。這應該是,吉藏本人置身江南,對於北方法難並沒有痛切的感覺,而越時不久,隋朝又統治了全國,重新提倡佛教,恢複了寺院原來在社會經濟上的地位,這樣很容易使人感覺現實是可以維持舊狀,而對於實相的解釋不期然就偏向保守了(像‘立處皆真’的理論每每會被誤解爲存在的都有價值,這就便於主張維持現狀的有所藉口,而佛學裏一些從虛妄評價上不承認現狀的積極思想,如當時攝論師所傳播的,反而處處遭受壓制不得發揚了)。由這上面,我們也可理會三論宗思想短長之一斑。

[參考資料] 《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三論典籍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7}、{48});《日本佛教史綱》(《世界佛學名著譯叢》{53});大容譯《古三論宗的傳承》(諦觀雜志第五、六期);平井俊榮著·許明銀譯《中國三論宗的曆史性格》(諦觀雜志第三十~三十三期);前田慧雲《三論宗綱要》;《中國般若思想史研究──吉藏と三論學派》;安井廣濟《中觀思想の研究》;丸山孝雄《法華教學研究序說──吉藏における受容と展開》;Richard H. Robinson《Early Ma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

本文出處:《中國三論宗傳承及其發展介》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8140

---------------------------------------------------------------

 樓主| 發表於 2012-2-14 00:21 | 顯示全部樓層
佛教各宗大意A.JPG
---------------------------------------------------------------

三、【三論宗─大意】

---------------------------------------------------------------

三論宗大意

黃懺華居士編述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此宗之名稱及其略史

此宗依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開宗,故名三論宗。以教義大都依於般若,一名般若宗,又其所顯大分空義,亦稱大乘空宗。佛滅後七百年頃,龍樹論師,依摩訶般若,以無得正觀為宗,造無畏論十萬偈,說諸法皆空不可得之法門。次從無畏論中,拈示八不一頌,縱橫分合,成五百偈,立二十七觀門,說八不中道,即無所得中道,是為中論,又就中論內,擇其精玄,成十二略觀門,開示般若正觀,剋證中道法性,是為十二門論。其弟子提婆論師,繼體紹述,復演二十品百首廬義,妙弘此宗,正破外道,兼破內道之執,是為百論。龍樹有弟子二人,一曰龍智,一曰提婆。此二大論師,並肩施化,龍智傳之清辨,清辨傳之智光,智光傳之師子光。提婆傳之羅侯羅多,羅侯傳之須利耶蘇摩,須利耶蘇摩傳之鳩摩羅什。羅什三藏來中國,盡譯三論,是為此土三論之首祖。羅什有上足弟子十人,曰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曇影、慧嚴、慧觀、僧碧、道常、道標,謂之什門十哲。僧肇傳之河西道朗,道朗傳之攝山僧詮,僧詮傳之興皇法朗。羅什既譯三論,什門之學者,各敷講之;然研鑽不精,道統不純,至僧詮法朗,始專弘三論。法朗傳之吉藏,是為嘉祥大師。三論至嘉祥而其宗極盛,亦至嘉祥而其義略變,於是一宗分為新古。嘉祥已前,名古三論,亦名北地三論。嘉祥已後,名新三論,亦名南地三論。諸祖中特定嘉祥為太祖,唐惠遠智拔惠喻法影諸德,皆盛汲其流者也。北方又如龍樹之智度論,稱四論宗,惟不盛。

第二章  此宗之教判

華嚴玄談,承慧苑刊定記之說,言羅什三藏有一音教刊,至嘉祥大師,在新三論,依涅槃經及智度地持正觀等論,立二藏,又依法華經信解品,立三輪。以判釋釋迦如來.一代之教法。言三輪者,一根本法輪,華嚴經也。佛始成正覺華嚴會之說法,純為菩薩開一因一果法門。二枝末法輪,小乘諸經乃至方等般若諸大乘經也。薄福鈍根之機類,不堪聞一因一果,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三攝未歸本法輪,法華經也。四十餘年,說三乘教,至法華會,始得會彼三乘,歸於一道;如中論疏云:十方諸佛及釋迦一化,凡有三輪。一根本法輪,謂一乘教也。二枝末法輪之教,眾生不堪聞一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三從一起,故稱枝末也。三攝末歸本,會彼三乘,同歸一極,此之三門,無教不收,無理不攝。

言二藏者,一聲聞藏,即小乘教。二菩薩藏,即大乘教。二藏非於三輪外有別體,不過簡別赴大機之菩薩,稱赴小機之教法曰聲聞藏而已;如法華游意云:佛教雖復塵沙,今以二意往收,則事無不盡。一者赴小機說,名曰小乘,二者赴大機說,稱為大乘,而佛滅度後,結集法藏人,攝佛一切時說小乘,名聲聞藏。一切時說大乘者,名菩薩藏,即大小義分,淺深教別也。

以上為嘉祥所立教判,但據華嚴經探玄記,則天竺那爛陀寺智光論師,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立三時教。一初時,心境俱有,阿含經也。唯攝二乘人機。二第二時,境空心有,解深密經也。通攝大小二機。三第三時,心境俱空,般若經也,唯攝菩薩。如探玄云:智光論師,遠承文殊龍樹,近稟提婆清辨,依般若等經中觀等論,立三教,謂佛初鹿園,為諸小根說小乘法,明心境俱有。第二時中,為彼中根,說法相大乘,明境空心有唯識道理,以根猶劣,未能令入平等真空,故作是說。於第三時為上根說無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為真了義。

第三章  中論大綱

(第一)名義

此論立名,有廣有略,略但云中論。中者,實義,又中道義。唯此一理,名之為實。非有非空,則是中道。此論破一切虛妄偏邪,顯中道實相,故名中論;如中論疏云:斯文論中實之理,從所詮理實得名,故云中論;又三論玄義云:依文釋義者,中以實為義,中以正為義。中以實為義者;如涅槃釋本有今無偈云:我昔本無中道實義,是故現在有無量煩惱。叡師中論序云:以中為名者,照其實也。照,謂顯也。立於中名,為欲顯諸法實,故云照其實也。所言正者,華嚴云:正法性遠離一切言語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滅相。此之正法,即是中道。離偏曰中,對邪名正。肇公物不遷論云:正觀論曰,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故知中以正為義也。中道實相,非中不中,為令物得悟故,強立中名。如玄義云:諸法實相,非中非不中。無名相法,為眾生故,強名相說,欲令因此名以悟無名,是故說中以顯不中。所言廣者,加之以觀,云中觀論。中觀者,中道正觀。此有二義,一約能化,因中發觀,由觀宣論。二約所化,因論識中,因中發觀。要備三法,義乃圓足。如玄義云:能化次第者,中謂三世十方諸佛菩薩所行之道,故前明中。由此道故,發生諸佛菩薩正觀,故次明觀。由內有正觀,故佛宣之於口,名之為經。四依菩薩,宣之於口,目之為論也。約所化悟人次第者,稟教之徒,因論識中,因中發觀。若望於佛,因教識理,因理發觀也。

(第二)內容

此論總有二十七品,依如中論疏,初觀因緣已下二十五品,破大乘迷失,明大乘觀行。次觀十二因緣觀邪見二品,破小乘迷執,辨小乘觀行。後觀邪見品末二偈偶,重明大乘觀行,推功歸佛,其破大乘迷失明大乘觀行中,初觀因緣已下二十一品,被世間人法,明大乘觀行。後觀如來已下四品,被出世人法明大乘觀行,其破世間人法明大乘觀行中,初觀因緣已下十七品,破稟教邪迷,顯中道實相。次觀法一品,明得益。後觀時已下三品,重破邪迷,重明中道實相,其破稟教邪迷,顯中道實相中,初觀因緣已下七品,略破人法,明大乘觀行。次觀作作者已下十品,廣破人法,辨大乘觀行。

(第三)疏釋

此論本頌,龍樹造。釋論,此土譯本有四,一中論,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即此宗所依今本。二順中論,阿僧佉(無著)釋,元魏瞿曇般若譯。三般若燈論,分別照明(清辨)釋,唐波羅頗迦羅譯。四大乘中觀釋論,安慧釋,宋惟淨等譯。梵本有月稱疏,蕃本有佛護疏,月稱疏,及龍樹自注無畏疏。羅什譯出此論後,道融曇影等,作疏弘講,今皆亡逸不傳。現存者,有碩法師之三論游意義,吉藏之中觀論疏及三論文義大乘玄論等。

第二篇  此宗之教義

第一章  真俗二諦

一、總說

大小諸宗,多明二諦。然常途諸師,同以境理為諦,所謂約理二諦是也。此宗則自僧詮法朗已來,並明二諦非所證理所觀境,而是能詮之言教,所謂約教二諦是也;如二諦章云:次明二諦是教義,攝嶺興皇已來,□明二諦是教。所以山中師手本二諦疏云:二諦者,乃是表中道之妙教,窮文言之極說。道非有無,寄有無以顯道。理非一二,因一二以明理,故知二諦是教也,即他明二諦是二理二境。今明二諦即是教門,所以明二諦是教者,有二義,一者為對他,二者為釋經論,為對他明二諦是境,彼有四種法寶,言教法寶,境界法寶,無為果法寶,善業法寶。二諦即境界法寶,有佛無佛,常有此境,迷之即有六道紛然,悟之即有三乘十道,故二諦是迷悟之境。今對彼明二諦是教也。言釋經論者,中論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百論亦爾。諸佛常依二諦,是二皆實,不妄語也。大品經云: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又涅槃經云:世諦即第一義諦,隨順眾生故說有二諦。以經明二諦是教,故今一家明二諦是教也。教名諦者,蓋有數意,一者依實而說,故所說亦實,是故名諦。二者如來誠諦之言,是故名諦。三者說有無教,實能表道,是故名諦。四者說法實能利緣,是故名諦。五者說不顛倒,是故名諦;即所謂二諦者,表中道之妙教,窮文言之極說也。是故經云隨順眾生說於二諦,隨凡說有名俗諦,隨聖說空名真諦。然教者能表,理者所表。有無之教,表非有非無之理,非有非無之理,應有無之教。二不二,不二二,因二諦教悟不二,不二是所表,如因指得月,月是所表也,如玄論云:更就教諦中,復有三句,一能名諦,二所名諦,三亦能亦所名諦。言能名諦者,即是真俗二教,以能表道,故名諦。言所名諦者,真俗所表理實,故能表之教亦實,此從表實為名,亦能亦所者,即理教合說,非理即不教,非教即不理,理教因緣,此二皆實,故能所皆諦;即至道未曾真俗,為眾生故,作真俗名說。二諦未曾境教,為拔二理之見,明二諦非理,乃是力便教門。故以二諦為教,畢竟亦是適時而用之對緣假說。如中論疏云:問,攝山大師何故以二諦為教也。答,須深得此意,正道未曾真俗,為眾生故,作真俗名說,故以真俗為教,此是望正道為言也。二者拔由來二諦之見故,明二諦為教,由來理二諦根深,言二諦有兩理故成畫石二見,二心不可除(中略)。為拔二理之見,故言真之與俗皆是教也,至道未曾真俗,即末學者遂守二諦是教,還見投語作解,由來二諦是理,為理見。今二諦為教,復成教見,若得意者,境之與教,皆無妨也。以真俗通理,故名為教。真俗生智,即名為境。如來說二諦,故二諦為教。如來照二諦,即二諦為境。然二諦未曾境教,適時而用之。又玄論云:為對由來以理為諦故,對緣假說。

二、三種二諦

此宗更分二諦為於諦教諦二種。於者,所依義。於諦為所依,教諦為能依。如三論略章云:諦以審實為義(中略)。一者於實,二者教實。教實者,佛說有無二言,必能表道,必能應物,故名為實也。於實者,有於凡是實,無於聖是實,故名為實也。又二諦章云:諸法性空,世間顛倒謂有,於世人為實,名之為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空,於聖人是實,名之為諦,此即二於諦。諸佛依此而說,名為教諦也。於諦又分二種,一本於,又稱所依於諦。二末於,又稱迷教於諦。合為三種二諦,即一本於二諦,二教於二諦,三末於二諦。一本於二諦者,諸佛說法所依,有佛無佛,性相常住,萬法宛然之二諦也。二教於二諦者,諸佛依本於二諦,為所化者說真俗二諦之言教,能依之說法也。三末於二諦者,釋迦如來說真俗二諦,為表不二之道。然釋迦滅後,所化者於二諦言教,起迷見,或執有,或執空,所謂學教起迷也。如二諦章云:所依於諦是本,迷教於諦是末;所依於諦是本者,且約釋迦一化為論。釋迦未出之前,已有此二於諦,釋迦依此二諦,為眾生說法。何者,諸佛說法,無不依二諦,故發趾即依二諦而說,當知所依於諦是本也。迷教於諦是末者,眾生稟如來有無二諦教,作有無解成於,故此於諦在後也。

三、四重二諦

四重二諦,出中論疏及大乘玄論。初,有為俗諦,空為真諦,是為一重二諦。次,有空為俗,非空有為真,是為二重二諦。三,有空為二,非空有為不二,為俗。非二非不二,為真,是為三重二諦。四,此三種皆俗,言亡慮絕始名為真,是為四重二諦。所以立此四重二諦者,初第一重,對毘曇立實有實空二諦,明空有二諦。次第二重,對成論師:以假有假空為真俗二諦,明空有皆俗諦,非空有始為真諦。次第三重對大乘師以依他分別二為俗諦,依他無生分別無相不二真實性為真諦。明二不二皆俗諦,非二非不二始為真諦。次第四重,對大乘師以三性為俗諦,三無性非安立諦為真諦。明安立諦非安立諦皆俗諦,言亡慮絕始為真諦。

如前所述,此宗以為二諦唯是教門,不關境理,然亦有轉側適緣約理說二諦者,如羅什已下三代間及清辨智光等是也。

第二章  八不正觀

此宗以二諦總攝一切佛法,然二諦由八不而正。不悟八不,即不識二諦。不識二諦,即二慧不生。二慧不生,即有愛見煩惱,以煩惱故,即便有業,以有業故,即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故龍樹論師承瓔珞經佛母品又涅槃經師子吼品所說,標八不於中論初之歸敬頌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以示此論全篇之要旨。此頌首二句,蕃釋燈梵四本,皆作不滅不生不斷不常。無畏釋云:順結頌故,破有執故,先說不滅;又蕃本意譯此頌云:由正覺者說緣起不滅等,息戲論而寂滅,是諸說法者中勝,今此歸敬彼。又智度論云:如說諸法相偈,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因緣生法,滅諸戲論。又云: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非有非無。蓋生滅常斷一異來去八事四對者,諸法之假相,而眾生執為真實,墮於無因邪因斷常等邪見中,故龍樹論師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等。因緣合而法生,生若實有,則不應藉因緣,既藉因緣而生,即非實有,故不生。因緣離而法滅,先已無生,何得有滅,故不滅;既藉因緣,故不常。先有今無曰斷,既非先有,何得有斷,故不斷。因果不同,能所二義,故不一。因是果之因,果是因之果,無有二體。故不異。果不從外來,故不來,亦不從內出,故不出。中論更舉世間現見之穀芽等,以顯釋八不;謂離劫初穀,今穀不可得,故不生。若劫初穀滅,今不應有穀,故不滅。如穀芽時,種則變壞,故不常。從穀有芽,從芽有莖葉等,故不斷。穀不作芽,芽不作穀,故不一。芽名穀芽,不說樹芽,故不異。不見穀從餘處來,如鳥來栖樹,故不來。不見芽從穀出,如蛇從穴出,故不出。次嘉祥法師於八不十門義中,以八不正二諦。茲依中論疏及大乘玄論等,略述如下:

一不生不滅者,世諦生滅,非實生實滅。但由因緣生而假生,因緣滅而假滅。因緣生,雖生而不起。因緣滅,雖滅而不失。故生滅宛然,而不生不滅。不生不滅,名世諦中道。次對世諦生滅,明真諦不生滅。故此不生滅,非自不生滅。世諦生滅既假,真諦不生滅亦假。世諦假生滅,既非生滅。真諦假不生滅,亦非不生滅。故不生不滅宛然,而非不生非不滅。非不生非不滅,名真諦中道。次不生滅而生滅,為世諦。生滅而不生滅,為真諦。不生滅而生滅,即非生滅。生滅而不生滅,即非不生滅。非生滅非不生滅,名二諦合明中道。如是明生滅二句,餘句例此,但就世諦明之。二不斷不常者,於上不生不滅,知世諦因果相生,非性實生滅,猶未免因中有果無果等失。如僧佉計自性是常,從自性生大,從大生意等,此即執於常義。衛世師執一切世間知無知物,從二微塵次第生,一切法無彼者無和合者。無和合者,即謂因滅果生,此即執於斷義。佛法內薩婆多部,明三世常有,亦是常義。大眾部執三世無,亦是斷義。今明因果依因緣而起,唯是假名,不可說定有因緣和合先後等,亦不可說定無因緣和合先後等,即雖世諦假名,說有常斷,而假常不可名常,假斷不可名斷,不常不斷,名為中道。三不一不異者,世諦雖離性實生滅及決定斷常。然如僧佉言一切法一,又大眾部言因果一體,如轉種子為芽等,乃至衛世師言一切法異,又上座部言因果異體,如種子芽各一物等,並壞世諦因果中道。今明眾因緣生法,因果不同,能所二義,故非一。因是果之因,果是因之果,故非異。不一不異,名為中道。四不來不出者,雖聞上六不,而終謂決定有果。如塗灰外道等,計眾生之苦樂,萬物之生滅,皆從自在天來,此外來義也;又尼犍陀若提子等,計苦樂之果,皆是我之自作我之自受,此內出義也;又如毘曇計木有火性。從於火性,以成事火,內出義也。僧佉計自性是常,亦同此執。成實明木無火性,但假緣生,外來義也。衛世師計二微和合,亦同此執,如是來出並壞世諦因果中道。今明眾因緣生法,不偏在因,故不從內出,亦不偏在緣,故不從外來;不來不出,名為中道。如是以八不總破一切有所得之迷執,顯中道實相。如中論疏云:洗顛倒之病,令畢竟無遺,即是中實,故云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來不出不斷不常也。故古人云:八不妙理之風,拂妄想戲論之塵,無得正觀之月,浮一實中道之水。

第三章  中道實義

已上舉二諦八不,顯中道實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若存有所得心,即是邪道。茲再舉此宗所說中道實相以補之。如中論云:諸有所得皆息,戲論皆滅。戲論滅故,通達諸法實相,得安隱道。從因緣品來,分別推求,諸法有亦無,無亦無,有無亦無,非有非無亦無,是名諸法實相,亦名如法性實際涅槃。又十二門論疏云:不內不外,不人不法,非緣非觀,不實不虛,非得非失,故名實相。又百論疏云:橫論萬法,豎辨四句,皆是想心所見。超四句,絕百非,是名諸法實相。又三論玄義言隨義對緣,有一中二中三中四中等一中者,一道清淨更無二道,所謂一道即一中道。二中者,世諦中,真諦中。三中者,二諦中,及非真非俗中。四中者,對偏中,盡偏中,絕待中,成假中。對偏中者,所言中道,唯是為治大小學人斷常偏病,且說中道,故稱之為對偏中。盡偏中者,對偏說中,偏病若盡,即名中道,故稱之為盡偏中。大乘玄論謂之對邪中,意謂對治偏邪即中道也。絕對中者,本對偏病有中,偏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故稱之為絕對中。大乘玄論謂之實義中,意即絕對中者,謂中道之實義也。成假中者,正道未曾有無,為化眾生,假說有無,故以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如此之中,為成於假,故稱之為成假中,可以想見此宗所說中道實相之意義,即所謂中道實相者,非有非空非中非不中之無名相法,但為引導眾生故,寄中以宣之。

第四章  緣生無性

中論疏又言一切法皆畢竟空,是名諸法實相,所謂畢竟空,亦即無所得意,即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也。現見世出世間為無為等一切諸法,森然羅列,所以言諸法畢竟空者,以其從因緣生故。因緣生即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空故。因緣有內外二種;外因緣者,外法皆假緣生,如泥團轉繩陶師等眾緣,和合生瓶。縷綖機杼織師等眾緣,和合生毯,乃至種子地水火風虛空時節人功等眾緣,和合生芽,是也。內因緣者,十二因緣相望,皆前因而後果: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受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是也。如是內外諸法,雖有迷悟染淨之差異,而無一法不從因緣和合生,既從因緣和合生,是即無自住。所以然者,若諸法有自性,則應從自己自然而生,不應從眾緣出,若從眾緣出,即是作法,無有定性,如金雜銅,則非真金。如是若有性,則不須眾緣,若從眾緣出,當知無真性。又性若決定,不應待他出,非如長短彼此無定性故,待他而有。然離因緣,無諸法,如離眾木無林,離棟樑椽柱,無舍。則是諸法必假緣生,亦即緣生自無定性。自無定性,故畢竟空。如十二門云: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又中論云: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中略)。若法有性相,則不待眾緣而有,若不待眾緣,則無法。是故無有不空法。又無畏云:隨物是有,即是緣起,即是依緣假設,是故無法非緣起,亦無法非空。又掌珍云:若說緣生,即說空性。又中論疏云:十二因緣,本性寂滅,是故有為諸法,唯是眾緣和續之假相幻用,求其實體,畢竟空不可得。有為法空故,無為法亦空;因有為故有無為,有為無為空故,一切法皆空。

如上所述,龍樹論師,於中十二門等論,明一切法皆空。然龍樹論師所對破,為外道小乘。於小乘中,尤力破執諸法實有之有部,至清辨論師之時代,唯識論大昌,故清辨承龍樹一切皆空之教義,就勝義諦,立有為空無為空。唯識家以無為法為實有,又說遍計所執空依他圓成有,而約真俗二諦說此三性,則遍計為俗諦,依圓為真諦,是曰俗空真有。清辨立量以對破之曰: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蓋清辨於世間同許有者,亦許為世俗有,故以真性簡別,立有為空無為空,是曰俗有真空。

復次,中論言﹁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言因緣生法即是空,又言亦是假名者,明因緣生法,宛然,而畢竟空。雖畢竟空,於六道眾生,宛然而有。雖宛然而有但有假名,生死涅槃,凡聖解惑,皆是假名相待,無有自性;既無自性,故不得言有。空亦復空,故不得言空。離於二邊,故名為中道。

第五章  破顯二門

此宗以破邪顯正二門,為其軌轍。故以前所述真俗二諦八不正觀中道實義,乃至就三論言之,則中論通破大小乘迷,顯大小兩教實義。百論通破障大小之邪,申如來大小兩正。十二門論破大乘迷,顯大乘深義。皆由破邪顯正之妙門,成下拯上弘之妙用者也。如玄義云:論雖有三,義二轍。一曰顯正,二曰破邪。破邪則下拯沈淪,顯正則上弘大法。故振領提綱,理唯斯二也。邪既無量,正亦多途,大略為言,不出二種,謂有得與無得。言破邪者,總破一切有所得之邪計邪執。邪執紛綸,約之為四。一破斥執有實我之外道。二破斥執諸法實有之毘曇。三破斥執空見為正理之成實。四破斥墮於有所得見之大乘。如是無論內道外道,大乘小乘,苟有所得,通皆遣破。言顯正者,一切皆破,無有所得。所得既無,言慮無寄,故破邪之外無顯正,破邪即顯正,然戲論滅而根源之一理窮,群異息而至極之中道顯,對破邪故,亦強言顯正。正者,正理,即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實相,如前所云,即無所得;此有體正用正二義,體正云者,諸法實相無所得理,心行斷,言語滅,未曾真俗,名之為體。此體絕諸偏邪,離諸情執,目之為正。用正云者,為令眾生悟無所得理,於無名相中強設名相,說真俗二諦。此真俗二諦,即詮顯無所得理之言教也。名之為用,此用亦絕偏邪,離情執,目之為正。如玄義云:但欲出處眾生,於無名相法,強名相說,令稟學之徒,因而得悟,故開二正。一者體正,二者用正。非真非俗,名為體正。真之與俗,目為用正。所以然者,諸法實相,言亡慮絕,未曾真俗,故名之為體。絕諸偏邪,目之為正,故言體正。所言用正者,體絕名言,物無由悟,雖非有無強說真俗,故名為用。此真之與俗,亦不偏邪,目之為正,故名用正也。如是雖有體用二正,要以遣有所得見,顯無所得理,為顯正,故玄義立對偏、盡偏、絕待,三種正。謂正有三種,一對偏病,目之為正,名對偏正。二盡淨於偏,名之為正,謂盡偏正也。三偏病既去,正亦不留,非偏非正,不知何以美之,強嘆為正,謂絕待正也。如玄義云:內外並冥,大小俱寂,始名正理。悟斯正理,則發生正觀。正觀若生,則戲論斯滅。戲論斯滅,則苦輪便壞,可知此宗意在內外並冥,大小俱寂,苟有所顯,即無得正觀而已。

第三篇  此宗之行果

第一章  行法

龍樹論師,於菩提資糧論,舉十波羅密四無量心等,為佛菩提資糧。佛者,離無智之無邊覺者義。菩提者,覺,即一切智智義。資糧者,能滿菩提法,持菩提法,長養菩提法,生菩提因緣法,及具足菩提分義。十波羅密者,般若(智慧),檀那(布施)。尸羅(持戒),羼提(忍辱),毗梨耶(精進),禪那(靜慮),等六波羅密,及般若波羅密所攝方便善巧(八種善巧等教化眾生方便)波羅密,願(供養諸佛攝化眾生等十大願)波羅密,力(福報生力,神通力,信力精進力,念力,三摩地力,般若力等七種力)波羅密,智(不思議智,無量智,不退智等)波羅密。此論以空慧為宗,故以般若波羅密為菩提初資糧。所言般若波羅密者,論云:若佛世尊,於菩提樹下,以一念相應智,覺了諸法,是般若波羅密,即信解及覺知諸法無所得畢竟空之智慧也。又如清辨論師,於掌珍論中,詳述悟入有為性空無為性空之觀行。末復云遊履名行,無遊履故,名無所行,是無行解無生起義。無分別慧以不行相而為行故,即無所行說名為行,此則略說如前正勤所成立果。修觀行者,如是慧行無分別故,不行而行,行即不行。遠離一切所緣作意,於一切法都無所住,猶如虛空,棄捨一切遍計分別,淡泊寂然,如入滅定,觀諸法性。諸佛法身,不可思議,不可了別,無二無藏,無相無見,不可表示,無生無滅,無有起盡,淡泊寂然,無有差別,無相無影,離諸瑕穢,超過一切覺慧語言境界道路。雖如是觀,而無所見,不見而見,見即不見。以無相之妙慧,契無相之虛境,內外兩冥,緣觀俱寂,斯則無得正觀之極致也。要之,此宗之觀行,在圓滿自利利他,以大智慧觀無所得空。

第二章  果位

此宗約無所得理,言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無迷無悟,湛然寂滅。從而不論成佛不成佛。然就假名門,亦論迷悟成不成,而根有利鈍,惑障有厚薄,故成佛亦有遲速。利根者,一念成八不正觀,頓得佛果。鈍根者,三祇積集萬行,經五十一位而至妙覺。然一念不礙三祇,三祇不妨一念,一念即三祇,三祇即一念,三祇非長,一念非短。念劫融即。利鈍平等。故此宗雖應機假立五十二位,以統括大乘行果,而本意,則眾生本有佛果本覺之體,但由迷故,流轉六道。苟翻迷還覺,但以一念中道之風,拂八倒無體之塵。木有覺體,即宛爾而顯。當知迷悟者,對望之差別。雜染之煩惱,與純淨之佛行,但是假名施設。唯無所得之正觀,斯為靈妙至極之大道云爾。

第三章  絕待涅槃

此宗說涅槃絕能所四句百非。如中論云:無得亦無至,不斷亦不常,不生亦不滅,是說名涅槃。於行於果無所得,故曰無得。無處可至,故曰無至。五陰先來畢竟空故,得道入無餘涅槃時,亦無所斷,故曰不斷。若有法可得分別者,則名為常。涅槃寂滅,無法可分別故,不名為常,故曰不常,生滅亦爾。依如中論疏,小乘以有為果為得,無為果為至,盡相續為斷,不遷為常,諸行始起為生,諸行終為滅。大乘以如來為能得人,三德涅槃為所得法,金剛心道諦因為能至,佛果為所至,五住惑斷為斷,常樂果為常,二死盡前心為滅,佛果為生。今明涅槃不受有無等法,故云無得無至等,例餘一切非餘非無餘,非性淨非不性淨,非本非始等,是故涅槃即有亦無、無亦無、有無亦無、非有非無亦無之諸法實相也。中論疏又云:涅槃者,超四句,絕百非,即是累無不寂,德無不圓。累無不寂,不可為有。德無不圓,不可為無。非有非無,則是中道。中道之法,名為涅槃,此則二諦合明,以累寂德圓為涅槃也。中論文云:受諸因緣故,輪轉生死中,不受諸因緣,是名為涅槃。蕃梵頌云:即彼流轉體,依因所作者,非依因作時,說彼為涅槃。即明不如實知有無等顛倒故,因五受陰,相續往來因緣,輪轉生死。如實知有無等顛倒,即是涅槃,然五陰性畢竟空無受寂滅故,世間與涅樂,二而不二。如中論云:世間與涅槃,無有少分別。涅槃與世間,亦無少分別。又云: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蕃梵云:若是涅槃際,被即流轉際,所以言世間涅槃不二者,大小內外有所得人,聞涅槃高出百非之表,謂生死在四句之中,是故今明不離於生死而別有涅槃。如玄論云:﹁他家生死在此,涅槃在彼,眾生在生死,佛在涅槃。﹂今明生死即涅槃。

第四章  佛身佛土

此宗說佛身微妙寂滅,離有無等種種分別。如中論云:邪見深厚者,別說無如來。如來寂滅相,分別有亦非。蕃梵頌云:若說如來有,是深執者執。說滅度中無,亦屬於分別。無畏佛護牒頌云:若深執起執,乃由分別說於彼滅度中如來有或無,此明如來即是性空,體性畢竟清淨,橫絕萬非,豎超四句,不可作有無思惟,執如來是無是耶見,執如來是有亦是邪見。如論文云:如來滅度後,不言有與無亦不言有無非有及非無。如來現在時,不言有與無,亦不言有無非有及非無,是即重申如來從本已來畢竟空,不應思惟若有若無若有無也。觀如來品末復明如來之性即是世間之性云,如來所有性,即是世間(蕃梵作諸趣)性。如來無有性,世間亦無性,意謂如來性與世間性,無有分別。世間性既不可以有無四句分別說示,如來性亦復例然,或非但出世如夾出四句之表,居百非之外,世間亦爾,故云。龍樹論師,又於大論,分佛身為生身法身二種,亦稱法性身父母生身,真身化身,法性生身隨世間身等。法身者,常住不變,遍一切處,滿十力界,萬德圓滿,妙相具足,常說法化益眾生之佛身。生身者,為化益眾生,自法身方便示現之佛身。此生身受人法,有寒熱飢渴睡眠,受諸誹謗老病死等。然其內心之智慧神德,與法身無異。如大論云: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滿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眾,亦滿虛空。常出種種身,種種名號,種種生處,種種方便度眾生,常度一切,無須臾息時;如是法性身佛,能度十方眾生,受諸罪報者,是生身佛。嗣又言生身有相法身無相云,佛法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世諦故,說三十二相。第一義諦故,說無相(中略)。為生身故,說三十二相。為法身故,說無相。此無相之法身,意即中論所言離有無分別之如來也。

次嘉祥法師,於大乘玄論言,總談佛土,凡有五種。一淨,二不淨,三不淨淨,四淨不淨,五者雜土。所言淨者,菩薩以善法化眾生。眾生具受善法,同構善緣,得純淨土。言不淨者,若眾生造惡緣感穢土也,淨不淨者,初是淨土,此眾生緣盡後,惡眾生來,則土變成不淨也。不淨淨者,不淨緣盡後,淨眾生來,則土變成淨,如彌勒之與釋迦也。言雜土者,眾生具起善惡二業,故感淨穢雜土。此五皆是眾生自業所起,應名眾生土,但佛有王化之加,故名佛土,然報土既五,應土亦然。報據眾生業感,應就如來所現,故合有十土,就淨土中,更開四位,一凡聖同居土,如彌勒出時,凡聖共在淨土內住,亦如西方九品往生為凡,復有三乘賢聖也。二大小同住土,謂羅漢辟支及大力菩薩,捨三界分段身,生界外淨土中也。三獨菩薩所住土,謂菩薩道過二乘,居土亦異。如香積世界,無二乘名,亦如七寶世界,純諸菩薩也。四諸佛獨居土,如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諸淨土位,不出此四,即從劣至勝為次第,然土以不土為體,要由不土,方得有土,即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也。

本文出處:《佛教各宗大意》http://www.bfnn.org/book/article2/1301.htm
延伸閱讀:《龍樹菩薩─論頌彙編》http://www.edupro.org/cit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6&extra=page%3D1

---------------------------------------------------------------
佛教各宗大意B.JPG

 樓主| 發表於 2012-2-14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

四、【三論宗─概論】

--------------------------------------------------------------

三論宗
三論宗大意(黃懺華)
三論宗重要著作
三論宗以「中道不二」爲正觀的原理(理淨)
三論宗簡介
三論宗的宗旨
三論宗的哲學思想(蔡惠明)
三論宗史略
三論宗綱要(劉常淨)
中國三論宗傳承及其發展
三論宗教義
三論宗大義
三論宗略述(劉峰)
如何認識和學修三論宗(理淨)
吉藏大師與三論宗(理淨)
三論宗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理淨)
三論宗在印度的弘傳(理淨)
三論宗在中國的弘傳(理淨)
三論宗衰滅之原因(理淨)
三論宗
三論宗主要典籍之評述(理淨)


---------------------------------------------------------------

 樓主| 發表於 2012-2-14 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

五、【三論宗─文集】

---------------------------------------------------------------

試述三論宗的二諦義(慧然)
略論三論宗的諸法實相觀(法清)
略述吉藏與三論宗的關系(慧海)
《不真空論》試析
中觀之學(王路平)  
“中觀”互發互盡(理淨)
淺探——從印度中觀學到中國三論宗的二諦觀(釋照行)
“中觀論”三字的意義(理淨)
十八空義
三論學派對天臺宗創立的作用(曾其海)
《中論》四門明無生(理淨)
三論宗漫談 閱讀:321
三論宗般若思想的主要論題之解析(廖鍾慶)
《中論》諸品大意
《百論》初探(方興)
對學習“三論宗特點”一講的認識
三論宗的理論思想研究(慧永)
鳩摩羅什涅槃思想
三論宗的鼻祖(常耘法師)
研究三論宗的現實意義(理淨法師) 閱
由“佛牙舍利”談起--中國三論宗祖庭史話(盧中穀)
隆相法師在三論宗研究所成立揭牌儀式上的講話
吉藏《三論玄義》中之破顯所具有的融和傾向
三論宗研究所掛牌成立座談會上發言稿(理淨)
僧肇“三論”解空的哲學體系初探(洪修平)
三論宗吉藏的二諦思想(紀華傳)
三論宗二諦之研究(仁寬)
三論宗的弘傳
三論宗“體用二正”之說(理淨)
略論三論宗的佛教思想(許抗生)
從《大乘玄論》看三論宗之佛性主張(李雪濤)
《三論宗源流考》簡評
三論宗思想總說
淺談學三論宗教理對於參念佛是誰的助益(林海殷)
三論宗師資傳承略探(道證)
試論三論宗的性空思想(聖輝法師)
三論宗的“二諦”論和“八不中道”論
三論宗破毗曇主張
三論宗破外道四種因果
三論宗判二教的原因
三論宗破慧觀五時教
南京棲霞寺——三論宗發祥地
三論宗二諦義初探(印弘)
三論宗之理事觀(李志夫)
三論宗之源流(太虛大師)
三論宗“二諦”義闡要(宏正)
三論宗弘傳之泛談(理淨)
三論宗之章疏
略述三論宗“二諦”觀(理淨)
三論宗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響(理淨)
三論宗破收四料(理淨)
三論宗初章義(理淨)
三論宗四重二諦說(理淨)
三論宗主張“於教二諦”有五重含義(理淨)
三論宗“八不”義(理淨)
三論宗二諦三種中道(理淨)
三論宗八不中道說(理淨)
關于三論宗“境智”之關系(理淨)
三論宗關于二智的出處(理淨)
三論宗的三種“觀”法(理淨)
三論宗之中道觀(理淨)
三論宗從本跡兩方面辯析佛道二者的不同(理淨)
三論宗“於教二諦”(理淨)
三論宗大意(黃懺華)
三論宗在中國的發展及其思想概述(理淨)
三論宗的於諦教諦兩種二諦義


---------------------------------------------------------------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5-4 04:54 , Processed in 0.041569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