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查看: 3199|回復: 0

益西彭措堪布: 對治熾盛的五毒,不被貪嗔癡等煩惱控制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9-20 23: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f0e5396gw1f7g2xeaua4j20m80ert9j.jpg

益西彭措堪布: 對治熾盛的五毒,不被貪嗔癡等煩惱控制

首先如雲:“於何煩惱重,勤學對治法”,故當修貪欲的對治不凈觀,嗔恚的對治慈心觀,愚癡的對治界差別觀。

首先,五毒熾盛會使我們沒有閑暇修法。也就是煩惱很重,突然間生很猛的煩惱,被它牽制,三五天轉不過來,或者因煩惱而喪失修法功德等等。因此,必須像教言所說,對於很重的煩惱要勤學對治法。要修貪的對治不凈觀,嗔的對治慈心觀,癡的對治界差別觀。

這里龍多上師從三毒開示,其他地方有說到修五毒的對治等,另有開合不同。比如貪嗔的對治跟這里一樣,而癡的對治是因緣觀,慢的對治是界差別觀,嫉的對治是隨喜觀等等,總之要修相應的對治法。貪心重的人要修不凈觀,比如觀察死屍腐爛分解的情形,所謂修九想觀來對治對異性的容貌、姿態、華麗言辭等的貪欲。或者修整個世間處在無常中、苦中、沒有實義等等。慈心觀是修眾生都有離苦得樂的願望,既然他們想得樂就應該給他們樂,他們不想受苦就不應讓他們受苦等等。界差別觀指修六界——地水火風空識里沒有“我”,從而遣除執著“我”的愚癡,包括我慢、我見、我癡、我愛等等。又有一種說修十二因緣,觀察整個流轉狀況,從無明為緣生行,行為緣生識,識為緣生名色等一路下來,並沒有實體的“我”。而且,整個世間狀況就是因緣流轉,沒有主宰性。從這里破除業果愚——並非無因、邪因生,以及破真實義愚——這里面沒有“我”等等。

諸如此類,勤學對治法就不會被貪嗔癡等煩惱控制,陷在與法不相應的煩惱狀態、苦狀態、無意義狀態。如果沒有及時對治煩惱,那由於因緣積聚,時刻都可能猛利現起。當它現起時就像生病一樣,幾小時或幾天陷在煩惱狀態里出不來,沒有一點點修法的內涵,因此必須勤學對治。維護暇滿是個大課題,我們內心里充滿了各種偏離法的因緣,因此須要長期修持。

愚蒙的對治者,聞不解文,思不知義,修不證實相,源於往昔之罪、障,因此當以具足四對治力而懺除。八大菩薩一一各有殊勝的本願及事業,因此應當對能開智慧的至尊文殊聖者作祈請。

愚蒙是近乎旁生的狀況。雖然得了人身,也看似遇到法,但由於被愚蒙嚴重障蔽,聽聞不能理解文句,思維不能了解義理,修持不能證得實相,就是過去造了很多罪和障所導致的。如果讓它存在心中就會一直障蔽自心,無法出現學法的狀況、修法的功德。外在看似有因緣,實際內在是空白,處在嚴重的無暇狀況中。因此,要具足四對治力來懺悔。

罪障很深就會蒙蔽心,無法產生修法的心態、理解、敏銳的智慧,以及出現各種修法的覺受、證量等,這樣修法不可能成功。它的首要對治是用四對治力,一方面思維異熟果等的可怕發起追悔心,另一方面發誓後不再造。之後向金剛薩埵懺悔,念誦金剛薩埵心咒、百字明等來懺除。當蒙蔽心智的罪障一層層凈除,就會出現明清的智慧,再來學法時心里能理解,修的時候能出現相應的覺受和證量等。

再者,八大菩薩都有各自的本願和事業,要開智慧遣除愚蒙,關鍵要向至尊文殊菩薩作祈請。他能加被人們消除愚蒙,從層雲障霧中脫出,顯現理解法義的智慧。所以,第二個要點是向文殊菩薩祈請。

為魔攝持之對治者:需觀察善知識的真偽,而且不觀察外相的神變神通等,而要觀察其心相續中是否具有珍寶菩提心。有的話,凡是見聞者都有益,故修歡喜。無的話,與如此的魔知識或者魔友要麼好離,要麼壞離,需要這麼做後分離。

“為魔攝持”,指被魔知識和魔友的力量牽制,在他們的掌控中自身沒有修法機緣,包括時間、自在度等等。更糟糕的是被他們邪的見和行染汙,使自身處在顛倒的軌道里,現世造很多罪業,心越來越蒙蔽,罪業越來越深,來世墮入惡趣深淵,萬劫不得解脫。所以,損壞慧命最厲害的是魔知識。

對治方法是要觀察善知識的真偽,而且觀察時不以外在的神變、神通等為標準。因為這些不重要,外道也有神變、神通,這不是道的根本。那要觀察什麼呢?觀察他心相續里是否有菩提心寶。如果有菩提心,那見到他的形相、聽到他的聲音等,只要跟他接觸就有利益。因為菩提心是要利益眾生,而且發出最大的利益心,想把諸眾生安置在佛地而後已,有這種善心當然會作饒益。如果沒有菩提心,尋求自身名利或者想把你魔化,跟這樣的人接觸會完全斷絕法的因緣,這是指嚴重的情形。一般的情形是,由於沒有菩提心,跟他接觸都變成了世間法或毫無意義的狀況。

要知道,佛法里的師父也有各種情況,這里要求很高,因為要修的是一生成佛之道。譬如,如果大乘人跟小乘人同住,就容易被小乘人的見行影響,使自己失掉大乘道上的動力等等。或者跟外道徒接觸也很有問題。或者跟佛教里不具菩提心,只具有其他方面的功德,但見解等有問題,跟這樣的人接觸也會受影響。諸如此類,必須知道緣起上增上緣的作用力,小心為之。假使對方沒有菩提心,那就不能被他攝持,要麼好離要麼壞離,必須離開,不能被牽制住。這就是這一條的對治。

劣業臨頭之對治者:最初值遇善知識、中間作聞思、後來作修習,此三階段出現障礙時,不思維我不應現前此種狀況。如同《金剛經》中雲:“行持般若波羅蜜多菩薩將受逼迫、極受逼迫”,如此需要對無欺的業因果生起深忍信後,對往昔的劣業作懺悔。

“劣業臨頭”,指常常出現惡業力現行的狀況。在依止善知識聞思修時,惡業力一沖起來就感覺越來越糟。譬如心里起煩惱、身體又生病、遇到很多倒黴事,這時認為佛法不靈,然後灰心喪氣,以致斷絕法緣等等。這里必須對業因果有勝解,然後勵力懺悔,才能使自心一直持著法道而不舍。

也就是,在最初遇到善知識時往往會出很多狀況,比如出很多業障時會起邪見、出現很糟糕的情形等等;中間聞思也會出中斷障礙、心態障礙等,搞得很不好;修持時也可能出現很多魔障等等,這都是正常現相。在這三個階段出現障礙時,不要想:我都這樣依止善知識了,怎麼還出現這個狀況?然後對善知識起怨尤、邪見,甚至嗔恨等。再者,聞思時想:我在努力聞思,不應該出這樣的狀況!實際上,這時也容易出現障緣,也很正常。或者修持時久修無效,多少年來沒得什麼成就,這也很正常。我們是凡夫,不曉得過去造了多少惡業,就像開車時一直開不穩,就是因為里面有障礙沒清除,如果你不去清除障礙卻怪這怪那,那毫無意義,只會毀壞自己。

我們在任何事上都要認識緣起,理智地來處理修行大事。它的對治法是思維業果和懺悔。就像《金剛經》所說:行持般若波羅蜜多的菩薩會受逼惱,會極度地受逼惱。羅什大師的譯本里說:雖然在學般若,但以先世罪業會被人輕賤等,遭遇這些違緣。我們不要想:我學佛法應該很快樂,現世很圓滿等等。你不要想得太幼稚,業果是非常複雜的。其實,正由於這種情形使得你重報輕受,能很快清凈罪業。所以,我們要正確地理解,有時出現身心障礙——病、苦等正是消業障的反應,不能以為學佛不靈、依師不靈等等,那就很糟糕,心一旦錯解就會斷絕法緣。

像這樣,一切不良狀況都要歸在自身的惡業力上,不能把自己的過錯歸在法上、歸在師上,這很重要。一切時處只認自己過,知道自己是業障重的人,或者應生起正確心態,認識到受一點苦是很好的,是求之不得的機會。這樣,我們就能在依師修行的軌道上穩定前進。因此龍多上師教誡:一定要對無欺的業因果生起深忍信,深忍一切都是業的反應,沒有任何不公平,都是自己造了罪業而感受苦果,然後對往昔造的顛倒罪業作懺悔。

懈怠之對治者:需要由由衷地憶念死無常,而作常時加行與恭敬加行的精進。

“懈怠”就是軟沓沓的、懶惰、提不起心力,以懈怠煩惱控制,人就會荒廢道業。懈怠有兩種——善上的消極和惡上的積極。今天看來,善上的消極很普遍,行善提不起心力,造惡方面卻非常有力量。比如,吃喝玩樂、追求名利、上網、看影視、逛街、閑談、追求生活質量、旅遊等等,全是懈怠。
懈怠煩惱幾乎把暇滿吞噬光了。落在懈怠里就不想學法、修法,認為受控制、很約束、很苦等等,就想尋求新鮮感、刺激、欲樂,這些沒有法的內涵,當然在法道上懈怠。由此旅遊幾個月,每天看電視、上網打發若幹小時,玩手機等等,這些都是輪回的事。在這些上面耗盡了精力,在佛法上連三五分鐘具足心力的狀況也很少,甚至發起對法的歡喜心、純凈意樂也很少。這就發現我們內在的顛倒機制,尤其是懈怠,使得暇滿被剝奪殆盡,這是自己在做損滅暇滿的元兇,怪不得別人。

它的對治是修無常,想到很快會死,忙現世的欲樂、享受、名利等有何意義?到死的時候恐怕被惡業氣籠罩,四大分解,心力脆弱,很多人都要墮惡趣。要想到,今生這樣做就成了毀滅自己來世前途的魔仇,它實在沒有一點意義,如今得到這麼珍貴難得的暇滿時一定要精進,只有法有利益。這樣念無常後斷除懈怠,發起精進。

精進的內涵有兩個——常時加行的精進和恭敬加行的精進。有恒心、持續安忍的狀況叫“常時加行”,十年如一日地住在加行精進里。恭敬加行指心非常殷重,對法極其認真,這樣就能破掉懈怠。有了常時加行和恭敬加行的內涵,一想到死不願意浪費一分鐘,就像要被砍頭的人,一旦有逃脫的機會就不會在其他方面散亂,他的心會專註在一點上長期用功,想脫離死亡的恐怖。

所以,以修無常能挽回我們的暇滿。就像古德所說:修無常最初是入法門的因,中間是鞭策發起精進的因,最終是證無生的因。因此,修無常特別重要,沒有修無常,人都被現世欲樂的酒灌醉了,非常癡呆、懈怠,處在懶懶散散、松松垮垮的狀況里,非常可憐。

為他自在之對治者:對於為他所自在的上師和富人的僕人而言,需要覓一良策,精勤設法從中脫離。

“為他自在”,指被佛法或世法的權勢者所掌控,沒有修法的機會。這里說的“上師”,藏文是“喇嘛”,似乎指佛門里的權勢人物,包括在家、出家的各種掌權人物。“富人”指世間的老板或權勢者。如果成為他們的僕人,自身就沒有自在了,想修法卻沒有時間、因緣、自由度等。
所以,為了修法要想一個好的辦法,精勤設法從中脫離才好,這樣才會擁有閑暇。暇滿是因緣事件,需要自己想辦法來爭取修法因緣。但要知道,不應該理解成如理承事上師是修法的障礙,從古至今修法的論述里沒有這一條。現在很多人都有各方面的發心,不要產生誤解。

救怖畏之對治者:需要以清凈的出離心、菩提心攝持而作。

“救怖畏”指學法的等起沒調整好,只想救離現世疾病、貧困、災障等的怖畏,沒有一心求取後世以上的等起。這樣無論學多少法,除了成辦現世外不會得到任何法的利益,這成了一種很隱藏的無暇狀態。

一般人以為我學佛很好,家庭幸福了、子女聽話了、身體好了等等,非常滿足,也向別人吹噓,實際一點法的內涵也沒有,從嚴格來說,只有在以後世為重以後才具有下士道的內涵。這樣的話,無論學多少佛法,也只是成辦一點現世好處,那當然處於無暇狀態,連一點點成辦後世大義以上的機緣也不出現。這是被自心中驟然生的以現世為重的心障蔽了,阻絕了深遠意義的法道。由於內心沒改良就不會出現緣起,是這麼厲害。

因此,想到它的過患後,需要時時以清凈的出離心和菩提心攝持來做一切。無論做什麼、修什麼、念什麼,都要有清凈的出離心,一心為了出離三界六道的苦處、得到解脫去做,進而為了讓一切有情遠離苦因苦果、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果位來做。有了這樣的等起,在緣起上就成了趣向後世解脫、成佛的法道。這樣才得到法的利益,有了修殊勝出世法的因緣,在內心中開創了暇滿。

依法偽裝之對治者:需要了知成辦世間此世的意樂和行為的過患,隨後予以斷除。

“依法偽裝”,指裝模作樣地按照法的形相來做,也會誦經、講法、修法等做各種佛事活動,實際只是外面偽裝,內心想得到名利,想做佛教大人物,擁有地位、頭銜、恭敬、利養等等。這些都成了惡趣的因,他以法作販賣品,求的是現世的名利享樂,這會斷絕法的因緣,做的越多越可怕,就像《三殊勝》里說的那樣。

這又如何對治呢?首先必須知道,成辦現世八法的意樂和行為有什麼過患,然後對它深惡痛絕,加以斷除。就像法王的《此世現相厭患歌》里所講,如果要成辦此世,起這樣的心、做這樣的行為,那不但得不到任何利益,反而會遭到很多過患。一定要從無義和有極大損害兩方面去思維,然後就知道做這些是拿佛法如意寶來換取地獄的刑罰,非常可憐。

像這樣,深深了解後要斷掉心中求現世八法的心和行為,這是很具體的,在很多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表現。人對此世的法最貪著,法沒有真正入心時,心里想的都是我怎麼在佛法里得地位、得榮譽、得恭敬、得資具等等,以這種動機不免在信眾前假裝修法、說法等來騙取利養。這種動機是很細的,在凡人身上藏得很深,時時會有,這一點要勵力對治,否則會出現非常大的無暇狀態,完全深陷在罪業中,販賣佛法來謀取名利,會有沈重的負擔壓在自身上而無法修成法。

前行備忘錄之暇滿引導(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wrly.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 2024-3-28 17:11 , Processed in 0.030577 second(s), 19 queries .

Copyright © 2016 | LIGHTSAIL支持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