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1869|回復: 3

<最新更新>12/30-2/3.《中觀根本慧論頌》講授,主法上師堪千 尼瑪嘉稱 仁波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12-7 15: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5587850_1729436127087029_7404951778293301375_o.png

中觀根本慧論頌


【課程介紹】:

龍樹菩薩 造頌

堪千 尼瑪嘉稱 仁波切 講授


此《中觀根本慧論》歸屬大乘對法之義,闡揚勝義真如法性,開顯般若波羅蜜多之理,乃為具有不可掠奪之智慧與悲心,大阿闍黎聖者龍樹菩薩,為開演如來無上大乘之理,成就極喜地之果位已,前往極樂剎土,於「極淨光世界」成佛,號「智源光如來」所造之論。奉擁有殊勝自在妙智之具德大國王赤松德贊之聖詔

印度堪布雜加納嘎巴達與主校比丘焦若‧魯堅贊譯師共同翻譯、校甚並訂正。該論共二十七品,四百四十九偈,共計一卷半,之後於喀什米爾妙臂城,寶藏寺大經堂內,喀什米爾堪布哈蘇瑪迪,與藏地譯師擦‧尼瑪擦,於國王帕巴拉在位期間,根據解釋本《顯句論》做修改,後於拉薩大昭寺中,印度堪布噶那噶與該譯師再次校對。善哉  善哉  善哉

【課程】:
課程內容:《中觀根本慧論頌》、參考書籍:慧光集(35) 《中論釋─善解龍樹密意莊嚴論》
課程安排:2017年12月30日起〜
2018年2月3日


【上師簡介】:
尊貴的 堪千 尼瑪嘉稱 仁波切1974年出生為直貢噶舉派僧人。
1986年在洛龍嘎寺出家,學習傳承的儀軌/多瑪/金剛舞/法器等。
1993年各聖地朝聖;之後在強久林待了兩年,接受直貢法王的沙彌戒,並接受達賴喇嘛"時輪金剛大灌頂及中觀教法";此時也在堪布昆秋木蘭仁波切處學習解脫莊嚴寶論/普賢上師言教及中觀莊嚴論。
1995年至2002年,在宗薩佛學院學習各法派的經論。
2001年從直貢法王及各大成就者處接受各種法脈傳承。
2002年起至現在 2012 年在直貢法王強久林佛學院當教師。
2005年在盧毘尼猴年大法會中,法王受贈 "堪布"。
2008年在圖登唯色仁波切處受比丘戒。
2012~2013年於強久林佛學學院放假期間,來台灣傳法
2013年10月16日於強九林由直貢法王昇座為"堪千"。


【聯絡方式】
主辦單位:中華直貢噶舉大手印五具佛學會
上課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356號12樓
連絡電話:(02) 2761-1177


說明:
*請報名上課,以利準備書籍。
*用餐請自理。
*敬請法友提早入座,以免向隅。

【護持帳號】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直貢噶舉大手印五具佛學會

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松南分行(銀行代號017)

帳號:042-09-81094-2

*竭誠歡迎法友隨喜參贊,感謝您發心護持。

【聯絡方式】
主辦單位:中華直貢噶舉大手印五具佛學會
上課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356號12樓
連絡電話:(02) 2761-1177
報名網址:
*請報名上課,以利準備書籍。敬請法友提早入座,以免向隅。
*竭誠歡迎法友隨喜參贊,感謝您發心護持。


法王如意寶座下三位偉大的傳承上師開示中觀與大圓滿:

益西彭措堪布於入中論開示: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與《中觀莊嚴論註釋》中皆如是說:「欲證悟徹卻(直斷)、大圓滿者,首先要通達應成派的見解。」

如中觀的現空雙運、禪宗的明空雙運、密宗大圓滿的覺空雙運等都是建立在般若空性的基礎上,因此聞思中觀理論甚為重要。

索達吉堪布於中觀根本慧論講義開示:

在藏傳佛教的歷史上,高僧大德們歷來都很重視《中論》,只要認真聞思打下一定基礎,對萬事萬物的實執就容易破掉。《贊戒論》的作者——革蒙旺波丹增諾吾說過:只要認真地聞思三遍《中觀根本慧論》,對大圓滿的見解一定會有所認識。法王如意寶以前在課堂上講過這個教言,老道友應該能記得。所以,對這部論典一定要有信心,因為它的確可以幫助我們斷除各種實執。

大智者慈誠羅珠堪布於四法印開示:

法王如意寶以前經常引用他的一位上師說過的一句話:如果真正證悟了中觀的空性,離大圓滿就已經很接近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定會證悟大圓滿。


索達吉堪布:即使沒有大圓滿的證悟,中觀的證悟也是一樣的。

摘自

《入中論》傳承及略釋(1)


          ——索達吉堪布仁波切2017.03.06第103次UC開示

今天這裡聽課的人,大多數是我們學會的學友,有些人可能剛剛開始對中觀法門有興趣,有了傳承之後,我希望你們好好地研究中觀三大論。其中《中觀根本慧論》也叫《中論》,還有《入中論》,法尊法師翻譯的,翻譯得應該非常不錯。我們最開始的時候,大概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學過很多遍,但我這邊並沒有講過。現在海內外很多大德都以不同的方式給大家介紹過。希望大家對中觀要有比較甚深的理解。


其實中觀,不管你水準怎麼樣,都可以懂得。懂了中觀以後,你在生活當中的很多痛苦可能自然而然會消失。現在有些人總說“我特別特別痛苦”,我說是因為你沒有學中觀的原因,學了中觀以後,這個痛苦的本體是不存在的。再加上,我們世間當中,包括我們生老死病的這些痛苦,對中觀有所認識的人,應該問題不是很大,即使沒有大圓滿的證悟,中觀的證悟也是一樣的。兩者意思上當然是一樣的,麥彭仁波切也講了,前兩天我也講了,不同名稱而已。實際上中觀主要是以智慧的方式、以觀察的方式來認識一切萬法的空性。




1311174197-8ca82202a0d48fa4340306c3c0a4ce39.jpg
 樓主| 發表於 2017-12-7 15:59 | 顯示全部樓層
無垢光尊者中觀聞思不究竟的人,看大圓滿法本實際上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索達吉堪布

對深信前生後世的人來講,我覺得大家都應深信般若法門最殊勝,但有些人不但自己不信,還對別人修學此法製造違緣。聽說極個別人告訴自己的弟子說:般若法門乃至五部大論的學習沒有必要,修加行更沒必要,你們需要甚深的密法和大圓滿的話,我可以傳授。於是很多人認為:這位上師最慈悲,聞思、加行都不用,直接給我們傳密法,這是最簡單、最快樂的事情。自然他們也就不用經過加行和聞思這個關,而直接聽受密法了。當然,如果自己真的有能力傳授,那也可以。但我想:說般若和中觀為主的法門不用聞思,即使不信佛教的人強迫讓我說,我也不敢說,那就不要說其他原因了。通過前面的學習,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傳講、聽受、思維般若的功德是什麼樣,所以那種要求弟子放棄對般若法門的傳授、輔導、聞思的話語,就特別可怕。   

但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很殊勝的教言。這樣的話,雖然你已得了大圓滿法,但因沒有經過前面程序的原因,恐怕只能聽到聲音,相續中真正的意義就不一定能得到。為什麼呢?因為大圓滿是寧瑪巴傳下來的法,而本派傳承上師,如:無垢光尊者、麥彭仁波切、榮索班智達以及108位伏藏大師,他們都特別重視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為主的加行修法。無垢光尊者在一些教言中也說:中觀聞思不究竟的人,看大圓滿法本實際上也沒有多大的意義。所以,現在世間有些人的得密法,可能只是上師比較大膽,才什麼正當要求都不要,隨隨便便就把最深的法傳給你。雖然在你耳邊唸了一遍,但自己相續能否得到意傳的法義也很難說。如果是像蓮花生大士那樣的大成就者,這應該可以。當然,我也不敢說其他上師沒有這麼大的成就,因為他人的相續我並不知道,而且有些上師確實有不共的殊勝加持。但有些人,不要說弟子,自己相續中大圓滿見修行果的境界有沒有,也值得懷疑。因為,不一定名聲很大修行就好,也不一定財富多相續中就有大圓滿的境界,也不一定弟子多心中就現前了大圓滿的自然本智。可見,打好聞思等基礎再修行密法是最保險的。 

 樓主| 發表於 2017-12-7 16:03 | 顯示全部樓層
益西彭措堪布:傳承上師們有這樣的說法,中觀聞思到量後,再直指心性,容易悟入
“識”是分別,“智”是無分別。以生滅心不可能證入不生不滅的法界。所以在最後的關口上,要離分別才能見本性。這是轉凡成聖的關要。
如果前世積的資糧圓滿,今生又遇到好的師父和能相應自己的竅訣,在具足種種殊勝因緣的前提下,確實有可能直接就悟入。但要知道,這樣的人是很稀少的,古人說開悟要有“三朝天子福、九代狀元才”,福慧要有那樣深厚才行。所以,對多數人來說,不可缺少的是扎扎實實按次第聞思修。為什麼要這樣呢?就是因為自己各方面都不成熟,業障沒有清淨、資糧不具足、定解不深入,所以點也難點開。
反觀自己,如果連第一種定解都生不起,這說明智慧力不夠,因為那是更淺的層次。更淺的都領悟不了,何況深的呢,所以對一般人就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就是以比量的方式用正理抉擇,先對相似勝義生起定解,再對真實勝義生起定解。如果這些到量,有力量的師父一指點,就容易認識,這樣就是獲得體驗的定解,然後再修,就能證悟。這就是多數人的必經之路。這樣走就穩妥,一步一步都是過程。等各方面都成熟了,就有足夠的資本證悟成道。所以,我們一般人要自審根器,沒有抉擇,也難以一下子親證。《辨法法性論》講了悟入法性的六相,觸證之前是抉擇,這個要點要記住。但不排除好的根器,在因緣和合時頓時就契入。
以上三個層次的定解,由前前作基礎容易引起後後,這也是經驗之談。傳承上師們有這樣的說法,中觀聞思到量後,再直指心性,容易悟入。



 樓主| 發表於 2017-12-7 16:04 | 顯示全部樓層

索達吉堪布回憶法王如意寶上中觀般若空性的點點滴滴

索達吉堪布

1.   在藏傳佛教的曆史上,高僧大德們曆來都很重視《中論》,隻要認真聞思打下一定基礎,對萬事萬物的實執就容易破掉。《贊戒論》的作者——革蒙旺波丹增諾吾說過:隻要認真地聞思三遍《中觀根本慧論》,對大圓滿的見解一定會有所認識。法王如意寶以前在課堂上講過這個教言,老道友應該能記得。所以,對這部論典一定要有信心,因爲它的确可以幫助我們斷除各種實執。

2.   這裏講的每一個頌詞應該比較好懂。《中論》就是這樣,最困難的是《觀去來品》,如果《觀去來品》的推理過了關,後面就沒什麽大的問題。以前法王如意寶第二次講《中論》的時候雖然不是特别廣,但第二品還是講了幾遍。講幾遍以後有些人才明白,所以《觀去來品》還是比較難。比較難的地方,即使重複幾遍,有時候也不好懂。以前華智仁波切講一個竅訣,重複了九遍,有個人還是不懂。華智仁波切說:如果還不懂,那你就太笨了,我對河邊的漁夫重複九遍,他們也肯定懂。

3.   若敷衍了事,那麽作爲大圓滿前行的空性見就難以産生,以後即使進入大圓滿正行的甚深修法,也難以得益。但如果我們以中觀的推理方法,抉擇出包括自心的一切萬法沒有生住滅,并對此生起定解,那麽對于修持大圓滿正行本來清淨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法王如意寶也講過:聽受過《中論》等中觀教言的人,對他們引導比較容易;而一點也沒有聽過的人,除非信心特别大,否則很難引導。因此,不要放棄中觀的聞思!

4.   我那天說過:一個人在一輩子裏,傳這樣的法很難得。在我的印象中,法王如意寶傳《中觀莊嚴論釋》隻有一次,《中論釋》隻有一次,而某些大圓滿法也隻傳過一兩次。所以,你們學習《中論》的機會,有沒有第二次很難說,而我傳講也不一定有第二次。因此,現在有這個機會,希望大家不要放松。

5.   法王如意寶曾這樣說過:牦牛就在那裏,但沒有找到,這不是正量;牦牛确實不在那裏,也沒有找到,這才是正量。同樣,如果事物的本體存在,我們卻沒有找到,這是非量;事物的本體并不存在,我們也沒有找到,這就是正量。

6.   以前法王如意寶在傳講《文殊大圓滿》時也宣講了帝洛巴的教言:“顯現不縛執著縛,當斷執著那若巴。”全知無垢光尊者的《實相寶藏論》中也有很多無縛無解、束縛自解脫方面的殊勝教言,比如,就像毒蛇的身體自然解開,根本不必他人把它解開一樣,煩惱也會自然解脫。

7.   法王如意寶的一首金剛道歌也宣講過這個道理:不管是好的執著還是不好的執著,究竟而言都是障礙。好比黃金的鎖鏈和鐵的鎖鏈,雖說質地上有好有壞,但捆縛的作用是相同的。同樣,獲得佛果和殺害衆生這兩個執著雖然一個是善、一個是惡,但究竟而言都是束縛之因。全知無垢光尊者在《實相寶藏論》中也說:不管是金鎖、銀鎖還是鐵鎖,都能把你捆縛。所以,我們應當生起這樣一種定解:究竟而言,即使是想獲得無餘涅槃的佛果也是一種大錯誤、大束縛。當然,從暫時的角度講,想獲得涅槃果尤其是爲利一切衆生想獲取佛果,這肯定不是大錯誤,如果這也是大錯誤,那一切佛法也都無法安立。

8.   本頌的比喻很可能出自《寶積經》,因爲《顯句論》中說:幻化是存在的,要通達這個道理,一定要參考《寶積經》的公案。在藏傳佛教曆史上也有化人的記載:藏王松贊幹布白毫間幻化了一位名叫阿嘎瑪德的比丘,他從印度與銅洲交界處的一株蛇心旃檀中取出了五尊旃檀觀音,同時塑造了拉薩的十一面觀音像。法王如意寶也講過,爲了調化惹瓊巴,米拉日巴尊者幻化了一百匹野馬,每一匹野馬又幻化了一百匹野馬……惹瓊巴看得眼花缭亂,對尊者生起了極大的信心。在理解上述公案時要認識到,沒有自性才可以幻化。

9.   雖然佛法是甘露味,但衆多的人卻無緣依止。就像病人雖病得輾轉反側卻不肯服良藥,衆生雖然苦不堪言但還是不肯依止佛陀的甘露妙法。看到這種悲慘情景以後我們自然而然會生起大悲,因此希望大家依靠這樣的佛法甘露,一方面盡力調伏自相續,另一方面也要發殊勝的願:興盛佛法、利益衆生。上師如意寶經常開示:菩薩的百萬大願全部可以包括在《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王中,十大願再歸納就是興盛佛法和利益衆生。這個教言法王起碼講過一百次,常住的老道友應該記得非常清楚。爲了實現這個願望,我們要心甘情願舍棄自己的一切,無私奉獻自己的身語意。

10. 當我們以中觀理證的分析從而對萬法皆空的道理生起了不可退轉的信心,這就說明有了中觀的見解。法王如意寶宣講過這樣的教言:通過中觀的觀察方法了達外境及心都絲毫不可得,這是大中觀;通過安住的方法認識心的本性,這是大手印;通過分辨心和覺性從而認識心的本來面目,這是大圓滿。這個教言很短,但内涵卻相當深刻。

11. 在學習中觀的過程中一定要通達這些問題,否則容易誤入歧途,有些人喜歡說大話:“《中論》說因果不存在,三寶也不存在,一切都是空性的……”于是在行爲上便不取舍因果。昨天有一個人給我打電話說:“我現在住于明空無二的境界當中,不需要因果了……”我在法王面前呆了這麽多年,從來沒聽法王說過“因果不重要”,這根本不是法王如意寶的傳統。上師如意寶說過:作爲修行人,既要重視世俗的善根,又要重視勝義的善根。勝義的善根就是安住于大中觀、大圓滿的境界,觀修心的本性;世俗的善根就是念咒語、磕頭、修加行以及聽聞佛法等。上師如意寶還以比喻說明:騎馬的時候,如果兩隻腳都蹬在腳蹬裏,這樣就最穩當;退一步來說,即使一個腳踏空,另一個腳還可以穩住。所以,大家應該同時修習世俗和勝義的善根,這樣即使勝義的善法沒有修成,也還有世俗的善法可以依靠。所以,希望大家重視因果法,千萬不要誤入歧途。

12. 貪嗔的因——清淨、不清淨爲虛妄,從而使得貪嗔本身也無法真實成立,通達這一點對我們的修行很重要。法王如意寶曾說過:如果對大圓滿和大中觀真正有所了解,即使産生煩惱,它的力量也非常弱,就像春天的微風一樣。通過大中觀、大圓滿的竅訣了解空性以後,不可能不對貪嗔有所損害,與此同時也會像寂天菩薩那樣對不了知空性,生生世世随煩惱而轉的衆生發出悲歎:“惑流不易斷,嗚呼苦相續!”

13. 所以,大家在自利利他的過程中應當把勝義和世俗結合起來。法王如意寶說過:一方面我們要好好觀修空性,安住于空性的境界中,這就是勝義方面的修法;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依衆生發起大悲心,以菩提心來攝持利益一切衆生,這就是世俗方面的行持。

14. 當然,佛法的精要——緣起空性并不是那麽容易通達。爲了通達甚深的空性,大家要經常祈禱佛陀。法王如意寶從印度回來後要求五明佛學院展開辯論,法王讓大家在辯論之前念誦《回诤論》和《中觀莊嚴論釋》中的頂禮句,以此祈禱佛陀。上師在講中觀的時候也是先把本論的頂禮句念一遍,之後才開始宣講。因此,大家在學習中觀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祈禱。

15. 法王如意寶曾說過:聞思的功德不容易見到,如果能見到的話,有些道友幾個小時就可以在山溝裏造一間房子,那這麽多道友日日夜夜聞思修行的功德,整個大地又豈能容納?

16. 不僅是顯宗,很多大圓滿的竅訣也要依靠中觀的理證來抉擇。上師如意寶在《大圓滿直指心性注疏》裏說:我們要依靠中觀最尖銳的理證來破斥心的來去。《大圓滿心性休息》也有如是教言。

17. 我們不要認爲正在産生的法、已經産生的法不是空性,其實它依着因緣而生,就已經說明它是空性。爲什麽呢?因爲一個法是空性才可以顯現。像我們眼前正在顯現的萬事萬物,它能顯現并不是因爲實有,是因爲空性才可以顯現。爲了說明這個道理,上師如意寶以前經常用一個比喻。比如鏡子裏顯現山河大地的影像,正因爲這些法在鏡子裏不是真實存在,所以才能顯現;如果是真實存在,一個小小的鏡子豈能容納那麽大的山?同樣,正因爲一切萬法的本性不成立,所以它可以顯現。這個道理,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比喻來了達。

18. 上師如意寶在美國弘法時說過:“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見解唯一是緣起空性,行爲唯一是利益衆生。”上師的教言和海外觀音上師的開示如出一轍。觀音上師在印度的一次大法會上說:“今天開法會的人很多,來自各個國家,也有很多難民。你們回去以後,如果有人問:今天主持法會的上師到底說了什麽話?你們就說:上師說佛教的見解是無我,行爲是無害。”大家應當結合上師如意寶及觀音上師的教言細細體會。

19. 很多上師都說:在聽受大圓滿之前,一定要聽受《中觀根本慧論》。格蒙旺波‧丹增諾吾說過:隻要把《中觀根本慧論》學習三遍,自然而然就會對大圓滿本來清淨的見解有所認識。上師如意寶也曾說:不管修密法還是修顯宗,要打破相續中的我執煩惱就必須修持空性。所以,隻要能徹底明白《中論》所宣講的緣起空性的道理,大家對心的本性或者萬法的實相都将有所了解。

20. 學好《中觀根本慧論》、《中觀四百論》、《入中論》後,再抉擇大圓滿本來清淨的見解就非常容易。上師如意寶在宣講《法界寶藏論》及《大圓滿心性休息》的時候再三強調:修行人務必要通達中觀的推理方式,否則很難通達大手印、大圓滿的見解。如果不能通達空性,即使宣講最甚深的法門也不一定有利,相反還有可能對所化補特伽羅的相續有損害。

21. 因此,在學習、宣講佛法的過程中必須依靠世俗谛,否則難以趣入勝義谛。爲什麽呢?因爲勝義谛超越了一切語言尋思等凡夫的行境,而凡夫卻不能超離世俗谛,所以佛陀才依靠世俗谛引導衆生趣入勝義谛,否則衆生怎能進入勝義谛那美妙的殿堂?很多論典都強調了本頌的道理,《入中論》雲:“由名言谛爲方便,勝義谛是方便生,不知分别此二谛,由邪分别入歧途。”《顯句論》說:想獲得水,就應提前準備水桶。上師如意寶也經常引用這個比喻說:既然連得到水都需要水器,那麽想獲得勝義谛的殊勝境界怎麽能不依靠世俗谛呢?

22. 相反,如果一切萬法不空,那麽苦集滅道四谛乃至世間一切名言都不可能成立。全知麥彭仁波切在《中觀莊嚴論釋》中說:“萬法若有一成實,諸所知成永不現,萬法無一成實故,無邊所知了分明。”上師如意寶經常引用這個教證,還舉了一個比喻說明這個問題:正因爲一切萬法的本體不存在,所以在一面小小的鏡子中就可以顯現山王在内的器情世界;如果萬法不空,那這一切就無法在鏡中顯現,人們也無法見到這些影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4-20 03:51 , Processed in 0.022242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